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宁乡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观察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左西孟旦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治疗,比较2组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4h和治疗后7d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23%高于对照组的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7d所测水平均低于治疗后24h,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米力农有效,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76例老年CHF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n=38例)患者采用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n=38例)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入米力农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性.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SD、LVEDD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和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应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心功能,而且降低患者NT-proBNP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测定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检查心功能正常的1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功能指标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并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越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越高,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指标,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芍 《北方药学》2023,(2):159-161
目的:评定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者病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时间介于2020年11月—2022年5月54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者,展开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组一对照组施以常规方案,组二试验组于常规方案基础施以新活素药物,评定治疗效果、心功能、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TnI(肌钙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等两组的差异状况。结果:评定效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6.3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更高,P<0.05;评定心功能显示治疗后两组LVED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评定NT-proBNP、TnI水平显示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NT-proBNP、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评定不良反应几率显示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活素能迅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能获取较好的效果,促进心功能与NT-proBNP、TnI水平的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力农短期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米力农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ACEI或ARB、地高辛、利尿剂等常规治疗,米力农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并观察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米力农组总有效率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力农组LVDd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缩小(P>0.05),而LVEF较对照组增加(P<0.05)。血清NT-proBNP水平较基线水平降低(P<0.05),米力农组NT-proBNP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短期应用可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和呋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为顽固性心衰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92例顽固性心衰患者,采取1∶1比例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硝普钠+多巴胺+呋塞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个月后复发情况,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心率、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3个月后复发率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358.50±2.50)m长于对照组的(310.50±2.50)m,血浆脑利钠肽水平(95.50±4.30)ng/L低于对照组的(132.50±4.05)ng/L,左心室射血分数(47.50±1.50)%高于对照组的(35.50±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0800、42.4829、41.002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052、19.6723,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功能评分为(93.5±3.0)分、生活功能评分为(90.5±2.3)分、心理功能评分为(94.5±3.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6.5±2.0)、(72.5±2.0)、(74.5±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9784、40.0538、37.6216,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和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衰的预后效果良好,降低了疾病复发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究美托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和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T-proBNP、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显著缓解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增强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商品名:西地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用米力农联合西地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血清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介素-6(IL-6)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P<0.05)。治疗后,两患者LVEF、LVEDD、LVESD及TNF-α、IL-6、NT-proBN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米力农联合西地兰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清指标,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丹参饮对气虚血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方法分级,并制定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丹参饮。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12周后对采集血标本,用快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12周后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观测并记录。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氨基B型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测示治疗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饮,能更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氨基B型利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薄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544-545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208例>60岁老年CHF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结果按NYHA心功能分级的各组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损害越严重,年龄越大,NT-proBNP水平越高。结论 NT-proBNP可作为较为可靠老年CHF的早期诊断指标,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以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心力衰竭组102例,对照组55例,测定、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级别、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出院复查1次,随访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随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0.05),与LV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NT-proBNP升高组较对照组6个月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NT-proBNP是诊断心力衰竭较可靠指标,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NT-proBNP变化水平,对评价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和判断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然后观察及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的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能显著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预后,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尿剂辅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1-6月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加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利尿剂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N-末端脑钠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尿剂能有效地降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水平,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曾兴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9-1231
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疗程12周.治疗前后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NT-proBNP、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年龄70~95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连续用3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氮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左西孟旦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LVEF显著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显著高于、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水。  相似文献   

17.
姚亚军  陈维明  施益忠  丁颖楠 《安徽医药》2017,21(10):1900-1902
目的 观察米力农联合西地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探寻一种时效性高及疗效可靠的CHF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考患者意愿及某类基础病情分成西地兰组32例、米力农组28例、联合用药组40例,记录患者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有无疗效、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以心功能Ⅱ级为出院标准给予出院,记录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和日均费用.结果 (1)各组间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米力农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大于西地兰组及联合用药组(P<0.05);(3)西地兰组洋地黄中毒发生率大于联合用药组(P<0.05);(4)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按米力农组、西地兰组及联合用药组依次递减(P<0.05).结论 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失代偿期CHF安全、有效,其联合西地兰能显著减少洋地黄中毒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CHF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的变化、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能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搏出量,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变化和NT-proBNP、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hs-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试验组升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心力衰竭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上述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上述患者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为Ⅱ级患者共31例,分级为Ⅲ级患者共42例,分级为Ⅳ级患者30例。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Ⅳ级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升高,且随着心功能降低程度而升高,其检测有助于了解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