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泪液分泌试验与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在老年干眼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情况.方法 对338例就诊于眼科门诊有干眼症状并排除其他眼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及临床干眼症诊断性检查,包括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和BUT测定.结果 338例老年干眼症状患者中,经检查后确诊为老年患者干眼症292例.BUT测定结果阳性者274例;泪液分泌试验结果阳性者170例;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阳性者82例.结论 BUT测定对诊断老年干眼症较泪液分泌试验的差异性较小,稳定性更好,BUT测定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熊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0-2701
摘 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眼膏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 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眼膏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个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18个月;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凝胶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证,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6例(312眼)中老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56例患者中曾经误诊为其他眼病者103例。结论中老年干眼病发病率高,女性多见。眼科医生应掌握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以及传统的三项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干眼是一种能引起眼部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伴有泪膜渗透压增高和眼表炎症的泪液及眼球表面多因素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眼睛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怕光和视力减退,严重时会发生角膜软化穿孔,在检查时可见眼结膜充血。干眼症可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泪液分泌功能正常性干眼两大类。干眼症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目前使用人工泪液和及润滑剂等姑息疗法是临床较为广泛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但疗效欠佳。作者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共100例,分别采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人工泪液和常规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患干眼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手术室护士患干眼症的高危因素,提高护士的爱眼意识,减少职业性伤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干眼症SPEED调查表对手术室和病房护士各7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症状严重者通过眼科医生诊断是否患有干眼症.结果 手术室护士干眼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病房护士(P<0.05).结论 除了年龄因素、长时间电脑前操作等原因可诱发干眼症的发生,手术室护士还会因其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促使干眼症发病率上升.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的护士提供健康指导,可减少职业性伤害,保障护士的眼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用眼时间增加,干眼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趋于低龄化~([1])。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干眼症患者血清及泪液中IL-6、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以便指导临床诊断、预防、改善预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6月在眼科就诊治疗的52例(104眼)干眼患者,均诊断明确。男29例,女23例;年龄32-69岁,平均(53.27±6.73)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了240例(299只眼)眼科普通门诊患者采用Schirmer I试验进行干眼症的筛查效果,认为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症状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重视患者主诉并及时进行干眼症特异性检查,可减少误诊,使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LASIK术后干眼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ASIK术后干眼症发生因素及临床转归。方法:对1 280例2 550只眼采用术前筛选和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干眼检查异常420只眼,与无异常2 130只眼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干眼检查异常,术后发生干眼症危险明显增加,认为对于严重干眼患者慎行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10.
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我们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干眼症患者和健康人泪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分析探讨在对干眼症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的价值。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干眼症患者30例(60眼),均为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且排除其它眼疾的患者,男10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干眼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琪  王毅 《浙江临床医学》2006,8(2):173-174
干眼症是近年来临床较多见的眼表疾病。在我国对干眼症的研究开展较晚,至今仍无系统的干眼症流行病学调奄。随着社会老龄化,电脑、空调在老年人中的应用,空气污染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旨在探讨老年干眼病患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养阴润目汤结合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120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阴润目汤及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干眼症主观症状,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nt staining,FL)、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结论:养阴润目汤结合针刺治疗干眼症能够改善干眼症症状及体征,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陈小梅  曾邦伟  刘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07-2408,2410
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的泪膜功能变化,探讨其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取2012年1~5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48例(96只眼)为观察组。取无全身疾患、干眼症和眼表疾患50例(100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裂隙灯检查、泪河线的测量、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结果左眼与右眼4个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过敏性结膜炎组的BUT和FL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结膜炎组泪液分泌功能与泪河线高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泪膜破裂时间与FL染色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结膜炎会引起泪膜稳定性异常,导致干眼症的发生。泪膜功能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院眼局部用药所致干眼症23例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被诊断为局部用药所致干眼的患者23例(38眼),其中女16例(26眼),男7例(12眼),年龄12~80岁。就诊前眼部的诊断为慢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角膜炎、沙眼、青光眼等。  相似文献   

15.
干眼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轻者仅表现为眼部干燥、发涩、异物感或眼酸感等,重者出现角膜上皮弥漫性点状或片状染色。临床上往往采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患者症状,本次研究采用SmartPlug泪道塞治疗干眼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门诊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诊断为干眼症的病例60例120只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物理方法治疗,如眼睑清洁热敷、睑板腺按摩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8周以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22/3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氯芬酸钠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使用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40岁以上人群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时95例首次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组。40岁以上人群组45例,40岁以下人群组50例。采取术前筛选、围手术期干预治疗等综合措施,观察2组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56眼(30.11%),1个月48眼(25.81%),3个月24眼(12.90%),6个月8眼(4.3%)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且多为轻度;40岁以上的LASIK术后人群发生千眼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40岁以上人群LASIK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机率较高,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减少LASIK术后干眼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01-3402
目的对干眼症患者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分析和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干眼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36/4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79%(25/3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环孢霉素A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环孢霉素A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对诊断为干眼症的37例(74眼)患者,给予0.5%环孢霉素A滴眼液滴眼,3~4次/d,1个月后,改为2次/d,观察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减轻,体征好转71眼(95.9%),除有轻度刺痛感外,无不良反应。结论:环孢霉素A滴眼液可有效治疗干眼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行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能有效缩短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改善眼干、眼涩症状,有助于老年患者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