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和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止其发生发展.糖尿病肾病是导致发达国家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在一些血透中心DN导致的肾衰竭具有增高的趋势.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DN患者在出现蛋白尿后进行治疗往往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早期防治DN,并延缓其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除了降压作用外,对肾脏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患(ESRD)的一个常见病因,患者若不积极治疗,肾小球滤过率(GFR)将以每年10~14ml/min的速度下降,因此寻找延缓DN进展的药物已变得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4.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转换酶抑制剂(ACE Ⅰ)或Ang Ⅱ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阻止肾小球的硬化[1]。从受体水平对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等进行的一些研究发现了肾小球Ang Ⅱ受体结合的异常[2]。我们测定了微小病变阿霉素肾病大鼠(ADR)肾小球Ang Ⅱ受体结合的变化,并对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莞市塘厦医院和东莞市大朗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对象分为2型糖尿病组(T2DM组)97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其中T2DM组根据有无肾病分为52例糖尿病肾病(DN)组和45例糖尿病非肾病(非DN)组;采用标准的酚-氯仿-蛋白酶K法提取外周血DNA;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ACE I/D、ATlR Al166C多态性进行检测。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用HardyWeinberg平衡法。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DN的相关性。结果 DN组和非DN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χ~2检验,DN组DD基因型频率32.6%(17/52)明显高于非DN组DD基因型频率20.0%(9/45)(χ~2=6.62,P0.05);DN组D等位基因频率58.7%(61/104)明显高于非DN组D基因型频率41.1%(37/90)(χ~2=5.94,P0.05)。DN组与非DN组AT1R Al166C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2,P0.05);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亦无明显差异(χ~2=0.21,P0.05)。对照组与T2DM组ACE I/D和ATlR Al166C基因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DN有关,携带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T2DM患者是DN的易感人群。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T2DM并发DN无关。  相似文献   

6.
Ⅱ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肾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Ⅱ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受体)介导的生理、病理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AT2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肾脏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慢性肾衰患者中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左心室功能不全及糖尿病肾病。但近年来ACEI和ARB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影响颇有争议。本文就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目前的临床观察结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Ⅱ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肾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Ⅱ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受体)介导的生理、病理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AT2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肾脏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在慢性肾衰患者中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左心室功能不全及糖尿病肾病。但近年来ACEI和ARB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疗效的影响颇有争议。本文就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目前的临床观察结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肝硬化时的作用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肝硬化模型由CCl4诱导 ,41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10、模型组 11、及治疗组 2 0 (早期 10、中期 10 ) ,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给予 5 0 %CCl4灌胃 ,3ml·kg- 1 ·d- 1 ·次 - 1 ,共 9周。治疗组 :早期组同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灌胃 ,中期组于造模中期 (5周 )开始给药 ,用量 10mg·kg- 1 ·d- 1 至处死前。免疫组织化学及RT PCR检测VEGF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肝硬化组VEGF蛋白、mRNA的表达由 0 77±0 10到 1 94± 0 2 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而与肝硬化组相比Losartan治疗组VEGF表达明显降低到 1 0 2± 0 10及 0 86± 0 15 (P =0 0 0 1)。结论 肝硬化时VEGF表达增加 ,而Losartan可使其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以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角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ACE、AT1和AT2受体在12例银屑病患者典型皮损和非皮损以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ACE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AT1和AT2受体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但荧光信号较弱。在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处,ACE、AT1和AT2受体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似。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ACE表达明显增加,整个表皮层均可见较强绿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亦可见绿色荧光颗粒。和ACE的表达变化类似,在银屑病皮损中AT1和AT2受体表达也明显增加,表皮全层可见分布密集的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也可见荧光颗粒。结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AngⅡ产生和其受体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其受体参与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角化不全的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胃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设立对照组、ACEI组(又分为培哚普利组和卡托普利组)、ARB组(又分为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定期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3周后取出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各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癌周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CEI组和ARB组移植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受到抑制(P〈0.011。ACEI组和ARB组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ACEI组对MMP-7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5);而ARB对MMP-7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ACEI和ARB能明显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毛细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血管紧张素Ⅱ与毛细血管瘤发生、发展及自然消退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T1和AT2受体在29例毛细血管瘤和9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在增生期毛细血管瘤组织中扩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仅见AT1受体表达,未见AT2受体表达.在消退期毛细血管瘤组织中扩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可同时检测到AT1和AT2受体阳性染色信号.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AT1和AT2受体参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及自然消退。  相似文献   

14.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慢性肾脏疾病(CKD)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ng II对肾脏具有多重的非血流动力学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包括促炎症反应和促纤维化的作用。已经鉴定出不同的Ang II产生系统,其中包括特定的局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阻断RAS途径从而起到控制血压、保护肾脏的作用。尽管这些药物成功地用于减少尿蛋白、提高肾的生存率,但仍有众多患者持续进展至终末期肾衰。因此提示单剂量ACE I或ARB并不能完全阻断RAS途径,需要联合应用来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因此,本文从病理生理、机制和适应证等方面就ACE I和ARB联合治疗是否能够终止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脏内存在完整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近年研究发现 ,RAS与糖尿病肾病 (DN)的关系密切。该系统不仅通过影响全身及肾脏局部的血流动力学 ,造成肾小球内高压 ,还与DN发病机制中的蛋白激酶C(PKC)学说、氧化应激 (OS)学说、细胞因子学说及遗传分子学说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人增生性瘢痕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AT1和AT2受体在18例增生性瘢痕和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中,AT1和AT2受体主要分布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胞膜、真皮毛细血管。在生长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T1和AT2受体表达增强(P〈0.05),成纤维细胞亦可见较强的阳性染色信号。随瘢痕逐渐成熟AT1和AT2受体表达逐渐减弱,但仍高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AngⅡ可能通过AT1和AT2受体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深入研究AT1和AT2受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问世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肾脏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目前ACEI和ARB正在IgA肾病(IgAN)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内存在完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近年研究发现,RAS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密切。该系统不仅通过影响全身及肾脏局部的血流动力学,造成肾小球内高压,还与DN发病机制中的蛋白激酶C(PKC)学说、氧化应激(OS)学说、细胞因子遗传分子学说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蛋白尿起病,有肾脏病家族史。肾组织病理检查电镜下见肾小球系膜区和毛细血管袢内皮下大量高电子密度的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染色示纤维连接蛋白阳性,颗粒状弥漫分布于系膜区及血管袢,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诊断明确。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后患者尿蛋白量逐渐减少至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