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0岁,因风寒感冒,致鼻塞流涕,咳嗽不止,自购枇杷止咳冲剂,服用3d后,效果不明显。于2005年10月11日去某个体诊所就诊,予以处方:桔梗10g、紫苑10g、百部10g、姜虫10g、黄芩10g、地骨皮15g、威灵仙10g、陈皮10g、白前10g、防丰10g、桑白皮15g、矮地茶10g。服药3剂后,病情减轻,但仍稍有点咳嗽。10月18日再去原诊所就珍,医生在原方上加进鹅不食草10g,嘱其水煎一日一剂服用,于当日中午11时55分口服煎液约150ml左右,12时10分时感恶心呕吐,但无呕吐物。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4岁。1998年初春因腰痛、体倦等症自疑为阳虚而服鹿茸10g,1周后出现头皮痛痒。反复发作半年,经治不愈。该患者形体消瘦,诉说常腰痛、体倦、心烦、寐少、大便干结,2~3日行1次,可见患者头发干燥不润泽,头皮有少量抓伤结痂,舌质红、苔少、脉细。患者怕热,其腰痛体倦实为阴虚所致,以阴虚火旺之体,服鹿茸甘温之品,反而至于“壮火食气”,阴血亏虚更甚,以致阳升风动,出现头皮瘙痒,心烦少寐,腰痛体倦诸症。即嘱其服六味地黄汤加元参、女贞子各10g,菊花8g,夏枯草15g,5剂,每日1剂。另以苦参根30g,蛇床子、地肤子各10g…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感受外邪所致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基本方:羌活9g、防风9g、苍术9g、细辛3g、川蔚6g、香白芷6g、生地黄6g、黄芩6g、甘草6g。用法:1剂/d,分两次口服,若表症较重,宜热服,寒邪不甚温服即可。结果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应用自拟解痉散偏方治疗感受外邪所致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77年开始应用自拟炎平汤治疗男、女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坠胀等症状,效果满意,观介绍如下。1.方剂组成:元胡索,黄岑、丹参各10~209,他愉、泽兰,没药、续断、丹皮各109,柴胡、振子各10~15g,海嫖峭15g,甘草6g。以上为每剂的量。2.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10剂为一疗程。根据症状,随证加减。酸楚,坠胀症状为主,无明显局部体征者用元胡索209、柴胡159;疼痛、麻木,有局部压痛硬结或发红者用费事、丹参各209,板子15g以活血散结。3.质量标准;炎平汤以煎煮浸出法制成剂,主要质控标准是,组成方剂的12种中药材全…  相似文献   

5.
按《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分类》,对中、重度开放性损伤病人Ⅰ期清创缝合后,除常规给予抗生素外,再配合中药治疗。组方:黄芩20g,黄芪20克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5g,当归12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3g。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十剂为一疗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1990年4月~1996年10月,我科应用自行研制的“四肢洗方”治疗各类关节僵直患者28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2850例患者中,男1125例,女1725例。年龄12~85岁,平均53岁。其中时关节275例,腕关节802例,膝关节335例,踝关节1438例。因石膏固定引起的关节僵直2138例,关节疾病引起的关节僵直712例。用药时间5~75天,平均24天。二、治疗方法1.配方组成:川芎259、当归15g、鸡血藤15g、红花10g、泽兰15g、透骨草10g、伸筋草10g、防风10g、姜黄10g、刘寄奴10g。2用法:每剂药加水2000ml,煎汤先熏后洗,温热时将…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6岁。自诉感冒、咳嗽,于2009年3月9日到我院中医科就诊。医生诊断:湿热重、寒热错杂。故拟处方:乌梅丸加减。乌梅10g,白细辛3g,干姜5g,当归6g,白附片(先煎)5g,桂枝3g,党参6g,黄连6g,制何首乌10g,土茯苓20g,黄芩5g,白芍10g,生地15g,连翘10g,石苇10g,泽泻10g,共2剂,1日1剂,水煎服。患者回家后,  相似文献   

8.
1、剂型及规格:凝胶剂,10g:0.2g。3、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除外肿痛和结核),肩周炎、外伤性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  相似文献   

9.
杜泽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85-3485
多年来,笔者用自拟祛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7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类风湿性关节炎57例,其中男15例,女42例;年龄18—60岁,绝多大数为青壮年女性患者;病程1年以内9例,1—5年24例,5—10年18例,10年以上6例;最长为18年,最短为半年。1.2治疗方法:祛痹汤组成:制川乌12g、鸡血藤18g、黄芪30g、补骨脂12g、地龙15g、防己15g、威灵仙12g、秦艽12g、麻黄6g、细辛5g、蜈蚣2条。湿热型去麻黄,加金银花30g、黄柏15g、苍术15g、知母15g、泽兰12g、牛膝12g;寒湿型加桂枝10g、白芷12g;肾虚型加山茱萸15g、牛膝15g、肉苁蓉15g、鹿角胶10g、紫河车12g;关节肿大或畸形者重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三棱、莪术、蒲黄、五灵脂,并加大鸡血藤用量: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上药量临床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的轻重进行半减,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窦炎,中医称之为“具渊”,以往治疗上多以疏风解表,芳香通窍为主,疗效不甚理想。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补肺健脾,散寒利湿法治疗慢性鼻窦炎3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文55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4-56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11年;对照组ZO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58岁,病程最短者1.5年,最长者9年。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固本止流汤;药物基本组成为:人参10g、黄芪309、白术15g、防风15g、桔梗15g、河子10g、茯苓15g、泽泻10g、意米209、甘草10g、苍耳子15g、辛…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5岁.因全身凹陷性水肿,经多方治疗病情反复发作,且日渐加重入院.患者慢性肾炎3年余,现症:全身高度水肿,心急烦躁、夜寐多梦、身热夜甚,腹微胀满,大便2d未解,小便赤少而黄,四肢腰膝酸软无力,口干不思饮,舌红苔黄厚、舌根略腻而干、脉弦细、舌底脉络青紫.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红细胞(+++)、可见大量透明管型.诊断为久病湿郁化热,邪入营血,瘀血内停,治以清热凉血,化瘀、利湿.处方:白茅根30g,当归10g,丹参20g,坤草20g,公英30g,生大黄15g,丹皮10g,云苓10g,泽泻10g,黄柏10g,枸杞子10g,山药12g,石韦20g,车前子15g.水煎服,每日1剂,经上方化裁用药20余剂,临床症状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而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经常腰腿痛及全身不适,取中药5付,处方:制川乌15g、制草乌15g、当归12g、川芎12g、丹参15g、红花15g、羌活12g、独活12g、附子10g、千年健15g、海风藤30g、川断12g、秦艽12g、牛膝12g、威灵仙12g、乳香6g、没药6g、鸡血藤30g、寄生15g、桂枝10鼬防风10g。当日煎服1剂,约100mL,数分钟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烦气短、手脚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于2008年8月4日来我院就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认为是乌头碱中毒。予以催吐、导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眩晕症发病机制复杂,但青少年眩晕多不属耳源神经性的。缺铁性贫血所致的症状世眩晕临床上常见。本文自1982年以来在临床中收治了28例青少年缺铁性眩晕,总结如下。1.一桩资料:本文男4例,女24例;年龄10岁以下4例,10岁至15岁8例,15岁至20岁13例,20岁至25岁3例。Hb:6g以下15例,6g至9913例。2给药方法:成火剂量:当归、白芍、灵磁石各129、熟地159川穹、白立各6g、细辛3g(o岁以下儿童酌减剂量)。每日1剂,复煎日分2次服。疗效标准:1.痊愈:眩晕、耳鸣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2.显效:眩晕消失、仍留有轻度耳鸣,随访1年无加重。…  相似文献   

14.
1990~1996年间,笔者以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年龄在16~36岁,发病后3~6天就诊。24例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38℃7例、38.1℃~39℃14例、39℃以上3例;一侧腮腺肿大8例,双侧腮腺肿大16例;发病后5天内合并睾丸炎者10例,5天以上合并睾丸炎者14例;一例睾丸肿大16例,双侧睾丸肿大8例。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柴胡15g、板蓝根209、僵蚕109、橘核109、川楝子10g、海藻10g、黄芩1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法:热甚者加大青叶10g、生石膏30g;睾丸…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5年~1993年间.应用黄茂真武汤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方剂组成:黄芪30g,附子8g,白术12g,白芍、云苓各15g,干姜3g。黄芪、白术益气固卫;附子、干姜温暖足少阻肾经,云苓化饮运湿,白节有抗组织胺作用,上述诸药合用能起到鼓风抗敏的作用。2.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皆经过五官科检查,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并具备有典型的发作性鼻痒,连续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服用基本方10剂为一疗程,隔月再服10利巩固疗效。对10例进行追踪观察.其中显效:症状基本消失,1年内未见发作,或遇气候大变化时偶…  相似文献   

16.
温肾祛寒,缩尿止造的缩泉丸,方出自《妇人良方》,其主要治疗下元虚冷,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1995年春,一个患遗尿的4岁小男孩,笔者用加味缩泉丸6剂得愈,后来在随访时发现患孩的多诞症亦控,以后每遇多诞症患孩,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1岁至5岁。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益智仁、乌药各6g、淮山12g,白术、茯苓各10g。此为5岁左右儿童的用量,药量可随年龄不同而适当增减,气虚者可加党参9g,黄芪15g。日1剂,水煎服。7d为1疗程。3疗效观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流诞明显减少;无效:流…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5岁。因全身凹陷性水肿,经多方治疗病情反复发作,且日渐加重入院。患者慢性肾炎3年余,现症:全身高度水肿,心急烦躁、夜寐多梦、身热夜甚,腹微胀满,大便2d未解,小便赤少而黄,四肢腰膝酸软无力,口干不思饮,舌红苔黄厚、舌根略腻而干、脉弦细、舌底脉络青紫。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红细胞(+++)、可见大量透明管型。诊断为久病湿郁化热,邪入营血,瘀血内停,治以清热凉血,化瘀、利湿。处方:白茅根30g,当归10g,丹参20g,坤草20g,公英30g,生大黄15g,丹皮10g,云苓10g,泽泻10g,黄柏10g,  相似文献   

18.
蝎蚣粉加中药煎剂治疗坐骨神经痛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年来笔者采用以蝎蚣粉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30-55岁。病程最短12d,最长1年。其中原发性坐骨神经痛2例,继发性坐骨神经痛16例(不包括肿瘤患者)。诊断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基础教材为准:疼痛始发与腰部或臀部,沿大腿后面掴窝、小腿外侧向远段放射疼痛呈现刀割样烧灼样痛、酸痛、刺痛或胀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压痛点阳性或弱阳性,踝反射减弱或消失,X线摄片、CT扫描协助诊断。蝎蚣为全蝎10g、蜈蚣3g,研面每日分2次冲服,共20d。同时内服中药赤勺15g,白芍20g,川芎6g,生地9g,牛膝20g,木瓜20g,红花12g,丹参20g,当归9g,苍术12g,水煎半剂2次/d,共10d。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部分乳膏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取样品10g,加吐温-801ml,研混均匀,再分次加入预热至45℃的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使成均匀混悬液。结果:此方法简便,可作为部分乳膏剂的供试液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例1.女,28岁,已婚,农民。2006年3月28日上午10时就诊。主诉:产后月经淋漓不绝伴小腹疼痛1年3个月。现病史:患者产后1年多来小腹疼痛伴恶露淋漓不绝,色紫暗有块,量少。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晚期产后出血伴感染”给予子宫收缩剂及足量广谱抗生素,辅以支持治疗和中药治疗,但久治不愈。近2月来经常感觉小腹疼痛伴腰膝酸痛,心烦失眠,手脚心发热尤甚,大便干燥,体型消瘦、面容黧黑、舌暗红,边有瘀点,脉细数。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子宫口松弛,子宫复旧不良有触痛。B 型超声检查示:宫腔内有少量妊娠残留物。西医诊断:晚期产后出血。中医诊断:恶露淋漓不绝。证属阴虚血热,瘀血内阻证。当滋阴清热,祛瘀止血。即予加减生化汤:地骨皮15g,当归9g,女贞子12g,川芎6g,益母草9g,桃仁6g,旱莲草12g,酒军6g,生地12g,甘草6g。3剂,每天1剂,水煎服。3剂服完患者诸症大减,又服3剂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