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培作  郑蓉 《新疆医学》2006,36(4):206-20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书写作了明确规定。自2002年9月1日开始,新疆医学会承担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新疆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专家在客观、公平、公正鉴定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书写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对客观、公平、公正的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有个别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写的还不够规范,存在这样哪样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书写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序进行,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4月14日发布(下简称《条例》) ·《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规定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十三条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吸收、总结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几年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办法》做出了许多重大修改和突破。《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主体与范围,提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一些重要措施,授权医学会独立担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赋了患者更多的权利,规定医事故民事责任争议可以“私了”,制定了更为规范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等。《条例》做出的这些新规定必将使医疗事故得以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公平,例题地解决,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的这些新规定,很好地透视《条例》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必将极大地提高学习,宣传《条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推进《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9月1日至2003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实施一周年,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对88起医疗事件依据《条例》进行了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对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进行分析。1基本情况一年来,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受理医疗纠纷事件145起,组织医疗事故技术再次鉴定88起,其中属于医疗事故的43起,不属于医疗事故的45起。88起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在市州所辖卫生部门医疗单位47起,省部属院校医疗单位16起,厂矿企事业所属医疗单位14起,乡镇卫生院6起,个体诊所5所。省级再次鉴定与…  相似文献   

6.
卢嘉献  王莉 《上海医学》2006,29(4):264-266
本案是由地方医学会首次、再次鉴定后又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疗纠纷案件。因其涉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 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过错事件,医疗机构是否仍应承担赔偿责任,以及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医学会负责组织,这是国家赋予医学会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复  相似文献   

8.
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简称《条例》)将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保证《条例》实施后医疗技术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华医学会于2002年7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研讨班”。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医学会的秘书长和分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负责同志共101人参加了研讨班的学习。卫生部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部长朱庆生就《条例》出台的背景、《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不同等方面作了重要报告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司长赵同刚、中国卫生法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崇其、卫生部信访处处长张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律师王北京等分别从《条例》的作用、意义、改进之处,医疗事故的定义,鉴定工作的程序.办法,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鉴定工作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作了辅导报告。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赵书贵就中华医学会及其医疗事故技术  相似文献   

9.
徐俊华 《苏州医学》2005,28(2):111-11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是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聘请的,在医学或法医学领域中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分析并确定医疗机构对患者实施诊疗技术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是否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不良后果,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其鉴定结论是医患双方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与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属性决定鉴定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同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现就某市医学会2006-2008年来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分析,目的在于分析医疗纠纷、事故的成因,帮助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未受理或调解、撤诉的未作统计)。  相似文献   

11.
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理解和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的剖析 ,找出《条例》中新观念、新要求和新规定 ,从《条例》的宗旨、医疗事故概念、解决医疗事故的争议途径、患者知情同意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及其赔偿等六个方面对《条例》进行了诠释。准确理解并掌握《条例》的精神实质 ,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积极防范和正确处理医疗事故及其争议 ,是贯彻执行《条例》的出发点和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唐培作  阿依仙  郑蓉 《新疆医学》2005,35(5):178-179
2004年4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王相海  肖敏  车进明 《中国病案》2003,4(10):30-30,3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实施已经一年,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病案在医疗诊治活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案件审理、医疗保险理赔中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病历书写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病历分为客观部分与主观部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客观部分,护理记录属客观部分内容。2003年7月山西省卫生厅出台《病历书写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护理记录内容,包括一般患者护理记录、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和手术护理记录。为了解各级医院重症患者护理记录情况.本文对我学会组织完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8例病案提交的病  相似文献   

15.
范正栋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5):159-160
<正>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阳泉市医学会负责组织我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教训,使鉴定工作不断完善。截止2007年底,我会共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10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2002年9月1日开始,新疆医学会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承担了医疗事故再次技术鉴定工作.在再次鉴定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总结和创新,在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同时,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医鉴专家顾问组前期审核鉴定资料、进行专业划分、鉴定前对医方资质进行书面确认等特色工作,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着重保护了患者的权利,其实《条例》是对医患双方的保护,本文着重探讨了《条例》对医方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相继颁布实施,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医疗卫生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陈建辉 《海南医学》2003,14(1):78-7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 2 0 0 2年 2月 2 0日国务院第 5 5次常务会议通过 ,于 2 0 0 2年 9月 1日起施行。 1987年国务院曾经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对医疗纠纷的处理、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保证科学、公正地处理医疗事故 ,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保障医疗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总结《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曹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42-104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于医疗事故的界定和对患者权益的明确,以及“举证倒置”政策的出台,使医院内部原有管理体制及管理思维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