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老年髋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高的 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其治疗基本原则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及抗骨质疏松治疗。 临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认识度不够、治疗不规范,笔者通过总结相关抗骨质疏松药物 的治疗进展,希望将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与骨折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借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科就诊的癌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纳入70例癌症伴骨质疏松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联合补充钙剂治疗;对于对照组仅加强含钙饮食,未行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指标为骨密度的变化及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腰背痛.结果 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值,预防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结论 对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姑息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低、易发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不断上升。骨质疏松的经典综合治疗方法中采用的药物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限制了药物的长期使用、适用人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出现的骨质疏松生物治疗相关的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介绍了其代表性生物治疗药物狄诺塞麦研究进展。生物治疗以其靶向性、高效性的特点,在未来骨质疏松防治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班杰 《中原医刊》2011,(19):106-107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将5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门诊x线拍片复查。结果治疗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随访1年内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切割、假体松动及再发骨折。结论手术治疗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明显疗效,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药物与康复理疗联合用于骨质疏松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例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药物碳酸钙D3、仙灵骨葆胶囊与康复理疗联合治疗,康复理疗选择骨质疏松治疗仪与磁振热治疗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骨密度T值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低(P0.05);患者治疗后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将碳酸钙D3及仙灵骨葆胶囊药物治疗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康复理疗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复杂股骨骨折应用Gamma钉手术内固定加药物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在2001年8月-2003年9月收治9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合并复杂股骨骨折应用国产加长Gamma钉手术内固定加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年,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骨密度增加,功能良好,经此方法治疗后手术创伤小、切口小,固定可靠,骨密度显著增加,愈合时间短,愈合率高。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复杂股骨骨折用国产加长Gamma钉手术内固定,加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优势明显,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正日益成为老年群体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现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的措施主要有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本文就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药物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钙片口服治疗,同时选择骨质疏松治疗仪和磁振热机器进行康复理疗。结果在骨质量、疼痛程度方面,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时,药物联合康复理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涉及内分泌系统及骨骼系统的代谢性骨病,以因骨量降低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风险增大为临床特征。针对骨质疏松,临床上药物治疗主要为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吸收药物及双重作用药物联合治疗,随着对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为对临床工作者更有针对性选择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文对骨质疏松症的各类治疗药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0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两组,实验组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优良率95%高于对照组的62.5%;同时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的为2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具有可靠的操作,且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与60例绝经后无骨质疏松妇女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坚持喝奶、补钙、运动的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低(P<0.05),经常饮咖啡的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高(P<0.05);正确烹饪及食用辛辣在两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有预防骨质疏松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类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的作用。但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骨量下降,甚至严重的骨质疏松,大大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因此,针对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机制及治疗的探索显得愈发重要。目前,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激素诱导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有植入缓释药物法,口服法和注射法三种。由于任何一种模型都只能与人体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部分相似,不能完全模拟人体骨质疏松的病理变化,因此每一种构建模型的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应面。现有研究表明,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模型的构建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促进骨吸收和抑制成骨细胞,减少骨生成实现的。与其他动物相比,小鼠具有基因组与人类高度同源,近交突变系发达,基因修饰技术成熟,经济实惠等优点,因此,激素诱导的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在骨质疏松研究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激素诱导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措施干预后骨小梁连接性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自制幼年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用电针、补钙等不同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进行股骨下段干骺端(松质骨)标本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测量。结果:废用性骨质疏松骨小梁节点数明显减少。游离末端数相对增多。电针组与废用性骨质疏松对照组比较节点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小梁节点数的下降是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理特征,该参数测定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诊断、风险预测、治疗及预防措施的比较有较大参考价值。电针刺激可有效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方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数量和功能(迁移、归巢、分化)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较少。MSCs是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同源体,因此当其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造成成骨能力减弱,成脂能力增加,骨组织成分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致使骨重建失衡,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稀疏,引发骨质疏松。MSCs移植治疗可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从而使得成骨分化能力变强,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另一方面可使MSCs减少向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肪细胞数量,从而平衡成骨-脂肪分化,因此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新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面向骨质疏松社区干预,研究远程管理系统及进行数据仓库系统设计。方法将数据仓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骨质疏松社区干预相结合,面向社区内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采用PHP作为开发工具,构建MySQL 4.5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基于WEB的B/S模式远程管理系统。结果系统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级医院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了数据管理、数据查询、在线分析等功能。结论实现了分别为卫生行政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居民健康信息和干预建议,为综合医院的骨质疏松专科医师提供患者随访资料、大量原始科研数据和初步的卫生统计结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岳剑宁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8):2223-2228
目前我国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很高,但由于其发展缓慢、临床症状隐匿,常得不到足够重视。骨质疏松症及相关慢性疼痛的诊治也经常等到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才会得到积极治疗,而此时的治疗成本和难度明显增加。本文介绍了我国骨质疏松症的一般流行病学特点及目前骨质疏松症防治现状,并阐述了对社区层面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的必要性及适合社区开展的相关慢性疼痛诊疗技术和方法,最终提出了从社区层面进行骨质疏松症以及其相关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会更加有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以及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女性较男性多见,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主要包括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减轻医疗经济负担,促进资源合理分配,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成为了关键。而如何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成为了我国乃至全球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随着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其中钙剂与维生素D作为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在未引入循证医学之前就将钙剂与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作为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然而,口服钙剂与维生素D出现了消化道不适、肾结石、心血管不良事件等副反应,也开始有人质疑其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引入循证医学后,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开始着手对钙剂与维生素D进行研究,其实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关注。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对近年来钙剂与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钙剂与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患者具有比较确切的作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维生素D更佳。钙剂与维生素D两者联用效果比单药更佳,在控制其不良反应的条件下推荐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8.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主要是改善机体胰岛素依赖性靶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运动治疗高脂血症的机制主要是运动引起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升高,导致三酰甘油分解代谢加强;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症,则主要是通过其机械应力效应和性激素效应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recomme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people at risk for osteoporosis, and for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ndition. OPTIONS: Screening and diagnostic methods: risk-factor assessment, clinical evaluation, measurement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Prophylactic and corrective therapies: calcium and vitamin D nutritional supplemen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fall-avoidance techniques, ovarian hormone therapy, bisphosphonate drugs, other drug therapies. Pain-management medications and techniques. OUTCOMES: Prevention of los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increased bone mass; 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EVIDENCE: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studies and reports were examined, with emphasis on rec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linical practice in Canada and elsewhere was surveyed. Availability of treatment products and diagnostic equipment in Canada was considered. VALUES: Cost-effective methods and products that can be adopted across Canada were considered. A high value was given to accurate assessment of fracture risk and osteoporosis, and to increas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reducing fractures and fracture risk and minimizing side effect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ENEFITS, HARMS AND COSTS: Prope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minimize injury and disability,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and reduce costs to society. Rationally targeted methods of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are safe and cost effective. Harmful side effects and costs of recommended therapies are minimal compared with the harms and costs of untreated osteoporosis. Alternative therapies provide a range of choices for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RECOMMENDATIONS: Population sets at high risk should be identified and then the diagnosis confirmed through bone densitometry.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is the preferred measurement technique. Radiography can be adjunct when indicated. Calcium and vitamin D nutritional supplementation should be at currently recommended levels. Patients should be counselled in fall-avoidance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Immobilization should be avoided.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acute pain are listed. Ovarian hormone therapy is the therapy of choice for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Bisphosphonates are an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women with established osteoporosis who cannot or prefer not to take ovarian hormone therapy.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在推进单病种社区防治进程中,双向转诊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目前仍缺乏可指导一线实践的双向转诊实施方案。以骨质疏松为例,在整个诊疗路径中,骨科及相关科室专家的参与不可或缺,但全-专之间如何开展双向转诊仍有待探索。目的 分析国内、外社区骨质疏松双向转诊实施现状,整理经验和不足,梳理有效做法和阻碍因素,为下一步落实社区骨质疏松双向转诊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6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与社区开展骨质疏松双向转诊相关的文献,发表时间设定为1999-01-01至2019-06-15。分别从双向转诊的预期目标、双向转诊类型、双向转诊模式构建方法、双向转诊实施效果及当前面临的困境等方面,对国内、外社区骨质疏松双向转诊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5篇。国内、外骨质疏松双向转诊具有不同管理模式及转诊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国内居民对骨质疏松重视度较低、治疗依从性较差,社区无正式专科、缺乏完善的检查设备及与二、三级医院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国外的模式类型则局限于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患者的管理。结论 要有效落实社区骨质疏松双向转诊,进而做好骨质疏松防控,应划定可长效防控骨质疏松的防治范围、加强社区全科医生骨质疏松诊疗知识储备、完善社区卫生机构防治环节所需物资配备、开发包含双向转诊分工细节与转诊指标的转诊流程四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