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溶性Apo-1/Fas(sApo-1/Fas)在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5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1/Fas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血清sApo-l/Fas水平作为对象。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sApo-1/Fas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无关;Dukes D期大肠癌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期(P<0.01),Dukes C期明显高于Dukes B及Dukes A期(P<0.01),Dukes B期与Dukes A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化程度较好(高分化腺癌及中分化腺癌)大肠癌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与分化程度较差(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大肠癌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血清sApo-1/Fas的检测对探讨大肠癌的发生机理、病情判断及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210标本中MTS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正常胃粘膜、轻、中度异型增生及小肠型肠化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重度异型增生、结肠型肠化及胃癌组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后三者相互间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正常胃粘膜与轻、中度异型增生之间MTS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胃粘膜与重度异型增生之间MTS1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强阳性率间差异则有显著性(P<0.01)。正常胃粘膜与两型肠化及胃癌组织间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重度异型增生、两型肠化与胃癌组织间的阳性及强阳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TS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五年生存率与阳性表达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者与强阳性表达者的差异则有显著性(P<0.01)。结论:MTS1基因变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MTS1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蛋白的功能异常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K18mRNA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50例M0、10例M0的食管癌患者及10例食管良I生病变患者外周血及肋骨骨髓中细胞角蛋白CK18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50例M0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19/50)和42.0%(21/50);10例M,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9/10)、100%(10/10);食管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K18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0%(0/10),CK18mRNA阳性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K18mRNA在Ⅳ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阳性表达率与III期以前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K18mRNA在外周血和骨髓中表达无差异(P〉0.05),但呈正相关性(r=0.704,P〈0.01)。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CK18mRNA微转移有助于食管癌的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KAI1基因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6例存档大肠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重新切片,KAI1免疫组化染色(S—P法)。将不同大肠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Dukes')下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不同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下KAI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肿瘤伴淋巴结转移组,KAI1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0.6%vs.64.3%);KAI1阳性率随Dukes'分期依次减低,分别Dukes'A阳性表达率为86.4%.Dukes'B阳性表达率为54.8%,Dukes'C阳性表达率为21.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AI1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进展及转移有关,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6.
赵德清  邓甬川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0):1552-1554
目的:探讨大肠癌外周血中上皮性骨架蛋白CK19 mRNA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及对术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其中35例同时测定肠系膜静脉血的CK19 mRNA表达。结果:71例大肠癌惠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检出率为59.1%(42/71),肿瘤回流血(肠系膜静脉血)为68.6%(24/3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例患者中Duke’s分期C+D期的惠者CK19 mRNA表达率(84.6%)明显高于Duke’s A+B期(44.4%)的患者,X^2=7.86,P=0.05。CK19 mRNA表达与其他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CK19 mRNA在大肠癌外周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随病期进展,阳性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3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大肠癌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3%(26/60)和20.0%(6/30),大肠癌组织的MMP-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MMP-2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p27和Skp2在大肠癌中表达及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军  徐少勇  王斌  曹书芬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7):985-987,994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p27和Skp2蛋白表达,以及p27和Skp2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大肠癌标本组织和18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p27和Skp2蛋白表达。结果:p27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平均阳性率为55。2%,显著高于大肠癌组织(27。5%,P〈0.05)。p27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Skp2在大肠癌组织中平均阳性率为9.5%.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8%,P〈0.05)。Skp2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大肠癌中p27与Skp2表达呈负相关(r=-0.806,P〈0.01).结论:大肠癌中Skp2与p27降解有关,Skp2是大肠癌致癌基因,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可能成为大肠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Fas、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转移者,Ⅱ、Ⅲ级者低于I级者(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FasL、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是多因素共同调控的结果,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Fas/FasL系统与bcl-2可能起协调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Survivin mRNA、CEA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CEA mRNA表达情况,探求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早期血道微转移检测的特异、敏感指标。[方法]RT-PCR法检测50例大肠癌患者及50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及CEA mRNA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和CEAmRNA在大肠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0%(27/50)和62.0%(31/5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指标阳性率在大肠癌复发转移组与原发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指标阳性表达率与Dukes’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分型、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任一单一指标的敏感性(P〈0.05),而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转移组双阳性率与原发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urvivin mRNA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早期血道微转移的指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联合检测survivin、CEA相对单项指标检测显著提高了检出率,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大肠癌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RT PCR方法检测 6 7例乳腺癌患者、2 9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 ,35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结果 :6 7例乳腺癌患者中有 18例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2 6 9% ,与健康对照人群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 NA的表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 ,P <0 0 5 ,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手术后比手术前的阳性表达率低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阳性表达同肿瘤的分期有关 ,可作为乳腺癌微转移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肠癌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CEAmRNA为靶基因 ,运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4 2例大肠癌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结果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均无CEAmRNA表达。 2 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均有CEAmRNA表达。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阳性率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密切相关 ,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呈阳性的大肠癌日后发生肝转移的概率高于CEAmRNA呈阴性的。结论 :大肠癌外周血CEAmRNA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以及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CEA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大肠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CK19 mRNA和CEA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8.89%(53/90)和53.33%(48/90);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无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 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有1例CK19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5.00%(1/20),无CEA mRNA的表达。大肠癌患者中CK19 mRNA、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K19 mRNA和CEA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角蛋白20 mRNA(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FQ-PCR法测定136例结直肠癌及其肝脏转移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系统研究了FQ-PCR法测定CK20 mRNA的重复性、定量范围和扩增效率,分析比较其与传统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FQ- PCR法测定CK20 mRNA的批内CV为3.6%,批间CV为5.3%,定量范围为10~3~10~8 copies/ml,扩增效率为87.4%。与传统RT-PCR和免疫组化法相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7和0.83。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表达水平为(3.52×10~4±1.47×10~4)copies/ml,表达阳性率为48.5%;75例对照者均无CK20 mRNA表达。Dukes A、B、C、D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9.5%、25.0%、48.8%和87.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转移者CK20 mRNA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肝脏无转移者(32.3%,P<0.05)。3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3、5周内CK20 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术后1、3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周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FQ-PCR是较灵敏的快速定量检测CK20 mRNA的方法。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关,CK20 mRNA检测将有助于大肠癌血源性播散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胃肠恶性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胃癌患者、58例大肠癌患者和6例非恶性病手术志愿者骨髓、门静脉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随访1年。结果6例健康志愿者无CK20 mRNA阳性表达;47例胃癌患者骨髓、门静脉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2%(41/47)和85.1%(40/47);58例大肠癌患者骨髓、门静脉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45/58)和74.1%(43/58)。单次外周血采样CK20 mRNA阳性表达率胃癌患者为42.6%(20/47),大肠癌患者为44.8%(26/58);两次采样总阳性率胃癌患者为74.5%(35/47),大肠癌患者为69.0%(40/58)。外周血总阳性率略低于骨髓和门静脉血(P>0.05),外周血重复采样阳性率高于单次采样(P<0.05)。Duke C期患者CK20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DukeA、B期(P<0.05)。1年局部或远处复发率CK20 mRNA外周血阳性表达患者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 RT-PCR检测有与骨髓、门静脉血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检测胃肠癌微转移的指标并指导其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手术对大肠癌血行扩散的影响。方法 对 2 3例行根治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者 ,分别于肿瘤切除前后采取外周静脉血 ,采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血中CEAmRNA表达情况。同时取该患者的肿瘤组织作阳性对照 ,以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阴性对照。结果 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4.8%和 69.6% (P =0 .0 4)。 91.3 % ( 2 1/ 2 3 )的病例肿瘤组织CEAmRNA表达呈阳性。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EAmRNA均为阴性。结论 手术操作可促进大肠癌肿瘤细胞的血行扩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上皮性骨架蛋白CK19 mRNA,分析比较其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临床术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选择特异性CK19 mRNA引物,避开假基因CK19b的干扰,检测3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上皮性骨架蛋白CK19 mRNA。用DNA直接测序法排除假基因CK19a的可能。结果:39例外周血CK19 mRNA总检出率为79.5%(31/39),Dukes C、D期(16/16,100.0%)高于Dukes A、B期(15/23,65.2%)(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外周血CK19 mRNA均阳性(16/1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5.2%,P<0.05)。而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结论:各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均有较高CK19 mRNA表达,随病期进展,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腹膜腔微转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施行手术治疗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5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及腹腔灌洗液,RT-PCR方法检测CK-20mRNA和CEAmRNA表达;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病理学分析.结果 (1)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和CEAmRNA表达率分别为45.6%(41/90)和54.4%(49/90),两者联合检测表达的阳性率为64.4%(58/90);腹膜腔CK-20mRNA和CEA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1%(46/90)和58.9%(53/90),两者联合检测表达的阳性率为68.9%(62/90);上述指标均随肿瘤的浸润深度、PS因素的递进,以及淋巴结及肝脏转移而增高(P<0.05);在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及腹腔灌洗液标本中均未检出CK-20mRNA和CEAmRNA的表达.(2)腹腔灌洗液中CK-20mRNA和(或)CEA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同一指标在外周血中的表达相比无差异;外周血及腹腔灌洗液中CEAmRNA的表达与CK-20mRNA表达相比也无差异.结论 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腹膜腔CK-20mRNA和CEAmRNA的表达,有助于筛选亚临床转移和预测病理分期;两者的联合检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外周血及淋巴结中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建立外周血中定量检测CEA mRNA的方法,并探讨CEA mRNA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及淋巴结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中的CEA。结果 5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EA mRNA表达阳性率为84%,与正常对照组(20人无1例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 阳性率为22%与CEA mRNA表达阳性率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CEA mRNA表达阳性率32.3%,与外周血中CEA mRNA表达阳性率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了SYBRGREEN 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癌患者CEA mRNA表达的方法,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EA mRNA表达阳性率较高,且显著高于外周血中CEA含量以及淋巴结中CEA mRNA表达阳性率,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