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快眼动睡眠剥夺(麟D)抗抑郁机制中腺苷及其受体对海马蛋白激酶(PK)A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应激模型组(48只。经21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蔗糖水消耗和强迫游泳实验测试后再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水环境对照组、Ns对照组、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腺苷A2A受体拈抗剂组(每组8只),行72hREMSD,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海马PKA的表达)。结果:应激模型组蔗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海马CAI区PK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模型组海马CA3区PK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睡眠剥夺组、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海马CA3区PKA水平升高(P〈0.01,P〈0.05),腺苷A2A受体拮抗剂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72hREMSD可以提高抑郁模型海马CA3区PKA的表达,在72hREMSD过程中腺苷A1受体的失活可使海马CA3区PKA的表达增加,而腺苷A2A受体失活则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硫化氢(H2 S )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和海马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抑郁(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组、CUMS+低剂量 NaHS (CUMS+ L‐NaHS)组、CUMS+高剂量NaHS(CUMS+ H‐NaHS)组。采用CUMS加孤养复制大鼠抑郁模型。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用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 )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UMS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海马区SOD活性减低,MDA含量增高;与CUMS组比较,CUMS+ L‐NaHS组、CUMS+ H‐NaHS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明显缩短,海马区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H2 S供体NaHS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提高大鼠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于每日应激前选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阳性药氟西汀水溶液,剂量为10 mg/kg,持续21 d。于应激造模后7、14、21 d分别采用旷场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Golgi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的病理特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7 d时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14 d时旷场自主活动评分显著下降(P<0.05),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蛋白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1),树突棘形态及数量趋于正常,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明显回升(P<0.01)。结论: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改善突触结构,上调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佳  谢健  高力舒  张海生  陈岳明 《浙江医学》2016,38(1):14-16,21
目的探讨罗布麻叶(AVL)总黄酮提取物对实验性抑郁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10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仅给予0.9%氯化钠溶液;抑郁模型组:抑郁造模开始时给予0.9%氯化钠溶液;抑郁大鼠AVL总黄酮提取物低、高剂量预防组(40mg/kg、80mg/kg):抑郁造模前1周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直至造模结束;抑郁大鼠AVL总黄酮提取物低、高剂量治疗组(40mg/kg、80mg/kg):于抑郁造模后1周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直至造模结束;抑郁大鼠氟西汀治疗组(20mg/kg):抑郁造模后1周予灌胃给药,直至造模结束。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轻度应激(CUMS)方法建立抑郁模型。观察应激前后各组大鼠矿场实验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的差异;液质联检分析各组大鼠在应激前后脑内海马及前额叶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减少(均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增加(均P<0.01);AVL总黄酮提取物预防和治疗各组,与抑郁模型组相比,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总路程均有增加,尤以高剂量预防组增加最为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在大鼠海马组织及前额叶皮层均有DA、NE、5-HT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氟西汀组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海马组织DA、5-HT水平明显增高(P<0.01),前额叶皮层DA、NE、5-HT水平均增高(均P<0.05或0.01);AVL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预防组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海马组织5-HT水平增高(均P<0.01),前额叶皮层DA、NE、5-HT水平均增高(均P<0.05)。结论AVL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抑郁作用,有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预防组抗抑郁效应与氟西汀治疗组相似,可能通过提高大鼠海马组织5-HT及前额叶皮层NE、DA、5-HT水平达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性应激与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对大鼠行为学与海马神经元数量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束缚性应激组和慢性不可预测应激组,每组7只。以1%蔗糖水消耗实验模拟抑郁症快感缺失症状,测定大鼠自发活动以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每周称量大鼠,以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数量。结果:经过21 d慢性应激,两个应激组均出现行为性抑郁;与对照组比,两个应激组每周体质量增长减少(P〈0.01,P〈0.05),海马各区神经元数量减少(CA1、DG区P〈0.05;CA3区P〈0.01,P〈0.05)。结论:两种不同应激均可致大鼠行为性抑郁及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和哌唑嗪对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大鼠行为学及急应激暴露后血清皮质酮水平(CORT)、中枢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应激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UMS组、普萘洛尔组和哌唑嗪组。CUMS造模前后,用旷场实验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造模结束后,应激动物接受1.0?mA,5?s,持续60次的急性电击刺激,2?h?后断头处死。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换算成皮质酮含量;Western blot测中枢海马中iNOS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萘洛尔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竖立次数和修饰次数减少(P<0.05),中枢海马iNOS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哌唑嗪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清CORT水平明显高于普萘洛尔组(P<0.05)。结论哌唑嗪可明显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有利于应激个体再次遭遇急性应激时CORT的调动,减轻应激导致中枢海马损伤的程度。普萘洛尔可缓解应激时的焦虑水平,但不能扭转应激对中枢海马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CUMS)大鼠脑内前额叶、海马、下丘脑等脑区5-羟色胺及微管蛋白的水平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音乐治疗应激组(n=8)、应激组(n=8)和正常对照组(n=8).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CUMS)模型连续刺激大鼠21 d,音乐治疗应激组在应激的同时给予音乐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每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然后处死大鼠,检测下丘脑、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中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和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 旷场试验的中央格停留时间比较,应激组大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音乐治疗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应激组相比,对照组和音乐治疗应激组的海马、前额叶中5-HT及5-HIA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但三组下丘脑中5-HT及5-HIA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应激组相比,对照组和音乐治疗应激组的海马中乙酰化微管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酪氨酸化微管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但三组的前额叶和下丘脑中乙酰化微管蛋白、酪氨酸化微管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治疗能改善应激所致的前额叶、海马5-羟色胺水平的低下和海马微管蛋白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强迫大鼠游泳4周建立抑郁模型。用Nid染色观察海马CA1和CA3区锥体神经元的形态。结果:用药4周(Ⅵ)组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计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在CA3区,模型组、用药1次组和用药1周组海马锥体神经元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Ⅰ)组(P〈O.05),用药2周组与Ⅰ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Ⅵ组CA3区神经元计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长期用药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与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检测大鼠快感缺乏,行为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等抑郁样症状,观察海马区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海马椎体细胞萎缩,神经细胞层数减少,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结论:应激可导致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同时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时不同年龄组大鼠不同脑区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老年、中年和青年大鼠额叶皮质、海马、下丘脑内乙酰胆碱酯酶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21天后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不同脑区AchE的表达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导致不同年龄组大鼠不同脑区AchE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变化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对其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阴茎海绵体氧化应激的保护机制以及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取32只予以腹腔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成糖尿病大鼠模型25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3)、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12),另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饲养8周后用电刺激各组大鼠勃起神经测定海绵体内压评价勃起功能;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切片; Emaus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阴茎海绵体MDA含量显著增高[(6.15±1.07)vs.(3.52±0.94)nmol/mg蛋白,P<0.01],SOD活性显著下降[(73.34±6.56)vs.(114.22±6.34)U/mg蛋白,P<0.05],海绵体内压(intracavernous pressure, ICP)峰值显著降低[(50.80±9.80)vs.(90.42±7.02)mmHg,P<0.05];GSH可使海绵体MDA含量明显降低[(3.90±0.96)vs.(6.15±1.07)nmol/mg蛋白,P<0.05],显著提高其SOD值[(95.74±4.65)vs.(73.34±6.56)U/mg蛋白, P<0.05]及ICP值[(74.20±5.69)vs.(50.80±9.80)mmHg,P<0.05]。糖尿病组大鼠阴茎组织中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低[(727.98±68.33)vs.(1 223.15±222.92),P<0.01],而GSH则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930.30±48.36)vs.(727.98±68.33),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存在氧化应激损伤,抗氧化治疗起着保护阴茎组织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作用,从而减轻勃起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勃起能力;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250±16)g,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①对照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腺苷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AP组).采用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Rho A、Rock1、Rock2在抑郁大鼠结肠组织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Rho A/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抑郁大鼠结肠动力障碍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慢性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正常组作对照,应用Real 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ho A、Rock1、Rock2在结肠组织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抑郁组结肠组织中的Rho A、Rock1、Rock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抑郁大鼠结肠动力障碍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RP78和GADD1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心肌保护的内质网应激途径。方法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干预组24只[灌喂20mg/(kg.d)]、模型对照组24只(0.9%氯化钠溶液灌喂2ml/d)和假手术组6只(0.9%氯化钠溶液灌喂2ml/d),制作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和GADD153表达变化。结果相邻各时间点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比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在相应时间点,干预组的GRP78蛋白表达水平比模型对照组升高(P<0.05),同时GADD15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比模型对照组下降(P<0.01或P<0.05)。结论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发挥在心肌再灌注后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肠道敏感性及血浆孤啡肽(OFQ)含量的影响.方法 8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采用束缚应激的方法制作肠易激综合征(IBS)动物模型,并鉴定模型.2组分别于实验0、1、2、3、4周时随机取出8只,用球囊扩张的方法测定肠道敏感性,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OFQ含量.结果 IBS模型经鉴定符合其病理特征,结肠组织学观察显示各组均无明显炎症表现.实验组大鼠各时点肠道敏感性均高于相应对照组(P均<0.01);应激1周时肠道敏感性最高(P均<0.01);应激2周时,肠道敏感性高于3、4周组(P均<0.01);应激3、4周肠道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血浆OFQ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应激1周时最高(P<0.05或P<0.01),2~4周逐渐下降,3、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应激前水平(P均<0.05).肠道敏感性与血浆OFQ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60,P<0.01).结论 慢性心理应激引起大鼠肠道敏感性及血浆OFQ含量增高;血浆OFQ含量与肠道敏感性变化趋势一致,可能与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肠道敏感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卡介苗(BCG)对肺炎大鼠肺TLR2、TLR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7只大鼠随机分为肺炎模型组(PM组,n=51)及健康对照组(HC组,n=6).第4天PM组随机抽取6只(非吸入组,NI组)进行相关检查确定肺炎模型是否制作成功。然后肺炎模型组45只肺炎大鼠再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S组)、卡介苗组(BCG组)、卡介苗多糖核酸组(BCG-PSN组)。每组又按吸入次数分为3次、5次、7次组。采用RT-PCR方法研究肺炎大鼠肺TLR2mRNA、TLR4mRNA的表达,以及肺炎时雾化吸入前后肺TLR2mRNA、TLR4mRNA表达。结果肺炎第4天,肺TLR2mRNA、TLR4mRNA表达与H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吸入BCG-PSN5次时,TLR2mRNA表达与HC组相比P〈0.05,7次时P〈0.01;与NI组及NS组相比吸入BCG-PSN7次时P〈0.05。吸入BCG3次时,TLR2mRNA表达与HC组、NI组、NS组相比,P〈0.05,吸入5次、7次时,P〉0.05。同组间吸入BCG或BCG-PSN5次,7次时TLR4mRNA表达略增强,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G、BCG-PSN能使肺炎大鼠肺TLR2mRNA表达明显增强,但BCA3-PSN较BCG起效慢、作用强、持续时间长,而且也不能使肺炎大鼠肺TLR4mRNA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血清白介素(IL)-2、IL-6以及褪黑激素表达的变化.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法干预模型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体重、强迫游泳静止时间、糖水偏好指数和血清IL-2、IL-6、褪黑激素的表达.结果 干预后,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偏好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褪黑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高水平的IL-6和低水平的褪黑激素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行为学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行为学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青年(2月龄)及老年(15月龄)雌性Wistar大鼠共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和应激组(20只)。应激组接受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21d,随后正常饲养1周。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各组均于应激前、应激结束后即刻及应激后1周进行旷场实验,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然后经尾静脉取血2ml,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行为学得分和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老年组大鼠较青年组大鼠变化显著(P<0.01)。且应激结束后1周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的应激损伤程度存在差异,应激对老年大鼠的外显行为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损伤程度均较青年大鼠严重,提示衰老是影响机体应激反应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解郁1号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NPY、SP、SS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解郁1号对孤养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NPY、SP、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5只.应用孤养加慢性应激方法造模,造模结束后尾静脉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NPY、SP、S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NPY、SS显著降低(P<0.05),SP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西组NPY、SS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SP水平明显下降(P<0.05). 结论 血浆NPY、SS、SP水平变化与抑郁发病密切相关,降低血浆中NPY、SS水平升高SP水平可能是解郁1号有效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