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凤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微量尿蛋白的患者65例,均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经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经治疗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BUN和SCr水平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还能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并发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分为三组:厄贝沙坦治疗组26例;卡托普利治疗组28例;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组30例。观察4周,收集血压、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三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但联合治疗组较任一单用组更显著减少了尿微量白蛋白(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并发微量蛋白尿患者不但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还具有显著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a,B组口服厄贝沙坦300mg/d,C组口服氨氯地平5mg/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及肝肾功能。结果3组治疗后血压都明显下降,A组和B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P〈0.05或P〈0.01),C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具有平稳的降压疗效,并具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 ,据文献报道 ,我国 6 0岁以上者约 4 0 %~ 4 5 %患有高血压。而由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则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美国由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导致的肾功能衰竭 ,已占全国末期肾病的 2 6 % [1] 。因此 ,对于高血压导致早期肾脏损害的治疗应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而对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 ,有人证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是目前延缓肾病进展最可靠的手段[2 ] 。本院使用贝那普利 (洛丁新 ) ,观察ACEI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 ,并以尿微量蛋白排泄量的多少为评… 相似文献
5.
王明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2):28-2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合并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常规降糖、抗凝、降脂、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对照组:常规治疗未加厄贝沙坦。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时抽血测定空服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24hUpro、UAER、ACR检测,然后对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在常规降糖、抗凝、降脂、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6个月后24hUpro、UAER、ACR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6.
武振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2):60-60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比较两组mAlb检测结果。结果观察验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高,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且各级别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效果显著,即可作为患者诊断的有效指标,且可为预防和保护早期肾损害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疗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日立702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62例高血压患者及78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作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病率高,定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晨峰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及降压疗效.方法 选择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未达标的老年高血压晨峰患者92例,观察睡前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及血压晨峰的变化和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140.1±12.7)mm Hg,晨峰收缩压(45.6±10.8)mm Hg,尿微量白蛋白[(58.6±3.7)mg/L]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睡前加服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129.5±11.8)mm Hg]下降(t=3.18,P<0.05),晨峰收缩压[(14.2±4.1)mm Hg]下降(t=5.74,P<0.01),尿微量白蛋白[(31.7±3.1)mg/L]显著降低(t=5.24,P<0.01).结论 厄贝沙坦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提高血压达标率,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9.
王明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5):28-29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合并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常规降糖、抗凝、降脂、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对照组:常规治疗未加厄贝沙坦.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时抽血测定空服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24 h Upro、UAER、ACR检测,然后对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在常规降糖、抗凝、降脂、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6个月后24 h Upro、UAER、ACR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0.
厄贝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7年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予治疗基本病因、去除诱发因素、休息、限盐,并适当予以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加用贝那普利10mg和厄贝沙坦150mg,每天各1次;对照1组30例,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天1次;对照2组35例加用厄贝沙坦150mg,每天1次;三组均用药6月以上。观察三组治疗前与治疗6月后血压、心率、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6月后血压、心率、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变化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显著。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厄贝沙坦和单独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指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S)及餐后2h血糖(2hPG)等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对血脂、血糖水平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同时测定与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尿蛋白阴性的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0例为高血压组,按照WHO/ISH规定的高血压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同时选取体检正常,无任何病史者1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对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机制不同,部分患者对肾小管的损伤早于肾小球.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和尿α1-MG对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2型糖尿病组(B组)、贝那普利组(C组)和厄贝沙坦组(D组),每组10只。以高糖高脂饮食方法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16周后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稳态血糖(BG)、稳态胰岛素(PGI)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壁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结果B、C、D组TC、TG、LDL-C与BG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F=6.18~182.56,q=3.49~28.36,P〈0.01),但B、C、D组TC、TG、LDL-C与BG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组主动脉血管壁NF-κB及ICAM-1表达水平和浸润的单核细胞数明显少于B组(F=37.64~217.33,q=6.01~22.41,P〈0.01),主动脉内皮损伤程度明显轻于B组。结论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能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壁NF-κB活化、ICAM-1表达和单核细胞浸润,可防止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尿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C)。结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Ⅰ期组尿Alb、TRF、α1-MG均明显升高(P<0.05),而尿IgG、β2-MC无显著差异;原发性高血压Ⅱ期组尿Alb、TRF、α1-MG显著升高(P<0.01),尿IgG、β2-MC明显升高。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其中以Alb、TRF、α1-MG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及有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左氨氯地平及贝那普利联合左氨氯地平治疗,于受试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二维彩色B超,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结果 3组在受试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开始下降,联合治疗组降压疗效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4周IVS、LVPW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LVEF和E/A升高(均P<0.01).3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都有所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不断降低,24周后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P<0.01).结论 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及有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左氨氯地平及贝那普利联合左氨氯地平治疗,于受试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二维彩色B超,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结果 3组在受试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开始下降,联合治疗组降压疗效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4周IVS、LVPW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LVEF和E/A升高(均P<0.01).3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都有所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不断降低,24周后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P<0.01).结论 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 相似文献
18.
早期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持续升高 ,一直将其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并用以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微量白蛋白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业已证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 ,被公认为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早期肾病的首选药物[2 ] 。钙离子拮抗剂(CCB)降压疗效确切 ,但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患者是否有益尚无定论。因此 ,我们用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分别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早期肾病的患者 ,并作如下比较。1 对象与方… 相似文献
19.
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55-355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贝那普利)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服用贝那普利片,对照组服用地尔硫[艹卓]片,检查血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降压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损害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实验室多以尿蛋白定性、血尿素和血肌酐来诊断.但是这些检测指标灵敏度不高.对于早期的肾病损害诊断却并不明确.我们采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探讨mAlb在EH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