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循化县健康儿童麻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免疫状况。方法:抽取部分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麻疹、乙肝、脊灰免疫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保护率94.04%,乙肝抗体保护率64.24%,脊灰I型、Ⅱ型、Ⅲ型抗体保护率96.43%、100.00%、100.00%。结论:循化县(0—14)岁儿童对麻疹、脊灰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形成对麻疹和脊灰病毒有效的免疫屏障,但麻疹病例仍多点散发且流动儿童发病较多,乙肝抗体水平较低且随年龄增大而抗体保护率逐渐下降。因此,今后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要做好麻疹、乙肝疫苗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提高疫苗抗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南县健康儿童麻疹、乙型肝炎(乙肝)和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状况.方法:抽取部分木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麻疹、乙肝和脊灰免疫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保护率92.10%,乙肝抗体保护率65.78%,脊灰I型、Ⅱ型、Ⅲ型抗体保护率100%.结论:贵南县0~6岁儿童中对麻疹、脊灰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形成对脊灰和麻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共和县健康儿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肝炎(乙肝)和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状况。方法:抽取部分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和脊灰免疫水平检测。结果:百日咳抗体保护率9.34%,白喉抗体保护率67.71%,破伤风抗体保护率64.58%,麻疹抗体保护率90.63%,乙肝抗体保护率21.88%,脊灰Ⅰ型、Ⅱ型抗体保护率100%,脊灰Ⅲ型抗体保护率98.96%。结论:共和县(1~6)岁儿童中麻疹、脊灰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形成对脊灰和麻疹病毒有效的免疫屏障。今后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继续做好百白破三联疫苗、乙肝疫苗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提高疫苗抗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4.
武振军  胡皓  李燕  高源 《海南医学》2016,(10):1701-1703
目的:了解银川市0~7岁流动儿童的免疫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银川市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银川市195名0~6岁儿童进行HBsAg、HbsAb、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风疹及腮腺炎IgG抗体8种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5名儿童中,HbsAg和HbsAb阳性率分别为0和69.7%,8种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脊髓灰质炎,占97.4%,最低为百日咳,占15.4%;不同地区间,0~7岁儿童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0~7岁儿童HbsAb、风疹和麻疹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0~7岁流动儿童8种血清学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间0~6岁流动儿童麻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回族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0~7岁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良好,但部分种类疫苗抗体水平较低,存在薄弱地区与人群,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疫苗种类及重点年龄段儿童的预防接种技术规范化管理,并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0-1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宁夏0-1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水平,为及时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中卫、固原市0-14岁健康儿童403名,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灰IgG抗体。结果0-14岁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为99.0%,抗体阳性保护率为94.8%,抗体脊灰平均滴度为1∶1567。不同地区儿童脊灰抗体平均滴度和保护率均不同;不同年龄段、不同免疫史儿童脊灰抗体保护率有差异,滴度呈递增趋势。结论0-1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经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水辖区内高中生麻疹、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免疫效果抗体水平,为全市制定免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所辖3所高中16~18岁组的8 504名高中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麻疹、脊灰及乙脑Ig G抗体检测。结果广水市16~18岁组的健康高中生麻疹抗体、脊灰抗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2%、88.4%、86.1%。3种抗体保护水平均达到了85%以上;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P0.05)、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P0.05),不同年龄组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不同性别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9,P0.05)、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7,P0.05)。结论广水市16~18岁组健康高中生麻疹、脊灰、乙脑抗体阳性率达到抵御相应疾病的水平,但脊灰、乙脑抗体阳性率有待提高,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应急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玉溪市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评价接种质量,为进一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2005年分别对1、4和7岁3个年龄组儿童采用PPS法,随机抽取了应完成相应免疫剂次的目标儿童1972名。进行白喉抗毒素、麻疹抗体IgG、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白喉免疫抗体总阳性率94.84%;保护率90.76%;几何平均滴度(GMT)1:52.23,各年龄组儿童白喉免疫水平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免疫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x1^2=21.59、x2^2=27.1、F=7.32,P均〈0.05)。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97%,保护率76.97%,抗体GMT为1:706.78;三个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有差异,几何平均滴度GMT无统计学意义(X2=6.07、P〈0.05,F=1.66、P〉0.05)。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63%、97.87%、99.7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87.99、1:503.54、1:838.03,不同年龄组脊灰血清抗体阳性率除Ⅰ型、GMTⅠ、Ⅱ型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型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无统计学意义(Ⅰ型x^2=10.26、F=4.73,P均〈0.01;Ⅱ型x^2=0.61、P〉0.05,F=3.68、P〈0.05;Ⅲ型x^2=0.42、F=2.26。P均〉0.05)。结论玉溪市常规免疫后1~7岁儿童的白喉、麻疹、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及1-3岁儿童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为海南省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麻疹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海南省2010年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95.7%;接种1针的抗体阳性率为94.1%,接种2针及以上者为97.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P〈0.05)。各市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2.5%以上;1-3岁和5-7岁两组儿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6%、96.1%,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5);1-3岁儿童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8.1%。结论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维持在高水平,已经形成了牢固的保护屏障,有效控制麻疹病毒传播,为海南省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涿州市1~15岁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评价接种质量,为进一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1~15岁健康儿童血标本9 979份,使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中麻疹IgG、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9%和95.6%;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脊髓灰质炎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χ2=27.23,P〈0.05);不同性别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χ2=0.23,P〉0.05);城区与乡镇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1、χ2=19.09,P〈0.05)。结论涿州市1~15岁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麻疹IgG抗体、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城区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共和县2010年—2012年儿童免疫规划四种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进行监测分析,总结免疫效果。方法:选取共和县2010年-2012年10个月~1岁1042名接种4种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乳胶法检测抗-HBs,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脊灰IgG抗体。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监测的1042例儿童中,4种疫苗6种疾病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HBs84.93%、百日咳97.50%、白喉97.22%、破伤风97.50%、麻疹98.75%、脊灰99.04%,抗-HBs、麻疹、脊灰抗体阳性率间无明显差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明显。结论:通过3年对10个月至1岁儿童4种疫苗6种抗体检测,乙肝疫苗抗体阳性率较低,其它疫苗抗体阳性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后须加强高质量的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0~14岁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状况,评价该人群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监测方案抽取7县区21个镇63个村小于1岁、1~2岁、3~4岁、5~6岁、7~10岁、11~14岁组健康儿童1 568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03%;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免疫史的儿童阳性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698、20.426、34.668、26.093,P<0.05),不同性别儿童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P>0.05)。结论全市麻疹抗体水平较高,继续开展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12.
麻疹是危害儿童健康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我县计划免疫尼儿童麻疹免疫水平,正确评价接种效果,并为今后的麻疹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于1995年4月初,在本县抽取两个疾病监测点(东川、北山)对1~2岁儿童进行麻疹酶联免疫(ELISA)法抗体水平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采血对象:对东川、北山两个乡1~2岁儿童经耳垂采血队3ml于毛细血管内,及时分离血清,进行检查。2血清抗体测定及诊断标准;2.1ELISA麻疹诊断试剂:上海生物研究所制品,由青海省卫生防疫站提供。22酶联免疫检测仪及酶标板: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监测1997—2001年银川市某社区0-12个月龄儿童免疫水平。方法 脊灰、麻疹: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白喉、破伤风:间接血凝法;百日咳:直接凝集法;卡介苗:PPD试验。结果 麻疹、百白破的阳性率、保护率均达到85%以上;脊灰的阳性率、保护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达85%以上;卡介苗1997—2000年保护率未达85%,1997、2001年保护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伊川县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疫苗的免疫成功率,总结麻疹防治工作经验。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40岁正常人群242人和8—12月龄儿童41人麻疹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72.31%,免疫成功率为87.8%。结论 伊川县正常人群麻疹抗体免疫水平较低,免疫成功率较低,容易发生小年龄组麻疹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兴海县健康儿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肝炎(乙肝)、结核病和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方法:抽取部分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1998年版)规定的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抗体保护率百日咳为70.00%,白喉为92.00%,破伤风92.00%,麻疹82.00%,乙肝57.24%,脊髓灰质炎Ⅰ型、Ⅱ型和Ⅲ型100%,卡介苗12周阳转率为93.33%.结论:通过检测,兴海县(0~14)岁儿童中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和卡介苗抗体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达到卫生部规定目标,百日咳保护抗体水平、抗- HBs保护率和麻疹抗体保护率未达到免疫成功率指标.  相似文献   

16.
银川市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银川市麻疹疫苗接种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117名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银川市儿童麻疹抗体处于较高的免疫水平,免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088,麻疹疫苗初免后阳性率、保护率分别为98.29%和96.58%。结论:银川市儿童麻疹免疫成功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免疫成功率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麻疹、甲肝、乙肝免疫水平,评价预防接种效果。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抽取乡、村,每个村抽取10人(各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组7个年龄组人群脊灰、麻疹、甲肝、乙肝IgG抗体。结果健康人群中脊灰、麻疹、甲肝、乙肝IgG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68.68%、62.42%、83.35%、53.02%。四者中甲肝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乙肝IgG抗体阳性率最低。结论喀什地区健康人群的脊灰、麻疹、甲肝、乙肝IgG抗体阳性率较低,不能形成牢固的群体免疫屏障,建议通过改变服务模式、规范技术操作等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了解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选取德江县龙泉乡142名0-6岁儿童开展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每名检测对象采集静脉血2ml,由贵州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负责完成检验工作。结果:本次调查的142名0-6儿童中,抗-HBs阳性116名,阳性率为81.69%;麻疹IgG抗体阳性101人,阳性率71.12%。结论: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抗-HBs平均阳性率低于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年龄组越大阳性率越低;麻疹、抗体阳检率未达到群体免疫屏障,对此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流动儿童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麻疹接种进行科学评测。方法 应用ELISA法对该地区 12个县 (市 )的 1161名 1~ 4岁壮族儿童进行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 80 .0 2 % ,保护率 49.96%。女性与男性麻疹抗体保护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χ2 =8.2 9,P <0 .0 1;不同县 (市 )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加强麻疹强化免疫是提高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及保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1~7岁年龄段儿童麻疹疫苗免后抗体产生和维持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调查的670名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96.72%,几何平均滴度(GMT)1:1004.29,不同年龄段及区县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儿童免疫接种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7岁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较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