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后,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演变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入组法,调查我院2008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与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前的2003年比较.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增多,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 治疗指南的出台,对临床用药起到了规范作用,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发作的观察与护理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362000)李梅英洪秀园抗精神病药物在应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即使是在正常剂量及正常用法的情况下,也可能因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癫痫发作。在临床中如果未能密切观察并采取抗癫痫护理,容易导致并...  相似文献   

3.
常规抗精神病药诱发癫痫已为精神科医生所熟知,但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尤其是肌注氟哌啶醇癸酸脂(HD)诱发癫痫较为罕见,现将本院遇到的使用 HD 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诱发癫痫发作的2例报告如下:例1,徐某,男,34岁,未婚,农民,于1985年8月17日入院。因精神失常十七年,兴奋多言、生活懒散、外出乱跑,用斧头砍死农妇被拘审入院,经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为精神分裂症。入院后用氯丙嗪100~200毫克,氯氮平200~300毫克约五年。1990年11  相似文献   

4.
一些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脑电波的改变,所以当联用MECT治疗精神疾病时,要尤其注意使用的药物类型及剂量,本文报告了一例MECT联合奥氮平及小剂量舍曲林后诱发癫痫的病例,从起病形式到发生的可能机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抗精神病药用于精神病治疗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种类日益增多,使用日趋广泛,现今精神疾病和癫痫应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过动药等精神药物为主者已占80%以上。据山内统计,日本某医院精神科1975~1979年间住院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率占精神分裂症的99.5%,躁郁症的98.1%,非典型精神病的95.8%,心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一日法对本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抗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住院精神疾病种类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2)两药联用与单药治疗并重;(3)药物以利培酮处方量第一;(4)St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剂量基本都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内.结论 目前本院药物使用以非典型抗精神药物为主,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7.
维思通作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已有几年时间,其副作用少而轻,罕见引起癫痫发作者,现将我们所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3岁,因孤僻懒散、多疑、自语自笑3年,在当地取服维思通治疗,每日最大量4mg,服用20天后病人出现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故自行停服药物3天,于1999年9月19日入院。既往健康,无脑外伤、高热惊厥及癫痫发作史,家族中无癫痫史。入院查心、脑电图、血常规、肝功、血生化等在正常范围。诊断:精神分裂症,因体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随年代变迁的变化,特对近10年内(分为两个5年段)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精神病托管中心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为托管机构患者的药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在北京市朝阳区精神病托管服务中心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并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结果共19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使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共180例(91. 4%),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17例(8. 6%)。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前五位依次是氯丙嗪[54例次(25. 0%)]、氯氮平[37例次(17. 1%)]、氟哌啶醇[26例次(12. 0%)]、利培酮[23例次(10. 6%)]和舒必利[22例次(10. 2%)]。接受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病程(Z=-3. 260,P0. 05)和住院时间更长(Z=-3. 531,P0. 01)。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是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因素(β=0. 099,OR=1. 104,95%CI=1. 033~1. 179,P0. 05)。结论北京市朝阳区精神病托管中心住院患者以使用单一抗精神病药为主,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更多,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倾向于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抗精神病药物不易导致依赖性的发生。至今国内文献尚未见到氯氮平药物依赖的报道。我院自1981年10月起,使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共82例。先后有3次因药物供应中断,使82例患者176人次骤停治疗,其中有18例患者计32人次发生类似药物  相似文献   

11.
在精神科临床用药过程中,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十分常见。有共识的容易产生肝损害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多虑平等。出现肝损害时,临床医师往往采取保肝治疗、减药、换药治疗等方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品种繁多,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得到了较普遍的使用,并逐渐取代了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电子住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所有住院年龄≤18岁且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人口学和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入组626例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时93例(14.9%)患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92例(14.7%)患者接受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441例(70.4%)患者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233例)、抑郁症(124例)、精神分裂症(108例)是诊断频率最高的三种精神疾病,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别为94.0%、74.2%和99.1%。使用频率最高五种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最常使用奥氮平;儿童组患者最常使用阿立哌唑,青少年组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男性患者最常使用奥氮平,女性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儿童组患者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喹硫平剂量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男女两组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部分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时接受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同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不同,不同年龄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三级医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现状并作分析。方法 于 2 0 0 0年 9月 2 8日调查省、市、县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 ,并与 1989年的调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虽被广泛应用 ,但不同医院使用品种不同。用药方式以单一使用为主 ,常用药物的剂量较198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本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两年内出院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共17例)进行调查,了解其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状况,并以1991年~1992年两年内同病种患者(共16例)的用药状况作为对照。和两者相比,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选用方面无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物和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物较长期的联合使用的合理性已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反驳和诘难.无限制的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是不值得的.Dimascio和其同事的研究指出,在同时服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物(AP)和抗精神病药物三个月以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精神痛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的处方进行调查。结果(1)单一用药及合并用药中利培酮处方量均第一;(2)新型抗精神病药比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更广泛且以单一抗精神病药为主;(3)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均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下。结论老年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的,1名床应用情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越来越广泛,药物选择更趋多样化;对于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考虑疗效的同时应特别关注老年人药物的耐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及情感稳定剂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2005年和2007年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及情感稳定的增长情况及利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院常用的13种精神药品从2005年到200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上升趋势。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近20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种类和剂量变化趋势.方法 调查1986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4个年份在唐山市6所精神病院出院的2 7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3 195份住院病历,用专门设计的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以及患者出院时药物治疗信息.结果 ①治疗药物的变化:1986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最常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别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氯氮平、除氯氮平外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3.8%(396/422)、45%(285/634)、59.9%(557/930)、51.6%(623/1206).2006年氯氮平使用率达35.7%(431/1206).4个年份间患者出院时合并使用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比例旱升高趋势(趋势X~2=99.10,P<0.001),从1986年的10.43%(44/422)渐升至2006年的26.29%(317/1209).②药物剂量变化:4个年份出院时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氯丙嗪等效日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 X~2=43.32,P<0.001),4个年份的出院患者日服药剂量随年份增长而呈下降趋势(Spearman R=-0.13,P<0.001);抗精神病药的单一治疗日剂量低于合并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 X~2=14.23,P<0.001).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出院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氯丙嗪等效剂量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b=163.86,P<0.001)、住院大数(b:25.76,P<0.001)呈正相关;与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b=-114.92,P<0.001)、发病年龄(b=-3.87,P<0.001)呈负相关.结论 近20年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用药,抗精神病药合并治疗的比例增加.临床实践中应考虑到氯氮平一直保持较高使用率的利弊和合并用药可能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发作,作为一种严重的药物副作用,能在工作中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我院1992年~1997年10271例住院病人,对其中使用精神药物治疗中所致癫痫发作17例(1.65%)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6例,年龄在19岁~58岁,平均26.46岁。其中精神分裂症12例,情感性障碍3例,神经症2例。病程3个  相似文献   

20.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e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一种罕见的、可致命的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NMS是1960年由法国学者Delay描述的,1968年命名,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受到广泛重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高效价的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等)较易引起NMS的发生,但随着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相关的NMS病例的不断报道,大家逐步认同所有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NMS[1].我们在本文中试图对于非经典与经典抗精神病药所致NMS的表现是否具有差异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