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红 《医药世界》2010,12(3):259-260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6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与小剂量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9.2%,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心脏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最主要的临床类型,约占原发性心肌病的70%~80%。其主要特征是单侧或两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预后极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在美国每年有上万人死于扩张型心肌病[2]。我院自2007-01~2009-12间共收治扩张型心肌病病人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迄今为止病因未明,其发展可能与初始的病毒感染介导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网以及细胞的凋亡有关。近十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病死率较高。有资料显示心肌病占心脏病住院总人数的25%。我院自1985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扩张型心肌病235例,其中死亡3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的转归,方法:对扩张型心肌病165例,肥厚型心肌病27例,未定型心肌病8例进行长期观察,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死因明确:发生与心肌 有关的急性事件;观察5年以上,结果:发生心衰者22%,其中半数致死,房颤24.5%,脑栓塞16%,经内科治疗活存率90%和72%。发生猝死者6例,仅1例救治,其他各型心律失常47.5%,单纯心脏肥大10%预后均较好,内科治疗多长期生存,结论:原发性心肌病未有特效疗法,预防心衰,适当治疗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1例分析福建化纤化工厂职工医院曾子芳扩张型心肌病(P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收集我院1984年以来确诊的11例进行分析。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80年WHO/ISFC专题小组的报告提出的扩张型心肌病的诊...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与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至今病因未明,目前尚无彻底治疗方法,一旦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本文综合我院1996-2000年75例确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是否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分常规治疗组及倍他乐克治疗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观察倍他乐克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猝死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6例扩张型心肌病猝死与存活的6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持续性室速猝死率66.67%,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猝死率33.33%;猝死组生前平均Q-T离散度(QTd)、右室流出道显著延长或增宽。结论:持续性室速、心室晚电位阳性、QTd延长、右室流出道加宽可能是扩张型心肌病猝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β-阻滞剂在原发性及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病人治疗中的作用。三心脏功能许多研究证实,长期β-阻滞对左室射血分数(EF)确有有益影响。使用β-阻滞剂超过2个月,病例超过40例的所有随机试验一致显示EF值增加。已研究了β-阻滞剂用量的重要性,布新洛尔(bucindolol)改善EF值从使用最低剂量(-日125mg)的3、9%到最高剂量(一日200mg)时的78%。后来类似资料显示,卡维他洛剂量从一日125mg增加到25,50mg,EF改善了5~8单位。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患者,EF增加一般高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1血液动力学效应已报…  相似文献   

9.
小儿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27例临床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儿科朱立行林英哺扩张型心肌病(DCM)为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心脏疾患,且预后较差,常因难治性心衰或致命性心律失常而死亡。现将我院1984~1995年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27例作一分析。一、一般资料27例均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原发性心肌病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家族性心肌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既往曾认为家族性心肌病多属肥厚型,近年也有扩张型的报导。我院于1978年8月经 X 线检查发现一家系家族性心肌病,并经其它辅助检查证明为扩张型。将其报导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而扩张型心肌病与慢型克山病很难鉴别。本文对78例扩张型心肌病与46例慢型克山病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8例原发扩张型心肌病(DCM)均为住院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研究对1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肥厚型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不同,约1/3的患者有家族发病史。约10%左右的患者在婴儿期即被发现,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为先天性病变。男女患病概率相等,症状大多起始于30岁以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2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在心脏声象图上的特征表现,并与心电图、X线改变进行比较性的分析,认为心脏声象图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在非创伤性诊断方法中,其诊断率是较高的,性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邓昌明  黄晶  刘东  罗开良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53-1054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35例和24例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外基质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以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含量,将AngⅡ、ALD分别与PCⅢ、LN、HA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血浆AngⅡ、ALD浓度明显增高,AngⅡ、ALD分别与PCⅢ、LN、HA密切相关。结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AngⅡ、ALD分泌明显过多,在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10例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予以分析;方法:胸3-4棘突间隙硬脊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6cm,注入0.5%利多卡因5ml,阻滞胸1-5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每2小时注入一次,同时根据病情加用内科一般治疗,每4周为一个疗程,记录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入院时心功能为Ⅳ级有75例,出院时达Ⅰ-Ⅱ级者有52例(69.3%);入院时为Ⅲ级者152例,出院时达Ⅰ-Ⅱ级者148例(97%);入院时为Ⅱ级84例,出院时48例转为1级(57%),入院时心功能为1级者均为来院巩固治疗的病人。210例患者中在院内死亡有6例,均为猝死,其中排便后3例,低血压1例,晚餐后1例,由外院转入后2日猝死1例。出院后3年随访200例,死亡36例(占18%);结论:上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延长生命和降低死亡率有确切疗效。扩张型心肌病属进展性疾病,病程长短不一,出现症状但未经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约60%一70%在两年内死亡,5年病死率约50%。采用上胸段硬膜外腔交感神经阻滞(thoracic epidural sympathetic block,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获得比内科常规治疗方法优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东育  罗勇  杨银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99-2500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居心肌病之首位,预后较差的一种心脏病。现将我院2000年以来应用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DCM心力衰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按照病理生理学分类,心肌病可分为扩张型(充血型)、肥厚型、梗阻型、限制型及不定型五种类型,而以扩张型最多见。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是心室扩大,泵功能降低,心排出量减少,心室充盈压升高,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心肌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  相似文献   

19.
智慧文 《淮海医药》1999,17(9):54-54
1995年3月-1998年5月我科收治扩张型心肌病16例.现将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原发性心肌病大多预后欠佳 ,而早期诊断又较为困难 ,为提高诊断正确率 ,我们总结了 1984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间的小儿心肌病病例 3 5例 ,发现小儿原发性心肌病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尤其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5例小儿原发性心肌病中 ,其中扩张型占2 6例 ,临床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11例 ,误诊率为 42 3 % ;肥厚型心肌病 9例 ,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4例 ,误诊率为44 4%。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 11例扩张型心肌病中 ,最终证实有 2例合并存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 2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主要为气急、紫绀、心脏杂音等 ,参见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