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诺贝特在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配体非诺贝特在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和异丙肾上腺素(ISO)模型组接受生理盐水20ml/kg灌胃7日,每日一次;非诺贝特(FF)预处理组接受FF 40mg/kg生理盐水溶液灌胃7日,每日一次。最后一次灌胃后ISO组和FF组接受ISO 5mg/kg腹腔注射。24h后摘眼球取血。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DS—PAGE测定心肌组织PPARα蛋白质。取血后处死动物,迅速取出心脏进行病理学检查。测定梗死面积,计算心脏湿重/体重(HW/BW)和梗死范围占心室重的百分比(IS/Vw)。结果ISO组的HW/BW为(6.71±0.55)mg/g,显著高于对照组[(4.05±0.37)mg/g,P〈0.01],FF组的HW/BW为(5.28±0.49)mg/g,显著低于ISO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O组的IS/vW为(0.75±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07±0.02)%,P〈0.01];FF组的IS/VW为(0.31±0.08)%,显著低于ISO组(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fP〈0.01)。ISO组的血清NO水平为(20.79+5.95)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9.65±6.97)μmol/L,P〈0.01];FF组的NO水平为(80.45±11.6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SS组(均P〈0.01)。ISO组血清TNF-α水平为(275.41±27.61)%,显著高于对照组[(20.01±3.29)%,P〈0.01];FF组血清TNF-α水平为(149.07±22.39)%,显著低于ISO组(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SO组心肌PPARα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F组的心肌PPARα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SO组(均P〈0.05)。结论非诺贝特预处理可通过激活PPARα从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在脑血管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118例8年间连续进入急诊的36-99岁的脑血管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其中78例年龄≥65岁者用作通气组。以同期就诊于急诊的有机械通气指征但拒绝机械通气治疗的脑血管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65岁)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存活时间、费用、支付方式和预后等各方面的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和APACHE Ⅱ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有可比性。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机械通气组医疗费用为(38659-78468)元,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19863-48321)元,P〈0.05]。④通气组患者享受公费医疗的比例为96.2%(75/78),显著高于对照组(79%,93/118,P〈0.05)。结论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脑血管患者预后极差,大于65岁患者组接受机械通气后仅延长住院时间,不能提高存活率,而且医疗费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CPR)后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ICU急性心肌梗死CPR后的5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干预组(25例)和综合治疗对照组(25例),对两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CPR后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57.81±97.65)h,显著短于对照组[(425.33±81.57)h,P=0.000];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干预组6/25(24%)例,对照组15/25(60%)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第1天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为(185.13±13.36)U/L,与对照组(183.12±12.57)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3);干预组治疗第3和第5天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为(110.56±12.14)U/L和(39.73±10.37)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7.35±11.49)U/L和(73.52±10.18)U/L.P〈0.05);治疗前后MODS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干预组明显降低,治疗第5天干预组MODS评分为(1.59±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96±0.23,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改善其心肌酶学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CPR后多脏器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CU集束化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探讨MODS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1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将其分为集束化治疗组(B组)与常规治疗组(A组),以MODS患者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探讨集束化治疗对MOD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MODS患者转归的影响。结果B组住院病死率37.21%,明显低于A组(53.57%,P〈0.05);A组住院病死率与该组的死亡风险率[(56.39±1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住院病死率低于该组的预计死亡风险率(49.42±21.10,P〈0.05);B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9.43%,明显低于较A组(26.23%,P〈0.05):B组患者ICU治疗时间为(16.30±6.24)d,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2±7.57)d,P〉0.05];而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1.88±61.4)h,显著低于A组[(147.06±111.83)h,P〈0.05]。结论MODS的集束化治疗较常规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更佳,对改善MODS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持性通气模式(ASV)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脱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5例体外循环下行非复杂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规转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ASV(31例)或SIMV+PSV(34例)两种通气模式,并按标准的脱机程序脱机。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力学指标呼吸频率、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ASV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峰值压力、呼吸频率、气道闭合压(P〈0.1)分别为(236±42.8)min,(15.8±2.0)cmH2O,(13.8±2.2)次/min,和(1.8±0.4)cmH2O均显著短(低)于SIMV—PSV组[分别为(317±39.7)min,(19.8±2.9)cmH2O,(17.9±1.7)次/min,和3.4±0.6cmH2O,均P〈0.05],而潮气量和气道顺应性[分别为(560±68.2)mL和(65.3±12.2)ml/cmH2O]均显著高于SIMV—PSV组[分别为(465±58.8)mL和(50.4±11.6)ml/cmH2O,均P〈0.05],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兀统计学差异。结论ASV模式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加速气管插管的拔除,减少气压伤,是一个安全、有效的临床脱机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Fas(sFas)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在洋地黄、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0例和安慰剂组3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体检结果正常的人。卡维地洛组和安慰剂组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均应用心脏超声测量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心搏量(SV),舒张末左室内径(LVE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d)和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d),D/T=LVEDD/(IVSTd+LVPWTd);并以ELISA方法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组,卡维地洛组与安慰剂组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sFas浓度。结果 治疗3个月后,卡维地洛组与安慰剂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卡维地洛组LVEDD[(60.5±6.7)mmvs(66.3±6.3)mm,P〈0.05],FS[(23.8±6.4)%vs(17.8±6.1)%,P〈0.05],EF[(49.4±9.8)%vs(41.3±6.2)%,P〈0.05],D/T[(3.08±0.62)mmvs(3.69±0.79)mm,P〈0.05]改善比安慰剂组更显著。治疗前两组CHF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卡维地洛组sFas水平的降低比安慰剂组的降低更为显著[(0.94±0.26)μg/Lvs(1.18±0.32)μg/L,P〈0.05],sFas水平与EF呈显著负相关(r=:-0.73,P〈0.001)。结论 ①常规治疗加用卡维地洛对CHF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卡维地洛对CHF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表现在心脏重构得到改善。②血清sFas水平可能间接反映CHF患者心肌细胞的凋亡状态:卡维地洛对心脏重构的改善可能与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时血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脓毒血症模型。三组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20mg/kg,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依达拉奉5mg/kg。各组术后18h采血和取心肌组织测SOD、XOD,并对心肌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手术对照组血SOD活力(8.25±3.11)U/ml,显著低于治疗组[(13.20±6.43)U/ml,P〈0.051,两组的血清SOD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8.21±3.94)U/ml,分别P〈0.01和P〈0.05]。3组间血XOD活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手术对照组心肌细胞SOD活力为(15.22±5.15)U/m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21.57±5.82)U/ml,P〈0.05],治疗组SOD活力为(22.62±7.81)u/ml,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对照组心肌细胞XOD活力为(12.86±4.64)U/mg蛋白质,显著高于假手术组[(9.11±2.99)U/mg蛋白质,P〈0.05]);治疗组心肌细胞XOD活为(8.97±1.22)U/mg蛋白质,显著低于手术对照组(P〈0.05)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手术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浊肿,肌束间毛细血管扩张,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肌膜轻度水肿,局灶肌丝疏松;光镜下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较轻,电镜下心肌细胞肌膜、肌浆网正常。结论依达拉奉能升高血和心肌组织SOD活力及降低心肌组织XOD活力,提高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具有保护心肌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60例入ICU即刻血乳酸值高于2.0mmol/L的重度急性AOPP患者,人ICU 12h后再次测定血乳酸值,计算乳酸清除率。记录入ICU后的APACHEⅡ评分、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60例分成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115例),以及高乳酸清除率组(42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8例)。分析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各组APACHEⅡ评分和初始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休克发生率为40.00%,显著低于死亡组(86.67%,P〈0.01),存活组乳酸清除率为(33.30±13.50)%,显著高于死亡组[(16.55±9.65)%,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休克发生率为33.33%,病死率为11.90%,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94.44%和55.56%,均P〈0.01)。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无相关性。结论乳酸清除率可用于早期评估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37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62.3±11.4)岁,接受头颅CT和双侧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内膜增厚组(1.0mm〈IMT≤1.2mm)14例,斑块形成组(IMT〉1.2mm)23例。于发病急性期(3d内)和恢复期(2周)清晨空腹采静脉血,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2^-/NO3^-,间接反映-氧化氮的含量。选取同期来门诊接受健康查体的性别、年龄匹配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NO水平为(42.89±7.75)μL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70.85±7.56)μmol/L,P〈0.051;恢复期上升至(57.09±8.26)μmol/L,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组的血N0水平急性期为(39.31±6.74)μmol/L,显著低于内膜增厚组[(48.78±5.40)μmol/L,P〈0.05);恢复期为(53.71±6.95)μmol/L,仍显著低于内膜增厚组[(62.63±7.36)μmol/L,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NO水平下降。颈动脉硬化程度越重,NO水平越低。NO水平下降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相关。NO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肺复张操作与震动排痰对重症监护室(ICU)内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176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吸痰时联合应用肺复张操作与震动排痰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法。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后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各参数指标的变化,以及吸痰时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舒张压吸痰前为(78.45±1.68)mmHg,与吸痰后[(78.45±1.62)mmHg]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舒张压吸痰后为前为(70.88±1.62)mmHg,显著低于吸痰前[(75.88±1.62)mmHg,P〈0.05)]。对照组吸痰后呼吸功为(2.22±0.188)J/L,与吸痰前无显著差异[(2.22±0.178)J/L,P〉0.05]研究组呼吸功吸痰后为(1.90±0.16)J/L,显著低于吸痰前[(2.28±0.16)J/L,P〈0.05]。研究组舒张压、体表脉搏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气道阻力、气道压力均低于对照组,而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的吸痰次数、SpO2≥95%例数、一次吸净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5),咳嗽反应、气急、痰鸣音、蒸汽吸入、黏膜损伤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ICU内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肺复张与震动排痰后吸痰法效果优于普通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72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在急诊科洗胃及内科常规处理后转入ICU并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将在内科常规治疗、血液灌流同时再次反复洗胃、导泻的34例作为治疗组,将仅内科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未再次洗胃、导泻的3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开始至清醒时间、复能剂、拮抗剂用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治愈率91.2%,对照组为71.1%(P〈0.05)。结论内科常规治疗加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安全有效,早期血液灌流同时反复洗胃、导泻,可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发生中间综合征(IMS)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58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阿托品组,对比分析2组IMS的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盐酸戊乙奎醚组IMS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2%、1.5%,明显低于阿托品组的10.6%、6.5%(P〈0.01、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降低AOPP并发IMS的发生率,提高AOPP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旁紧急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急诊收治的各类中毒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中毒种类、从服毒至抢救时间及合并器官损害等情况无显著差异的两组:灌流组(n=150,于中毒后1.8h内进行血液灌流)和非灌流组(对照组,n=130,仅予以常规洗胃、导泻等一般性治疗)。观察两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肺水肿纠正时间、抽搐终止时间、解毒剂应用剂量及死亡例数、生化酶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灌流组意识障碍纠正时间为(3.0±0.5)h;肺水肿平均纠正时间为(2.5±0.4)h;抽搐终止时间为(9.7±1.2)h;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用量为(26±2.5)mg;死亡数为5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0.8)h,(4.9±0.7)h,(18.5±4.2)h,(47±6.5)mg,12例,均P〈0.051。结论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措施方法中,早期进行床旁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急诊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灌流(HP)与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38例确诊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中毒程度、中毒药物种类、中毒与就诊之间的时间间隔均无显著差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1例接受序贯性HP+CVVH治疗(治疗组),17例仅行HP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昏迷至清醒时间、阿托品化时间、应用阿托品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昏迷至清醒时间、阿托品化时间、应用阿托品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治愈率提高(P〈0.05)。结论序贯性HP+CVVH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优于单用HP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品化定量评分判定标准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常规阿托品化临床表现指导阿托品的应用;实验组将常规阿托品化的各项临床表现定量化,根据评分标准判断阿托品化的程度,并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存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阿托品用量、达到阿托品化时间、痊愈时间和阿托品中毒、有机磷中毒反跳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阿托品用量(194.2±24.7)mg显著小于对照组(205.2±30.7)mg,痊愈时间(13.9±3.2)d显著短于对照组(16.4±4.8)d,两组在达到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中毒发生率和有机磷中毒反跳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阿托品化定量评分指导阿托品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高危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85例中、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根据药物治疗后病情变化,分别在入院1—2d内(126例,早期介入组)或3.14d(59例,延迟介入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PCI。所有‘罪犯”病变均予治疗,介入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直接置入支架等。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心绞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PCI后30d及6个月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复发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早期介入组手术成功率与延迟介入组相似,分别为97.9%和95.6%(P〉0.05),但入院至心绞痛缓解时间分别为(2.9±1.1)d和(6.0±3.6)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9.7±4.3)d和(14.2±6.6)d(P〈0.05);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及心功能恶化发生。30d随访期间早期介入组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延迟介入组明显减少,二者分别为2.6%和13.6%(P〈0.01)。结论非ST段抬高ACS患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近、远期临床效果较满意,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大多数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8、10(IL-6、IL-8、IL-10)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油酸(0A)组(n=21)(鼠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OA组分为2,4、6h3个观察点,每个点7只。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kg,观察6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肺组织匀浆IL-6、IL-8和IL-10的含量。结果油酸鼠尾静脉注射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形态学改变。OA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PaO2下降,肺湿/干重比、PMN%、IQA增加(均P〈0.01),血浆、肺组织匀浆中IL-6、IL-8、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均P〈0.01)。血浆、肺组织匀浆IL-6和IL-8水平与急性肺损伤IQ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明显升高,IL-6在急性肺损伤时起炎症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CSⅡ)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发肾功能不全的短期疗效。方法DKA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CSⅡ组(用胰岛素泵经导管持续皮下输注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静滴)。结果CSⅡ组酮体平均消失时间为(22.94±7.89)h,显著短于对照组(38.22±12.29)h,P〈0.05]。CSⅡ组肾功能恢复时间(4.11±2.05)d,显著短于对照组[(6.72±2.87)d,P〈0.051。CSⅡ组调整期各时点(除凌晨3点)的空腹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SⅡ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SⅡ能更有效地治疗DKA,能更快地改善肾功能,使血酮体转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