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飞  肖丹  马萍  张廷模 《四川中医》2007,25(12):20-22
目的:探讨感毒清口崩片对流感病毒FM1致小鼠病毒性肺炎的细胞免疫作用机理。方法:以小鼠经鼻吸入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复制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用感毒清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5天,并设利巴韦林、莲花清瘟阳性对照及正常对照。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ICAM-1、NF-κB P65的表达。结果:感毒清高、中、低剂量组和利巴韦林、莲花清瘟组与模型组比较ICAM-1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NF-κB P6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NF-κB P65的活化程度(棕黄色颗粒)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结论:感毒清能抑制ICAM-1和NF-κB P65,从而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连花清瘟胶囊防治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连花清瘟低、中、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以流感病毒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滴鼻感染小鼠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连花清瘟胶囊对小鼠的一般情况、肺/脾脂数、肺组织炎性病理改变和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变化.结果:连花清瘟低、中剂量对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后的小鼠有如下作用:①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②减轻肺组织炎性病变;③改善感染小鼠的临床症状,减少14 d内小鼠的死亡数,并能延长其平均存活时间(P<0.05);④能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P<0.05).但实验各组小鼠脾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可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平衡机体免疫状态以减轻FM1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益气清瘟解毒合剂中所含益气法中药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中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及肺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探讨益气法中药抗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小鼠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后的不同时相,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动态观察益气清瘟解毒合剂中所含益气法中药对小鼠肺中TNF-α,IL-1,IL-6,IL-10,IFN-γ等5种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经益气法中药干预后小鼠病毒性肺炎肺组织病理损伤的改变。结果:1益气法中药在FM1感染后第1~5天显著降低小鼠肺中TNF-α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7天明显降低小鼠肺中IL-1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3天可能升高小鼠肺中IL-1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3~7天明显降低小鼠肺中IL-6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3~7天显著升高IL-10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1天显著升高IFN-γmRNA的表达。2益气法中药能够显著抑制并修复FM1感染所致小鼠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其作用在流感病毒FM1感染后第3~7天最为突出。结论:益气清瘟解毒合剂中所含益气法中药可能通过调节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失控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对抗肺组织的流感免疫炎性损伤,并促进炎性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影响。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82.5 mg·kg-1),小儿感冒宁合剂组,小儿清瘟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2.8,6.4,3.2 g·kg-1),每组10~12只,体内抗病毒方面,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ICR小鼠造成肺炎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给予小儿清瘟解热颗粒12.8,6.4,3.2 g·kg-1ig,以利巴韦林为阳性药,观察肺部炎症,计算肺指数,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体外抗病毒方面,采用CEP法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清瘟解热颗粒治疗性给药后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γ,NO含量(P0.05,P0.01)。体外抗病毒方面,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可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PR8株,brisbane/59/2007株),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brisbane/10/2009株),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32/2009株),副流感病毒1型(PIV-1),柯萨奇病毒B族2型(Cox B4)致细胞的病变作用。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造成的病毒性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体外多种病毒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连花清瘟胶囊对小鼠病毒感染后肺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FM1、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方法:用流感病毒FM1、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滴鼻感染小鼠建立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利巴韦林组、连花清瘟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肺指数。结果:连花清瘟中剂量对流感病毒FM1、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增高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P<0.01);低剂量仅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有降低作用(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FM1、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感染小鼠的肺损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1感染性肺炎小鼠肺指数、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基因转录水平,CD40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ICR小鼠(SPF级)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7组: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及双黄连组、利巴韦林组、FM1感染模型组、正常组.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造模连续7 d后摘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NF-γ mRNA、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M1感染模型组的肺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及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与FM1感染模型组比较,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其中以毒热平中剂量组最好.毒热平注射液能降低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L-4 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成反向关系,但毒热平注射液组的IL-4 mRN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P<0.001);毒热平注射液能增强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FN-γ 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呈正向相关性,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平注射液能抑制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P<0.001),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性,但毒热平注射液中、小剂量组CD40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利巴韦林组(P<0.05).结论 毒热平注射液体内能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增强肺组织IFN-γ mRNA基因转录,抑制IL-4 mRNA基因转录,抑制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CD40L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益气清瘟解毒合剂拆方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清热解毒法、益气法(以下简称四法)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四法在对抗流感免疫损伤及其修复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在FM1感染的不同时相,动态观察四法对小鼠血清TNF-α,IL-6,IL-1,IFN-γ,IL-105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FM1感染小鼠血清TNF-α,IL-6,IL-1,IFN-γ的含量显著增加,而IL-10的含量在感染后第1天低于正常空白组,在感染后3~7d明显高于正常组。四法中辛温解表法在FM1感染后第5天同时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IL-1的含量,并在感染后第3天及第7天,明显增加血清IL-10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免疫损伤的作用。辛凉解表法在FM1感染后5~7d,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虽在感染后第3天,可能升高血清IL-1的含量,而在感染后第7天又明显降低IL-1的含量,同时在感染后第1~3天及第7天显著升高IL-10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炎性损伤的作用。清热解毒法在FM1感染后3~5d及第7天同时降低血清TNF-α,IL-6,IL-1的含量,在感染后各时相均显著升高IL-10的含量,具有较强的抑制及修复炎性损伤的作用。益气法在FM1感染后3~7d,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虽在感染后第3天,可能升高血清IL-1的含量,但在感染后第7天又明显降低IL-1的含量,并且在感染后3~5d及第7天,明显增加IL-10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对抗炎性损伤的作用。辛凉解表法在FM1感染后第3天,显著增加血清IFN-γ的含量,而清热解毒法与益气法在FM1感染后1~3d及第7天明显升高血清IFN-γ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及抑制免疫损伤的作用。结论:中药能通过纠正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对抗机体的免疫损伤,并促进损伤的修复,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的抗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流感病毒FM1制备小鼠肺感染模型,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肺组织匀浆中流感病毒血凝滴度、T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以及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显著,而且还对肺组织匀浆中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痰热清注射液还能显著增强FM1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的功能,显著提高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FN-γ含量。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1感染性肺炎小鼠肺指数、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基因转录水平、CD40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以ICR小鼠(SPF级)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7组: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及双黄连组、利巴韦林组、FM1感染模型组、正常组。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造模连续7d后摘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NF—γmRNA、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M1感染模型组的肺指教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及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与FM1感染模型组比较,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其中以毒热平中剂量组最好。毒热平注射液能降低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L-4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成反向关系,但毒热平注射液组的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P〈0.001);毒热平注射液能增强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FN-γ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呈正向相关性,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平注射液能抑制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P〈0.001),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性,但毒热平注射液中、小剂量组CD40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利巴韦林组(P〈0.05)。结论毒热平注射液体内能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增强肺组织IFN-γmRNA基因转录,抑制IL-4mRNA基因转录,抑制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CD40L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清暑解表方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血清IL-6及IFN-γ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FM1小鼠感染模型,清暑解表方高、中、低剂量分别给药,以利巴韦林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且IFN-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暑解表方高剂量可降低血清中IL-6的含量,高、中剂量能升高IFN-γ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暑解表方可能通过调节IL-6及IFN-γ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益气清瘟解毒合剂拆方4法(以下简称拆方4法)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上述4法抗流感免疫损伤及免疫修复的机制.方法:在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后的不同时相,用ELISA法检测拆方4法干预后小鼠肺中TNF-α,IL-6,IL-1,IL-10,IFN-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FM1感染小鼠肺中TNF-α,IL-6,IL-1,IFN-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IL-10的表达无变化.拆方4法均在FM1感染后3~5d显著降低肺中TNF-α的表达.其中辛凉解表法、清热解毒法及益气法在FM1感染后各时相均明显增加肺中IFN-γ的表达.辛温解表法在FM1感染后1~3d及第7天显著降低肺中IL-6的表达,在3~7d降低IL-1的表达,在第3天及第7天增加IFN-γ的表达,第1天及5~7d明显增加IL-10的表达;辛凉解表法在FM1感染后各时相明显降低肺中IL-6的表达,但明显增加IL-10的表达,在感染后第3天,可能增加肺中IL-1的表达,但在感染后第7天又降低IL-1的表达;清热解毒法在FM1感染后3~7d显著降低肺中IL-6的表达,5-7d明显降低IL-1的表达,在1~5d明显增加肺中IL-10的表达;益气法在FM1感染后第1天及5~7d显著降低肺中IL-6的表达,在3~7d明显降低IL-1的表达,在第5天显著增加肺中IL-10的表达.结论:清热解毒法和益气法在FM1感染后第5天对肺组织免疫炎症损伤具有较强的对抗作用,有利于损伤的修复,而辛温解表法在感染后第3天、辛凉解表法在感染后第5天显示出一定的对抗肺组织免疫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γ-干扰素(γ-IFN)的影响。方法:滴鼻感染建立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利巴韦林组,连花清瘟胶囊大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γ-IFN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组γ-IF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连花清瘟胶囊大剂量组(P〈0.05);连花清瘟胶囊低剂量组(P〈0.01);连花清瘟胶囊中剂量组(P〈0.001)。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中γ-IFN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病炎清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分组给药5天,观察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及感染后小鼠肺组织IFN-γ含量及血清Ig M含量的变化。结果:病炎清颗粒组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及抑制率,提高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FN-γ表达及血清Ig M含量。结论:病炎清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胚芽滋养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2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胚芽滋养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2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小鼠复制病毒性肺炎模型,应用胚芽滋养胶囊进行治疗,并以病毒唑注射液为对照;检测感染不同时相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水平.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导致小鼠血清IL-2降低,TNF-α增高,而胚芽滋养胶囊可以提高FM1感染小鼠IL-2活性,降低TNF-α水平.结论胚芽滋养胶囊抗病毒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翘柴桂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鼠肺适应株感染小鼠,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模型,用不同浓度银翘柴桂颗粒溶液治疗后,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及细胞因子IL-2、IL-6含量;中性红比色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银翘柴桂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明显上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而中高剂量组能够提高IFN-γ、IL-2活性,同时抑制IL-6的活性(P<0.05)。结论:银翘柴桂颗粒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黄芩、板蓝根、白头翁、虎杖、白花蛇舌草5种清热解毒代表药物抗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免疫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后的不同时相(初期、极期、后期),采用ELISA法,动态观察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5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黄芩在感染后第3日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并于感染后各时相均可增加IFN-γ含量,感染后第1~5日增加IL-10含量。板蓝根在感染后第3日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第3~5日降低IL-6含量,并在感染后第1天升高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3~5日能升高IFN-γ含量。白头翁在感染后第3日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同时显著升高IL-10含量。虎杖在感染后第1日可显著升高血清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白花蛇舌草在感染后第3日降低血清IL-6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结论黄芩的抗流感作用主要表现在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极期;板蓝根在流感病毒感染的各个时相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白头翁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可抑制炎性损伤;虎杖在感染流感病毒的初期与后期均可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白花蛇舌草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及后期均可起到一定的抗免疫炎性损伤。各药物均具有抑制炎性损伤、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防止休克、退热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机体免疫,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效方益气清瘟解毒合剂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确定益气清瘟解毒合剂抗流感免疫损伤方面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为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动态观察益气清瘟解毒合剂干预治疗后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TNF-α,IL-6,IFN-γ,IL-10的蛋白表达感染模型组高于正常空白组,在第3天TNF-α,I-L6,IFN-γ均达峰值,感染模型组与正常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益气清瘟解毒合剂组TNF-α,IL-6,IFN-γ较感染模型组有所下降,第3天3个指标下降均差异显著。但益气清瘟解毒合剂组较感染模型组IL-10的水平则有所提高,二者比较,差异显著。说明益气清瘟解毒合剂可以抑制TNF-α,IL-6,IFN-γ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阐释了临床应用益气清瘟解毒合剂治疗流感,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炎症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19.
痰咳净粉雾剂对流感病毒FM1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痰咳净粉雾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性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以流感病毒甲型鼠肺适应株(FM1) 滴鼻感染小鼠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痰咳净粉雾剂低、中、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运用Western-Blot检测感染24 h后NF-κ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阐明药物的调控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感染3 d后,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痰咳净粉雾剂不同剂量对小鼠肺指数及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痰咳净中、高剂量有以下作用:①对感染病毒24 h后的小鼠肺组织中NF-κB表达有下调作用;②能降低小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③能降低肺指数;④能改善感染小鼠的临床症状,减少15 d内小鼠的死亡数,并能延长其平均存活时间(P<0.05).结论:痰咳净粉雾剂可通过调节NF-κ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FM1 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毒热平注射液体外对小鼠T细胞功能及杀伤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靶细胞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毒热平注射液低、中、高(2.1、8.5、17.0μg/mL)剂量对正常小鼠、感染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的脾细胞数目、产生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及T细胞杀伤FM1感染巨噬细胞Ana-1功能的影响。结果毒热平注射液体外能抑制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正常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能保护FM1感染的小鼠脾细胞,并抑制其产生Th2型细胞因子IL-10,而使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还能直接增强T细胞对FM1感染的靶细胞(Ana-1)的杀伤能力(P0.05,P0.01)。结论毒热平注射液体外作用于小鼠T细胞,可增强有利于抗FM1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