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方面介绍川乌与草乌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桔梗与常见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灵国  姬生国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i0001-i0001
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对我院常用的桔梗与常见伪品南沙参与霞草进行鉴定,从而提示正品与伪品的鉴别特点,帮助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区分,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京春 《北京中医》2003,22(3):42-43
金世元老师从事中药工作60余年,将传统医药书籍中的中药鉴别方法与现代中药鉴别方法相结合,对一些中药的历史、产地、采收加工方法等鉴别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本文着重介绍他从中药的品种、质量、经验方面鉴别中药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崂山采集到的黄精与玉竹进行鉴别。方法应用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崂山黄精与玉竹在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组织结构、纸色谱上均有细微差异。结论4种鉴别方法可将崂山黄精与玉竹辨析区分。  相似文献   

5.
牛黄为牛科动物的胆结石,习称天然牛黄。用牛和羊的胆酸、猪胆酸、胆固醇、无机盐及胆红素混合制成的为人工牛黄。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的组成差异甚大,但广泛用于制备各种含牛黄的中成药。天然牛黄不易获得,价格昂贵,故伪品较多。为保证药品质量,现将天然牛黄的几种鉴别方法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桃花药材进行基本的生药学鉴定,为其定性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以及理化鉴别等方法对药材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较好地鉴别该药材,为桃花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乌梅与其混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别乌梅与其常见混伪品。方法:从性状、理化性质两个方面进行鉴别比较。结果与结论:正品乌梅与伪品无论外观性状、理化性质等均有所不同,乌梅的果核表面具众多小凹点及网状纹理。正品乌梅的酸性也相对最强。  相似文献   

8.
青黛质量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青黛市场质量。方法 :对抽检品与送检品进行性状理化鉴别。结果 :市场存在掺伪造假 ,青黛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最近 ,许多媒体报道龙胆泻肝丸中关木通致肾损害的消息 ,引起了较大关注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和结果分析 ,决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而川木通不在取消之列 ,现笔者将关木通与川木通对比如下。1 来源鉴别 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 Clematis armandiiFranch.或绣球藤 Clematis Montana Buch.- Ham.的干燥藤茎。春、秋二季采收 ,除去粗皮 ,晒干 ,或趁鲜切薄片 ,晒干。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摘 ,除去粗皮 ,…  相似文献   

10.
对秦皮的伪品女贞 L 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树皮进行了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 ,并与正品秦皮做比较 ,为鉴别二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药用天然树脂 (Resins)是植物正常生长中分泌的一种物质 ,通常为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呈固体、半固体、少数为液体 ,在植物体内常与挥发油、树胶、有机酸等混合在一起 ,与挥发油共存的称油树脂如松油脂 ;与树胶共存的称胶树脂如阿魏 ;与大量芳香族有机酸共存的称香树脂如安息香 ;与树脂共存的芳香酸通称为香脂酸 ,有些树脂与糖结合成甙称甙树脂如牵牛子甙树脂。树脂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尤其是种子植物如裸子植物的松科 (松香、加拿大油树脂 ) ;双子叶植物的豆科 (秘鲁香 )、橄榄科 (乳香、没药 )、藤黄科 (藤黄 )、金缕梅科 (苏合香、枫香脂 )…  相似文献   

12.
苏孝共  胡谦 《中药材》1998,21(9):450-451
帽柿蒂为柿的未成熟宿萼,其性状、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与柿蒂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3.
当归属3类药材的理化鉴别李水福,朱筱芬(浙江省丽水地区药品检验所323000)李建岚,李丽香,周荣杰(浙江省松阳县中医医院323400)当归、独活和白芷均为常用中药,而且均属当归属的药材,三者近缘,性状相似,尤为当归、两种独活(毛当归和重齿毛当)与“分枝白芷”的色泽、质地和气味等均相似,若为饮片或粉末更不易区分,需比较科学的现代理化鉴别方法检定。为此,笔者试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来鉴别3类药材5个种,供品质检定参考。1实验....  相似文献   

14.
中药乌梢蛇的光镜及扫描电镜鉴别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小平  屈菊兰  林劲松 《中草药》1999,30(8):613-615
中药乌梢蛇的鉴别主要是依据蛇的外观特征,由于同科的某些蛇外观与乌梢蛇相似,以其干燥全体或加工成寸段的假乌梢蛇,真伪难辨。笔者着重对乌梢蛇及其伪品灰鼠蛇,玉斑锦蛇、水赤链游蛇的鳞片进行了光学显微及扫描电镜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乌梢蛇鳞片的特征与伪品有相似处,但形状,颜色,纹理在扫描电镜下的细微结构有显著差异,可作为鉴别真伪乌梢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茈胡 ,至《图经本草》始易其名为柴胡。指出 :“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 ,以艮州为胜 ,二月生苗 ,甚香 ,茎青紫 ,坚硬 ,微有细线 ,叶似竹叶而紧小 ,亦有似邪蒿者 ,亦有似麦门冬叶而者 ,七月开黄花 ,根淡赤色 ,似前胡而强。生丹州者结青子 ,与他处者不类 ,芦头 ,有赤毛如鼠尾 ,独窠长者好。”可见古代所用柴胡已有多种。如今 ,本品商品主要有三大类 :一、北柴胡 ,原植物为柴胡 ;二、红紫胡 ,原植物为狭叶柴胡 ;三、竹叶柴胡 ,原植物为膜缘柴胡。它们都是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主产于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内蒙…  相似文献   

16.
巴戟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由于历代本草遗留下来的问题及各地用药品种和习惯的不同,来源植物涉及5科,11种;其中福建省有3种.为了鉴别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对闽产巴戟天进行本草考证和来源、形态性状、显微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在植物形态和结构方面,药材性状和理化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巴戟天品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药材蕤仁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果核质坚硬、呈不对称的扁心脏形或扁卵形,呈深棕色至暗棕色,有凹凸的浅纵沟壑。粉末中含有较多的石细胞,果皮细胞和油管;将提取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后,供试液色谱中,在与熊果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的黄色斑点。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并且宜于操作,可以为药材蕤仁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 ,是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 [1],因此 ,其伪品比较多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鉴别应用。天麻(RhizomaGastrodiae)别名明天麻、赤箭 ,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1.的干燥块茎[2]。目前市场上常见伪品有茄科马铃薯的块茎 ,菊科大理菊的块根 ,紫茉莉科紫茉莉的根等。这些伪品与天麻的性状以及其中所含化学成份有明显区别 ,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法加以鉴别。1性状鉴别1.1天麻块根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 ,稍扁缩弯曲 ,顶端有残留的茎芽 ,俗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下端有圆脐形…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木通与川木通、关黄柏与黄柏、粉葛与葛根、苦地丁与紫花地丁在外观、气味、功效等方面的区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对冰球子与白及进行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为二者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