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与许多淋巴组织肿瘤发生有关,如非洲Burkitt淋巴瘤、大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何杰金氏病等。我们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40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EB病毒基因的表达,探计EB病毒和PTCL的关系。103例淋巴瘤石蜡切片,用...  相似文献   

2.
EB病毒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EB病毒的一般特性及EB病毒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特别是与外周T细胞件淋巴瘤(PTL)和何杰金氏病(HD)关系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提出EB病毒除了与B细胞性淋巴瘤有关外,与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和何杰金氏病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收集9例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进行EB病毒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证实其肿瘤细胞本质;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特征性DNA序列(EBV DNA);用RNA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1/2)。结果:9例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EBV DNA阳性7例(77.8%),EBER1/2阳性6例(66.7%)。结论:淋巴母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myc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瘤发生及其与EB病毒LMP基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12例以前作过EB病毒LMP(潜伏感染膜蛋白)基因原位杂交检测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myc阳性率霍奇金淋巴瘤(HD)为83.6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84.34%,均显著高于淋巴组织良性增生病例c-myc阳性率(54.28%)(P<0.01);淋巴瘤中EB病毒LMP阳性病例c-myc阳性率(100%)显著高于EB病毒LMP阴性病例(80.56%)(P<0.01)。结论:(1)c-myc的高度表达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2)EB病毒可能通过激活c-myc基因而参与淋巴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Epstein-Barr病毒(EBV)属于γ-疱疹病毒家族,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在体内以潜伏和增殖状态存在。它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病原,同时也能引起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EBV也是重要的肿瘤DNA病毒,目前发现其与非洲儿童Burkitt's淋巴瘤(BL)和鼻咽癌(NPC)、何杰金氏淋巴瘤(HD)、成人T细胞淋巴瘤及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病人和器官移植病人的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引起的淋巴瘤等密切相关。EBV感染在体内能激发强烈的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其能控制病毒的潜伏、增殖、维持及转…  相似文献   

6.
PCR技术在检测淋巴结增生性病变组织EB病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CR技术在检测淋巴结增生性病变组织EB病毒中的应用郭琳琅肖莎曹长安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病理科,广州510282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何杰金淋巴瘤(HL)、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和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EB病毒与何杰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LMP-1对33例何杰金病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19例LMP-1阳性(57.6%),其中混合细胞型阳性率最高,达71%,其次为结节硬化型,为44%;14岁以下和14岁以上两个年龄组患者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何杰金病与EB病毒感染有较密切的关系,其中又以混合细胞型与EB病毒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myc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瘤发生及其与EB病毒LMP基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12例以前作过程EB病毒LMP(潜伏感染膜蛋白)基因原位杂交检测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myc阳性率霍奇金淋巴瘤(HD)为83.6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84.34%,均显著高于淋巴组织良性增生病例c-myc阳性率(54.28%)(P〈0.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袁芳平黄培生龚华实高凌云研究发现鼻咽癌、非洲Burkit淋巴瘤〔1〕、胃癌〔2〕等恶性肿瘤的瘤细胞中均有EB病毒(EBV)基因,但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是否存在EBV基因,以及它与肝癌发生发展有何关系,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我们应...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与相关肿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psteinBarr 病毒(EBV) ,是一种DNA 肿瘤病毒。感染人类,可以引起鼻咽癌、Burkitt 淋巴瘤,也与胃癌、肺癌、淋巴上皮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EBV 与这些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82例小儿何杰金淋巴瘤与EB病毒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佩娟  周小鸽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4):224-226,T045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82例小儿何杰金淋巴瘤标本内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LMP),发现67例LMP阳性,其中混合细胞型阳性率为90.9%,年龄在3-5岁患者阳性率达100%,6-10岁患者阳性率为75%,而11-14岁的患者阳性率只有62%。这提示EB病毒和何杰金淋巴瘤关系非常密切,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混合细胞型与EB病毒的关系比其它各型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2.
采用S-P法对38例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4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及3例何杰金氏病进行了波纹蛋白标记,结果11例T-NHL中6例和27例-中22例表达Vimentin.Vimentin对NHL的分型作用是有限的。其中滤泡型淋巴瘤表达率低于弥漫型淋巴瘤;分化差的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及B小无裂细胞性淋巴瘤表达率低于中大细胞型淋巴瘤。Vimentin标记可显示RH组成细胞的多样性,显示血管分面优越性以及某  相似文献   

13.
EB病毒是一类与人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何杰金氏病相关的γ单纯疱疹病毒,其潜伏膜蛋白(LMP1)是具有转化活性的瘤蛋白。LMP1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死亡结构域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Ras/raf1分别参与了LMP1活化NFκB和AP1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感染及感染拷贝数与肺癌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B病毒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与肺癌的关系目前仍不清楚。我们收集87例外科手术切除,同时含有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的石蜡包埋组织,用多聚酶链反应及斑点杂交技术对其中的EB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的拷贝数进行检测。PCR检测结果:肺癌52例,对应癌旁肺组织39例EB病毒阳性,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斑点杂交结果:肺癌38例,相应癌旁肺组织7例有EB病毒高拷贝感染,两者在统计学上存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提示:EB病毒在肺及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感染率,但肺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拷贝数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并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高拷贝数的EB病毒感染在肺组织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鼻咽部原发性Burkitt′s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与Epstein-Barr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L26(CD20),UCLH-1(CD45RO),CS1-4潜伏膜蛋白和EB病毒核抗原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及双标记方法,观察其免疫表型及EB病毒的检出及定位情况。结果证实EB病毒阳性细胞为肿瘤性B细胞,且占肿瘤细胞的60%~95%。结论结果提示国人鼻咽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与EB病毒有相关性。本实验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鼻咽喉部淋巴瘤免疫表型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喉部淋巴组织丰富,是淋巴瘤的好发部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在此部位的淋巴瘤中占绝对优势。根据WHO关于淋巴瘤新的分类方案,NHL可分为B细胞淋巴瘤和T/NK细胞淋巴瘤两大类,每一大类进一步又分为不同的型,不同的免疫表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鉴于我国淋巴瘤的类型及部位分布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上呼吸道淋巴瘤的病理,免疫表型及其与EB病毒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Gao Z  Wang H  Pan Z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27(4):251-254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人上呼吸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UCHL1、L26、4KB5及CS14进行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1/2)原位杂交,观察112例上呼吸道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及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112例上呼吸道淋巴瘤病例中77例为T细胞淋巴瘤(688%)。35例为B细胞淋巴瘤(31.3%)。EBVEBER1/2原位杂交101例中54例阳性,各例中阳性细胞占肿瘤细胞的150%~850%,阳性病例中T细胞淋巴瘤48例(889%),B细胞淋巴瘤6例(111%)。结论中国北方人上呼吸道淋巴瘤以T细胞淋巴瘤为多见,且与EB病毒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报道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12你,淋巴性甲状腺炎6例,淋巴性甲状腺炎分为轻,中,重三级,研究上述18例有免疫组化结果的资料,发现粘膜相关淋巴瘤多风于老年女性,并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发展演变而来,以中心细胞样细胞为多见,免疫组化中示B-细胞性单克隆性,组织病理学上常形成淋巴上皮病变,瘤栓样或戒指样结构,本文探讨了淋巴甲状腺瘤炎与甲状腺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225例原诊断为结内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的活检石蜡标本,重新进行观察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①HE;②PAS、Giemsa、Gomoris等组化染色;③用13种与淋巴瘤相关的一抗作免疫组化检测;④EB病毒原位RNA分子杂交;⑤PCR法检测TCR的克隆性重排。作者发现其中9例(原来被分别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以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等)具有特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①淋巴结结构部分破坏,皮质区可见淋巴滤泡,其生发中心显示退行性改变;②滤泡的边缘区扩大,有中等大小具有透明胞浆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其中6例瘤细…  相似文献   

20.
报道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12例,淋巴性甲状腺炎6例。淋巴性甲状腺炎分为轻、中、重三级。研究上述18例有免疫组化结果的资料,发现粘膜相关淋巴瘤多见于老年女性,并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发展演变而来,以中心细胞样细胞为多见,免疫组化示B-细胞性单克隆性。组织病理学上常形成淋巴上皮病变,瘤栓样或戒指样结构。本文探讨了淋巴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