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芨多糖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探讨白芨多糖的止血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白芨多糖高剂量组(12 g/kg)、白芨多糖中剂量组(6 g/kg)、白芨多糖低剂量组(3 g/kg)、云南白药组(0.4g/kg),连续给药14 d;股动脉采血,测定各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芨多糖中、高剂量能增加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缩短PT、APTT和TT,显著增加FIB、TXB2含量和降低6-keto-PGF1α含量(P<0.05或P<0.01).结论:白芨多糖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统,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调节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发挥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广西海带细胞壁多糖抗凝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海带细胞壁多糖抗凝血作用。方法:体外实验给予家兔浓度为0.25、2.5、25g/L的海带细胞壁多糖,体内实验给予家兔剂量为10、100mg/kg的海带细胞壁多糖。然后测定家兔血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全血凝固时间(CT)。结果:海带多糖能显著延长APTT、PT和CT时间,具有明显的剂量一效应依赖关系。结论:海带细胞壁多糖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0)及其硫酸酯(APS)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红外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性酶时间(APTT);断层法测出血时间;玻片法测凝血时间,肝素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缩短出血时间,显著性延长TT和APTT,而对PT影响较小,显著升高5min血小板聚集率;AP-0显著升高低切全血粘度(ηb),增强红细胞(RBC)的聚集性(AI);而APS显著降低高,低切变率ηb、血浆粘度(PV)和AI。结论: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止血作用,其止血作用与其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当归多糖硫酸酯对家兔血流变的改善作用较当归多糖的作用好。  相似文献   

4.
谭彬 《中外医疗》2014,(13):78-79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紊乱与颅脑外伤分型及迟发性颅内出血关系。方法 236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3组;把重型颅脑外伤分为迟发颅内出血组和非迟发颅内出血组。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这四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TT分别为(16.58±1.83)s、(18.48±2.66)、(19.50±2.28),Fbg分别为(3.08±0.89)g/L、(2.82±0.75)g/L、(2.64±0.39)g/L,随病情程度地加重TT时间延长而Fbg水平降低(P〈0.05);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非迟发性出血组PT(12.18±2.35)s,Fbg(2.78±0.35)g/L;迟发性出血组PT(14.87±2.14)s,Fbg(2.29±0.27)g/L。两组PT和Fb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功能与颅脑外伤患者疾病的分型、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可通过这些数据变化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肝硬化组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对照组经体检后身体各项指标正常者。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肝硬化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测定比较,胛、APTT、TT值均明显延长,FIB值明显降低(P〉0.01)。肝硬化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组间,PT、APTT、TT测定时间逐渐延长,FIB值则逐渐降低,A、B、C级间PT、APTT、TIB测定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APTT、TT时间延长和nB结果降低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障碍愈明显。故测定凝血功能的变化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正常新生儿和324例合并肠闭锁等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50例随机选取的正常成人凝血四项对照比较。结果先天性疾病组新生儿中的PT、AFFF、TT、FIB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疾病组中的门、APTT较正常成人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较正常成人对照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临床参考区间:PT:12.28~14.57S,APTT:30.31—47.05S,TT:13.80~20.94S,FIB:1.61—3.07g/L。结论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处于低凝状态,建立新生儿常规凝血功能参考区间,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可早期干预及指导新生儿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般宇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58-1359
目的:探讨危重症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26例重症新生儿入院后24 h内根据新生儿病例评分法进行危重病例评分,≤90分为危重症组,〉90分为非危重症组。所有患者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危重症组新生儿其PT、TT、APTT明显延长,与非危重症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危重症组患儿死亡率高于非危重症组(P〈0.01)。结论:与非危重症新生儿相比,危重症新生儿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PT、TT、APTT明显延长,其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AC-05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PT、APTT、TT、FIB。结果临产孕妇PT低于对照组,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TT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止血,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产后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作用,探讨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机制,为玉米芯抗凝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提法提取玉米芯粗多糖(ACC),并对其分级、纯化及硫酸酯化;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将ACC、玉米芯纯化多糖(ACP)及其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ACS)分别按低、中、高浓度分为3组,分别检测小鼠全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及对人混合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每1000 g玉米芯中可提取ACC 12.5 g,提取率为1.25%,总糖含量为59%,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木糖(Xyl)和半乳糖(Gal),其摩尔比为15.36∶2.67∶1.00;纯化后多糖的总糖含量为90.2%,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Glc、Xyl和Gal,摩尔比为3.90∶2.12∶1.00;离子色谱法分析ACS的硫酸根含量9.86%;与对照组比较,除ACC低、中浓度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的CT和BT均明显延长(P<0.05或P<0.01),人混合血浆的APTT和TT明显延长(P<0.05 或P<0.01),呈现浓度依赖性, PT无变化。结论:ACC具有抗凝血活性,并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来实现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coatron1800血凝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本院临床溶血标本40例进行血浆血凝测定。以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溶血3个等级,同时测定3次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对溶血的干扰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溶血组与轻度溶血组比较,TT、FIB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与中度溶血组比较,PT、TT、FI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重度溶血组比较,PT、TT、FI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溶血标本对APTT检测结果影响较小;而对于PT、TT、FIB干扰较大,医务人员应规范抽血,避免由于抽血不当而引起的溶血现象。  相似文献   

11.
毕燕 《当代医学》2014,(30):12-13
目的分析临产孕妇检测凝血4项指标情况。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接收的58例临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8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观察组58例临产孕妇PT(0.88±0.07)s、APTT(29.36±2.56)s、TT(9.83±1.06)s、FIB(4.51±0.68)g/L与对照组58例非妊娠妇女PT(1.03±0.13)s、APTT(30.30±3.37)s、TT(10.07±0.66)s、FIB(3.05±0.48)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分娩期间,及时监测凝血4项指标对临床预测、预防以及治疗产妇异常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初期凝血功能检测四项指标的危急值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新生儿1 110例,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患儿入院24 h内检测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建立新生儿出生初期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危急值参考范围,并依据此范围判断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 588例新生儿的病情。结果 凝血功能危急值参考范围,早期早产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96.6 s或≤46.7 s、凝血酶原时间(PT)≥21.4 s或≤12.5 s、凝血酶时间(TT)≥23.9 s或≤15.7 s、FIB≥3.1 g/L或≤0.9 g/L;中期早产儿:APTT≥92.4 s或≤49.1 s、PT≥18.9 s或≤12.3 s、TT≥23.5 s或≤15.4 s、FIB≥3.0 g/L或≤1.1 g/L;晚期早产儿:APTT≥93.4 s或≤54.8 s、PT≥17.1 s或≤12.5 s、TT≥19.3 s或≤15.3 s、FIB≥2.2 g/L或≤1.1 g/L;足月儿:APTT≥77.6 s或≤4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23例临产孕妇和95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PT、APTT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Fib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防产科意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COPD患者BMI、年龄与凝血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测量其体重及身高并检测其凝血功能,比较一般、超重(包括肥胖)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4岁),同样方法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并检测BMI、年龄与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PT在BMI〈24组和BMI≥2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FIB、TT、APTT则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PT在年龄≤64岁组和年龄≥65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FIB、TT、APTT则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经过双变量的相关统计分析发现,年龄和PT、年龄和FIB、BMI和PT、BMI和FIB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年龄和TT、年龄和APTT、BMI和TT、BMI和APTT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OPD患者凝血功能和年龄、BMI存在相关性,年龄及BMI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的PT、FIB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脂糖舒(0.5g/kg和1.0g/kg)灌胃,连续8周,并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Glu和Fb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TT、PT和APTT明显缩短,P〈0.01;而脂糖舒高剂量组(1.0g/kg)大鼠血清Glu和Fbg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T、PT和APTT显著延长,P〈0.05或P〈0.01。结论高剂量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足月妊娠妇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200例足月妊娠妇女(妊娠组)及2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妊娠组的PT、INR、APTT均较非妊娠组明显缩短,Fib明显高于非妊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对预防和治疗DIC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曜 《包头医学》2022,46(1):17-18
目的 :探究凝血四项与老年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86例老年SP患者(2019年1月~2020年3月)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84例老年非S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不同转归患者凝血四项水平、分析老年SP疾病转归与PT、APTT、TT、FIB水平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IB低于对照组,PT、APTT、TT高于对照组(P<0.05);86例老年SP患者死亡26例、生存60例,死亡者FIB低于生存组,PT、APTT、TT高于生存者(P<0.05);Pearson分析表明,SP疾病转归与FIB(r=0.711)水平呈正相关,与PT(r=-0.632)、APTT(r=-0.598)、TT(r=-0.587)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SP患者凝血功能存在不同程度障碍,且与患者病情转归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通过检测凝血四项指标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疾病转归情况,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出血与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32例消化道出血早产儿(观察组)和156例无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胃黏膜病变、重症感染等并发症的早产儿(对照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早产儿凝血功能,观察消化道出血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血浆PT、APTT、TT明显延长(P<0.01),Fib明显降低(P<0.01),D-D明显升高(P<0.01)。结论:消化道出血早产儿凝血功能存在明显障碍,早产儿的凝血功能变化与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异常改变参与了早产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凝血六项指标在早产儿颅内出血中的水平及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颅内出血早产儿10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无颅内出血的早产儿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差异,构建基于凝血六项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模型预测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FIB为(2.07±0.32)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D-D、PT、APTT、TT和INR分别为(2.12±0.54)mg/L、(15.40±0.87)s、(58.98±1.12)s、(22.30±0.87)s和(1.64±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重度出血早产儿FIB为(1.85±0.25)g/L,明显低于轻度出血早产儿(P<0.05),而D-D、PT、APTT、TT和INR分别为(2.79±0.56)mg/L、(16.59±0.84)s、(60.17±1.14)s、(23.41±0.89)s和(1.86±0.30),明显高于轻度出血早产儿(P<0.05)。观察组不同孕周早产儿FIB、D-D、PT、APTT、TT和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早产儿FIB为(1.86±0.23)g/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早产儿(P<0.05),而D-D、PT、APTT、TT和INR分别为(2.67±0.54)mg/L、(16.22±0.90)s、(60.10±1.12)s、(23.38±0.93)s和(1.75±0.24),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早产儿(P<0.05)。凝血六项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811~0.978),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0%和96.10%。结论 颅内出血早产儿FIB明显降低,而D-D、PT、APTT、TT和INR升高,上述指标与患儿出血程度及预后情况有关,凝血六项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患儿预后不良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蓝萼甲素抗凝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抗凝血作用.方法:测定蓝萼甲素对小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和尾尖出血时间的作用;测定蓝萼甲素对小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浆复钙时间(PRT)的影响.测定蓝萼甲素对家兔体外TT、PT、APTT和PRT的影响.结果:蓝萼甲素能显著延长小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和尾尖出血时间;显著延长小鼠TT、PT、APTT和PRT.蓝萼甲素在体外显著延长家兔TT、APTT和PRT.结论:蓝萼甲素具有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