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应用全自动角膜内皮细胞分析仪对296例348眼进行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形态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173眼,其中A组(Ⅰ、Ⅱ期)87例104眼,B组(Ⅲ、Ⅳ期)61例69眼;正常对照组148例175眼。各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排除其他全身疾病史。对各组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变异系数及中央角膜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中央角膜厚度增加,六边形细胞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压B组与高血压A组相比较4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异常,且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加重。对合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进行内眼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角膜内皮,防止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的角膜内皮功能性损害。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3只眼(糖尿病组),非糖尿病患者93只眼(非糖尿病组),分别进行白内障手术。使用角膜地形图分别测量术前和术后1d、1周及1月的中央区角膜厚度。使用非接触性角膜内皮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计数。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术前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月,糖尿病组角膜厚度增加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3)。术后1d和1周,糖尿病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较非糖尿病组显著增加(1d后,P=0.03;1周后,P=0.04)。结论: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  相似文献   

3.
夏微 《西部医学》2012,24(4):669-67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104例白内障患者中分为糖尿病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68眼);对照组:白内障非糖尿病患者54例(64眼)。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及术后1天、1周、1月、3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分析结果。结果两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厚度手术前后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是在组内观察各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时显示,糖尿病病人的内皮细胞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较无糖尿病病人差。结论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5例(40眼);对照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4例(60眼)。应用角膜内皮镜于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1、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更低。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45例63眼及非糖尿病患者12例21眼的角膜内皮细胞.结果与同年龄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正六边形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变异系数增大.随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逐渐增大,正六边形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结论糖尿病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主要以正六边形细胞百分比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关系。方法 100例(200眼)DR患者均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比较不同DR分期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变化,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DR分期与患者年龄(F=1.946,P=0.033)、病程(F=17.021,P=0.001)有相关性。DR分期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F=2.981,P=0.021)、内皮细胞密度(F=4.758,P=0.001)、六角形细胞比例(F=2.786,P=0.021)、面积变异系数(F=4.124,P=0.014)及中央角膜厚度(F=13.653,P=0.002)有相关性。结论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手术后中央角膜内皮及厚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术后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数目、形态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同时观察角膜厚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并发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人26例(28眼),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3 d、1周、1月、3月时,应用带有角膜测厚仪的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其中央角膜的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厚度的变化,并与34例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进行对照。分析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各变量的变化,同时进行角膜厚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厚度手术前后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角膜厚度与角膜内皮细胞数无相关性(r=0.095、0.084,P〉0.05)。但是在组内观察各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时显示,糖尿病病人的内皮细胞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较无糖尿病病人差。结论 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8.
史春生 《安徽医学》2015,36(6):698-700
目的:探讨伴有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双重粘弹剂,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伴有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的患者(60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于术中使用粘弹剂Duovisc,对照组术中使用粘弹剂透明质酸钠。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1个月、3个月的中央角膜厚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患者术后3天、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1个月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双重粘弹剂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术前、术后3天,1周,1个月,3个月拍摄糖尿病患者[27例(42只眼)]角膜内皮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8例(39只眼)]角膜内皮,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的改变.结果 统计学分析表明,组间(老年性白内障组与糖尿病组)及组内(手术前、后)内皮细胞面积、计数,六角形细胞变异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所产生的损伤较敏感,手术时应尽量避免对角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唐卓 《右江医学》2005,33(2):112-11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将行LASIK术患者60例116眼,分为A组38例73眼(未配戴角膜接触镜组),B组22例43眼(戴角膜接触镜组)。两组激光切削深15~150μm,平均激光切削深度 86.23±22.31μm, 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分析切削深度与角膜内皮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①A组术前角膜内皮密度与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密度无显著性差异(t=0.329,P>0.05)。②B组术后 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密度明显高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t=3.859,P<0.01)。术后角膜内皮形态无明显改变。③A组角膜切削深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相关性(r=0.0321,P>0.05)。结论 LASIK术后早期不引起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神经病变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8例(58眼)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其中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16例(16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21例(21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21例(21眼)。以无糖尿病且年龄相仿的健康人15例(15眼)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所得图像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各组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NFL)、角膜神经纤维主干密度(CNFD)及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CNBD)。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中NDR、NPDR和PDR患者的CNFL、CNFD、CNBD均下降(P均<0.01)。病例组中,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进展,CNFL、CNFD逐步降低(P<0.01,P<0.05);CNBD在NDR患者与NPDR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患者CNBD低于NDR和NPDR患者(P<0.01,P<0.05)。结论 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神经纤维存在损害,它的出现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且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30例(30只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接受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2个月运用角膜内皮膜内皮镜观察角膜内皮的变异系数(CV=SD/mean)、细胞密度(细胞数/mm^2=1000/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出现率。经统计学处理,测定值术前及术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术中未切除晶体及术后眼压正常时,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对角膜内皮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中的作用,并初步分析OPN及VEGF与PDR间的相关关系,为研究PDR的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取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PDR 28例(PDR组)和特发性黄斑裂孔(IMH)24例(IMH组)患者的玻璃体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玻璃体液中OPN及VEGF浓度,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DR组玻璃体液中OPN浓度为(883.39±151.12)ng.ml-1,VEGF浓度为(1 158.68±140.98)pg.ml-1;IMH组OPN浓度为(537.88±166.37)ng.ml-1,VEGF浓度为(295.91±109.62)pg.ml-1。PDR组较IMH组不仅OPN表达增高(P<0.01),VEGF也表达增高(P<0.01);PDR组玻璃体液中OPN浓度与VEGF...  相似文献   

14.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60 例2 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60 只眼睛(糖尿病组)以及60 例年龄匹配的非糖尿病棕色白内障60 只眼睛(对照组)接受MSICS。术前、术后1、6 和12 周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中央厚度。并且评估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糖尿病组(p <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均减少(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糖尿病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减少(14.19%, p<0.05)高于非糖尿病组(8.05%)。糖尿病组角膜中央厚度增加大于对照组(p <0.05)。糖尿病组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大于对照组(p <0.05)。组间变异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MSICS 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多。建议糖尿病患者接受眼内手术前,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手术时机和技巧,提高其复明率.方法:PDR患者共93人143眼,PDR早期33人52眼(玻璃体积血)、中期47人71眼(纤维血管增殖膜+玻璃体积血)、晚期13人20眼(纤维血管增殖膜合并视网膜脱离),术...  相似文献   

16.
王绍飞  刘黎明  丁琳 《农垦医学》2011,33(6):500-502
目的:观察50-79岁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方法:选择50-7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患者180例,50-59岁年龄段60例,60-69岁年龄段60例,70-79岁年龄段60例;及汉族患者180例,50-59岁年龄段60例,60-69岁年龄段60例,70-79岁年龄段60例,均取右眼,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50-5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08.4±327.6个/mm^2,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728.6±284.6个/mm^2,两者对比P〈0.05;60-6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547.0±292.5个/mm^2,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72.9±312.5个/mm^2;70-7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452.8±434.5个/mm^2,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60.2±374.9个/mm^2,丽者对比P〈0.05。50-7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536.1±360.4/咖。,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88.6±324.9个/mm^2,两者对比P〈0.05;结论:在50-59岁,60-69岁,70-79岁各年龄段,及50-79岁年龄段比较,汉族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