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独辟溪径治疗小儿疑难病症4.1镇授法治疗小儿邀尿刘弼臣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许多遗尿症患儿的发病与暴受惊恐有关。小儿神气怯弱,若暴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水道失约则小便自遗。采用镇摄法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病例介绍]史某,男,12岁。初诊:1991年5月10日。患儿自3岁上幼儿园后,因精神紧张常尿湿裤子,兼有小便频急。曾多次到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上学后,白天尿频加重,睡时经常尿床,每夜1~2次。呼之难醒,伴有多梦、易惊。诊见:患儿面色青暗,舌尖边红,苔薄白,脉弦有力。证履暴受惊恐,神志…  相似文献   

2.
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教授简介刘弼臣1925年6月生,江苏扬州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教授。刘粥臣教授在继承师门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注重汲取前贤之精华,对《黄帝内经》、《伤寒染病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仔细研读,体会颇深。他崇尚孙思邈、钱乙、万密斋、龚廷贤、吴谦、叶天士等诸家,并深入研究和探讨。尤其重视钱乙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钱乙“五脏证治”的学术观点。他根据小儿脏腑娇嫩,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的生理特点及小儿体属少阳,邪后极易传变,波及他脏的病理特点,提出了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经多…  相似文献   

3.
2.4从肝胆论治小儿肝常有余,易出现肝火亢盛,肝气横逆。同时,小儿又具有神气住弱,易受惊恐的特点。为此,刘弼臣教授在临床辨治小儿情志异常性疾病时,既注意到肝常有余的一面,也注意到明虚的一面。强调,在条达肝气的同时,还必须温养明气。疏肝温胆法治疗小儿郁证小儿郁证属小儿行为异常性疾病,每由肝郁胆虚所致,治疗多注重疏肝。刘粥臣教授不但注重疏肝,同时还兼以温胆,表里兼顾,使疗效得以提高。【病例介绍】雷某,男,12岁。住院病案号64589。患儿自1992年8月与人吵架后,性情孤僻,懒于讲话,进食亦日渐减少。一日在紧靠窗…  相似文献   

4.
2从五脏论治小儿疾病的经验2.1从肺论治肺者,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主皮毛而司呼吸,开窍于鼻。因此,外邪犯人,无论从皮毛而入,还是由口鼻而入,必先犯于肺。小儿为少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则更易感受外邪。因此外感性疾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且易于传变,引起其他脏腑的病变。根据上述情况,刘强臣教授提出了从肺论治的观点,既治疗肺脏本身的疾病,又从肺论治其他脏腑的疾病。现分述如下:2.1.1泻肺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小儿慢性咳嗽长期不愈,喉中有痰,时轻时重,有…  相似文献   

5.
2.1.3从肺论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所致。以胸闷胸痛,体虚乏力,心悸不安,脉律不整等为特征。其病位在心,既往多从心治,使用炙甘草场等方剂以温通心阳,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多有外感症状,或在恢复期由于感受外邪每最复发和加重,致使病情迁延。刘仍臣教授认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小儿正气虚弱,感受外邪所致。外邪无论由口鼻而入,还是由皮毛而入,必内归于肺而出现肺系症状。肺与心同居上焦,肺主气而心主血,气行则血行,肺气贯于心脉。外邪犯肺后,可迅速由肺袭心而出现胸闷憋…  相似文献   

6.
2.2从心论治小儿为少阳之作,心常有余。若调理不当,易致心火炽盛而变生疾病。钱乙创立了泻心汤和导赤散,用以治疗心火上炎之口糜及心火下移于小肠之淋痛等疾病。刘粥臣教授对泻心法的使用颇有心得,曾用以治疗多种疾病。三黄四物泻心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痛和尿中带血为临床表现。临床类型较多,其中以皮肤型最为常见。皮肤型紫癜的早期,皮肤出血明显,中医辨证属阳斑者,为温热或湿热所致。热邪犯于血分,迫血妄行,不循常道,外溢于肌肤则发紫癜…  相似文献   

7.
著名中医专家王士荣先生乃新安医界之耆宿,名誉皖、浙、赣等地.先生师从一代新安名医程道南,潜心钻研,尽得其传.临证40余载,精中医内、妇、儿科,尤擅疑难杂症调治,学验俱丰,屡起沉疴,活人无算.吾有幸拜入先生门下,侍诊于左右,耳濡目染,深受教诲,获益良多.现将个人之肤浅体会,不揣浅陋,简介如下,以窥先生学术思想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中医世家的这支队伍中,山东德州的孙朝宗中医世家是值得一叙的重要一员,他们从世祖孙常福老先生开始,传于二世孙景三先生、三世孙鲁川I先生,下及齐鲁名医孙朝宗主任医师,均以医为业,世代相承,至其五代传人孙梅生、孙松生及孙震等人为止,业已跨越了三个朝代,历时一百四十余年,可谓世代相袭、济世为重、挥汗杏林、桃李满园!  相似文献   

9.
学术成就:郑景岐(1918-1992年),男,安徽省歙县人,汉族。中医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首届中国中医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顾问,新安医学研究会顾问,国家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郑景岐出生于著名新安医学世家,是新安郑氏医学的13世传人。  相似文献   

10.
<正>张杰,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名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全国第三批、第五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40多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人谦和,博学多才。临床专攻中医内科杂病,尤擅长治疗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研究颇深。本人有幸成为张杰老师学术经验继承人和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成员,跟师临床学习多年。兹就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择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柳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3):1472-1473
刘永忠乃内江名医,主任医师、教授。从医40载,中医世家出生,早年受教于祖父,颇得其祖上真传,后受教于医校,不仅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而且精通医理,医技精湛,求医者众。其学术思想博采众家之长,融古贯今,触类旁通,并汇通现代医学理念,通晓内、妇,儿科之精微,擅治疑难杂症。笔者乃其学术继承人,随师3年,获益匪浅,现将导师的学术思想及辨证论治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6手夹板手夹板主要用于保持不稳定的肢体于功能位,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矫正肢体畸形以及补偿失去的肌力,帮助无力的肢体运动等,从而达到减少残疾程度,增进功能的目的。夹板按其功能可分为固定性(静止性)和功能性(动力性)两类。固定性手夹板没有可动的组...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三章循环系统疾病一、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胎儿无肺呼吸,含氧量较高的血流来自母体,通过胎盘、经脐静脉进入体内。血液经静脉导管入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经卵园孔进入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主要供应心脏、脑和上肢,这部分血液含氧量较高。从上腔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著名针灸学家靳瑞老先生,在数十年漫长的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勤于实践,精于临床,独创“靳三针”疗法,系岭南针灸新派创始人,受到海内外医学界和患者的普遍赞誉。其针灸临床经验主要体现在其独创的“靳三针”疗法,即根据腧穴的治疗作用、表里循行及主治异同等,创立了“三穴为主,辨证配穴”的针灸处方原则,三针处方配伍精当,  相似文献   

15.
丁锷教授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骨伤科主任医师丁锷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5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丁锷教授既受到传统的中医师承教育,又得到现代大学教育的系统升华;既有乡村基层从医的感悟,更有高等学府的教授经验;既有中医院,也有西医院的工作经历;如此丰富的行医经历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见解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不仅渊源于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也受益于现代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渡舟教授学术思想精华傅延龄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渡舟教授简介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生。以幼年体弱多病,遂立志学医,16岁正式拜师,先后受业于营口名医王志远、大连名医谢泉,学习时间达7年之久。出师后悬壶于大连,擅长用经方治...  相似文献   

17.
张道宗 ,安徽省合肥市人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和安徽省中医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和针灸临床、教学、科研 40载 ,主张“治病必须先辨证”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 ,提出“四时皆有土”之说。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老喜爱读的医书有《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脾胃论》、《针灸大成》及《丁甘仁医案》、《黄文东医案》等名家著作 ;最赞赏的行医格言是“胆大、心细、行正、方圆”。他在临床工作中 ,将“方圆”又具体理解为辨证要准、治则要明、选穴用药要精、手法要巧。  相似文献   

18.
赵清树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名老中医、自治区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近五十载,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诊疗颇具特色、临床疗效较好,尤其对失眠的治疗疗效显著.赵教授认为失眠之症,虚者为多,且病程较长,难以速愈,临床所见该病多因思虑劳倦,日久损伤心脾,心脾...  相似文献   

19.
王宝恩教授系我国著名的内科学专家,尤其对胃肠和肝脏疾病以及急救医学均有很高的造诣,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和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今天仍坚持工作在临床及科研第一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0.
《新医学》1970,(8)
问诊中医的问诊和现代医学的问诊与采集病历在内容上基本相同。中医问诊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了解症状的演变、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之间的关系,配合其他三诊的材料,找出主证和兼证;(2)重视询问与八纲辨证有关的症状,由于寒热:出汗,二便、饮食,头身疼痛和胸腹等情况对分辨寒热,表里、虚实、阴阳是重要的根据,因此,这些项目是中医问诊的基本内容。一、寒热询问寒热,有助于辨别病情表里虚实。急性起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是外感表症。如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恶寒轻,发热重,伴口渴的,是风热。恶寒是机体对抗病邪的一种反应。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也是表示病邪在表的一种指征,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是十分确切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