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当归红芪多糖对辐射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多糖对辐射损伤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异常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X线照射心肌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当归红芪多糖进行干预。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辐射损伤模型组(照射剂量为6 Gy)、当归红芪多糖低剂量组(终浓度为25 mg/L)、当归红芪多糖中剂量组(终浓度为50 mg/L)、当归红芪多糖高剂量组(终浓度为100 mg/L)。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辐射损伤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表达及Cyt C、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辐射损伤组相比,当归红芪多糖各干预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均不同程度下降、线粒体膜电位有所升高、ROS表达及Cyt C、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辐射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是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当归红芪多糖通过调控该通路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鞭草总黄酮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马鞭草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为50、100和200 mg/L的马鞭草总黄酮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簇(ROS)和膜电位变化;Western印迹法分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未给药对照组比较,马鞭草总黄酮50、100和200 mg/L给药组均能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P<0.01),增加ROS水平(P<0.01),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5,P<0.01);马鞭草总黄酮50、100和200 mg/L可增加Caspase-3、Caspase-9和P53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马鞭草总黄酮可体外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加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同时上调Caspase-3、Caspase-9、P53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甘草酸苷(0、10、30、100μg/mL)处理肝癌细胞SMCC-7721 48 h后,咪唑蓝(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途径中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比较,10、30、100 μg/mL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促进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1),抑制肝癌细胞SMCC-7721Caspase-3、Caspase-9活性(P<0.01),并上调p53、CytC、Bax的表达(P<0.01),下调Bcl-2的表达(P<0.01),且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甘草酸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肝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C)含量的影响.方法用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SMMC-7721和HepG2肝癌细胞株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和HepG2细胞凋亡率,MTT法观察肝癌细胞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胞浆中cyt C含量的变化,同时应用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开放抑制剂CsA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抑制剂BSO预处理细胞,并观察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SNP能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凋亡,并可导致两株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胞浆中cyt C含量增加,与SNP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sA能够抑制SNP所致的肝癌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及胞浆中cyt C含量的增加;而BSO则可促进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cyt 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结论 NO可能通过下调线粒体跨膜电位、开放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并释放线粒体cyt C,来诱导SMMC-7721和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付玉荣  邱宗荫  颜玉蓉 《医学争鸣》2006,27(15):1403-1406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是否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用荧光染料MitocaptureTM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的释放;用Annexin Ⅴ-FITC,hoechst法及电镜检测细胞的凋亡状况. 结果:羟基喜树碱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约是80 mg/L. 当用80 mg/L羟基喜树碱作用不同时间后:线粒体膜跨电位下降并伴随有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至细胞质的释放;细胞膜的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呈致密浓染的凋亡状态. 结论:羟基喜树碱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与细胞色素C的释放可能是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远  蒋力云  李文学  朱伟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962-964,1050
目的 探讨吲哚-3-甲醇(13C)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I3C(100、150、200、250、300、350 μmol/L)处理细胞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hest33258染色、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 I3C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处理浓度在250 μmol/L以下时,细胞生长变慢;处理浓度达到300μmol/L时,大量细胞凋亡.I3C浓度高于200 μmol/L时CytC、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I3C浓度的增加三种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 I3C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蟾酥注射液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活力;DCFH-DA染色法检测SMMC-7721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荧光染色法观察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率。结果 蟾酥注射液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作用24、48和72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60±0.01、2.00±0.10和1.57±0.17μg/L;ROS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细胞内R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0);荧光染色观察到药物处理组细胞的绿色荧光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变强,红色荧光反而逐渐变弱;流式细胞术检测出SMMC-7721细胞经低、中、高浓度蟾酥注射液处理48h后,总凋亡率分别为17.33%±3.20%、25.60%±1.05%和35.76%±4.72%,与对照组比较,总凋亡率明显增加,呈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蟾酥注射液能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7721细胞凋亡。该凋亡可能与蟾酥注射液引起SMMC-7721细胞ROS水平增加、线粒体损伤以及膜电位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对体外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Berberine不同浓度(0mmol/L、0.1mmol/L、0.2mmol/L、0.5mmol/L)及不同时间点(24h、48h、72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最适浓度和最适时间点,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CCK8发现Berberine对肝癌SMMC-7721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在48h时间点和0.2mmol/L浓度条件下抑制最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Berberine可致人肝癌SMMC-7721细胞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促进凋亡发生。结论:Berberine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通过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及对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三七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抑制率;以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及Bax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三七提取液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三七提取液作用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二者的变化趋势均呈一定的时间依赖关系.结论:三七提取液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的表达及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3-(2-氯苯基)-1-(2-羟基-4,6-二甲氧基-3-((-N,N-甲基乙基胺)甲基)苯基)-丙-2-烯-1-酮(DMF)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DMF对PC3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C3细胞凋亡率;JC-1染色观察线粒体ΔΨm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DMF对PC3细胞具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这种抗增殖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DMF可诱导PC3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ΔΨm)下降,并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F促进PC3细胞内procaspase-3活化及其下游底物PARP降解。同时,DMF还促进Bax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使Bax/Bcl-2比值明显增加。此外,DMF可抑制PC3细胞内p38蛋白的磷酸化。结论:DMF可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其促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enzo[a]pyrene-7,8-diol-9,10-epoxide,BPDE)对小鼠精原细胞株GC-1的细胞毒性机制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BPDE处理GC-1细胞,采用Annexin V/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JC-1探针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质Cyt C及细胞总蛋白中caspase-9/3的活化水平,DCFH-DA探针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褪黑素预处理细胞后再进行BPDE染毒,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褪黑素对BPDE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 BPDE可提高GC-1细胞凋亡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同时,BPDE可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线粒体Cyt C的释放,提高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活化水平,并诱导细胞中ROS水平升高.褪黑素预处理则可降低BPDE诱导的细胞凋亡,抑制Cyt C的释放及caspase-9/3的活化,并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降低细胞ROS水平.结论 BPDE可诱导小鼠精原细胞GC-1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而褪黑素在这一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aspase活性和凋亡抑制因子1(CAAP1)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CAAP1的过表达载体pcDNA3/CAAP1和敲降载体pSilencer 2.1-U6 neo/shR-CAAP1(shR-CAAP1),并进行鉴定.SMMC-7721分为4组:pcDNA3/CA...  相似文献   

14.
阻断MEK/ERK上调内质网应激条件下CHOP和p53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EK/ERK信号途径在肝癌细胞SMMC-7721抵抗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EK特异抑制剂PD98059阻断内质网应激介导的MEK/ERK活化,并利用流式细胞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阻断MEK/ERK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关键调控分子GRP78、CHOP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阻断MEK/ERK信号途径后,SMMC-7721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明显增强,CHOP和p5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结论:内质网应激介导的MEK/ERK活化能够通过下调CHOP和p53表达抵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灌肠方中的有效成分澳洲茄胺对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澳洲茄胺抑制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检测澳洲茄胺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CT-116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cl-xl、Caspase-3、Caspase-8、Caspase-9、PARP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I3K、Akt表达情况。结果?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检测法证实澳洲茄胺对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给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强;流式检测发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凋亡增多;qPCR法证实澳洲茄胺能上调Bax、下调Surviv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澳洲茄胺上调Bax蛋白,促进Caspase-3、Caspase-8、Caspase-9、PARP蛋白活化,下调Bcl-2、Bcl-xl蛋白表达,升高Bax/Bcl-2表达比值,并且抑制PI3K、Akt蛋白活化。结论?澳洲茄胺抑制肠癌HCT-116细胞增殖,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调控Caspase家族、Bcl-2家族、Survivin、PARP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对凋亡的2条途径均有作用,即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木松  张贵贤  陈晖  秦维  魏媛媛 《中医学报》2020,35(5):1059-1064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各8只,比较各组裸鼠瘤质量情况,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凋亡的分布、线粒体膜电位的分布、Caspase-3和Caspase-9的分布;透射电镜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瘤体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加味茵陈蒿汤组的平均瘤质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显示:加味茵陈蒿汤组干预的皮下移植瘤的凋亡率高于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发生线粒体膜电位的比率高于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加味茵陈蒿汤组皮下移植瘤细胞出现细胞浆肿胀、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显示:加味茵陈蒿汤干预后的肿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Bcl-2和Bcl-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活化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烯丙基-7-二氟亚甲氧白杨素(ADFMChR)抑制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MTT比色法测定ADFMChR对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ADFMChR对SMMC-7721细胞NF-kB蛋白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ADFMChR有效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其IC50值为3.56μM;Western Blot分析证实ADFMChR下调NF-κB蛋白表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ADFMChR具有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V(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V,GnT—V)表达受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AsGnT—V/SMMC-7721)发生凋亡与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检测ATRA处理前后AsGnT-V/SMMC-7721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关键分子GRP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XBP1(X box binding protein 1)等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测ATRA处理前后AsGnT—V/SMMC-7721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中的重要分子CHOP(C/EBP homologus protein)、caspase-9、caspase-12以及caspase-3的变化。结果GRP78和XBP1的变化表明经ATRA处理后AsGnT-V/SMMC-7721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加剧了,而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凋亡分子CHOP、caspase-9、caspase-12以及caspase-3都发生了激活。结论ATRA诱导AsGnT—V/SMMC-7721细胞发生的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