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考察加入不同厚度的饰面瓷在0.2mm氧化铝上双层烤瓷贴面颜色的变化。方法:10个氧化铝圆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分别堆加0.4mm和0.6mm的比色B4饰面瓷,底质上覆盖没有饰面的圆片和2种不同厚度饰面瓷的圆片后,测量颜色参数L~*a~*b~*,并计算色差(ΔE)。结果:第1组和第2组在底质上覆盖氧化铝圆片上堆加饰面瓷前后,颜色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02和0.0075;2组之间已存在差异,P为0.0001。结论:当烤瓷贴面厚度增加时,其遮色能力增加,且颜色偏蓝。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颜色Vita Alpha饰面瓷对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氧化铝渗透陶瓷颜色的影响,并与对应的金瓷修复体相比较,为临床选色、配色提供依据.方法:将4组CAD/CAM氧化铝渗透后瓷片(ALC瓷)和10个烤瓷Ni-Cr合金试件(随机分为2组),按照常规步骤分层堆加A2/A3不透明牙本质瓷、牙本质瓷和牙釉质瓷,测量并计算各组的颜色差异.结果:实验组4组氧化铝陶瓷试件完成前后的颜色空间、对照组2组金瓷试件的颜色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颜色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制玻璃料渗透氧化铝陶瓷颜色空间均在中国人牙的色度范围内,与金瓷相比,其明亮度较高,b*轴偏黄,符合中国人牙色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异色牙瓷贴面的遮色修复方法,研究不同厚度、不同透光度瓷贴面及组织面遮色涂层、遮色树脂水门汀粘固等处理方式对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上颌中切牙4颗进行瓷贴面基牙预备,制作颜色为Vita A2的3种厚度(0.8 mm、1.0 mm、1.2 mm)和两种透明度(高透、低透)的热压铸造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各3个,共计72个瓷贴面。再将其中3颗牙冠表面涂色,模拟重度氟斑牙、重度四环素牙和重度异色死髓牙。用3种不同的试粘固用树脂水门汀糊剂(透明无色、不透明遮色、黄色)将每个贴面分别暂时粘固到相应牙面,用比色板和电子比色仪对每个瓷贴面的表面颜色(明度、饱和度、色相)进行比色和记录。将0.8 mm厚高透瓷贴面的组织面烧结遮色瓷涂层后粘固,再次进行比色并分析各遮色处理后颜色的差距。结果:瓷贴面厚度每增加0.2 mm,平均降低1个明度单位,饱和度变化不明显,与粘接剂种类无关。当瓷贴面厚度减小至0.8 mm时,即便使用低透瓷块,其遮色效果也不明显。透明树脂水门汀和黄色水门汀的遮色效果差,而遮色树脂水门汀可以降低平均2个明度单位,饱和度也有下降。组织面遮色涂层可以达到均匀一致,之后无论用何种颜色的树脂水门汀,其明度和饱和度均下降至2M1~2M1.5水平,对于不同异色牙有稳定的遮色效果。结论:对于变色牙的瓷贴面修复,加厚瓷贴面对于恢复自然透光度和色泽最为有效,也可使用组织面遮色涂层和遮色树脂水门汀来降低灰度和提高亮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异色牙瓷贴面的遮色修复方法,研究不同厚度、不同透光度瓷贴面及组织面遮色涂层、遮色树脂水门汀粘固等处理方式对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上颌中切牙4颗进行瓷贴面基牙预备,制作颜色为Vita A2的3种厚度(0.8 mm、1.0 mm、1.2 mm)和两种透明度(高透、低透)的热压铸造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各3个,共计72个瓷贴面。再将其中3颗牙冠表面涂色,模拟重度氟斑牙、重度四环素牙和重度异色死髓牙。用3种不同的试粘固用树脂水门汀糊剂(透明无色、不透明遮色、黄色)将每个贴面分别暂时粘固到相应牙面,用比色板和电子比色仪对每个瓷贴面的表面颜色(明度、饱和度、色相)进行比色和记录。将0.8 mm厚高透瓷贴面的组织面烧结遮色瓷涂层后粘固,再次进行比色并分析各遮色处理后颜色的差距。结果:瓷贴面厚度每增加0.2 mm,平均降低1个明度单位,饱和度变化不明显,与粘接剂种类无关。当瓷贴面厚度减小至0.8 mm时,即便使用低透瓷块,其遮色效果也不明显。透明树脂水门汀和黄色水门汀的遮色效果差,而遮色树脂水门汀可以降低平均2个明度单位,饱和度也有下降。组织面遮色涂层可以达到均匀一致,之后无论用何种颜色的树脂水门汀,其明度和饱和度均下降至2M1~2M1.5水平,对于不同异色牙有稳定的遮色效果。结论:对于变色牙的瓷贴面修复,加厚瓷贴面对于恢复自然透光度和色泽最为有效,也可使用组织面遮色涂层和遮色树脂水门汀来降低灰度和提高亮度。  相似文献   

5.
孙磊  刘春  孙子环  陈姣 《安徽医学》2020,41(6):667-669
目的 观察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前后颜色的匹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拟行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患者20例,共51颗患牙,采用口腔扫描仪采集光学印模联合电子比色仪比色数据制作超薄瓷贴面,通过电子比色仪对患牙、预备后基牙、超薄瓷贴面、试戴(未粘接、未使用试戴糊剂)的瓷贴面修复体及粘接后的复合体进行测色,比较粘接前后超薄瓷贴面唇面的明度值(L*)、红绿色品值(a*)和黄蓝色品值(b*)的变化以及色差值。结果 与粘接前试戴的超薄瓷贴面比较,粘接后的超薄瓷贴面复合体色差均值为(2.70±1.27)NBS,L*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后的超薄瓷贴面复合体与基牙期望色比较,色差均值为(2.07±0.91)NBS,L*a*b*值均降低,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工厂制作的超薄瓷贴面,其L*a*b*值均低于基牙期望色,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薄瓷贴面可恢复天然牙颜色及牙体缺陷,粘接后修复体颜色与期望色匹配,色差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比较改良氢氧化钙糊剂、木榴油抗生素糊剂(以下简称木抗糊剂)、樟脑酚液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经X线片诊断患根尖周炎的89例103颗年轻恒牙,随机分为A,B,C3组,常规根管预备后分别用改良氢氧化钙糊剂(A组)、木抗糊剂(B组)、樟脑酚液(C组)进行根管消毒,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氢氧化钙糊剂、木抗糊剂临床疗效较好,经统计学分析A组和B组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分别与C组的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氢氧化钙糊剂、木抗糊剂作为年轻恒牙根管消毒剂使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及Ceramage聚合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做前牙贴面修复患者36例(共148颗),随机分为两组: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组76颗,Ceramage聚合瓷贴面组72颗.修复完成后2周、2年复查贴面的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牙敏感症状及颜色匹配性等指标.结果 两组贴面在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和牙敏感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修复体完整度方面聚合瓷贴面组优于铸瓷贴面组,颜色匹配性方面铸瓷贴面组优于聚合瓷贴面组(P均<0.05).结论 两种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均能达到良好效果,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美观性较好,Ceramage聚合瓷贴面完整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光固化树脂和烤瓷贴面治疗中、重度四环素着色牙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35例中、重度四环素着色牙患者,行光固化树脂贴面或烤瓷贴面治疗,分组进行质量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组材料分组测其硬度及抗压强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光固化树脂面与烤瓷贴面组质量评定结果表明,烤瓷贴面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光固化贴面组,差异显著(P<0.05);在材料硬度上,烤瓷贴面和离体牙差值与光固化树脂贴面和离体牙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烤瓷贴面在治疗中、重度四环素着色牙的应用中性能优异,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有预备瓷贴面和无预备瓷贴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接收的利用瓷贴面进行牙齿修复患者40例,平均分为两组,有预备组20例,采取有预备瓷贴面治疗,无预备组20例,采取无预备瓷贴面治疗。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两组患者牙齿存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有预备组患者术前的紧张程度明显高于无预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龈沟出血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颜色匹配、牙龈反应和边缘染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有预备组患者的牙齿边缘适合性优于无预备组,牙敏感率高于无预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对接受瓷贴面牙齿修复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有预备瓷贴面和无预备瓷贴面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无预备组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紧张程度较低,接受程度比较高,有预备组的边缘适合性更好,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可用于输卵管结扎术的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将90例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行氯胺酮复合安定全凭静脉麻醉;B组(30例)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C组(30例)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效果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循环波动幅度C组最小,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呼吸抑制程度B组最明显,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苏醒时间A组最长,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最高,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循环平稳、呼吸抑制轻、苏醒迅速及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For esthetic consideration, dentin color post core materials were normally used for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s. However, in some cases, clinicians have to consider combining a full ceramic crown with a metal post core. Therefore,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esthetical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cast metal post core in a full 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Methods The color of full ceramic crowns on gold and Nickel-Chrome post cores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lor of the same crowns on tooth colored post cores. Different try-in pastes were used to imitate the influence of a composite cementation on the color of different restorative combinations.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could not detect any color difference less than △E 1.8 between the two ceramic samples. So, △E 1.8 was taken as the objective evaluative criter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lor match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sults When the Empress 2 crown was combined with the gold alloy post core, the color of the resulting material was similar to that of a glass fiber reinforced resin post core (△E = 0.3). The gold alloy post core and the try-in paste did not show a perceptible color change in the full ceramic crown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lor of the crowns might not be susceptible to change between lab and clinic as well a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mposite cementation. Without an opaque covering the Ni-Cr post core would cause an unacceptable color effect on the crown (△E = 2.0), but with opaque covering, the color effect became more clinically satisfactory (△E = 1.8). Conclusions It may be possible to apply a gold alloy post core in the Empress 2 full 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when necessary. If a non-extractible Ni-Cr post core exists in the root canal,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restore the tooth with an Empress 2 crown after covering the labial surface of the core with one layer of opaque resin cement.  相似文献   

12.
Liu Y  Liu H  Shao L  Wen N  Yi Y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5):746-748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材料背景色对Vita In-Ceram AL2色瓷沉积氧化铝、Z21色瓷沉积氧化锆、Cercon base color氧化锆及Cercon base氧化锆全瓷材料饰瓷后颜色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测色计测量各组试样在贵金属、镍铬合金、银汞合金和树脂背景下的色度值并计算组间色差值。结果 Z21色瓷沉积氧化锆饰瓷后在银汞合金背景下与贵金属合金、复合树脂背景下之间的色差值最大,但4种全瓷底层材料饰瓷后在不同背景下的色差值均不能够为人眼所识别(ΔE<1.5)。结论 4种全瓷底层材料饰瓷后,受背景颜色的影响均较小,不遮蔽背景色时,修复体可达到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批号人转移因子(TF-h)和猪转移因子;(TF-p)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均出现一条深色带,其电泳位置较为接近。此外,还可看到电泳位置基本相同的二条浅染色带,提示二种TF主要组成分子所带电荷及分子量都比较接近,这些不同分子带与转移因子生物活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4.
<正> 巨噬细胞是机体内一类十分活跃的免疫细胞,它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T、B、淋巴细胞亚群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巨噬细胞亚群的研究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大量的实验证明,不仅不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在功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使同一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亦有明显的功能上的不同。许多学者运用密度梯度分离方法将同一来源的巨噬细胞分为若干亚群,从不同角度证明单一组织来源的巨噬细胞,其特征和活性均具有异质性。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作用、Fc受体、巨噬细胞佩带的Ia抗原分子、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退变髓核细胞(dNPCs)的营养修复作用。方法 针刺抽吸法制备SD大鼠退变椎间盘动物模型,分离培养髓核细胞(NPCs)及BMSCs,并将BMSCs和dNPCs分别复合藻酸盐后等比例接种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上下室中进行体外非直接接触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单纯NPCs和dNPCs分别复合藻酸盐后作为阳性及阴性对照组。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选取合适细胞复合藻酸盐在共培养体系中培养7 d后回收各组NPCs,对回收细胞的CollagenⅠ、Ⅱ和Aggrecan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RT-PCR检测CollagenⅡ、SOX9和Aggrecan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共培养7 d后,RT-PCR检测结果显示BMSCs+dNPCs组的Collagen Ⅱ、SOX9和Aggrecan的mRNA表达接近NPCs组,但明显高于dNPCs组(P均<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MSCs+dNPCs组的Collagen Ⅱ和Aggrecan含量接近甚至超过NPCs组,但明显高于dNPCs组(P均<0.05);CollagenⅠ含量与NPCs组相近,但明显低于dNPCs组(P<0.05)。Collagen Ⅱ和Aggreca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BMSCs+dNPCs组和dNPCs组胞质都被染成红色,在核周围着色较深,BMSCs+dNPCs组胞质着色范围及核周围深染范围明显大于dNPCs组。结论 在Transwell非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BMSCs能够促进dNPCs外基质的表达,提示BMSC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dNPCs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In-ceram全瓷冠前牙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In-cerarn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牙科美学特征.方法:用金刚砂车针进行常规的全瓷冠牙体预备,取印模、灌制模型,自然光线下用Vita比色板比色、选色,用Vita In-ceramAlumina系列烤瓷粉制作修复体,临床试戴、调改、粘结.结果:94%的病人对In-cerarn全瓷冠修复非常满意,6%满意.结论:In-cerarn全瓷冠修复前牙无论从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还是从临床牙科美学的角度都不失为一种满意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研究偏光显微镜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正常光和偏光显微镜对比研究不同性质的植物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的偏光现象,采用数码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拍摄,比较目标显微组织在正常光下和偏光下的差异。结果:在正常光下目标显微组织与周围组织在颜色和亮度方面并无差异,在偏光下部分目标显微组织呈现特异色彩而周围组织为黑暗,部分目标显微组织与周围组织均为黑暗。结论:偏光显微镜可以快速检测出中药材粉末或中成药中具有偏光现象的显微组织特征,如木质化导管、纤维、石细胞、腺毛、淀粉粒、草酸钙结晶、特定结构钟乳体、分泌组织、动物药、矿物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机械性能优良并且导电性优异的水凝胶的最优配方。方法:以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主要基质,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AAm)为化学交联剂,以1-羟环己基苯酮为催化剂,同时加入甘油和羟乙基纤维素(HEC)制备出复合导电水凝胶,并测量其导电性、黏性、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结果:以DAC为基质,通过BisAAm、甘油以及HEC进行配比添加后,该凝胶与3M导电水凝胶相比无异味和残留,长期稳定性好不变色,也无细菌滋生。通过适当配比添加甘油及HEC后,其导电性、黏性、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均优于传统的3M导电水凝胶(P<0.05)。通过老鼠皮肤接触实验发现,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结论:DAC的含量为60%,BisAAm的含量为5%,甘油含量为10%,HEC含量为0.015%为水凝胶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斑马鱼鳍和鳞片色素细胞的组成、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AB品系斑马鱼鳍和鳞片色素细胞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斑马鱼鳍上分布有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未观察到虹彩细胞.根据色素细胞的分布规律,将斑马鱼鳍分为有、无斑马鱼条纹两类.鳞片中分布有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黑色素细胞较大,形态上主要分为呈树突状、颜色较浅、体积较大的I类黑色素细胞和呈团状、颜色较深、个体较小的Ⅱ类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个体最小,呈黄色或者橙黄色.虹彩细胞较长呈长棒状或梭形,数量最少.结论 斑马鱼体表有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三种类型色素细胞,但鳍和鳞片在色素细胞组成和分布上存在着差异,鳞片中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形态特征较鳍中色素细胞更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