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V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98位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于手术后2周内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三组的保留灌注时间分别为30min,1、2h。20mg/次,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个月1次共1年,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 98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1.8±6.83)个月。三组无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2.36%、80.00%、82.76%,复发率为17.64%、20.00%、17、24%,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的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5.29%、51.42%、58.62%;全身症状发生率为5.88%、11.43%、24.14%。其中在2h组有4例因为尿路刺激症状及全身症状严重,不能耐受,暂停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 THP膀胱内保留灌注30min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THP联合维拉帕米、单用THP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观察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及副反应。结果:THP联合维拉帕米治疗后1年、1~3年、3~5年膀胱癌复发率及总复发率、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单用THP组(P<0.05)。其余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HP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比单用THP更有效,且副作用较小,费用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30~60 min,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并随访5~72月。结果: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尿道烧灼感5例,轻微膀胱刺激症状7例;复发19例。结论:膀胱内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在灌药时加强对患者灌注前、灌注中及灌注后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灌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操作方法,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和预防各种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随访2年肿瘤复发率为14.3%。结论: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避免了提前排尿,保证了药物浓度及药物与膀胱壁的接触时间,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1例TuR-Bt术后并有随访的病例。术后定期应用THP30mg/30mL1次/周,连续8周后1次/月。连续8个月,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TuR-Bt术后患者定期随访9 ̄1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吡柔比星对浅表性膀胱癌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卫青 《临床医学》2010,30(10):67-68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行TUR-Bt术后采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 THP 40 g,每周1次,连用8周,而后每月1次,连用10个月,总疗程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复发11例,复发率19.6%。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9例)或膀胱部分切除术(9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均定期给予吡柔比星经导尿管膀胱内灌注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4(12.5±6.3)个月,复发率为14.6%,多为1年内复发,复发病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痛、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5例)及肉眼血尿(3例),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后缓解。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对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移行上皮细胞癌最为多见,约占膀胱瘤的86%[1]。70%~80%的膀胱癌是浅表性癌,60%~70%的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将会复发,20%~30%的复发肿瘤将会恶化[2]。因此,采取细胞毒性药物定期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对于预防肿瘤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吡柔比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9例浅 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一周THP60mg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 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h。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无肿瘤复发28例,复发1例,复发 率为3.4%。不良反应者8例(27.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 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期间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定期随访行膀胱镜或B超观评价肿瘤复发时间.结果:吡柔比星组41例,平均随访18.8个月,7例(17.1%)复发,丝裂霉素组46例,平均随访时间19.4个月,10例(21.7%)复发.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风险比较Hazard Ratio(HR)=0.71(95%CI:0.27~ 1.84,P=0.48);吡柔比星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1.5%(17/41),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7.3%(3/41),膀丝裂霉素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0.0%(17/46),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副反应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34例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其中8例膀胱肿瘤复发,1例死于术后肿瘤进展。【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诱导式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143例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分为两组:MMC诱导式BCG组22例(观察组),术后即刻行MMC膀胱单次灌注,第2周后开始定期行膀胱灌注BCG;单纯BCG组21例(对照组),TURBt术后第2周开始灌注BCG,并定期进行灌注治疗。两组均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随访。【结果]43例术后随访24个月,对照组3例分别于术后2,3,11个月复发,复发率14.3%(3/21),其余18例未见复发;观察组未见复发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MMC即刻单次膀胱灌注联合BCG定期膀胱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对预防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疗效好,不良反应不明显,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预防膀胱癌手术后复发的更有效方法。【方法】6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4例,采用手术中THP IL-2膀胱切缘黏膜下注射和术后灌注THP、IL-2及给予华蟾素治疗;Ⅱ组28例,应用术中THP IL-2膀胱切缘黏膜下注射和术后灌注THP、IL-2;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平均随访27(16~35)个月。Ⅰ组34例患者中复发率为5.88%(2/34);未见明显局部或全身副反应。Ⅱ组复发率为25.00%(7/28),有3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例有疲倦症状,2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呕吐。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别有显著性(Pd0.05)。【结论】采用手术中THP IL-2膀胱切缘黏膜下注射和术后灌注THP、IL-2及给予华蟾素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膀胱多发肿瘤的疗效。【方法】多发性膀胱癌23例,采用TURBT治疗,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膀胱镜、经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等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19例获随访的病例中11例术后复发,3例复发后行膀胱全切术;7例复发后再次行TURBT;1例术后6个月复发,同时发现右肾盂占位,行右肾,右输尿管全程及膀胱袖口状切除同时切除膀胱肿瘤。【结论】TURBT治疗膀胱多发肿瘤可作为一种选择,但要密切随访,及时处理复发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膀胱灌注卡介苗(BCG)与羟基喜树碱(HCPT)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两种药物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65例的资料,其中采用BCG 32例、HCPT 33例。每组按既定方案膀胱灌注治疗,总疗程3年,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5年。结果 HCPT组1、2年无病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8.3%、86.4%及17.86%;BCG组分别为80.9%、75.6%及28.64%;经卡方检验,两组间差异显著,P均<0.01。HCPT组33例中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不振3例,尿路刺激症4例;BCG组3例因严重的尿路刺激症状或高热、1例因严重血尿不能耐受放弃治疗改用其他药物灌注,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BCG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HCPT组,P<0.01。结论与BCG相比,HCPT不仅能有效降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且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发浅表型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Cox分析模型,回顾性分析327例初发浅表型膀耽移行细胞癌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328例中,复发113例(34.5%);分析表明,肿瘤的数目、大小、分级、分期是影响肿瘤复发的显著相关因素。【结论】肿瘤数目、大小、分期、分级是浅表型膀胱秽行细胞癌复发的显著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s,TURBT)术后即刻单次与术后1周开始多次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7例行TURBT术术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次灌注组34例,采用丝裂霉素C 40 mg加入生理盐水40 mL中行TURBT术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共1次。多次灌注组33例,采用丝裂霉素C40 mg加入生理盐水40 mL中在TURBT术术后1周行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随后每个月1次,共22次。观察2组患者术后3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以及病理学分级为G1、G2+G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等情况。结果单次灌注组、多次灌注组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为44.1%、30.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灌注组、多次灌注组病理学分级为G1复发率分别为18.8%、2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灌注组、多次灌注组病理学分级为G2+G3复发率分别为66.7%、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灌注组与多次灌注组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总体效果相当。但对于病理学分级(G2+G3)较高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次灌注比单次灌注能更好的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16例经膀胱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加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16例均随访4~36个月,13例临床治愈,3例好转,1例复发经再次电切及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后治愈,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采用腹腔序贯灌注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患者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d1腹腔内注入氟尿嘧啶(5-Fu)1.5 g、丝裂霉素(MMC)10 mg、顺铂(DDP)80 mg;d15腹腔内注入硝卡芥(AT-1258)80 mg、羟基喜树碱(OPT)40 mg,均加以地塞米松10 mg及生理盐水2 000 ml腹腔保留灌注。每30天重复为1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62.50%(20/32),其中控制腹水有效率为81.25%(13/16),治疗转移灶有效率为56.25%(18/32),初、复治患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后升高者占78.13%(25/32)。1年生存率为59.38%(19/32),2年生存率为12.50%(4/32),中位生存期(11±3.8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轻度的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患者可耐受。【结论】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方法简便易行。腹腔序贯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膀胱肿瘤的两维及三维超声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两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27例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观察,分别获取了不同切面膀胱肿瘤的两维及三维图像,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三维图像与术中所见一致,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除能获得与两维超声相似的结构断面外,还能显示两维超声所无法看到的肿瘤整体观,并可确定病变的空间位置、形态及病变范围,弥补两维超声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