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本文对57例鼻咽活检组织的非癌部位电镜观察,发现鼻咽粘膜上皮的增生、化生与癌变有关,不典型增生和化生是癌前病变。其癌变过程有一个渐进性的发展阶段,不典型增生(或化生)与癌组织有移行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正常大鼠鼻咽上皮及用 DNP 诱发的大鼠鼻咽上皮癌变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的分布和变化特点,结果观察到在增生、非典型增生及癌变过程中有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以及在癌灶中的 M 型、H 型同功酶均增加。为探讨鼻咽上皮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和病理诊断提供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粘膜癌变过程中bc1- 2、p53 和Rb的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0例胃癌 ,18例癌旁肠化生 ,7例癌旁轻中度异型增生及 9例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bc1- 2、p53 和Rb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正常胃粘膜上皮增殖带干细胞区bc1- 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 ,异性增生病变中 ,bcl- 2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大于肠化生病变和正常胃粘膜上皮 (P <0 .0 5 ) ,胃癌组织中表达减少 ,p53 蛋白和Rb蛋白仅在重度异型增生病变和胃癌组织中表达。结论 bcl-2蛋白的表达主要是在胃癌的启动和促进阶段起作用 ,而在已具有恶性表型的细胞中不起关键作用。p53 和Rb基因的改变可能发生在胃粘膜癌变的较后期阶段 ,使胃癌的细胞凋亡受抑。  相似文献   

4.
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食管上皮从正常———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多阶段过程中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述癌前各阶段病变PCNA阳性细胞率依次增高,各组级之间差异显著(P<0.001)。可为筛选食管癌前病变和发现早期癌制定一个较为客观的组织学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于癌变。病理证实具有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腺体异型扩张等表现的萎缩性胃炎癌变率显著增高,临床称其为癌前期病变。目前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1]。冯五金教授是山西省享受国务院特种津贴的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前黏膜变化的规律。方法对79例老年胃癌患者的胃镜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癌前期变化进展至胃癌的平均时间:萎缩性胃炎9.53年,肠上皮化生9.16年,异型增生4.07年,肠上皮化生(中、重度)+异型增生(中、重度)3.89年。胃癌中部分患者并不经历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阶段。结论对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病变患者的胃镜随访有利于提高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酶组织化学法检测了30例胃癌、21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7例肠上皮化生组织中γ-GTP活性。20例正常胃粘膜γ-GTP活性均呈阴性,但是30例胃癌组织中γ-GTP阳性率为93%,其中,高分化与中分化腺癌的γ-GTP阳性率达94%,未分化癌的阳性率为80%,视为癌前期病变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γ-GTP阳性率分别达95%和94%。可见,γ-GTP酶组织化学检测对胃癌及胃癌前期病变组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比较敏感的组织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凋亡与增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检测方法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70例慢性胃炎、49例肠上皮化生、69例异型增生和81例胃癌进行了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 从慢性胃炎到肠上皮化生、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至胃癌的整个演变过程中,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逐渐增高,至中度异型增生时凋亡指数最高,其后开始下降,至胃癌时最低。但增殖指数仍持续上升,至进展为胃癌时达最高值。结论 在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癌前阶段,存在着活跃的细胞增殖和大量细胞凋亡。胃上皮细胞癌变的激发阶段可能出现大量多克隆细胞增殖和凋亡共存的现象,而促进阶段则以单克隆细胞增殖为主,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失衡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myc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与GST-π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观察50例"正常"粘膜上皮、43例鳞状上皮单纯增生、59例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22例原位鳞状细胞癌及48例浸润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 及GST-π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粘膜上皮、鳞状上皮单纯增生、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鳞状细胞癌和浸润鳞状细胞癌组织c-my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0%、67.4%、83.1%、86.4%和60.0%;与"正常"粘膜上皮相比,其他病变均有显著性升高;与鳞状上皮单纯增生相比,仅鳞状细胞癌Ⅰ级和Ⅲ级有显著变化(P<0.05);GST-π与c-myc在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蛋白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①c-myc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鳞状上皮单纯增生阶段过度表达,c-myc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作为食管癌癌变的原因之一,而非癌变的结果;②c-myc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c-myc基因可能在食管癌组织的分化中具有一定作用;③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myc基因表达与GST-π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胃粘膜癌变过程中bc1-2、p^53和Rb的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胃癌,18例癌旁肠化生,7例癌旁轻中度异型增生及9例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bc1-2、p^53和Rb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正常胃粘膜上皮增殖带干细胞区bc1-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异性增生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大于肠化生病变和正常胃粘膜上皮(P〈0.05),胃癌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生、15,30、60天和成年组大鼠鼻咽上皮内 LDH 及其同功酶、ATPase、ALP、ACP、SDH 和 MDH 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以纤柱细胞顶部酶活性最强,在不同年龄组酶活性呈递增趋势。复鳞上皮、中间型上皮内 LDH 及其同功酶、ATPase、ACP 以基部细胞呈阳性反应,SDH、MDH 则分别以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胞质内活性最强,这些酶的活性程度和分布特征均有年龄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人胚鼻咽粘膜主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被覆,伴有少量过渡型上皮,未见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前者为鼻咽上皮的原基型,由纤柱细胞、杯状细胞、表面未分化细胞、中间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纤柱细胞和杯状细胞均由基底细胞、中间细胞和表面未分化细胞分化而来。过渡型上皮由基底细胞向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分化阶段的中间细胞及表面未分化细胞所组成。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的胞浆内含有胞浆泡状系统和张力原纤维,具有双向分化的能力。过渡型上皮是演变为复层鳞状上皮或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6例大白鼠鼻咽部中间型上皮(过渡上皮)进行了电镜观察。观察表明中间型上皮的基本特征是细胞胞质内含有发育良好的管泡状系统和较丰富的张力微丝(束)。这种上皮有别于鳞状化生上皮,是一种成熟的且终生存在的上皮,其超微结构介于复层鳞状上皮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上皮。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As2O3, MNNG and B(a)P on epithelia of human fetal tracheae and rat tracheae in organ culture were studied. In human fetal trachea, a small dose of arsenic (1 mumol As) induced hyperplasia of the epithelium; 3-9 mumol As induced hyperplasia and cellular atypia in the epithelium, and hyperplasia and squamous metaplasia in the adenoepithelium. Similar effects were not observed in rat tracheae. MNNG and B(a)P induced hyperplasia, squamous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 in human fetal tracheal and rat tracheal epithelia respectively, and MNNG also induced hyperplasia and squamous metaplasia in human fetal tracheal adenoepithelium. The data suggest that 1) arsenic may be carcinogenic to the human respiratory tract but not to the rat; and 2) human tissues in organ culture are very useful for detecting carcinogens and for studying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人胎儿喉黏膜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特点.[方法]收集9~40周胎儿喉标本33例.应用连续切片HE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黏膜上皮.[结果]9周胎喉黏膜由1~2层低柱状细胞组成,仅表层细胞表达微弱的角蛋白,13周后出现多种类型的上皮细胞,上皮全层均表达细胞角蛋白;会厌舌面、声带被覆鳞状上皮,会厌喉面、室带、喉室及声门下区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的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胞浆泡状系统、张力原纤维和桥粒;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均散在岛状鳞状上皮但出现时间不一致.[结论]人喉黏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发生于胎儿9~13周期间;纤毛上皮的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潜能;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出现岛状鳞状上皮是生理现象,前者由复层立方上皮分化而来,后者由纤毛上皮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16.
通过预先给予温针刺激,观察浊地异丙肾上腺素(ISP)所致的wistar大白鼠急性心肌损伤在48小时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氢酶(LDH)活性变化,通过数格求积结果表明,温针能明显减轻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产物缺失面积,对ISP所致的wistar大白鼠急性心肌损伤有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组织化学方法对30只SD大鼠子宫内膜的年龄性变化作了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高。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NSE、ANAE及LDH活性上升,SDH和GPDH活性下降。ACP活性在表面上皮升高,而在腺上皮下降。ATPase和AKP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其活性随增龄而升高,中性粒细胞的P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随增龄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软坚散结法抗癌作用的有关酶学机制,观察了软坚散结法对实验性肝癌小鼠肝脏及癌组织LDH、SDH、CCO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批实验的抑瘤素分别为63.8%、56.3%。同时,荷瘤对照组小鼠肝及瘤组织LDH比活显著升高;CCO比活无明显变化;SDH比活在肝组织无明显变化,在癌组织明显降低。治疗组肝和癌组织LDH比活,均明显下降;SDH和CCO比活,在肝组织显著升高;在瘤组织,SDH比活无明显必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单纯增生或化生、异型增生或化生及鼻咽癌上皮细胞进行了细胞形态定量分析,共分析了60个标本,测定了13项几何参数。结果表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至癌变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微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