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潇  朱丹  潘颖  张小平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184-1187
目的:探讨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5例卵巢上皮性癌中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RhoC蛋白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26.67%,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上皮性癌与交界性卵巢肿瘤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学分级越高,分化越差,RhoC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结论:Rho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成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的标志,对其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陈爱平  刘晖  周素花  戴淑真  徐冰 《肿瘤》2003,23(5):406-40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bcl-xl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2l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2例交界性肿瘤、72例恶性肿瘤组织中bcl-2、bcl-xl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cl-2在正常卵巢、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19.1%(4/21)、50%(6/12)、和55.6%(41/72),bcl-xl在正常卵巢、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均为阴性表达,在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和48.61%。bcl-2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差者bcl-2表达低。bcl-xl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在Ⅲ、Ⅳ期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05%、71.43%,Ⅰ、Ⅱ期为12.50%、45.00%;两者均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无关。未发现两者有相关关系。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bcl-2和bcl-xl基因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能诱导正常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使该细胞具有高转移能力.TrkB在良性肿瘤中及正常卵巢上皮中不表达,在癌组织中不但表达,并且与交界性肿瘤比较表达明显增高;转移灶和低分化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如在神经母细胞瘤和其它多种人类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其过度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及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卵巢癌石蜡标本73例(包括与原发灶相对应的8例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其中低分化腺癌34例,28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16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3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TrkB的表达:随机选取上述病例中30例(包括4例与原发灶相对应的火网膜转移灶和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交界性上皮性肿瘤7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4例及正常卵巢组织(包括卵巢皮质和髓质)2例作为对照,行RT-PCR检测TrkB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表明,TrkB mRNA在卵巢癌与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6.7±3.1)%和(4.6±0.4)%,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01);TrkB mRNA在大网膜转移灶和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中的Trk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4±1.4)%和(28.2±0.7)%,与相应的原发灶(18.1±1.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上皮不表达TrkB;TrkB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2%(49/73)和14.29%(4/2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TrkB前体蛋白(表达于胞质)广泛地高表达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67.12%(49/73),全长TrkB蛋白(表达于胞膜)在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100%(8/8)和低分化卵巢癌组织中100%(34/34)表达增强,与原发灶49.32%(36/73)和高分化癌7.69%(3/3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rkB阳性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P<0.002).结论: 卵巢上皮性痛中存在TrkB的过度表达;全长TrkB高表达于低分化卵巢癌和腹水中的癌细胞团簇中,TrkB可能是介导卵巢癌失巢凋亡抑制的因子;TrkB的过度表达预示卵巢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aso-hibin基因mRNA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1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30例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SP)检测Vasohibin启动子甲基化。结果各组标本中都有VasohibinmRNA表达,3组Vasohib-in表达的相对值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为0.65±0.11,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为0.47±0.13,卵巢癌为0.34±0.14。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的表达量较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显著降低,t=2.479,P=0.029;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表达量较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显著下降,t=3.198,P=0.006。在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的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未发现Vasohib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2例发生启动子甲基化,卵巢癌中11例发生启动子甲基化,甲基化率36.7%。卵巢癌中启动子甲基化组织较未甲基化组织VasohibinmRNA表达显著降低,t=4.671,P=0.000。结论Vasohibin与卵巢癌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Vasohibin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抑制密切相关,可能是Vasohibin在卵巢癌中低表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un LX  Wu Y  Han HQ  Wang QH 《癌症》2003,22(1):58-61
背景及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pithelialgrowthfactor,VEGF)水平的检测及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的观察,以探讨VEGF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诸因素的关系。方法: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73例,其中24例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7例为交界性上皮瘤患者(交界性组),42例为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以同期在本科室查体无明显妇科疾患的20名妇女血清做对照。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3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7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及10例患者腹水中VEGF水平,对其中7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在术后进行了定期检测。结果:①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恶性组阳性表达率(86.36%)明显高于交界性组(66.67%,P<0.005)及良性组(37.50%,P<0.005)。②良性组、交界性组及恶性组之间血清VEGF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恶性组中,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病理分化差的G3组明显高于病理分化好的G1、G2组(P<0.01),而与病理类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卵巢癌患者经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血清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3例患者病情复发后,血清VEGF水平再度上升。结论:①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08-01-01-2012-12-31住院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3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2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IF-4A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3.33%)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60.87%)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7,P〈0.001;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2.00%)及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8,P〈0.001;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87.80%)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9,P=0.016。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9,P=0.215。eIF-4A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FIGO手术病理分期(χ2=7.080,P=0.020)、组织分级(P=0.002)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P=0.008)呈明显的相关性;与患者的年龄(χ2=0.035,P=1.00)及卵巢上皮癌的病理类型(χ2=0.093,P=1.00)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eIF-4A可能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并参与淋巴结转移过程,eIF-4A蛋白可能成为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一个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8.
p53和nm2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53抑癌基因和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16例交界性肿瘤以及7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及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表达率于卵巢上皮性癌为48.1%,其他组织均呈阴性,与组织类型无关,但与分化程度成反比,与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COX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53表达与预后相关;nm23表达率于卵巢上皮性癌中为49.3%,且与组织类型、细胞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COX模型单因素分析表明nm23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 p53和nm23可作为估计患者预后的指标,前者阳性者预后欠佳,后者阳性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mRNA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卵巢上皮性癌、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16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MP-9及TIMP-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MMP-9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44%及表达水平(分别为154.14±4.42,96.87±3.04)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13%,9%和8.26±2.67,2.341.02;P均<0.05);且MMP-9mRNA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P<0.05).TIMP-1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8%)及表达水平(分别为126.35±3.81,90.62±5.54)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13%,9%和8.32±2.02,2.63±1.35;P均<0.05);TIMP-1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9mRNA的高表达及MMP-9/TIMP-1平衡的调节失衡导致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MMP-9mRNA的高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奕  吕杰强  陈一喆  林明 《癌症进展》2009,7(5):563-569
目的研究Claudin-4和MMP-2在不同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4~2007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住院手术治疗、术前未行化疗、放疗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存档蜡块共13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audin-4和MMP-2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ladudin-4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都随着卵巢肿瘤由正常-良性-交界性-癌的发展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Claudin-4和MMP-2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恶性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NET-1、Eph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15例良性、30例交界性以及5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NET-1、EphA2的表达。结果:NET-1、EphA2蛋白在不同病变性质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NET-1、EphA2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NET-1、EphA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NET-1、EphA2的高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和恶性发展有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翼 《实用癌症杂志》2011,26(6):593-595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在卵巢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MK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以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MK表达水平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MK无表达,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MK阳性表达率为13.3%,交界性上皮肿瘤组织为50.0%,卵巢癌组织为89.1%,差异有显著性(P〈0.05),MK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Ⅱ~Ⅳ期患者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K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K表达增强,MK可作为1种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Cx43、Sk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u YQ  Liu YJ 《癌症》2005,24(1):104-109
背景与目的: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是间隙连接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员,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下降。它在许多细胞系以依赖间隙连接(Gapjunction)的途径发挥抑癌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它还可能通过抑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2,Skp2)的表达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Skp2是F鄄box蛋白家族的成员,它能特异性识别并促进某些调节G1期进程的关键性细胞周期调节物的降解,在许多肿瘤中表达升高。本研究检测Cx43和Sk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的表达与卵巢癌发展的关系,以及这两种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8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外科手术石蜡标本(良性13例、交界性12例、恶性56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x43和Skp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Cx4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中阳性率分别为84.6%、66.7%和33.9%,经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P<0.01)和交界性肿瘤(P<0.01),在不同年龄及组织类型的卵巢癌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中低度分化组、Ⅲ~Ⅳ期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明显低于高分化组(P<0.05)、Ⅰ~Ⅱ期组(P<0.05)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  相似文献   

14.
OPN和B7-H4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丽丽  邵淑丽  武燕 《癌症》2010,29(1):25-29
背景与目的: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近年的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较少;而B7-H4是新近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也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OPN和B7-H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40例卵巢癌组织标本中OPN和B7-H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和B7-H4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卵巢交界性及良性、正常卵巢组织,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B7-H4在低分化卵巢癌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卵巢癌(P<0.05),Ⅲ~Ⅳ期卵巢癌中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Ⅰ~Ⅱ期卵巢癌(P<0.05)。OPN阳性者伴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5),而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B7-H4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黏液性癌(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等无关。结论:OPN、B7-H4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升高,可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和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分别检测卵巢上皮性癌3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8例和良性卵巢囊腺瘤15例中的LYVE-1和CD31的表达,计数LYVE-1的阳性淋巴管数即MLC和CD31的微脉管密度即MVD.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LYVE-1和CD31的表达即MLC和MVD显著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P<0.01).卵巢上皮性癌中组织学分级G3患者的MLC和MVD显著高于G1-G2(MLC,P<0.05;MVD,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MLC和MVD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MLC和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卵巢上皮性癌MLC和MVD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YVE-1和CD3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水平说明肿瘤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和血管,它们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LC和MVD可作为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并且对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固生蛋白Tenascin-C (TNC)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各因素对TNC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交界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内TNC的表达,观察TNC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病理学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N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卵巢癌组织(P<0.05).TNC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临床期别、网膜和淋巴的转移、术前CA125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TN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与其分化程度低、临床期别晚、网膜转移阳性、淋巴转移阳性及术前CA125值增高成正相关,而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7.
胡叶青  刘元姣 《肿瘤防治研究》2005,32(4):223-225,256
 目的 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2, Sk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其表达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估计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我院8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外科手术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kp2的表达水平. 结果 Skp2在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中表达均为阴性,而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率为46.43%(26/56),半定量分析表明Skp2在不同年龄及组织类型的卵巢癌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中低度分化组、Ⅲ~Ⅳ期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Ⅰ~Ⅱ期组(P<0.01)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 结论 Skp2特异性表达于上皮性卵巢癌,其表达水平越高提示病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1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p-Akt473Ser与p53及Ki-67三者间的关系。结果: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0%、20%、10%;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7%、25%、25%,均显著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60%、67%、83%(P〈0.01)。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0%、67%,交界性肿瘤与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中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1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p-Akt473Ser与p53及Ki-67三者间的关系。结果: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0%、20%、10%;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7%、25%、25%,均显著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60%、67%、83%(P<0.01)。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0%、67%,交界性肿瘤与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中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宜林  张志胜 《癌症》1998,17(5):371-374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改变、蛋白过度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p53蛋白表达,对其中4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溴乙锭染色法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及杂合性缺失(LOH)。结果:(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良性肿瘤0/10;交界性肿瘤1/4;卵巢上皮性癌22/42(52.38%),浆液性与粘液性癌表达相似,且3例原发灶与转移灶表达一致。(2)p53基因突变率:良性肿瘤0/10;交界性肿瘤1/3;卵巢上皮性癌13/27(48.15%),其中8例杂合型基因的病例中4例基因突变伴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本研究13例p53基因突变者中12例p53蛋白过度表达。p53蛋白过度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预后无关(P>0.05)。而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有关(P<0005)。结论:p53基因改变及蛋白过度表达在卵巢癌中较常发生,且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级有关,这些改变可能是卵巢上皮性癌的早发事件,亦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