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2010年收集的7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及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等。结果本院ADR涉及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和循环系统用药,分别占46.31%和15.91%;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64.8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分别占46.00%和17.58%。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以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
杜江  旷石 《中国执业药师》2013,(10):11-13,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年上报的773份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ADR/ADE涉及的药品以抗精神病药为主;发生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最为突出;发生ADR/ADE后的处理结果以好转和痊愈居多。结论:加强ADR/ADE监测工作是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 ADR 患者104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ADR 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结果104例 ADR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岁的患者较易发生 ADR,静脉给药途径引起 ADR 比例最高,抗感染药物引起的 ADR 比例最高,ADR 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 ADR 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 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93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减少ADR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9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7例报告中发生ADR患者男性多于女性,ADR涉及的药品多为抗微生物药物,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所有的用药途径中静脉滴注用药发生ADR的几率最高。结论收集整理不良反应药物报告,定量分析,综合评价其信息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258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斌  王正春 《中国药师》2007,10(4):366-36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4~2006年上报的258例ADRs分别从报告人、引发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护士和医师上报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88.76%;与抗感染药有关的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84.5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67.44%;表现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其中较严重的有6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常刚  李依伦 《中国药业》2010,19(20):57-5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收集的218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所致ADR占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ADR临床表现多为全身性损害,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104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8.8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比例最大,占70.19%;累及器官/系统方面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62.16%。结论:抗感染药物应用及静脉滴注用药是产生ADR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加强ADR高发生率品种的监管,注意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强化ADR的监测报告,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我院10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德河  林优美 《中国药业》2009,18(10):65-65
目的了解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集的ADR报告,按药物类别及ADR的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应强化ADR监测工作,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院1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燕玲  梁桂才  王芬 《海峡药学》2009,21(12):243-245
对我院2007年7月~2009年4月收集到的12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所药物引起ADR最多(占49.22%);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多数(占46.87%);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0.31%)。结论开展和加强临床ADR监测与报告工作是提高用药安全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173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人发生ADR的比例最高(24.28%);抗微生物药物引起ADR的例数最多(49.71%);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例数最多(89.60%);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41.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6例ADR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6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 92例(73.0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皮疹、瘙痒)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3年呈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ADR报告206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种类、剂型、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级及转归情况、关联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抗菌药物ADR中,ADR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22.33%)和70岁以上老人(16.02%);涉及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40.29%),其次为喹诺酮类(22.33%);常见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占66.02%;ADR多在用药1 d内发生,占69.42%;采取主要的干预措施有停药并对症治疗(47.57%)、停药并激素治疗(20.87%);经干预和处理后,ADR转归较好,治愈率达59.71%,好转率达39.32%。结论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照指导原则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对其ADR的监测,以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解丹  姜鹏  李明 《安徽医药》2014,(12):2417-2419
目的统计该院2013年全年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总结其规律及特点,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该院2013年全年共1148份不良反应报告。结果本组114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52.26%,最易引发ADR的为抗菌药物(30.75%),其中头孢类所占比例最高(35.69%),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75.09%),分析结果提示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39.20%)。结论需进一步加强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以期最大程度的减少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陈丰庆 《海峡药学》2015,(4):260-261
对2013年某院收集、上报的3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对涉及的101例抗感染用药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101例ADR中,青霉素类比例最大(31.1%),其次为喹诺酮类,头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个品规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最高(16.98%),其次为头孢美唑、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相似文献   

15.
29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9月上报的298例ADR报告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系统及引发ADR排序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老年和儿童患者ADR发生率较高,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加强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管理及重视ADR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免疫系统类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特点、规律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2009―2014年解放军ADR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免疫系统药物的全部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090例ADR报告中新的ADR报告208例(6.73%),严重ADR报告335例(10.84%),其中患者死亡4例(0.13%);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占64.82%;所有ADR报告与严重ADR报告的比较项不同:所有ADR报告中45~5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32.82%,严重ADR报告中18~44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33.73%;全部ADR报告中例数最多的为核糖核酸Ⅱ,411例,严重ADR报告中例数最多的为环磷酰胺,71例;所有ADR报告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多(28.88%),严重ADR报告以血液系统损害最多(25.28%)。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ADR,加强ADR监测,及时报告,定期分析,重点关注严重ADR,制定主动监测办法,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以及临床药师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016年上报的483例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及其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的男女比例为1.06∶1,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18岁,共144例(29.81%);发生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共273例(56.52%);ADR发生率最高的药品为眼科诊断用药,共109例(22.57%);ADR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共253例(52.38%),其临床表现为药疹、瘙痒和红肿。结论临床医师应结合药物基因检测采用个体化给药,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并鼓励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中,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马春红 《中国药业》2013,(24):58-59
目的了解医院抗茵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自发呈报的抗茵药物致2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3例ADR报告中,40—59岁的中年患者比例最高(103例,占37.73%),涉及的药品以头孢菌素类最多(97例,占35.5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07例,占32.52%)。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茵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特  张松  宋秋艳 《云南医药》2015,(3):353-356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能及时发现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为新药使用评价、药物遴选提供依据,确保用药安全;加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与用药不当的鉴别能力,避免医疗纠纷[2]。现对我院2012年收集到的251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规律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于杰  姜丽丽  王建平 《医药导报》2012,31(1):115-118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浙江省中医院2010年度发生的39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报告中女性ADR发生率高于男性,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物、中药针剂领先;ADR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新的一般的反应94例,一般的272例,新的严重的5例,严重的19例. 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