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嵇平 《高血压杂志》2003,11(4):337-339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参数 :血压负荷、曲线下面积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对象  75例高血压病人 ,男性 51例 ,女性 2 4例 ,平均年龄 63± 8(46~ 74)岁。方法 动态血压测定 2 4h血压 ,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 ,左室舒张末直径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收缩压、收缩压负荷 ,收缩压曲线下面积值以及夜间的舒张压、舒张压负荷、舒张压曲线下面积与LVMI有关 (P <0 0 1 )。结论 曲线下面积能较好地反映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原发性高血压 (EH)及DM +EH时 2 4小时动态血压和脉压的变化特点及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方法 :将 2 45例患者分为DM组 (n =72 )、EH组 (n =96)及DM +EH组 (n =77) ,进行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DM +EH组全天收缩压、全天脉压、左心室重量显著大于DM组及EH组 (P <0 0 5 )。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 /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 (E/A)值、等容舒张时间 3组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 ,DM组左心室重量和全天脉压相关 (P <0 0 1) ;EH组左心室重量和全天收缩压相关 (P <0 0 5 ) ;DM +EH组左心室重量和全天收缩压及全天脉压相关 (P <0 0 5 )。 3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患者的全天收缩压、全天脉压均显著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患者 (P均 <0 0 5~ 0 0 1) ,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正常患者和异常患者比较 ,2 4小时动态血压和脉压值均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结论 :DM组、EH组和DM +EH组 3组患者全天收缩压、全天脉压及左心室重量有显著差异 ,左心室重量和血压及脉压的相关性在 3组患者中不完全一致 ,可能与 3组患者体液及压力因素在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2组:血压晨峰值≥55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晨峰组,血压晨峰值<55mm Hg为非晨峰组,每组40例,均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晨峰组24h、昼间、夜间收缩压及血压晨峰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LVMI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左心室肥厚比例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 EH)患者淋巴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 ( [Ca2 + ] i)、血压变异性 ( BPV)与氯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作用的关系。方法 选择 EH患者 60例 ,予氯沙坦治疗 6个月 ,治疗前后检测 [Ca2 + ] i、BPV及左心室重量指数 ( LVMI)。结果 经氯沙坦治疗后 ,EH患者淋巴细胞内 [Ca2 + ] i 从治疗前的 10 2 .3± 11.84nmol/ L降至 84.64± 9.5 2 nmol/ L( P<0 .0 1) ,LVMI从治疗前的 15 5 .69± 2 1.75 g/ m2降至 13 5 .85± 13 .66g/ m2 ( P<0 .0 0 1) ,BPV亦显著下降 ( P<0 .0 1)。 [Ca2 + ] i 的下降幅度与 LVMI的下降幅度呈显著正相关 ( r=0 .6675 ,P<0 .0 5 )。结论 氯沙坦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 BPV,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血管紧张素 引起的 [Ca2 + ] i 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左心室肥厚 (LVH)的影响。  方法 :选择 93例年龄≥ 60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通过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 ,并测算左心室重量指数。选择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 5 4例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治疗组 (伊贝沙坦组 ) 3 0例 ,吲达帕胺对照组 (吲达帕胺组 ) 2 4例。治疗 12周后两组患者再次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及左心室参数的变化。  结果 :9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左心室肥厚者 5 3例 ,其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为 42例 (79 2 % ) ;40例无LVH患者中昼夜节律消失者为 12例 (3 0 0 % ) ,合并LVH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显著多于无LVH者 (P <0 0 0 5 ) ,有极显著性差异 ;5 4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治疗 12周后昼夜节律恢复者伊贝沙坦组 2 2例 (2 2 /3 0 ) ,吲达帕胺组 9例 (9/2 4)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伊贝沙坦组高血压合并LVH者治疗后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改变 ,但左心室重量指数与治疗前及吲达帕胺组比较均有下降 (P均 <0 0 5 ) ,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在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老年原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参数血压负荷、曲线下面积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对象 75例高血压病人,男性5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3±8(46~74)岁.方法动态血压测定24 h 血压,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直径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收缩压负荷,收缩压曲线下面积值以及夜间的舒张压、舒张压负荷、舒张压曲线下面积与LVMI有关(P<0.01).结论曲线下面积能较好地反映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测量并分析63例1级高血压患者、200例2级高血压患者及89例正常对照者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血压指标,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以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200 mmHg和/或舒张压≥95 mmHg分为运动血压正常组和运动高血压组.结果 1、2级高血压患者运动高血压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与运动血压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级高血压组为93.50±17.37 比76.26±12.92,P<0.001;2级高血压组为106.30±30.61比85.42±19.33, 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为1.127,方差分析F=173.386,P=0.000).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基础收缩压和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2.581;2.043,方差分析F=18.240,P=0.000);2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1.799,方差分析F=150.341,P=0.000).结论高血压患者运动收缩压与左室重构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盐敏感者左心室重量与钠代谢的关系。方法 :对 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组 )和 2 3例血压正常者 (正常对照组 )用静脉盐水负荷法确定盐敏感性 ,用超声法测量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 ,并测定 2 4h尿钠量及红细胞钠含量。结果 :①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盐敏感者LVMI均大于盐不敏感者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原发性高血压组盐敏感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高于盐不敏感者 ,有显著性差异 ( 2 4 3%vs .5 8% ,P <0 0 5 ) ;② 2组盐敏感者盐负荷后红细胞钠含量显著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盐不敏感者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③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LVMI与 2 4h尿钠量及红细胞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 (P <0 0 1)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红细胞钠含量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盐敏感者左心室重量明显大于盐不敏感者 ,提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除血压等因素外 ,钠的摄入量及细胞内钠含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龄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对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 6 8例年龄≥ 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非杓型组和杓型组 ,应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观察并比较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节律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结果 非杓型组 2 4h收缩压、2 4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加 ,舒张早期血流 (E波 )的峰值流速减慢 ;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增大 ;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 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比值加大。结论 非杓型血压节律的高龄高血压病患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又是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老年高血压病患左心室重量随着血压的增高而增加,但80岁以上老年(又称高龄)高血压病患左心室重量是否随血压的增高而增加,目前还不清楚。我们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研究血压与高龄老人LVH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昼夜血压变化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伴左心室肥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不伴左心室肥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等监测,分析昼夜血压变化、血压负荷、血压类型及心率变异功率频谱指标。结果 (1 )左心室肥厚组2 4hSBP、2 4hPP、SBP负荷值尤其夜间SBP负荷值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偏高,两组差异显著;而DBP及DBP负荷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2 )左心室肥厚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而非左心室肥厚组以杓型血压为主。(3 )两组HRV功率频谱改变比较,左心室肥厚组HRV昼夜节律性减弱甚至消失;而非左心室肥厚组HRV呈昼夜节律变化。结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者自主神经损害明显,在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尽可能减少血压负荷,恢复血压昼夜节律,改善心率变异,减少及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1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试验组,停药2周后,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4周;同时选取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24周。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各项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合并出现左心室肥厚,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变异性,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脑钠素 (BNP)水平 ,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情况 ,探讨血浆BNP水平可否作为判断左心室肥厚与逆转的临床指标。方法 筛选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组患者 4 0例 ,高血压病无左心室肥厚组患者 30例及正常血压对照组 30例 ,予以高血压病患者喹那普利 5~ 10mg治疗 2 4周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 ,E/A比值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 ,对BNP与LVMI、E/A比值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病无左心室肥厚患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 (P <0 0 1) ,经ACEI治疗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且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 (治疗前r =0 4 5 ,P <0 0 1;治疗后r =0 39,P<0 0 1) ,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治疗前r =- 0 70 ,P <0 0 1;治疗后r =- 0 6 9,P <0 0 1)。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逆转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不同状态下血压值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115例高血压病人在不同状态下血压测定值(偶测,入院一周后偶测,亚极量运动时血压,24h动态血压测定)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重量的相关性,发现在各种测定值中,24h平均SBP值与夜间血压是否下降,是判断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的2个良好指标。夜间最低收缩压>120mmHg提示高血压病情较重、左心室肥厚明显。午间休息时血压下降与夜间血压下降水平无明显区别,可以用午间血压代替没有条件行24h血压监测病人的夜间血压。研究还证明血压在左心室肥厚发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轻型高血压病人,LVH与24h平均SBP只有微弱的相关,与DBP无关,随着血压升高,SBP与左室肥厚相关明显。当夜间最低收缩压>130mmHg时,舒张压与左室肥厚也明显相关。可见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左室肥厚的影响不一样。降低24h平均血压和恢复夜间睡眠时血压下降的正常昼夜节律是治疗高血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黄惠容 《内科》2014,(4):427-42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376例,行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左心室肥厚状况分为两组,以非左心室肥厚患者274例为对照组,左心室肥厚患者10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分析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舒张压(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日间、夜间)、舒张压负值(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负值(24 h、日间、夜间)、舒张压标准差(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 h、日间、夜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均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均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对 5 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用氯沙坦 5 0~ 10 0 mg治疗 8~ 10周后进行观察。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 2 9/12 mm Hg± 5 /3mm Hg,治疗后室间隔厚度 (IVST)、心室后壁厚度 (PWT)、左室重量指数 (L VMI)均有明显减少 (均为 P<0 .0 1) ,说明左室肥厚减轻 ,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氯沙坦能有确切降压效果 ,并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比值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289例>60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据左心室状况分为左心室肥厚组简称(LVH组)与无左心室肥厚组(简称无LVH组)并进行动态血压比较分析。结果(1)LVH与无LVH组比较24MSBP、24hPP、dMSBP、nMSBP、BPF、BPL、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2)LVH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占76%,而无LVH组以杓型血压为主占78.43%。(3)LVH组LVMI与24hMSBP、24hPP、dMSBP、nMSBP、SBPL正相关(r=0.599~0.792,P<0.001),与SBPF、DBPF负相关(r=-0.358,-0.289,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引起LVH与24hMSBP、24HPP、SBPL、BPF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 1985~ 1990年 5 437例连续检测的高血压者超声心动图资料 ,以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 (LVH)的指标 ,男性 >12 5 g/m2 ,女性 >12 0 g/m2 。结果表明 ,LVH检出率为 31.6 % ,男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严重程度分级 ,轻、中、重LVH分别占 6 6 .3 % ,2 1.7%与 12 .0 % ;结构分型 ,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对称性肥厚、扩张性肥厚分别占 2 8.1% ,34.0 %与 37.9% ;如以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实测值为诊断指标 ,虽然阳性符合率很高 (86 .7% ) ,但有较高假阳性率(41.0 % )。  相似文献   

19.
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 4hABPM)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LVH)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 ,而且还可能与血压变异性相关。血压变异性表示血压波动程度。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LVH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研究结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左心室肥厚 (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 ,LVH)与脉压 (pulsepressure,PP)和大动脉内径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诊所血压测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并计算 92例高血压患者脉压 ,左室重量指数及大动脉内径。分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 ,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脉压和主动脉根部内径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左室重量指数与脉压 (r =0 3,P <0 0 1)和主动脉根部内径 (r =0 5 ,P <0 0 1)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 脉压和大动脉内径增大 ,提示大动脉顺应性下降 ,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