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煎药机利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山西中医》2007,23(3):24-24
目前,中药治病仍是以汤剂为主.在大医院里,汤剂煎煮已用煎药机煎药,取代了几千年来用砂壶、砂锅等煎药的传统煎法.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现代煎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冼寒梅  陈勇 《中药材》1996,19(2):100-101
本文对中药汤剂的煎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剖析,并对汤剂煎煮改革提出几点看法,以期提高煎药效率和汤剂质量,适应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煎出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由于应用灵活,且药效显著,汤剂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笔者选取用量较大,有代表性的18种中药饮片进行了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出率的比较.以比较传统煎法和煎药机煎药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4.
中药汤剂是中药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将煎好中药提高药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谈谈汤剂的煎法、用具和对疗效的影响。1 选择煎药的用具 瓦罐、搪瓷锅为较理想的煎药用具,因为陶器受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有保温特点,最适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具有加减灵活、容易吸收、疗效迅速等特点,是中医临证运用最多的剂型。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历代医家非常重视中药汤剂的煎法,认为汤剂作用的大小、取效缓急与煎药的方法有直接关系。因此,正确煎药,既可保证疗效,又可防止部分副作用,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宋磊  黄馨怡 《光明中医》2016,(18):2743-2744
目的了解中草药汤剂的正确煎服方法,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通过合理煎服中草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意识。方法从中草药的煎法和服法两大方面展开论述,从煎药用具、煎药用水、煎药火候、煎药方法、特殊煎法、煎煮次数、服药时间、服药方法、药后调护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结果正确合理的中药煎服方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并掌握合理的中药煎服方法,并耐心向患者传达煎服注意事项,以期最大程度提高中草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煎药机煎法对中药复方汤剂总浸出物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为科学评价煎药机煎药和中药饮片“后下”提供依据.方法:以经典方“六味地黄汤”为代表方,以汤剂浸出物和汤剂中丹皮酚的含量为指标,评价汤剂质量.结果:丹皮酚在煎药机煎液中的含量为0.0187 g·L-1,显著高于传统煎液,而总浸出物则相反.结论: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煎煮的六味地黄汤剂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探讨吴文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61中药汤剂是我国医疗史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它具有容易吸收、疗效快并能随症加减,全面兼顾等特点,因而沿用至今。对于汤剂的煎煮,历代医学家甚为重视。清代名医徐灵胎的《医学流源论》说:“煎药之...  相似文献   

9.
汤剂古代称汤液,早在商时代已开始应用,现在汤剂也是中药应用主要途径之一。而对子如何煎好中药,提高煎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等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需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齿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徐灵胎尝言:“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不有效”。说明从古至今人们对煎法很是看重。现就汤剂的煎煮用具、溶媒,煎煮方法等对疗效的影响谈谈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汤剂是临床常用的剂型,历代医家对于汤剂的煎法很为重视.如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可见,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和疗效.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就中药煎煮方法谈一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1.
汤剂,又称汤液。它最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原则,吸收快,迅速发挥疗效,为临床常用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延用至今,经久不衰。为保证汤剂的无毒有效,历代医药学家都很重视中药煎煮法。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其度,其药必无效。”可见正确掌握汤剂的制备,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并与用药安全性亦密不可分。制备汤剂,包括煎具的选择、煎药用水的要求、煎药火候、药物的浸泡、煎药时间与次数以及煎药时诸药的加入次序和方式等几个方面,下面分而述之。1煎药用具以有盖的砂锅、瓦罐为…  相似文献   

12.
李继荣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61-761
中药汤剂的用法.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我国最早的方剂专著《五十二病方》对煎药之法就有详细记载。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强调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本文拟将部分古方对浸药溶媒及其用量、煎药火候、煎法、服法等作些分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制备槐花散时温度对芦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高温煎煮对槐花散中芦丁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槐花散汤剂中芦丁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法,平行设计两种煎药方法,比较GNG中药抽出机煎煮法与常压直炎煎煮法制备的槐花散汤剂中芦丁含量的差异。结果:GNG中药抽出制备的槐花散汤剂中芦丁含量明显大于常压直火煎法,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含芦丁成分的中药适合适用GNG中药抽出机煎煮制备。  相似文献   

14.
明代李时珍指出:“凡服汤剂,虽药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火候失度,则药无功”。清代名压徐灵胎也说过:“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当必无效。”为使中草药能充分发挥其疗效,下面将中药汤剂的  相似文献   

15.
中药汤剂具有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的优点。它适应于急慢性疾患,是中医临床最广泛的一种药剂剂型。汤剂的供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前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法非常重视,如《烩制大法》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未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  相似文献   

16.
汤剂在古代又被称为汤液,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该研究从历史文献入手,系统探讨了古人关于汤液发明的认识,对煎药人员的要求,关于煎药用水、用火、煎药时间和次数、某些煎药时的先煎、后煎、包煎及其他特殊煎法等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规范等等,为今天的汤剂操作技术制定标准化管理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汤剂在古代又被称为汤液,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该研究从历史文献入手,系统探讨了古人关于汤液发明的认识,对煎药人员的要求,关于煎药用水、用火、煎药时间和次数、某些煎药时的先煎、后煎、包煎及其他特殊煎法等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规范等等,为今天的汤剂操作技术制定标准化管理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汤剂是中药最古老也最常用的一种服法。古人对煎药的器具、火候、方法等,早就有了论述。如《医学源流论》中就说道:"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用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煎汤药的程序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学问可大了,那么,怎么样煎才能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冯文杰  贾晓斌  刘丹 《中草药》2014,45(16):2422-2426
我国对中药汤剂质量控制一直没有实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这与我国传统的汤剂用药意识有关。通过对汤剂管理现状分析,并以银杏叶为研究对象,比较煎药器具、煎药火候、煎药时间、煎药次数、冷浸时间等因素对汤剂质量的影响。提出中药汤剂应该以最终汤剂剂型,由专业煎煮机构按照汤剂煎煮质量管理规范(Good Decocting Practice,GDP)生产出质量可控的汤剂,实现对中药汤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重视中药煎服法 提高汤剂质量和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用的传统制剂之一。能否科学地煎药,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因此,对于煎药问题不可不加以重视。本文对煎药的煎具、用水、浸泡、火候、煎药时间、入药次序等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地服药进行了研究讨论。作者用祖国医药学中的煎药和服药理论与现代中药汤剂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阐明要重视中药煎服法,提高汤剂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