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红  闫丽盈  李蓉  乔杰 《生殖与避孕》2013,33(1):42-47,62
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其长臂上的无精子因子(AZF)区域具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的基因,目前将该区域分为AZFa、AZFb、AZFc和AZFd4个区域。AZF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遗传给下一代引起不育。研究Y染色体微缺失分类与表型关系,可以为临床治疗各种男性不育症提供分子或细胞水平的依据。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频率存在种族差异性;目前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方法仍然以多重PCR为主;对于ICSI助孕的男性后代是否会出现新发Y染色体微缺失仍然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2.
男性不育症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缺陷的筛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缺陷与精子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析方法对14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及100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子进行Y染色体上相关基因检测和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不育症组有11例存在着Y染色体上不同基因片段的微缺失,缺失率为7.38%,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率为14.09%;而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相应部位的缺失,异常核型发生率为2%。11例存在Y染色体上不同基因片段微缺失者只有1例合并有异常核型,说明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提示Y染色体微缺失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进行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ICSI)时应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检测,以免所生的男性后代亦有与其父亲相同原因的不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Y染色体上存在众多精子发生的相关基因。在Y染色体进化过程中形成可稳定遗传的碱基突变位点:SNP位点。根据Y染色体SNP位点不同,把全球人群分为153个单倍群(haplogroup)。大量研究显示,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基因重组引起的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常见的缺失类型为AZFa、AZFb、AZFc、AZFbc、AZFabc,以及AZFc区的部分缺失:gr/gr缺失、b2/b3缺失。目前研究表明,Y染色体单倍群不但与精子发生相关,而且与Y染色体微缺失相关,即某些单倍群易发生Y染色体微缺失而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4.
精子发生障碍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子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建立的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方法了解生精障碍与Y染色体微缺失的关系。方法:同时采用多重PCR-凝胶电泳技术和多重PCR-液态芯片技术对原发性无精症、少精症患者和精液常规正常男性对照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结果:42例无精症、少精症患者中,6例有AZF区域STS位点或基因的缺失,总缺失率为14.3%,AZFc/DAZ区发生微缺失的频率较高,AZFa区发生微缺失的频率较低。结论:本研究建立的Y染色体微缺失多重PCR-MASA检测系统具有相对高通量、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精子发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AZF的候选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精子因子AZFc微缺失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缺失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该缺失可导致男性生精障碍甚至是无精子症。AZFc缺失在AZF所有缺失类型中最为常见的,加上AZFc区域在Y染色体上的基因结构复杂,被发现有多种缺失类型,因此AZFc微缺失男性的临床表现也多样,从精子密度正常、少精到无精都可能发生。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因AZFc缺失而严重少弱精的患者可通过辅助生育方式将这种染色体的缺陷遗传给男性子代并可能导致子代缺失的扩大;并且,因严重少弱精而通过ICSI治疗的男性,其子代AZFc微缺失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桂芝  徐小虎  陈宇  冯震  孟静  田丹  陶静 《生殖与避孕》2003,23(3):178-181,F003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尤其是特发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及双侧输精管缺如与 Y染色体基因 (无精子因子 ,AZF)微缺失的关系。方法 :对 97例男性不育患者及 2 0例正常男性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基因微缺失检测。结果 :36例特发性无精症患者中存在 3例缺失 ,占 8.33% ;1 4例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存在 2例缺失 ,占 1 4.2 9% ;2 7例严重少精症患者中存在 2例缺失 ,占 7.41 %。2 0例精子数正常的男性不育患者及 2 0例正常男性对照无 AZF缺失。缺失以 AZFa,AZFc区为主 ,AZFb区无缺失。结论 :Y染色体 AZF微缺失可能是导致男性特发性无精症、少精症的原因之一 ,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也存在 Y染色体的基因微缺失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特发性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与 Y染色体微缺失的关系 ,建立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 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 PCR技术对 1 0 0例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 (其中无精症 72例 ,严重少精症 2 8例 )进行 Y染色体 AZFa、AZFb、AZFc/DAZ、SRY的微缺失检测。结果 :1 2例患者 (1 2 % )有 AZFc的微缺失 (其中无精症 8例 ,占 1 1 .1 % ;严重少精症 4例 ,占 1 4.3% ) ,且其中 1例无精症患者为 AZFb、AZFc双重缺失 ;所有病例未发现有 AZFa的缺失 ;SRY基因 PCR扩增均为阳性。6 0例已有生育的正常男性均无 AZFa、AZFb、AZFc、SRY微缺失。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 ,特别是 AZFc/DAZ的缺失是引起无精和严重少精、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进行遗传咨询和行卵细胞质内注入精子术 (ICSI)时 ,有必要对不明原因的不育男性患者进行 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男性不育的遗传学因素的广泛研究显示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不同程度生精障碍从而引起男性不育的第二大遗传学病因。无精子症因子区(AZF区)由近至远包含3个不同的亚区:AZFa、AZFb和AZFc,不同缺失类型的表型不同。目前常采用PCR法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其缺点是准确度低、特异性差、耗时。而基因芯片技术虽能克服上述缺点,但目前成本过高。通过检测能预测患者男性后代的遗传风险,有助于患者选择辅助治疗的方式。虽然Y染色体微缺失的严重不育患者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获得后代,但有可能将遗传缺陷传给男性后代,使之获得相同的Yq微缺失和不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1例嵌合型45,X/46,X,r(Y)患者的核型。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进行G-显带和C-显带;并应用CEPX(DXZ1,Xp11.1-q11.1,Spectrum Green,Vysis)探针、LSI SRY(Yp11.3,Spectrum Orange,Vysis)探针和CEP18(D18Z1,18p11.1-q11.1,Spectrum Aqua,Vysis)与患者的中期分裂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同时应用PCR技术对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结合G-显带、C-显带、FISH检测结果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结果,确定该患者核型为46,X,r(Y)(p11.3q12)[85]/45,X[15]。Yq11区生精基因微缺失检测未显示该患者存在缺失。结论:细胞遗传学检测结合FISH可以诊断复杂的染色体异常,为患者提供正确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形成情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2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进行的27个ICSI治疗周期(研究组)的胚胎和临床结局资料,另收集同期88例严重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非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的101个ICSI治疗周期(对照组)的相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比较不同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患者进行ICSI的胚胎资料和临床结局。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84.91%与86.30%,卵裂率分别为95.45%与96.79%,优质胚胎率分别为49.35%与45.03%,新鲜周期移植优质胚胎率分别为80.36%与84.8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5.22%与60.40%,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1.07%与33.60%,早期流产率分别为0.00%与4.92%,活产率分别为56.52%与55.45%,男婴比例分别为56.25%与47.83%。各观察指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ZFb区部分缺失组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有1例获得生化妊娠,但后转阴性;d区部分缺失组及d区和c区部分缺失组各1次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且均未获得妊娠;d区部分缺失加c区全部缺失组19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5例获得妊娠且无一例发生流产。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对ICSI治疗周期形成的胚胎情况和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但AZFd区部分缺失加c区全部缺失患者配偶临床妊娠机会高于其他类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AZFb区部分缺失病例配偶有妊娠丢失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