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符合条件患者共计85例,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与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值,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有氯吡格雷抵抗13例(氯吡格雷抵抗组),其与对照组的各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15.3%,胰岛素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之间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3、5 d,分别由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对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凝血酶诱导服药3、5 d后的氯吡格雷抵抗率分别为25.6%、29.5%,由ADP检测的抵抗率分别为6%、5%。其中,应用凝血酶作为诱导剂时,55例(71%)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后3 d升高。抵抗组与有效组的ISI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②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③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抑制ADP,ADP被抑制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上调。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3、5 d,分别由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对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凝血酶诱导服药3、5 d后的氯吡格雷抵抗率分别为25.6%、29.5%,由ADP检测的抵抗率分别为6%、5%。其中,应用凝血酶作为诱导剂时,55例(71%)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后3 d升高。抵抗组与有效组的ISI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②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③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抑制ADP,ADP被抑制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上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将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观察两组UA危险分层变化、有效率、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利用SPSS16.0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心绞痛分层两组均有减低,高危、中危分层例数均减少,其中高危、中危病例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酸、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及ST和TIB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降低炎症指标,进一步改善心肌缺血,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可提高疗效,能使患者风险分层递减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他汀类、硝酸酯类、β-阻滞剂和或地尔硫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选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选用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缺血性ST-T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为95%(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其病生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形成难溶血栓,从而导致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或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2]。由于该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化,且预后不良,早期的治疗及正确适当的药物选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探讨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7.
苑磊  张代富 《医药导报》2010,29(12):1607-1610
[摘要]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常规手段。氯吡格雷抵抗是指一些接受了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仍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现象。尽管不同的研究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不同,但已证明氯吡格雷抵抗和心血管事件存在明确关系。该文主要对氯吡格雷抵抗的实验室检查、发生机制、发生率、临床意义及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张羽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91-9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进行抗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 75.00%);治疗后治疗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出血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预后,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组(A组,51例)和国产氯吡格雷组(B组,51例)。B组在常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国产氯吡格雷75 mg,1次/d,持续4周。在入组前以及服药每周内门诊随访,共4周,询问病史,不良反应以及行活动平板检查。结果10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4周内,B组胸痛发作每周次数减少(4.2±0.5)次,而A组减少(2.1±0.8)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硝酸甘油消耗量B组平均减少(6.1±0.7)片而A组平均减少(3.3±0.9)片(P〈0.05)。运动平板运动持续时间B组增加(63.6±2.3)s而A组增加(31.6±2.2)s(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国产氯吡格雷,可以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长期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波立维治疗,疗程9个月.对照组不给于波立维.两组均给予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9个月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紧急血管重建)和安全性终点事件(出血、胃肠道反应和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9个月内联合心血管事件明显下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全性终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氯吡格雷长期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琴  鲁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29-1930
目的:评价不稳定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于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受试组(氢氯吡格雷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用药期间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受试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受试组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硝酸甘油平均日耗量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8%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对30例胰岛素抵抗患者(试验组)及50例非胰岛素抵抗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按照两组的MMSE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30例胰岛素抵抗者(试验组)小学、中学、大学各文化程度组认知功能障碍分别为26.67%、16.67%、23.33%,合计为66.67%;50例非胰岛素抵抗者(对照组)分别为8%、10%、6%,合计为24%;前者各文化程度组认知功能障碍阳性百分比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高度相关性,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国产氯吡格雷)和B组(进口氯吡格雷),均于入院后即刻口服负荷量300mg,之后75mg/d。2组病例均给予冠心病常规保守治疗,用药30d观察发病后30d内的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同时监测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终点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冠心病重要危险因子-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钠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及治疗组血脂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