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类型乙型肝炎核酸(HBV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961例HBV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分为4组:A组177例,为HBc-IgM、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166例,为HBc-IgM、HBsAg、HBeAb、HBcAb阳性;c组31例,HBc-IgM、HBcAb阳性,HBsAb和HBeAb阴性或阳性;D组582例,为HBc—IgM阴性,HBsAg、HBcAb阳性,HBeAg和HBeAb阴性或阳性。结果 各组ALT〉60U/L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109例(61.6%);B组82例(49.4%);C组6例(19.4%);D组130例(22.3%)。A组、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DNA阳性者中HBc-IgM阳性且HBsAg阳性较HBc-IgM阴性或HBsAg阴性者ALT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患者的血清学模式、病毒复制情况及肝功能状况,探讨此类模式的产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标本的HBV血清标志物,从中筛选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检测此类标本HBV DNA定量值和肝功能结果并分析统计其血清学模式。结果检测25 200例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者为85例(占0.34%),85例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根据其HBV血清指标的组合模式不同分成4种类型,以HB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最多见;85例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中,HBV DNA420 U/mL者占77.4%,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率为58.8%。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并不代表乙型肝炎恢复,相反此类患者往往持续存在HBV的复制和突变,更容易造成肝功能的慢性损伤,预后较差,应当引起实验室和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中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特殊模式分析。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从中选取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样本,测定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肝功能项目。结果对2011年1~8月7002例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后,HBsAg阳性为631侧,其中有27例为HBsAg、抗-HBs同时阳性,占总送检标本的0.39%,占HBsAg阳性标本的4.28%。肝功能异常的】8例(66.7%),以ALT,AST,TBIL,GGT的升高为主。结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诊断试验方法。方法选取该院行肝脏活检的患者68例,A 组12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B 组27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阴性,且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患者;C 组11例为 HBsAb 阳性,且 HBcAb 阳性的患者;D 组18例为 HBsAb 阴性、HBcAb 阳性的患者。检测外周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肝组织 HBV DNA 的表达。结果 A 组患者为显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清学、PBMCs 、肝组织 HBV DNA 检测均提示 DNA 阳性。 HBcAb 阳性的患者(C 、D 组)其隐匿性 HBV 感染的比例较 HBcAb阴性(B 组)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 HBV 感染在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对于高危患者(合并丙型肝炎或 HBcAb 阳性)应常规检测 HBV DNA ,联合多种检测方法可提高隐匿性 HBV 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血清中Pre-S1及HBV DNA含量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HBVDNA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2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Pre—S1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和HBVDNA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分Pre—S1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e—S1阳性组检出HBVDNA的平均含量是(7.34±0.88)拷贝/mL,阴性组是(5.41±1.14)拷贝/mL。两组比较:HBVDNA的检出率(P〈0.005)和HBVDNA的含量(P〈0.05)差异都有显著性。Pre-S1阳性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组中HBVDNA的检出率为77.11%,Pre-S1阴性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组中HBVDNA的检出率是29.30%,阳性组检出率较高的3种血清学模式是HBsAg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双阳(模式⑤,100.00%),HBsAg、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三阳(模式①,95.98%),HBsAg、HBeAg、HBeAb、HBcAb四阳(模式③,95.OO%);阴性组检出率较高的3种血清学模式是模式⑤(100.00%)、模式③(75.00%)、模式①(63.87%)。结论Pre-S1作为一种新的反映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指标,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中具有重要意义,其阳性血清标志物模式患者HBV复制活跃,HBV含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的模式,与HBV DNA的关系,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样本的HBV血清标志物,从中选出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其HBV DNA定量值。结果在选取的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37例样本中,出现3种HBV模式:(1)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阳性率46%,HBV DNA阳性率22%;(2)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阳性率30%,HBV DNA阳性率30%;(3)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阳性率24%,HBV DNA阳性率5%。37例样本中,有21例血清HBV 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7%。结论 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并不代表疾病真正好转,部分感染者仍存在病毒血症,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DNA与病毒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对568份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用ELISA法检测其HBV免疫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和HBc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98.9%;HBsAg、HBcAb和HBe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65.4%;HBsAb、HBcAb和HBe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13.9%;三组间HBV-DNA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最高,达92.0%;HBsAg与HBV-DNA的符合率最高,为77.6%。结论:检测HBV-DNA含量结合血清病毒标志物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模式,探讨产生原因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放光免疫技术(CLIA)检测样本的HBV血清标志物。从中选出少见模式患者,并对其肝功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少见模式共38例,出现5种少见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其中以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最多共25例,且肝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V患者出现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原因复杂,而当病毒含量远高于抗体含量时,依然对肝功能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正常体检者HBsAg阳性标本的不同乙肝标志物模式类型的统计,探讨HBsAg在乙肝病情及传染性方面的真正价值。[方法]检测40000例健康体检标本中2968HBsAg阳性者的HBV血清学指标: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核心抗体(HBsAb)6.核心抗体IgM(HBcIgM)。以阳性项目出现的序号为该类型的代码,结合肝功能指标,分析临床意义。[结果]2968例标本共有9种不同的乙肝标志物模式类型。[结论]在健康体检中的HBsAg阳性者中存在着很多特殊情况例如模式7.8.9这样的特殊类型,应做乙肝血清标志物并结合肝功能来判断其病情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市青年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部分青年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曲及其抗体(HBc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五项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3593例中2156例为全阴性,占总数60.0%;1437例为HBVM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40.0%,模式共有11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35”和“14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5”和“2”模式为主.结论在西宁市青年健康人群中,乙肝的总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和乙肝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BV DNA检测、前S1蛋白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前S1蛋白抗原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 644例HBV DNA≥1.0×103Copies/m乙肝患者血清中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占50.47%(325/644);B组:HBsAg、HBeAb、HBcAb阳性占38.82%(250/644);C组:HBsAg、HbcAb阳性占10.71%(69/644).Pre-S1阳性532例.占82.6%.结论 Pre-S1抗原与HBVDNA、HBeAg有较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可作为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观察指标,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无偿献血者的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分析HBsAg阴性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 100 281例HBsAg阴性献血样本,HBV DNA检测总阳性率为0.71‰,在HBVDNA阳性的献血者中,单独HBsAb(+)阳性的模式比例是6.56%,乙肝5项均为阴性的模式组和HBsAb(+)、HBcAb(+)模式组分别占18.03%和13.11%,HBeAb(+)、HBcAb(+)模式组占14.75%,HBcAb(+)模式组占27.87%,HBsAb(+)、HBeAb(+)、HBcAb(+)模式组占19.67%。结论 HBsAg阴性的血液仍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复制,核酸检测(NAT)能增加血液筛查的检出率,降低输血残余风险率,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近5年来甘肃省陇东地区人群 HBV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变化情况。方法对2008~2012年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进行门诊体检的27908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 ELISA 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包括 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对各项标志物及感染模式检出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HBV血清标志物5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HBcAb、HBsAb、HBeAb、HBsAg、HBeAg,且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HBsAg的检出率由2008年的9.78%降至2012年的8.35%;各年份1992年后出生人群的 HBsAg 检出率均明显低于1992年前出生人群的检出率,且前者逐年下降趋势明显;男性5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的检出率依次为13.45%、66.39%、54.68%、3.42%、42.69%,均高于女性(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 的检出率依次为8.30%、48.20%、52.27%、2.06%、2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1)。在27908例患者中,HBV血清标志物共出现13种模式,其中连续5年检出率最高的均为“全阴性”模式,“仅 HBsAb、HBcAb阳性”模式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仅 HBsAb 阳性”模式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2008~2012年甘肃省陇东地区人群 HBV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低龄人群 HBsAg检出率明显下降,总人群 HBV携带率依然较高。巩固乙型肝炎免疫接种成效,加强对低龄人群保护,不断提高 HBV 检测水平,有利于降低总人群 HBV携带率,有利于提高乙型肝炎的诊疗及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前S1抗原与其他乙型肝炎表面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和定量PCR法对290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HBV preS1-As、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联合检测。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组中前S1抗原阳性所占比例为71.01%,显著高于HBsAg(+)、HBeAb(+)、HBcAb(+)组30.97%和HBsAg(+)、HBcAb(+)组41.07%(P〈0.05);ALT、AST升高率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前S1抗原与其他乙型肝炎表面标志物有一定相关性,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可协同检测,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阳性献血者感染标志物含量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血站HBV DNA阳性献血者标本,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定量检测乙肝五项和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并按照HBsAg阴性和HBsAg阳性进行分组比较感染标志物含量。结果共检测46 324例标本,发现HBV DNA阳性124例,阳性率0.27%,平均HBV DNA浓度(1.82±0.94)lgIU/mL。其中,HBsAg阴性组64例、HBsAg阳性组60例。HBsAg阴性组HBcAb阳性率为93.75%,主要以HBeAb(+)+HBcAb(+)及单独HBcAb(+)血清学模式为主,HBcAb平均浓度9.01(6.10,11.51)PEIU/mL,HBsAb平均浓度为3.18(1.06,14.86)mIU/mL,HBV DNA平均浓度为1.33(0.90,1.70)lgIU/mL。HBsAg阳性组HBcAb阳性率为100%,主要以HBeAb(+)+HBcAb(+)模式为主,HBcAb平均浓度14.85(9.90,18.48)PEIU/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以及介入治疗前后HBVDNA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51例肝癌患者做HBV-m,HBVDNA和AH,测定,对14例肝癌病人介入前后测HBVDNA和肝功能。结果肝癌患行HBV总感染牢为9668%.以HBsAg、抗HBe、抗HBc3e项同时阳性模式(俗称小三阳)最多见,占53.64%(81/151)。其次为HBsAg、HBeAg、抗H8c3项同时阳性(俗称大三阳)占20.52%(31/151)。小三阳中HBVDNA阳性占74.07%(60/81);AFP阳性率63,6%(91/143),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HBVDNA水平升高,前背有最著悱芹异,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感染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以H8sAg、抗HBe、抗HBe3项同时阳性馍式最多见,该模式巾大部分患者HBVDNA处于复制活跃状态;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对HBVDNA水平的影响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定量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本院住院及门诊HBV感染患者248例,抽取静脉血,采用1235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PE5700全自动荧光PCR仪对这248例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定量测定e抗原(HBeAg)阳性者其HBV—DNA阳性率远大于HBeAg阴性者(P〈0.05);HBsAg及HBeAg2项阳性模式HBeAg定量结果显著大于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P〈0.05),其HBV—DNA波动范围也大于H&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结论:HBeAg定量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DNA的含量,并对患者病情进展和诊治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榆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430例血清中,有232例HBVDNA阳性,占54,0%。血清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占94.8%,≥106copies/ml占65.9%;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占29.4%,≥106copies/ml占17,5%。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4.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血清标志物检测中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与HBV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的特殊模式。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对标本中的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从中选取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标本,并分析其不同阳性模式及不同定量模式。结果 24 737例HBsAg阳性者共检出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981例性,占HBsAg阳性总人数的3.97%,以"12345"和"1245"阳性模式为主,分别占44.65%和40.57%。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以低浓度HBsAb 10.00~100.00mIU/mL为主,占,79.92%。结论引起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原因有多种,模式多样,但以"12345"和"1245"阳性模式为主,且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以HBsAb低浓度为主,不具有保护肝细胞免受HBV颗粒侵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随机收集了206名HBsAg 阴性(ELISA 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的献血员的血浆标本,其中34例所有HBV 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10例HBcAb 单项阳性,21例HBsAb单项阳性,141例HBsAb 和HBcAb 双项阳性。分别用斑点杂交法和PCR 法检测上述标本中的HBVDNA。结果,斑点杂交法无1例阳性,PCR 法有9例阳性。输注过这9名献血员血液的人,均发现有HBV 感染的重要血清学证据(2例HBsAg 携带者,7例HBsAb 和HBcAb 双项阳性),其中1人在接受输血后57天,发展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9份PCR 阳性反应的献血员血清HBV DNA 滴度均低于阻性对照,其中2份血清HBV 标志物全部为阴性。表明,血清HBV 标志物阴性者,并不一定HBV DNA缺如或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