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核素心肌灌注、心肌代谢、核素心室显像在缺血性心肌病(CAD-CM)和扩张性心肌病(DCM)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多表现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无灌注缺损,代谢显像常与灌注显像一致,核素心室显像表现为弥漫性的室壁运动异常。缺血笥心肌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多表现严重的灌注异常,有灌注缺损且呈节段性分布,灌注与代谢显像不匹配多见,核素心室显像表现为节段性的定壁运动减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核素心肌灌注、心肌代谢、核素心室显像在缺血性心肌病(CAD-CM)和扩张性心肌病(DCM)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多表现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无灌注缺损,代谢显像常与灌注显像一致,核素心室显像表现为弥漫性的室壁运动异常。缺血笥心肌病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多表现严重的灌注异常,有灌注缺损且呈节段性分布,灌注与代谢显像不匹配多见,核素心室显像表现为节段性的定壁运动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前后心肌灌注和代谢的变化.方法 对31例HOCM患者在PTSMA前进行了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FDG)代谢显像,其中15例进行术后急性期(3~7d)99Tcm-MIBI灌注显像和18F-FDG代谢显像复查,以半定量记分法评价各室壁节段灌注和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99Tcm-MIBI灌注显像:90.3%(28/31)的HOCM患者PTSMA术前室间隔放射性浓聚,PTSMA术后80.0%(12/15)的HOCM患者室间隔灌注有不同程度的减低;18F-FDG代谢显像在PTSMA术前54.8%(17/31)的患者表现为代谢异常,术后33.3%(5/15)的患者代谢异常降低,以间隔后段最为明显.结论 99Tcm-MIBI SPECT灌注显像可作为评价PTSMA术后效果的重要手段.18F-FDG代谢显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前后心肌灌注和代谢的变化.方法 对31例HOCM患者在PTSMA前进行了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FDG)代谢显像,其中15例进行术后急性期(3~7d)99Tcm-MIBI灌注显像和18F-FDG代谢显像复查,以半定量记分法评价各室壁节段灌注和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99Tcm-MIBI灌注显像:90.3%(28/31)的HOCM患者PTSMA术前室间隔放射性浓聚,PTSMA术后80.0%(12/15)的HOCM患者室间隔灌注有不同程度的减低;18F-FDG代谢显像在PTSMA术前54.8%(17/31)的患者表现为代谢异常,术后33.3%(5/15)的患者代谢异常降低,以间隔后段最为明显.结论 99Tcm-MIBI SPECT灌注显像可作为评价PTSMA术后效果的重要手段.18F-FDG代谢显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在扩张性心肌病(DCM)的缺血性心肌病(CAD-D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8例DCM和55例CAD-CM均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心肌灌注SPECT及^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PET显像,其中73例行核素心室显像,68例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心肌灌注显像23例(82%)DCM为不呈节段分布的、散在的稀疏,4例(14%)有灌注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并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男179例,女72例,年龄(59±10)岁]代谢综合征患者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计算99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在25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163例(65%)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有狭窄病变,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116例;88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中,82例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正常;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1%(116/163),特异性为93%(82/88),阳性预测值为95%(116/122),阴性预测值为64%(82/129),准确性为79%(198/251).诊断单支、双支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58%(36/61),61%(22/36)和87%(57/66).结论 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有无并发冠心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前后心肌灌注和代谢的变化.方法 对31例HOCM患者在PTSMA前进行了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FDG)代谢显像,其中15例进行术后急性期(3~7d)99Tcm-MIBI灌注显像和18F-FDG代谢显像复查,以半定量记分法评价各室壁节段灌注和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99Tcm-MIBI灌注显像:90.3%(28/31)的HOCM患者PTSMA术前室间隔放射性浓聚,PTSMA术后80.0%(12/15)的HOCM患者室间隔灌注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18F-FDG代谢显像在PTSMA术前54.8%(17/31)的患者表现为代谢异常,术后33.3%(5/15)的患者代谢异常降低,以间隔后段最为明显.结论 99Tcm-MIBI SPECT灌注显像可作为评价PTSMA术后效果的重要手段.18F-FDG代谢显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在大动脉炎心脏受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临床确诊大动脉炎且有心脏受累,并接受了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和心肌显像资料.12例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龄(35±15)岁.将12例患者的心脏受累分为单纯主动脉瓣受累(4例)和冠状动脉受累而无主动脉瓣受累(8例).单纯主动脉瓣受累的患者中,运动和药物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各1例,另2例进行了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中,4例进行了心肌灌注显像(运动和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各1例,静息心肌灌注显像2例),另外4例进行了99Tem-MIBI和16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 单纯主动脉瓣受累的4例患者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左心室扩大,无明显的心肌灌注异常.冠状动脉受累的8例患者中,2例有可逆性心肌缺血,其余6例静息显像即有灌注受损,灌注受损的心肌可存活或不存活.结论 对于大动脉炎心脏受累的患者,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可提供心室形态、心肌灌注和活力等方面的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99Tcm-MIBI SPECT/18F-FDG PE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与心脏MRI延迟增强成像2种影像学方法评价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心肌损伤的特点.方法 对42例明确诊断为IDCM的连续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3±12)岁],行99Tcm-MIBI SPECT、18F-FDG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和心脏MRI延迟成像,间隔时间为3~7d.利用17节段模型分别为各节段心肌灌注和代谢图像的放射性摄取评分,共分为4个等级:0=摄取正常,1=摄取轻度降低,2=摄取中度降低,3=摄取严重降低.根据心肌灌注/代谢匹配情况分为正常、不匹配、轻中度匹配、完全匹配4组;根据心脏MRI延迟成像结果分为无延迟强化、壁间强化、透壁强化3组,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强化组间的灌注/代谢异常率差异和不同灌注/代谢匹配组间的延迟强化发生率.结果 全部42例患者中,18例心脏MRI延迟成像出现延迟强化,其中94.4% (17/18)患者心肌灌注/代谢异常;而另外24例心脏MRI延迟成像无延迟强化患者中,仅有33.3% (8/24)患者心肌灌注/代谢异常(x2=15.944,P<0.001).心肌节段分析中,无延迟强化、壁间强化、透壁强化3组相应的心肌灌注/代谢情况有差异,灌注/代谢正常率分别为86.2% (526/610)、71.0% (44/62)和28.6% (12/42)(x2=14.276,P<0.001).灌注/代谢不匹配组中75.9% (63/83)的心肌节段无延迟强化,而灌注/代谢完全匹配组透壁强化的发生率(44.4%,12/27)明显高于其他3组[正常组2.1%(12/582)、不匹配组18.1%(15/83)、轻中度匹配组13.6%(3/22),x2=112.530,P<0.001].结论 心脏MRI延迟成像检测轻度纤维化更敏感,而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能够检测更多受损但存活的心肌.结合2种影像学方法评价IDCM患者心肌损伤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心肌灌注显像的定量分析、门控心肌灌注显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核素同时采集(DISA)、介入心动图和核磁共振显像(MRI)技术的进展提高了对心肌活力的认识,介入心动图、心肌灌注显像、心肌代谢显像的结合应用提高了心肌活力测定的准确性。心肌活力测定可确定能得益于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并可预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和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双核素心肌SPECT显像与PET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SPECT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对75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采用双探头SPECT仪配备超高能准直器,行DISASPECT显像,同时行18F-FDGPET显像,用半定量法分析图像。结果75例患者中,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222个节段灌注减低,而DISA法FDG-SPECT显像有118个节段(53%)改善,FDG-PET显像有128个节段(58%)改善,即灌注/代谢不匹配,以存活心肌为主。DISA法FDG-SPECT有104个节段灌注/代谢匹配,FDG-PET显像有94个节段灌注/代谢匹配,为坏死心肌。FDG-SPECT与FDG-PET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863,P>0.05)。222个心肌灌注减低节段的FDG-SPECT与FDG-PET的得分符合率为91%。结论DISA法SPECT显像方法简便,费用较低,对检测存活心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99Tc^m-MIBI和^18F-FDG,进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随后进行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2例有1支及其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18例出现血流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2%,20例患者有明显^18F-FDG摄取,灵敏度为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97,P=0.338).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示完全(12例)或部分(3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的心肌节段^18F-FDG摄取增加.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22例患者共51个病变血管(管腔狭窄≥50%)支配的心肌节段中,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发现了25个节段,灵敏度为49%,而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发现了34个节段,灵敏度为67%(x^2=7.30,P=0.008).结论 运动试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进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且与单纯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比较,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对诊断局部缺血心肌节段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选择本院不典型胸闷,胸痛患者292例.均行运动或腺苷负荷99Tcm-甲氧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并与2周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结果比较,以探讨运动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于PTSMA术前3~6[平均(4±1)]d和术后7~15[平均(10±3)]d分别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计算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比值及室间隔缺损范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FR)和室间隔局部EF。结果8例患者术前心肌灌注显像均显示室间隔放射性浓聚。术后心肌灌注显像示7例部分室间隔放射性缺损,其中1例伴左心室下壁放射性缺损;术后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比值明显低于术前(0.76±0.14比1.15±0.11,P<0.01),室间隔缺损范围占左室的(6.42±1.29)%;仅1例室间隔放射性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PFR明显高于术前[(2.29±0.24)EDVs比(1.62±0.28)EDVs,P<0.01],室间隔局部EF明显低于术前[(34±9)%比(57±7)%,P<0.01],但LVEF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脏核素显像有助于判断PTSMA所致心肌损害和心室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双核素显像评价PCI术后心肌代谢与血流灌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结合99mTc-MIBI静息灌注显像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皮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的心肌代谢及血流灌注.材料和方法: 用符合线路ECT对25例AMI患者在PCI术后2周行18F-FDG及99mTc-MIBI显像,通过圆周剖面半定量分析,评价局部心肌灌注、代谢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室壁运动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2周运动正常心肌节段99mTc-MIBI%与18F-FDG%摄取值分别为83.7±15.7、89.4±13.6,比运动减弱节段(68.5±17.3、71.2±18.6)和无运动节段(32.3±14.9、56.1±18.8)高,(P<0.01);3个月后运动恢复心肌节段(n=67) MIBI%、FDG%分别为43.6±14.6、71.1±17.9高于运动未恢复节段(n=49) 的31.5±13.4、48.0±14.3高(P<0.01).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与99mTc-MIBI缺损%成正相关(r=0.791).结论: 心肌血流灌注、代谢显像能预测室壁运动改善,可用于临床判断PCI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代谢显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 33例冠心病患者在成功的 PTCA 及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平均)3个月进行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术前、术后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分别为2.7±0.4与1.7±0.3(P<0.05);心肌细胞代谢低下节段数分别为1.9±0.3与1.2±0.3(P<0.05)。术后较术前心肌缺血及心肌细胞代谢低下节段平均减少数分别为0.98±0.2与0.65±0.2(P<0.05)。结论成功的 PTCA 及支架置入术后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代谢明显改善,但心肌细胞代谢改善程度远不如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心肌存活状况及治疗策略进行评价。方法7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5±10)%]患者,均行99Tcm-MIBISPECT、18F-FDGPE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预测存活心肌。灌注缺损、代谢填充(灌注-代谢不匹配)为心肌存活;灌注、代谢均缺损(灌注-代谢匹配)为心肌无存活;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壁运动、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及收缩末径(LVDs)。血运重建术或内科保守治疗后3-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评价左室壁运动改善情况及LVEF、LVDd及LVDs的变化。结果41例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29例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心肌代谢显像判定为存活心肌节段≥20%的46例患者中,31例接受血运重建术(A1组)、15例内科保守治疗(A2组);存活心肌节段<20%的24例患者中,10例接受血运重建术(B1组),14例内科保守治疗(B2组)。4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无差异。血运重建术后,A1组LVEF由(37.19±9.52)%增至(46.10±7.62)%(P<0.05),LVDd由(57.62±5.89)mm降至(52.38±4.42)mm(P<0.01),LVDs从(44.4±9.53)mm降至(38.35±8.02)mm(P<0.05),存活心肌节段运动情况记分由(10.67±8.14)分改善为(6.77±6.32)分(P<0.05);上述指标在A2、B1、B2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99Tcm-MIBISPECT、18F-FDGPET显像对心肌存活的评价有助于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总结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确诊的10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分析其病史、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显像结果。结果患者多有受过心理打击等应激因素;可表现为突发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电图部分表现为胸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较少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可有室壁瘤形成;核素心肌显像检查示相应区域灌注和代谢不匹配,提示心肌存活;心电图改变及左室功能多较快恢复。结论应激性心肌病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核素心肌显像能够提示病变区存活心肌,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对左心室室壁瘤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70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36±8)%]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进行随访,计算室壁瘤部位、非室壁瘤部位以及左心室心肌灌注和代谢积分,以及灌注-代谢不匹配分(MMS).MMS≥2.0为心肌存活.室壁瘤部位心肌不存活者中,药物治疗为组1,手术治疗为组2;室壁瘤部位心肌存活者中,药物治疗为组3,手术治疗为组4.心源性死亡和心脏事件为随访终点.以Kaplan-Meier方法获得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率的差异.结果 组1至组4患者例数分别为14,23,10和23例.随访1~105(72±32)个月,16例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组3的心源性年死亡率为11.6%,高于组4的1.5%(X2=12.87,P<0.0001),也高于组1的4.8%(X2=4.13,P<0.05)和组2的2.2%(χ2=10.46,P=0.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室壁瘤部位的MMS[风险比(HR)1.40,95%可信区间(CI)为1.11~1.75,P=0.003]和血运重建术(HR 0.35,95%CI为0.18~0.69,P=0.002)是预测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室壁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及长期预后估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腺苷或运动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及评价预后.方法 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男54例,女33例,年龄40~85(56.5±12.5)岁.进行腺苷或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上述患者预后进行了临床随访.结果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CAG均阳性57例,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CAG阴性(无异常和血管狭窄<50%)10例,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阴性、CAG阳性8例,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CAG均阴性12例.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患者预后均较阴性者差,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与缺血面积及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腺苷或运动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诊断和预后评价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