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骆阳 《吉林医学》2013,34(14):2690-269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7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1次/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2粒(156.25 mg/粒),3次/d,左氧氟沙星片0.2 g,胶体果胶铋胶囊0.2 g口服,2次/d,共7 d。对照组58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1次/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2粒(156.25 mg/粒),3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口服,共7 d。治疗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4.9%、70.6%,治疗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联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由胶体果胶铋、冸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四联疗法与冸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14C呼气试验诊断Hp阳性患者98例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成人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胶体果胶铋10mg每日3次口服、泮托拉唑40mg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48例:泮托拉唑40mg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口服。停药4周后复查Hp。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对照组根除率79.2%。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有很高的根除率,安全性好,有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试验组行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与果胶铋)。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根除率86.67%,临床治疗有效率93.33%,复发率为10%;对照组31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根除率74.19%,临床治疗有效率77.42%,复发率为22.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与果胶铋组成的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伍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20-1421
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比较,观察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并经活检取材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Hp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泮托拉唑胶囊试验组(PAC组)和奥美拉唑胶囊对照组(OAC组)。两组均先予四联治疗:泮托拉唑肠溶片40mg或奥关拉唑胶囊20mg联合阿莫西林胶囊250m乳克拉霉素片500mg、胶体果胶铋胶囊3片,每天2次,连续7d,胶体果胶铋胶囊再加服1周,然后单独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连续3周。治疗共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9n,4Hp,观察溃疡愈合程度及Hp根除率。结果: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组愈合率分别为93.3%、90.0%;Hp根除率分别为90.0%、86.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与奥美拉唑相当疗效,有较高的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很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莫西沙星与埃索美拉唑联用,治疗传统的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率,并与对照组四联疗法比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85例传统的三联疗法治疗2周以上,经C14呼气试验检查证实治疗失败的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方案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914mgBid+莫西沙星片400mgQd+埃索美拉唑片20mgBid,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片20mgBid+胶体酒石酸铋胶囊165mg Qid+阿莫西林胶囊1000mg Bid+克拉霉素500mg Bid,疗程均为1周。结果试验组43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3.3%,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0%,两组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莫西沙星与埃索美拉唑联用治疗传统的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优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副作用少,可以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口服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根除率为91.3%,对照组根除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四联疗法比三联疗法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陆德云  覃岭  张雪莲 《四川医学》2012,33(5):771-772
目的 探讨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的疗效.方法 将138例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组68例患者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组患者均完成1周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对根除Hp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7.14%(61/70)和73.53%(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结论 含铋剂四联疗法用于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的疗效好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联组和三联组各62例,四联组给予口服泮托拉唑40 mg/次,1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0 g/次,2次/d,胶体果胶铋150 mg/次,3次/d。治疗1周后继续口服泮托拉唑40 mg/次,1次/d,连用3周。三联组除不使用胶体果胶铋以外,其余疗法同四联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除率。结果:四联组溃疡愈合情况优于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173, P〈0.05)。四联组Hp根除率为93.55%,高于三联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21,P〈0.05)。结论: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果胶铋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Hp根除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含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初治失败患者8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片+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片+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能够提高Hp感染清除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2例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治疗。疗程为期7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比较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其Hp根除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症状,均可耐受,未影响治疗。结论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阳性胃溃疡患者Hp根除率高,患者顺应性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林廷辉 《吉林医学》2014,(22):4947-494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经电子胃镜、尿素(14C)呼气试验确诊为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给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39例:给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除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根除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12-1813
目的比较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 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兰索拉唑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1周后继续给予兰索拉唑片口服4周;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兰索拉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1周后继续给予兰索拉唑片口服4周。治疗结束后给予复查胃镜、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2%,对照组Hp根除率为61.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四联疗法较三联疗法有较高的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3例给予泮托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左氧氟沙星200 mg,每日2次,饭前1 h服用,疗程7 d;对照组52例给予胶体次枸橼酸铋220 mg,克拉霉素250 mg,甲硝唑200 mg,每日2次,饭前1 h服用,疗程7 d。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周复查Hp。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90.6%)高于对照组(73.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联合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多西环素联合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服用10天后,均口服泮托拉唑40 mg,每天1次,总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4周后,予胃镜复查和Hp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分别是95.91%、81.63%;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分别是83.67%、61.22%;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是89.79%、65.3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溃疡愈合率高、Hp根除率高、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HP相关性PU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铋钾组和泮托拉唑组,每组各43例,枸橼酸铋钾组先给予枸橼酸铋钾220mg+呋喃唑酮20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1周后继续单独给予枸橼酸铋钾220mg,1次/d,连续给药3周;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呋喃唑酮2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1周后继续单独给予泮托拉唑40mg,1次/d,连续给药3周。停药4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泮托拉唑组Hp根除率为90.70%,枸橼酸铋钾组Hp根除率为88.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枸橼酸铋钾组的69.77%(P<0.05)。结论:以泮托拉唑组成的三联给药方案对PU的治疗效果优于以枸橼酸铋钾组成的三联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入院编号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抗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立兵 《中外医疗》2011,30(29):7+9-7,9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株短程四联疗法根除凼门螺旋杆茸(Hp)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临床疗效。方法36例确诊为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予以四联治疗: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每天2次口服,果胶铋150mg,每天3次口服,共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溃疡的愈合率为91%,Hp的根除率为94%。结论兰索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症状缓解迅速,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