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牲髋关节脱位(CDH)是一种较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国内平均发病率为3.9/1000。其直至成年后出现不可逆性的假臼关节炎,对于疼痛难以忍受或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病例,只有通过全髋置换来解决。因原有畸形复杂,使手术难度较大。我科自2002年4月~2005年4月,对7例10髋成人CDH继发假臼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THR。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例,女5例,男1例;年龄40岁~53岁,平均45.56岁;其中双侧CDH者3例,单钠CDH者4例共10髋行THR。单侧手术时间120分钟~180分钟,输血400ml~800ml,双侧240分钟~300分钟,输血1200ml~2000ml。2临床表现及分型:患髋…  相似文献   

2.
蒲超  张珊珊  李伟  吴青霞  吴辉 《西部医学》2019,31(2):291-294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应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行THA的DDH患者27例,并采集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数据,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股骨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DDH患者髋关节周围骨质畸形在THA术中使用联合前倾角技术,能指导术中设计合适的髋臼前倾角及联合前倾角,减少人工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3.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多见,影像检查已经成为首选方法,X线平片简单易行且费用较低,在显示承重区及内侧关节间隙和骨性关节面以及股骨头畸形优于一般CT和MRI.因MRI费用高,且患儿不能很好的配合,一般很少用,由于X线检查是个复合的平面图像,解剖结构前后重叠,空间感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及方法。方法:自2003年~2008年对20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23髋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3名患者进行双侧置换)。对10名脱位严重的患者术前进行骨牵引治疗2周,术中在松解延长的基础上,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及髋关节功能。术后评估肢体延长长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有1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个~到72个月,Harrris评分由术前32.9分转为术后85.3分,髋关节疼痛消除。未出现坐骨神经牵拉症状,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失败情况,有两例有坡行,其他患者髋关节恢复正常,可以从事正常生活和体力劳动。结论:通过手术松解延长,选择合适的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改善关节功能,使之成为无痛性关节,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脱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骨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早期诊断进而早期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但其临床表现隐匿,故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赵伟  邓华军  韦敏荣  何义  谭云飞 《广西医学》2020,(23):3107-3109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理变化包括髋关节发育性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全脱位等,若不能早诊断、早治疗,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出现股骨头坏死及骨性关节炎,导致下肢残疾。髋关节造影不但有助于诊断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了解髋臼内的解剖结果及评价复位效果,还能预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走向,对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及早行手术干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就髋关节造影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CT三维重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16层CT对28例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扫描,在工作站采用MPR、SSD、VR技术进行重建。结果: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股骨头脱位程度及具体空间位置,而且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直观图像。结论:螺旋CT是全面评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之一 ,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 ,且并发症较多 ,而术后再脱位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院自 2 0 0 1年以来对 32 7例先髋三联术 (切开复位、粗隆下旋转截骨、髋臼成形术 )后病人进行积极系统的康复指导 ,随访 1~ 2年仅有 2例发生再脱位 ,使再脱位由原来的 5 %降低为 1.5 % ,极大地降低了发病率。现简要介绍如下 :1 床上练功期  适用于解除外固定后的 2周内。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一般固定 4~ 6周 ,拆除石膏时…  相似文献   

9.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当代医学》2011,17(6):5-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11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脱位后均首先给予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治疗,其中9例患者获得稳定未发生复发性脱位,2例患者在复位后3个月内又连续2次脱位,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髋臼松动,给予手术翻修髋臼调整外展角后获得稳定。术后4个月~6年随访,未再出现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试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11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在脱位后均首先给以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治疗,其中9例患者获得稳定并未再复发性脱位,2例患者在复位后3个月内又连续2次脱位,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髋臼松动,给以手术翻修髋臼调整外展角后获得稳定.术后4个月至6年随访,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6 5岁 ,因左股骨颈骨折入院 ,查体 :髋关节外旋畸形大转子叩击痛 ,拒动肌力 级 ,拍片示 :左股骨颈骨折。术前充分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左股骨颈骨折 PCA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顺利 ,一般情况好 ,术后第 5天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 ,即下地行患肢康复训练。术后第 10天 ,由家属给病人放置便盆时 ,患者突然感觉左髋部疼痛难忍 ,双下肢长短不一 ,立即制动 ,报告医师 ,医师诊断为髋关节脱位 ,立即手法复位 ,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2 原因分析2 .1 护士责任心不强 ,在整个护理中没有正确指导病人如何保护患肢。2 .2 依赖“专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及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本院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脱位的原因及处理的新方法。结果:300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中有3例发生术后早期脱位,无因假体位置不良行翻修术者,脱位病例经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3周未再发生脱位。结论:术后早期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的第二大并发症。若假体位置安放正确,采用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髋关节是一种好方法,假体位置不正确,反复脱位是早期翻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1例发育性髋关节手术失败病例,分析手术失败原因。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7岁,11例患者均再次行切开复位骨盆旋转截骨联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翻修手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后经7—12月随访,髋关节结构均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改善。11例患者手术失败原因:未找到真臼,在假臼处行骨盆造盖术1例;髋臼对股骨头包容未达到、原始手术未行同心圆复位3例;未行股骨短缩旋转截骨7例;未行髂腰肌切断、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松解7例;术后6周去除石膏后抱姿不当而致关节再脱位1例。结论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应依年龄不同而行个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37例髋臼骨折患者行薄层(2~3mm)螺旋扫描。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多角度准确显示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部位、类型、程度,对于外科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造成关节松弛、脱位或半脱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4%,男女比例为1∶6[1],患儿一般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共9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发生脱位,脱位的发生率为3.1%,脱位均发生于改变体位时。髋关节术后X线片提示髋臼及股骨假体位置良好。采用闭合复位及下肢制动的方法,有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发生脱位,所有患者出院后至随访时未再发生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呈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2004年10月共收治假体脱位23例,对该23例病人做CT及X线片检查,了解假体是否松动及假体位置,分析脱住原因。无假体松动者,麻醉下手法复位、做稳定试验。手法复住成功且稳定者,胫骨结节牵引4—6周。手法复位失败或不稳定者原入路切开,根据术前及术中情况调整offset值及部分假体组件,对已稳定者行关节囊修补,胫骨结节牵引4—6周,对仍不稳定及松动者采用翻修手术。结果:23例脱位患者,1例假体松动,其余22例中10例手法复住治疗成功。12例手法复住后不稳定或失败患者中,7例行切开复住关节囊修补,2例采用加长股骨头增加offset值,2例改用防脱位髋臼内衬,1例采用加长股骨头并调整异常髋臼内衬位置。1例假体松动及2例切开复住后仍不稳定者采用全髋关节翻修。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治疗应根据脱位原因和术中稳定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手术方法颇多,临床应用各有其优缺点,尤其是对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争议较大.有人主张chari 骨盆截骨,有人主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华医科杂志,1985;5(2):115).现将我院1976年以来采用的髋臼加深加大,造盖骨  相似文献   

20.
唐相君  罗娟 《四川医学》2011,32(5):788-79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风险因素及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8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A组)。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10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实验组(B组),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 A组发生关节脱位为7例,发生率为8.3%,B组发生关节脱位为2例,发生率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