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92例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换药止痛总有效42例(91.30%),对照组换药止痛总有效33例(71.7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状态、疼痛感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疼痛感。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门诊换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药是一项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包括伤口检查、清洁消毒及拆线缝合、污染创面的换药。本文通过对门诊换药室 6 0例不同年龄换药病人进行观察 ,发现不同年龄组换药患者有不同的心理变化 ,对各种年龄组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可收到较好效果 ,现将笔者多年来工作实践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门诊换药病人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6~ 70岁 ,平均 38岁。其中儿童组 18例 ,老年组 17例 ,中青年组 2 5例。伤口检查 10例 ,污染创面换药 2 0例 ,拆线缝合 30例。2 心理护理2 .1 儿童换药心理护理 :儿童患者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外伤伤口血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方法,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我院门诊外科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共接待200例次换药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换药体会。结果:根据患者伤口类型采取相应的换药方法并规范换药操作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未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的情况。结论:门诊外科换药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质量与伤口愈合效果,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换药方法与换药时间的合理性,进一步规范换药操作,从而保证伤口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门诊换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外科门诊300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不同的伤口或创面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结果300例外科门诊换药患者,明显缩短更换敷料的次数和时间,促进伤口愈合。结论采取正确的临床护理操作,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结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结果 3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经过20~60d的住院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后,治愈23例,足痛消失,局部皮肤颜色改善,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不再有麻木感;有效控制24例,溃疡缩小变浅,无感染,无坏死组织,继续门诊换药可达到愈合;无效1例,转外科治疗。结论综合护理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60例外科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外科急腹症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即术前完善手术准备和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术后做好患者康复治疗。结果 5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但并发术后伤口感染1例,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换药等治疗,住院10 d后伤口愈合出院。腹主动脉刺伤1例患者因出血过多,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切实做好外科急腹症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能够极大地帮助患者手术治疗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结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结果 3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经过20~60d的住院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后,治愈23例,足痛消失,局部皮肤颜色改善,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不再有麻木感;有效控制24例,溃疡缩小变浅,无感染,无坏死组织,继续门诊换药可达到愈合;无效1例,转外科治疗.结论 综合护理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外科门诊接收的换药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加用心理护理。对两组换药患者的心理情绪、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换药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 0.05),切口愈合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门诊外科换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促进其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和疼痛缓解,提高换药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正>门诊换药是外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治疗中护理工作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正确的换药方法和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伤口愈合、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现收集我院2010—2012年2680人次的患者就诊资料,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换药方法和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10—2012年我院外科门诊就诊换药的患者,总计2680人次,其中普通伤口处理1 420人次,特殊伤口换药980人次,疖痈类处理280人次。2换药目的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伤口进行处理,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避免再次受到损伤;通过给患者适时适度换药可清除创面上的分泌物、溶液和各种妨碍伤口愈合因素,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同时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检查和保证引流通畅及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以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相似文献   

10.
将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按传统方法换药促使伤口愈合;治疗组22例,在传统方法换药的基础上及时在伤口内填塞解尔分思促使伤口愈合.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经t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门诊各科外伤换药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换药室在外科门诊也是必不可少的,直接接触各科的各种无需住院的创伤,缝合换药的患者。这就要求换药室护士不但能够对外科各种创伤伤口有所了解还要掌握相关知识、换药注意事项,要求护士素质好、有耐心、有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完成告知义务,帮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应注意的问题,尽快使创伤愈合避免不必要情况对创伤产生不良影响,延长愈合时间。现将两年多的门诊换药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门诊外科换药,是外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约占外科门诊工作量的一半左右。通过这数十年对外科患者的换药工作,可将其分为普通伤口的换药、特殊伤口的换药、急性软组织损伤及肿疖患者的换药这四部分。针对不同的伤口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来帮助病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疾病已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创伤却有增无减,因此,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合理的换药方法,是保证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现将我科2年来门诊换药2100例次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9-2007年53例6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46例,切除率为86.8%。根治性手术38例(71.7%),并存病45例(84.4%)。结论手术切除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合理处理并存病、充分的肠道准备、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特点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1年收治60例60岁以上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择期手术38例全部治愈出院,急诊手术治愈22例,死亡4例。结论急性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复杂,基础病多,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才能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美宝疮疡贴联合乙醇外科换药预防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骨科住院行四肢骨折外固定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乙醇消毒联合美宝疮疡贴外敷针孔换药预防术后针道感染,对照组仅采用乙醇消毒外科换药方法预防术后针道感染。观察比较2组术后针道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术后针道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宝疮疡贴联合乙醇外科换药可减少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进行门诊换药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60例门诊换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门诊换药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30例):选择传统沟通方式展开;观察组(30例):选择护患沟通技巧展开;最终就两组门诊换药患者投诉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门诊换药患者投诉率(26.67%)对比,观察组(3.33%)获得明显降低(P<0.05,χ~2=6.4052);同对照组门诊换药患者护理满意率(70.00%)对比,观察组(96.67%)获得明显提升(P<0.05,χ~2=7.6800)。结论护理人员对于门诊换药患者选择护患沟通技巧进行干预,对于患者投诉率降低以及护理满意度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提高门诊换药患者的工作配合度。  相似文献   

18.
拔甲术是外科门诊常见小手术,常用于甲沟炎或外伤所致甲床裂伤甲下淤血者.在换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换药本身对创面的影响,减少频繁换药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我院对拔甲术后患者换药时应用爱康肤银,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对外科手术后Ⅱ期愈合的切口患者进行给予湿性愈合疗法,观察患者的愈合手术切口的效果,对湿性愈合疗法与干性愈合疗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文研究资料主要来源自60例手术切口Ⅱ期愈合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将其中一组设置为对照组,临床治疗时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换药;另一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临床在治疗时给予湿性愈合疗法对手术切口Ⅱ期愈合患者进行换药。分析两组患者的愈合手术切口疗效,并分析湿性愈合疗法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结果通过对两组手术切口Ⅱ期愈合患者临床给予湿性愈合疗法和干性愈合疗法,观察结果得出,研究组的患者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的换药次数相比,研究组的患者换药次数要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湿性愈合疗法在临床中对手术切口Ⅱ期愈合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疗效,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换药次数少,为患者带来方便,与传统的干性愈合疗法相比较,具有很高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田淑惠 《家庭医药》2016,(8):159-160
门诊换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伤口换药是外科医护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换药工作是否到位,对患者伤口的愈合快慢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