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届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赵津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51-1452
目的为了摸清中越边境地区各年龄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水平,下一步制定乙肝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与越南接壤边境线最长的麻栗坡县边境人群48985人,采血检测HBsAg。结果HBsAg携带率为3.99%,男性(4.48%)高于女性(3.88%),农村(4.53%)高于城镇(2.54%),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8.92,P〈0.01;χ^2=100.9,P〈0.01)。同时还显示:5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均高于5岁以下儿童。结论加强安全注射管理,积极推进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人群HBsAg携带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龙少康  梁新蓉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55-2056
目的了解广西2007年大专新生HBsAg阳性率变化情况,借以了解乙肝疫苗在广西青少年中的接种质量。方法收集2007年大专新生入学体检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地区、民族HBsAg阳性率,并与2006年资料比较。结果2007年广西大专新生HBsAg阳性率为7.9%,与2006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HBsAg阳性率为11.8%,女生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分别与2006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桂东南新生HBsAg阳性率为9.7%,桂西北为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2006年比较,桂东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桂西北地区16—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HBsAg阳性率较2006年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在广西,尤其是在桂东南地区,必须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在青少年中的接种数量与质量,才能有效降低HBV的感染率,防止HBV感染率在广西青少年中反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合肥市 0~ 2岁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情况及影响因素 ,以县 (区 ,下同 )为单位 ,每个县按东、南、西、北、中 5片 ,各随机抽取 1个乡 (街道 ) ,调查 1999年 12月 1日~ 2 0 0 2年 11月 30日出生的儿童 ,采血检测HBsAg ,共调查儿童 6 98名。结果显示 :HBsAg携带率城市为 0 (0 / 383) ,农村为 4 8% (15 / 315 )。城市和农村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 99 7% (382 / 383)和 98 4 % (310 / 315 ) ,差别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但首针及时接种率城市 (89 3% )高于农村 (79 0 % )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5 1,P <0 0 1)。同时还显示 :农村县级及以下医院不开展孕妇乙肝病毒 (HBV)感染指标检测 ,且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仅为 30 %。由此可见 ,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质量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有待提高 ,同时要推广孕妇HBV感染指标筛查 ,以便尽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5.
惠东县城区学龄前儿童HBsAg携带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建国  谢芳  翁云峰 《现代医院》2010,10(6):154-155
目的调查惠东县城区学龄前儿童HBsAg携带率。方法分析同一年龄组5年HBsAg阳性率变化,探讨高发区HBsAg携带率迅速下降的措施方法。结果 2004~2008年HBsAg携带率分别为3.16%、2.50%、2.02%、1.48%、0.97%,5年下降2.19%。惠东地区从1996年开始母婴干预工程,干预开始同一年龄组(3~6岁)儿童携带率为10.4%[3]。有效干预后2008年携带率仅为0.97%。惠东县城区实行HBV有效干预后,同一年龄组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明显。结论阻断HBV母婴传播和有效干预是本地区降低HBsAg携带率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武汉市近10年1~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及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等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将全市分为两层(城区和郊区) ,分别于1992、1994、1999、2 0 0 3年分4次对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共调查2 2. 4 3名儿童。结果 随着郊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加强和深入,城郊差距逐渐缩小。儿童HBsAg携带率从1992年的9 0. 9%下降到2 0 0 3年的1 2. 9% ,下降了85 81%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阳性率从1992年的4 2 . 4 2 %上升到2 0 0 3年的83 19%。2 0 0 3年调查显示:HBsAg携带率、抗 HBs阳性率城郊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 =0 .16 2 4、1 5 4 .17,P均>0 .0 5 )。结论 2 0 0 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加强全市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迅速扭转工作滑坡的局面,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8.
茂名市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榆测是诊断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指标.HBV是目前感染最广的一种病原体,因其尚未有特效的药物,使患者携带时间长,影响工作和学习,严重地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对其防治的对策除了切断传播途径外,主要是依靠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而接种的对象主要是未感染者及新生儿.我市是HBV感染高发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清远市中小学校新生HBsAg携带情况。[方法]采用静脉血2ml,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HBsAg携带率为8.9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男生HBsAg携带率为10.64%,女生6.76%,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小学一年级新生HBsAg携带率为2.30%,明显低于初一、高一,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好预防措施,学校应开展新生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罗秀凤  刘珍兴 《中国校医》2009,23(6):708-709
目的了解福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05~2008年在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其乙肝两对半中的HBsAg进行检测,采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21 1475人,检出HBsAg阳性为13 991人,阳性率为6.62%;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可以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张俊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16-2118
[目的]了解苗族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台江县疾控中心2003~2005年检测的在校学生共计8260人运用酶联免疫法行乙肝“两对半”测定。[结果]HBsAg阳性率为11.48%,中学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区学生。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并有年龄、性别、城乡差异。[结论]该应加强新生中HBV的检测,并采取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HBV感染状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校2006~2009年入学新生于报到7日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新生平均阳性率为4.1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感染率;HBV感染模式中以小三阳(HBsAg,HBeAb和HBcAb阳性)和大三阳(HBsAg,HBeAg和HBcAb阳性)居多。[结论]为了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加强乙肝疫苗注射,加强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HBsAg和抗-HBs及ALT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淑华  何茶叶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48-4350
[目的]了解每年入校大学新生HBV感染情况,抗-HBs产生情况及ALT阳性人群的处置情况等,以便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搞好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每年入校新生进行HBsAg、抗-HBs检测,HBsAg阳性者,再进行ALT检测。[结果]7届大学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5.9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7.17%,女性阳性率为4.52%,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5,P﹤0.01)。抗-HBs阳性率为57.6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51.35%,女性阳性率为63.26%,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57,P﹤0.01)。ALT检测,男性和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6.00%、1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P﹥0.05)。[结论]学院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广泛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在大学生中乙肝疫苗的接种,防止乙肝在大学生中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为今后控制乙肝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59岁的自然人群,对每名对象的接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1ml血清,利用ELASA方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对接种情况与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升高,1~14岁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而感染率有升高的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首针及时接种率和乙肝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98,P﹤0.05;全程合格接种率与乙肝感染率无相关性,P﹥0.05。考虑到有可能是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影响,排除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干扰,重新计算全程合格接种率与乙肝感染率的相关性,P﹥0.05,由此看来全程合格接种率与乙肝感染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对控制乙肝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姬春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03-4304
[目的]了解大兴区某小学学生沙眼患病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防护措施。[方法]于1996-2002年每年10-12月份对学生的沙眼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一年级沙眼检出率较低,2~5年级呈逐年下降趋势,6年级有一次小的回升。总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4,P﹤0.01);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1996~2002年的沙眼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2001年有一次回升,经检验总体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63.882,P﹤0.01)。[结论]沙眼的重复感染率高,要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积极改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切实做好高校、技校新生乙肝预防控制工作,降低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2006年对某市高校、技校新生进行HBV感染监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共检测7594人,高校、技校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8.81%和8.4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技校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2%和4.00%,两者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校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0.13%和6.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校新生按市内、市外、省外籍贯分布分析,HBsAg阳性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市高校、技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好易感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0~2007年来学校乙型肝炎流行的现状,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中小学生的HBsAg.[结果]该校中小学生HBV感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感染率分别为4.1%、4.0%、2.4%、0.6%,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感染率从2000年的6.0%下降到2007年的1.3%).[结论]必须加强乙肝监测,并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某高校1998~2006年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9年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的流行状况,为改进预防控制乙肝措施提供信息。[方法]新生入学体检时采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日产CHEMIX-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结果]1998~2006年HBsAg阳性率为6.34%~7.52%,各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生HBsAg阳性率7.12%~8.71%,女生HBsAg阳性率3.69%~5.23%,男生高于女生(P﹤0.01或P﹤0.05;HBsAg阳性伴有ALT异常率0.57%。[结论]大学新生入学体检进行HBsAg和ALT检测,并在入学后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采取综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4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入学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Bs)水平及其在校期间的变化,为建立学校乙肝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2001年入学的暨南大学珠海校区588名大学生连续4年每年9月进行乙肝标志物(HBVM),及乙肝抗体标志物(HBsAb)检测。[结果]2001级学生入学时HBsAg阳性率为14.97%,2001年度与2004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为55.44%,2001年度与2004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长率为21.43%。[结论]该校应及时监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有利于发现新感染者及对乙肝免疫低下者进行再次免疫,以控制乙肝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慢性HC病人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方法:用巢式PCR对3 8例HBsAg阴性的HC病人作HBV—DNA检测,选出3 0例慢性HB病人血清作对照组。结果:测定组HBV—DNA阳性为4 5 % ( 1 7/ 3 8) ,血清转氨酶值、肝炎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HBV感染标志物等指标在2种HC病人(HBV—DNA阴性和阳性)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用PCR可以在一部分HBsAg阴性的慢性HC病人血清中检测到HBV—DNA。HBV可能抑制HCV复制。用PCR多次重复测定HBV—DNA可以作为排除HCV、HBV混合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