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雅芬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54-175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0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73例,占20.9%,女性186例患者中尿路感染者54例(29.0%),高于男性糖尿病患者164例中尿路感染者19例(11.6%)(X^2=16.08,P〈0.01);空腹血糖〈11.1mmol/L,尿路感染者31例(17.4%),空腹血糖≥11.1mmol/L,尿路感染者42例(24.4%),餐后2h血糖〈16.7mmol/L,尿路感染者28例(15.4%),餐后2h血糖≥16.7mmol/L,尿路感染者45例(26.8%),血糖越高,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越高(X^2=2.60、6.88,P〈0.01);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183例中并发尿路感染者48例(26.2%),高于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167例中并发尿路感染者25例(15.0%)(X^2=6.70,P〈0.01);尿培养显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4.9%(62/7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59.7%(37/62),其次为粪肠球菌,占11.2%(7/62),另还有阴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结论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病程长、血糖高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血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828例40岁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别对空腹血糖≥5.6mmol/L和空腹血糖≥6.1mmol/L的空腹血糖受损者的血压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以空腹血糖为6.1mmol/L为切点诊断的245例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1.43%,男性(34.55%)高于女性(28.89%),P〈0.05;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4.90%,男性(43.64%)低于女性(45.93%),P〉0.05;在以空腹血糖为5.6mmol/L为切点诊断的627例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1.74%,男性(34.54%)高于女性(29.89%),P〈0.05;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7.05%,男性(51.41%)高于女性(44.18%)(P〈0.05)。结论:分别以5.6mmol/L和6.1mmol/L为诊断切点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总患病率分别为76.33%和78.7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对15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者多于病程短、血糖控制达标者,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者高于无并发症者(P值均为〈0.05);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最常见。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及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80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40例,实验组常规治疗外行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和相关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9.1±2.2)mmol/L,餐后2 h血糖为(13.5±2.7)mmol/L。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6±1.2)mmol/L,餐后2 h血糖为(9.2±2.1)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定期监测、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的人数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善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80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40例,实验组常规治疗外行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和相关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9.1±2.2)mmol/L,餐后2h血糖为(13.5±2.7)mmol/L。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6±1.2)mmol/L,餐后2h血糖为(9.2±2.1)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定期监测、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的人数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善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两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方法:对3828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空腹血糖≥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据不同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分析负荷后2h血糖代谢情况。结果:在以空腹血糖为6.1mmol/L为切点诊断的245例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41.22%,女性(25.71%)高于男性(15.51%);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20.82%,女性(11.84%)高于男性(8.98%)。在以空腹血糖为5.6mmol/L为切点诊断的627例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为37.00%,女性(23.76%)高于男性(13.23%);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3.88%,女性(9.52%)高于男性(4.63%)。结论:以空腹血糖为5.6mmol/L和6.1mmol/L为切点诊断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代谢异常率分别为50.88%和62.04%,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7.
张艳超 《河南医药信息》2010,(15):97-98,1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血清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二者不同时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胰高血糖素偏高比例均明显高于胰岛素水平低下患者比例(P〈0.05)。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胰高血糖素偏高者百分比与胰岛素水平低下者百分比分别为:空腹胰高血糖素为60%,(150±33)pg/ml,P〈0.01,胰岛素为4.29%,(4.4±0.8)mIU/L,P〈0.01;餐后1h胰高血糖素为91.86%,(154±37)pg/ml,P〈0.01,胰岛素为72.86%,(20.2±5.9)mIU/L,P〈0.01;餐后2h胰高血糖素为91.43%,(144±31)pg/ml,P〈0.01,胰岛素为38.57%,(15.1±3.4)mIU/L,P〈0.01;餐后3h胰高血糖素为71.43%,(141±30)pg/ml,P〈0.01,胰岛素2.86%,(4.1±0.74)mIU/L,P〈0.01。结论胰高血糖素异常升高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的重要因素,检测胰高血糖素水平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糖尿病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地塞米松给药途径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行肌肉注射,研究组行羊膜腔注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6.76±1.08)mmol/L及餐后2h血糖(7.72±0.93)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行地塞米松羊膜腔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升高,安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已接受长期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服用氯氮平80例的不同时点进行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BG)的测定。结果使用氯氮平治疗3个月末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明显增高(P〉0.05);治疗12个月末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增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氮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异常(空腹血浆血糖≥6.1mmol/L,餐后2h血浆血糖≥11.1mmol/L)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氯氮平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代谢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药瑞格列奈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瑞格列奈及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BG由(7.88±0.65)mmol/L降至(6.19±0.61)mmol/L(t=10.90,P〈0.05),2hPG由(14.52±1.96)mmol/L降至(7.97±0.83)mmol/L(t=17.73,P〈0.05),HbA1c由(8.68±1.35)%降至(6.64±0.68)%(t=7.76,P〈0.05),实验组治疗后2hPG及HbA1c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t=-4.67,P〈0.05;t=-4.2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IC)>7.5%]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20例)和对照组(优泌林70/30,20例),疗程12周,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价其有效性.根据低血糖反应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安全性、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 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于治疗前分别为:(10.60±2.51)mmol/L和(10.81±2.32)mmol/L、(15.60±5.22)mmol/L和(15.71±5.41)mmol/L、(9.11±2.01)%和(9.21±2.23)%,治疗后分别为:(6.53±2.11)mmol/L和(6.81±2.55)mmol/L、(8.90±2.30)mmol/L和(9.21±3.34)mmol/L、(6.95±0.79)%和(7.01±2.1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现4次(20%)低血糖症状,对照组有13次(65%)低血糖症状发作,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TG、Bun、Scr、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亚平  李维君 《江西医药》2014,(10):1068-1070
目的:探讨饮食日记对I型糖尿病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4例I型糖尿病患儿控制血糖稳定出院后,根据患者家属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在营养师指导下每周3d进行饮食日记和血糖监测,共6个月;对照组维持出院时营养师制订的饮食计划进食,每月复查一次血糖。分别于方案实施后2个月和6个月评估两组患儿血糖值(睡前、空腹及餐后2h)、血浆白蛋白、身高、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进行饮食日记干预2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7.2±2.3)mmol/L,空腹(6.9±2.7)mmol/L,餐后2h血糖(8.1±2.1)mmol/L;血浆白蛋白(39.1±2.5)g/L;身高(131.5±0.5)cm;体重(25.5±1.4)kg。对照组2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8.6±3.8)mmol/L,空腹(8.4±4.3) mmol/L,餐后2h血糖(10.9±4.2)mmol/L;血浆白蛋白(36±2.8)g/L;身高(130.5±1.1)cm;体重(23.5±1.4)kg。观察组饮食日记干预6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6.2±1.3)mmol/L,空腹(4.9±0.4)mmol/L,餐后2h血糖(7.6±0.6)mmol/L;血浆白蛋白(43.8±2.8)g/L;身高(134.5±1.2)cm;体重(27.7±1.5)kg。对照组6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8.9±4.2)mmol/L,空腹(8.5±2.6)mmol/L,餐后2h血糖(11.2±4.3)mmol/L;血浆白蛋白(35.5±3.6)g/L;身高(132±1.5)cm;体重(24.6±0.8)kg。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饮食日记干预前及干预后,患儿血糖值(睡前、空腹及餐后2h)、血浆白蛋白、身高、体重数据呈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日记有助于控制患儿血糖,使之保持平稳;而且有助于保证患儿各项营养,促进了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糖水平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依据血糖水平不同分为A组(空腹血糖4.3~6.0 mmol/L,餐后2 h血糖4.5~8.0 mmol/L)、B组(空腹血糖6.3~7.1 mmol/L,餐后2 h血糖8.2~10.1 mmol/L)、C组(空腹血糖6.4~8.0 mmol/L,餐后2 h血糖10.2~11.0 mmol/L)及D组(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2 h血糖>11.0 mmol/L),每组25例。四组患者均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B组为88.00%,C组为64.00%,D组为56.00%;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05);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11、8.420,P<0.05);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6.349,P<0.05);C组与D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加以控制,能够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8例糖尿病患者中46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8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46例,其感染率为24.46%。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8.2倍。老年人感染率占16.6%,明显高于非老年人的8.8%。发病时空腹血糖高于11.1mmol/L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低于11.1mmol/L者。有并发症者泌尿系感染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结论糖尿病易合并泌尿系感染,与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浓度及并发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用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FBG、2hPBG、HbA1c分别为(6.2±1.8)mmol/L、(8.7±1.7)mmol/L、(6.8±1.2)%,对照组分别为(7.5±1.9)mmol/L、(10.7±1.9)mmol/L、(7.4±1.6)%,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安全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联用控制餐后及空腹高血糖的疗效。方法将5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PH配合二甲双胍)26例,B组(Giarrgine联合二甲双胍)28例,按照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血糖值6.0mmol/L≤空腹血糖(FPG)≤7.5mmol/L,7.1mmol/L≤餐后2h血糖(H2PG)≤10.0mmol/L。治疗时间三个月,结果两组FPGH2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Glargine联合二甲双胍能更好的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李勤 《淮海医药》2012,(4):316-3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年龄、体重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周围大血管病变40例,分别检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GZ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体重等指标与同期的40例无周围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有大血管并发症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测定显示有大血管并发症患者TG、糖化血红蛋白和TC显著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者,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关系密切,临床治疗的重点不仅要放在降低血糖上,而且不应忽视对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这对防止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宁雕  李立鹏  陈素芹  高山钟 《医药世界》2010,(7):609-609,61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非糖尿病AMI患者120例,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Ⅰ组(FBG正常),Ⅱ组(6.1mmol/L≤FBG〈10mmol/L),Ⅲ组(FBG≥10.0mmol/L)。对各组之间心肌酶学峰值、大面积梗死率、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Ⅲ组上述观察指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患者AMI早期FBG≥10.0mmol/L,提示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CAD患者328例,其中T2DM患者96例(糖尿病组),非T2DM患者232例(非糖尿病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水平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FBG、TC、LDL-C以及TG水平分别为(7.2±1.1)mmol/L、(5.6±0.8)mmol/L、(3.1±0.5)mmol/L、(2.6±0.5)mmol/L,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HDL-C水平为[0.9±0.2)mmol/L,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2)糖尿病组患者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占65.6%,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占69.8%,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3)FBG≥6.1 mmol/L以及LDL-C≥2.6 mmol/L的CAD合并T2DM患者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分别占73.3%、70.9%,多支病变者分别占80.0%、76.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分布广泛.FBG及LDL-C升高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状态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69例糖化血红蛋白(HbA,c)相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Ⅰ组,78例)、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Ⅱ组,91例)。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餐后2hC肽、24h尿白蛋白定量(UAER),并分析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2hPG显著高于Ⅰ组(P〈0.01),餐后2h胰岛素与餐后2hC肽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慢性并发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