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锦草提取物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地锦草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地锦草提取物对60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MIC.参考MIC结果,选取地锦草提取物敏感的6株皮肤癣菌按文献方法进行杀菌试验.结果 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128~1 024 μg·ml-1,平均MIC为446 μg·ml-1;对石膏样毛癣菌的MIC范围为128~1 024 μg·ml-1,平均MIC为539 μg·ml-1.杀菌结果显示,6株皮肤癣菌均生长,表明地锦草具有抑菌作用,其抗真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真菌生长而发挥作用的,而不具有杀菌作用.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体外实验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地锦草不同醇浓度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选取地锦草提取物敏感的12株皮肤癣菌按文献方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512~1 024μg/ml;对石膏样毛癣菌的MIC范围为341~512μg/ml;对许兰、犬小孢子、须毛、疣状、紫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128~1 024μg/ml。结论地锦草不同醇浓度提取物体外实验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锦草不同萃取部位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地锦草不同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值(MIC)。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地锦草乙醇提取液,得到水、石油醚、氯仿、正丁醇等4个萃取部位;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地锦草各萃取部位对23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MIC。结果由于地锦草萃取分离后的石油醚和氯仿部位在药敏试验中的溶解度甚小,影响结果的科学观察,本研究主要针对正丁醇和水部位的体外药敏进行了检测,正丁醇和水部位对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正丁醇部位的作用优于水部位。结论地锦草萃取部位具有体外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锦草提取物抗真菌作用及对皮肤真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地锦草提取物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其抗真菌作用,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地锦草提取物对60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细胞表面形态结构变化和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平均MIC为446μg/mL,对石膏样毛癣菌的平均MIC为539 μg/mL;扫描电镜下观察地锦草提取物作用于皮肤癣菌后,细胞表面皱缩不平,有严重皱褶、破裂现象;透射电镜下可见,真菌细胞壁不完整,局部有缺损,厚薄不均;细胞膜轮廓不清,局部有破损;胞内细胞器损伤严重,多见空泡化,细胞内成分聚集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可使其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雅丽蔓制剂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采用NCCLS《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抗真菌药敏试验参考方案》(M-38P)方案测定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值。结果:雅丽蔓制剂对石膏样毛癣菌(T.M)的MIC90为190.46ug/ml,平均MIC128ug/ml,对红色毛癣菌(T.r)的MIC90为148.57ug/ml平均NIC93.42ug/ml,对絮状表皮癣菌(E.f)的MIC90为311.27ug/ml,平均MIC128u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M.g)的MIC90,为429.54ug/ml,平均MIC194.01ug/ml。雅丽蔓制剂对真菌中不同菌种的MIC90值范围为148~429ug/ml。结论: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塔热片合用夏塔热软膏的抗真菌消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急、慢性炎症实验动物模型及体内,外抗真菌试验,观察夏塔热片合用夏塔热软膏的抗真菌,消炎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内外合用对急,慢性炎症及常见皮肤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维药地锦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锦草是一种传统的维吾尔药,具有清除异常黏液质、胆液汁及败血、消肿止痒之功能。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并结合导师工作,对地锦草的化学成分、制剂开发及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其抗真菌作用贡献大小,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用HPLC研究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的指纹图谱;用NC-CLS M38-A研究其抗真菌作用;用灰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的抗真菌作用是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特征峰所代表的各化学成分(以特征峰编号作为该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名称)对其抗真菌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为红色毛癣菌:2>5>3>4>1;石膏样毛癣菌:5>2>3>4>1。结论:地锦草不同洗脱部位指纹图谱与其抗真菌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苦参碱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测定苦参碱对13株皮肤癣菌的最小抑茵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苦参碱对武汉羊毛状小孢子茵、武汉白色念珠茵38253的抑制能力最好,MIC为0.78 μg/mL;对上海株絮状表皮癣茵、石膏样小孢子茵、大脑状毛癣茵,武汉株猴毛癣茵、白色念珠茵32035的抑制能力次之,MIC为3.125~6.25 μg/mL;对上海株羊毛状小孢子茵和武汉株近平滑念珠菌的MIC分别为12.5 μg/mL和25μg/mL;而对上海株红色毛癣菌、武汉株断发毛癣菌、武汉株红色毛癣菌、武汉株紫色毛癣菌的MIC大于50 μg/mL。苦参碱对13株皮肤癣茵的MBC与MIC相同。结论 苦参碱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能抑制和杀灭羊毛状小孢子茵、白色念珠茵等多种真菌。  相似文献   

10.
雅丽蔓总黄酮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雅丽蔓总黄酮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采用NCCLS《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抗真菌药敏试验参考方案》(M-38P)方案测定30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MIC值。结果:雅丽蔓总黄酮对真菌中不同菌种的MIC90值范围为110-429ug/ml。结论:雅丽蔓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2)
目的研究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从地锦草40%、70%、95%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中选择最适乙醇体积分数,再对该提取物用乙醚、氯仿、水饱和正丁醇和水相进行萃取分离,比较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结果地锦草95%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活性较优,再经乙醚萃取获得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IC_(50)值为78.8μg/m L,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其含有较多的酚性成分。乙醚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自由基清除能力EC_(50)值为132.9μg/m L,铁离子还原能力EC_(50)值为76.9μg/m L,羟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值为182.7μg/m L,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EC_(50)值为31.3μg/m L。结论地锦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物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地锦草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预先给小鼠SC地锦草水煎剂0.5g/kgd×4d可显著低D-半乳糖胺所致SGPT升高;小鼠ig地锦草水煎剂1g/kg/d×6d,可显著降低异硫氰酸α萘酯所致SGPT、SGOT以及血清胆红素升高,表明地锦草有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西药复方蛇脂清癣软膏对真菌感染动物的治疗作用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红色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感染的豚鼠模型,观察硝酸咪康唑与蛇油、苦参等中药合用制成的蛇脂清癣软膏(SZQX 软膏)经皮肤给药后的抗真菌感染作用;并同时观察其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SZQX 软膏对红色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分别感染的豚鼠有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感染豚鼠局部皮损的镜检评分(P<0.01),效果优于中西药单独运用;SZQX 软膏还能显著减轻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减轻角叉菜胶诱发的大鼠足肿胀程度(P<0.05 或P<0.01),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优于中、西药单独运用。结论:SZQX 软膏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感染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01-104
目的:评价地锦草提取部位对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皮肤模型的影响。方法:建立豚鼠皮肤癣菌感染模型,实验前24h剪除实验动物背部毛发,用无菌粗砂纸轻轻磨破豚鼠背部皮肤,以观察到点状渗血为宜,将红色毛癣菌涂抹于豚鼠皮肤表面。造模成功后,病变部位分别涂抹地锦草提取部位乳膏低剂量(0.1 g/cm2)、中剂量(0.2 g/cm2)、高剂量(0.4 g/cm2)、阳性药特比萘芬乳膏(0.2 g/cm2),以皮肤病变程度、治愈率和真菌镜检转阴率为评价指标,观察地锦草提取部位对豚鼠皮肤癣菌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锦草提取部位对豚鼠皮肤红色毛癣菌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地锦草提取部位高剂量组(0.4 g/cm2)治愈率为88.90%,中剂量(0.2 g/cm2)为87.50%,低剂量(0.1 g/cm2)为77.80%。通过病理切片观察高、中剂量可明显改善感染组织皮肤毛囊生长情况。结论:地锦草提取部位涂抹对豚鼠皮肤红色毛癣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百癣夏塔热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百癣夏塔热(XTR)体外抗真菌的作用。方法:采用NCCLS推荐M-38P方案和M-27P方案分别测定171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和69株临床常见念珠菌的MIC值。参考MIC结果,选取对百癣夏塔热敏感的7种7株皮肤癣菌按文献方法进行杀菌试验。结果:XTR对171株皮肤癣菌的MIC90范围为1.024~2.048mg/ml,以毛癣菌属的敏感性比小孢子菌属高,抗菌谱由强至弱依次为T.rubrum、T.mentagrophy-tys.、T.tonsurance、E.floccosum、T.violaceum、M.gypseum、M.canis,1.024~2.048ng/ml是百癣夏塔热对皮肤癣菌的药敏分界点标准。结论:百癣夏塔热是一个皮肤癣菌的抑菌药。  相似文献   

16.
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真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维吾尔药材地锦草有效部位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地锦草醇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6个洗脱部位,分别为部位一、部位二、部位三、部位四、部位五及部位六;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各部位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确定其最有效部位和敏感菌株;药物干预毛癣菌后分离菌体,按试剂盒要求处理样品,利用硫酸甲酯吩嗪(PMS)反应法,测定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作用。结果地锦草各洗脱部位中,部位六的抗真菌活性最为显著,其对红色毛癣菌(T.rubrum)的平均MIC为149μg/mL,对石膏样毛癣菌(T.mentagrophytes)的平均MIC为149μg/mL,对其他皮肤癣菌平均MIC为192μg/mL,对4种念珠菌的平均MIC均为416μg/mL。不同浓度的地锦草有效部位均可降低红色毛癣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P〈0.01)。结论地锦草不同提取部位对试验菌株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部位六尤为显著,对浅部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定为有效部位。地锦草有效部位抗真菌机制可能与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黏膜等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表现为肩关节活动或受压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部分关节变形。我院在2009年一2012年对43例肩周炎患者用维医药进行医治,疗效显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3例肩周炎患者,男14例,女29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5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月。发病原因分A和B两组,A组是损伤引起的肩周炎,34例,占79.1%。B组是肩关节周围的减退性引起的肩周炎,9例,20.9占%。1.2诊断标准:根据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病历、辅助检验结果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就近年来有关文献对地锦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地锦草的药理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地锦草具有抑菌、抗真菌、止血、解毒、护肝、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作用,目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皮肤病、菌痢、肠炎、病毒性肝炎及各种出血性疾病,加强其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有效的中医药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地锦草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地锦草总黄酮呈剂量依赖性的抗O-2·和·OH-的氧化作用。在VB2-Met-NBT体系中对O-2的SC50=0.58μg/ml,IC50=0.35μg/ml;在Vit·C-Cu2+-Cyto·C体系中对·OH-的SC50=2.4μg/ml,IC50=2.1μg/ml;在Vit·C-Fe2+-DR体系中对MDA的SC50=151.8μg/ml。地锦草的消肿、清热,伤口愈合等药效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清除和抑制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五种金粟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松林  乔传卓 《中药材》1992,15(7):28-31
本文对五种金粟生属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初步鉴定出53种成分,并发现五种植物挥发油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