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前及术后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0min、术后1d、3d的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的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CA术后血浆内皮素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血栓素B2水平30min、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增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浆内皮素会短暂下降,血栓素B2 30min后回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与血浆脂蛋白及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以正常绝经≥1年的136例因胸部不适收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为研究对象,且无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2组。空腹测定血浆中雌激素、各种脂蛋白、内皮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结果:2组间年龄、绝经年数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雌二醇显著降低(P〈0.01),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而内皮素明显升高(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与血浆脂蛋白异常改变及内皮功能损害有关,是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六六  褚衍林 《江苏医药》1996,22(7):448-450
对20例小儿先心病围术期的血浆内皮素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先心病组术前血浆ET-1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中麻醉后转流前血浆ET-1无明显升高(P>0.05),CPB开始后升高至术前2倍并持续至结束(P<0.01),术后1天内恢复至术前水平,一周内未见再度升高。本文探讨了CPB中血浆ET-1升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脑肽钠和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患者血浆脑肽钠(BNP)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以探讨BNP和ET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8例AECOPD患者,24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脑肽钠和内皮素含量。结果AECOPD组分别与对照组和COPD组比较,血浆BNP和ET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P〈0.01,P〈0.05),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浆BNP和ET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5)。结论COPD患者血浆ET和BNP的变化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它们的变化可能与其疾病本身和疾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激反应的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于手术前一天行T4-5硬膜外穿刺置管,用0.8%利多卡因,确认硬膜外阻滞有效后再行全麻诱导插管。对照组不做硬膜外阻滞。分别于手术开始前、结束后1h、结束后24h及结束后48h各抽取动脉血5ml,分离出血浆冷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标本中内皮素(ET)、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值。结果 两组血浆中ET,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在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ET,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麻醉诱导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时后开始下降。观察组术后TNF-α,IL-6,IL-8,IL-10水平也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相对于单纯全麻能明显降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期家兔血浆内分泌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取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作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肺复苏期各时相血浆ET、CGRP、NO、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初始血浆ET未见明显升高(P〉0.05),心肺复苏5min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NO水平降低(P〈0.05),复苏后0.5h血浆ET明显升高(P〈0.01),复苏后2h血浆ET、CGRP、NO均较复苏前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期血浆ET变化是机体的应激过程和代偿反应,但持续高浓度对机体重要器官将造成进一步损伤,而CGRP、NO有明显拮抗ET异常升高所致的损伤作用.这可能是一种调节机制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术创伤与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pe ptide,CG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经受Ⅲ类手术患者、15例经受Ⅳ类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5例患者手术后血浆ET与CGRP含量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Ⅲ类、Ⅳ类手术患者术后血浆ET含量变化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Ⅳ类手术患者CGRP含量变化值显著高于Ⅲ类手术患者(P〈0.05)。结论:手术创伤可使血浆ET与CGRP含量升高,CGRP含量升高程度与手术创伤程度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血管内皮损伤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后的急性与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探讨PTCA术对血管损伤和缩血管物质的影响。方法 44例单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狭窄的患,被随即分配到单纯球囊扩张(BA)组(11例),血管内放射治疗组(VBT,14例)及支架组(19例)。于PTCA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4h和24h从冠状窦取血,分别测定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vW因子(vWF)。7例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作为对照组。结果 所有PTCA患术后即刻ET-1水平显增高,而ANGⅡ及vWF水平在PTCA术后4h开始明显增高。BA组、VBT组及支架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状窦血中ET-1及ANGⅡ、vWF水平的改变反应了PTCA术对血管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陈善  周文 《海峡药学》2008,20(12):97-99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年龄60岁以上的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患者60例,给予缬沙坦(80~160mg·d^-1)治疗,接受8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和,心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选取体检血压正常的年龄60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第8周与第4周相比,血浆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而IL-6和TNF-α水平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升高,缬沙坦能降低这些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可能被强化。  相似文献   

10.
李艳  胡启均  黄俊 《中国医药》2006,1(1):22-2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和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放射免疫法分别对63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氟沙坦治疗前后血浆PAI-1活性和E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AI-1活性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经氯沙坦治疗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P<0.05和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AI-1活性和ET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氟沙坦在有效降压同时能降低血PAI-1活性和ET浓度,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陈宇  钱燕宁  何亮  张国楼 《江苏医药》2006,32(2):122-125
目的 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换瓣病人血浆内皮素(ET)、心钠肽(ANP)和肌钙蛋白Ⅰ(CnT-Ⅰ)的影响。方法 2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异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A组)和异氟醚吸入全麻组(GA组)。GEA组行硬膜外镇痛,GA组行术后静脉镇痛。观察麻醉前、手术后4、24、72h及第7天血浆ET、ANP和CnT-Ⅰ的变化水平。结果 术后第1、3天两组病人的ET浓度较麻醉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GEA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GA组(P〈0.05);GA组病人的ANP自术后第1天起显著升高(P〈0.05),GEA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病人的CnT—Ⅰ水平在术后4h及术后第1天均较术前显著性增高(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EA组病人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明显均早于GA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降低血浆ET及ANP的水平,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有机磷中毒患者(AOPP)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异常变化,探讨内皮素和CGRP在AOPP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的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1).而CG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中度、重度组的ET水平较轻度组有明显增高(P〈0.01).而中度、重度组的CGRP水平较轻度组有明显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发现ET与CGR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的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可做为判断预后和中毒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为临床抢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诺迪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诺迪康组(同时加用诺迪康胶囊),每组各38例患者,共治疗6个月。PCI术后24h内、第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同时测定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对照组有37例患者人选,诺迪康组有36例患者入选。PCI术后6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诺迪康组的LVEDD显著缩小(P〈0.05)、LVEF显著升高(P〈0.01),WMSI显著降低(P〈0.01);血ET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NO(P〈0.05)、GSH(P〈0.01)和SOD(P〈0.01)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诺迪康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血管内皮损伤和抗过氧化损伤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诺迪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诺迪康组(同时加用诺迪康胶囊),每组各38例患者,共治疗6个月。PCI术后24h内、第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同时测定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对照组有37例患者入选,诺迪康组有36例患者入选。PCI术后6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诺迪康组的LVEDD显著缩小(P〈0.05)、LVEF显著升高(P〈0.01),WMSI显著降低(P〈0.01);血ET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NO(P〈0.05)、GSH(P〈0.01)和SOD(P〈0.01)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诺迪康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血管内皮损伤和抗过氧化损伤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变化,以了解ET、NO在HAP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4例HAPC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NO。结果HAPC组血浆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APC治疗中,降低ET和提高NO水平,可能对提高HAPC的疗效和预防HAPC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氢溴酸右关沙芬糖浆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晨间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13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4例)和高血压组(69例),2组患者均服用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服药方法及剂量均相同,治疗1周;服用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期间,高血压组患者继续维持原降压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服药前后清晨8—12时右上肢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晨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无明显升高趋势,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男性晨间平均血压水平均较女性高,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2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晨间平均血压、心率水平,2组治疗后晨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明显升高趋势,2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在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对血压正常及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水平无明显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外源性心钠素(ANP),观察其对直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等缩血管物质的影响。方法:应用心血通注射液(心钠素)治疗41例肝硬化患者,用放免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ANP、ET、ATⅡ的水平,同时检测20例健康人,结果:肝硬化组比正常组血浆ANP、ET、ATⅡ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患者血浆ANP与ET呈负相关,与ATⅡ无显著相关。外源性心钠素能降低childA级和/或B级ET、ATⅡ的水平(P<0.05,P<0.01),对childC级无抑制作用。结论:肝硬化患者血管扩张因子与血管收缩因子之间失衡,促进腹水及门脉高压的形成,外源性心钠素能部分调节它们之间的紊乱关系,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抗氧化维生素(Vit)C、E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3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利尿剂及抗氧化两组,分别予双氢克尿噻(双克)、VitC、E+双克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氧化低密度脂蛋(OX-LDL)及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FMD%)功能的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无论单纯利尿剂组还是抗氧化组,治疗前OX-LDL、E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O及FMD%均明显降低(P<0.05),SOD无明显变化。(2)抗氧化治疗后SOD、NO及FMD%明显升高,OX-LDL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ET-1虽降低但未达显著意义。单纯利尿剂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抗氧化VitC、E联用利尿剂既可以降低血压又可以部分改善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mia,HIS)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s,E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91例冠心病患者,依临床资料分为3组:Ⅰ组(n=29):单纯冠心病组;Ⅱ组(n=30):冠心病合并IGT组;Ⅲ组(n=32):冠心病合并T2DM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IN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ET活性。根据冠脉造影(CAG)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coronary narrow degreeintegral)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血浆ET、INS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均较单纯冠心病组升高(P〈0.01)较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在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中,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ET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