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水彬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186-188
背景:脑梗死不仅可直接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状,还可以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设计:横断面观察。 单位:梅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对象:选取梅州人民医院2000~2002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1例,经CT明确诊断,神志清楚、病情相对稳定,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 方法:①采用焦虑白评量表和抑郁白评量表对9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独立问卷调查,测试前由统一医务人员进行讲解指导。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均包含7个问题,两表累积评分均为0~21分,〉9分者为焦虑或抑郁。②从躯体因素、社会因素两方面来评定脑梗死患者产生抑郁及焦虑的情况。躯体因素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肢体活动障碍(指肌力在4级以下,无法自主行走者)、不良反应(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消化道出血、发热等);社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教育、家人关心程度、经济状况(状况好指能支付所有住院费用,状况差指不能支付)以及住院时间延长(〉1个月)。调查结果采用Binary分析,相对危险度估计值表达为Exp(B),B为偏回归系数。 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实验选取脑梗死患者9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91例患者中,抑郁患者38例(41.8%),抑郁与脑梗死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躯体因素方面,存在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及不良反应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这些症状者(P〈0.01);社会因素方面,住院期间家人不够关心、住院时间延长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抑郁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否、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睡眠状况无关(P〉0.05)。②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焦虑患者28例(30.8%),焦虑与住院期间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在躯体因素方面,存在不良反应、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慢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不良反应、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者(P〈0.05);社会因素方面,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人关心不够、经济状况差者的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焦虑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婚否、住院时间、头痛、头晕以及失眠症状无关(P〉0.05)。 结论:焦虑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提示对脑梗死住院患者应加强心理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42例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的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口服药物自杀未遂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在ICU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选择在ICU科住院的59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定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自编问卷调查肾衰竭患者家属的一般情况。结果:ICU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为性别、年龄、职业、医保情况。结论:ICU肾功能衰竭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的不良心理状况较严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除生理差异性别、年龄外,农民、无社会医疗保障者不良心理状况更严重,在病患沟通过程中应给予更多关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住院痤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86例住院重度痤疮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其心理状况,进行一个疗程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前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常模;干预后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躯体症状、焦虑、抑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症状,并分析躯体化症状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500例冠心病患者存在躯体化症状80例(16.00%),躯体化症状越严重,抑郁症筛查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越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有躯体化症状冠心病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症筛查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躯体化症状冠心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焦虑以及抑郁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焦虑、抑郁与冠心病躯体化症状相关联(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躯体症状以非特异性全身不适症状为主,且与抑郁、焦虑存在明显相关性。冠心病躯体症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焦虑以及抑郁等,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脑梗死患者主要陪护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AS和SDS量表对68例住院脑梗死患者主要陪护者进行评分,分析陪护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不良情绪与陪护者年龄、亲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有关.结论:住院脑梗死患者主要陪护者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应重视对主要陪护者不良情绪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家庭治疗对其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家庭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患者实施家庭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家庭治疗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及改善其心理状况有显著性意义,临床护士有必要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家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鼻咽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对45例鼻咽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及配偶的一般情况和患者的疾病信息.结果 (1)鼻咽癌患者配偶的焦虑(46.96±3.36)和抑郁(48.02±2.28)状况高于国内常模.统计结果显示,患者配偶抑郁评分与患者配偶有无社会医疗保障、患者躯体症状、家庭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年龄、性别有关.(2)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抑郁状况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鼻咽癌患者配偶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可以改善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更好的支持患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57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7.89%与47.37%,得分分别为(56.35±12.90)分、(46.11±10.91)分,高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殖系统肿瘤及乳腺癌、经济状况差、无配偶、多次住院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较高(均P0.05)。结论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得分分别高于国内常模,其中病种、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住院次数是影响患者抑郁、焦虑的因素,临床上应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癌症放疗与普通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差异及其可能影响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放疗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内科住院的1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可能影响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受到家庭因素、担心病情、经济问题和社会支持缺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与普通内科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心理状况更差,同时心理主要受家庭因素、担心病情、经济问题和社会支持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谷维素对首发脑梗死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发脑梗死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27例)、谷维素组(28例)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谷维素联合治疗组(35例),4周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谷维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评分均要明显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和谷维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谷维素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联合治疗组的HAMD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和谷维素组的HAMA评分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4,P=0.003;t=6.140,P<0.00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谷维素联合治疗首发脑梗死老年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指导脑梗死偏瘫患者家庭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582例入住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经CT诊断确证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时对患者的肌力、失语功能进行评定,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日常生活指数(ADL)评定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焦虑程度、自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低,患者的肌力、失语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焦虑程度和自理能力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家属家庭护理中,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和日常自理能力,焦虑情绪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抑郁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抑郁水平作一临床对比研究,并对与抑郁水平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一分析,探讨减少尿毒症患者抑郁发生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于2005-01/2008-12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91例,分为3组,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28例;等待肾移植组31例;肾移植术后出现慢性排斥反应而恢复血液透析组32例.采用Beck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尿毒症病程、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维持正常时间和透析时间等指标.观察抑郁发生率,并做抑郁水平相关因素分析.结果:①肾功正常组患者抑郁水平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P<0.01);待移植组患者抑郁水平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②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关联(P>0.05);已婚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和水平低于单身患者(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抑郁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维持正常时间的长短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对于单身的尿毒症患者和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衰竭而重新血液透析的患者,给予更多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是很有必要的.把更多的尿毒症患者纳入肾移植等待范围能减少抑郁的发生,减轻抑郁的发生程度,从而提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急性期、恢复初期和恢复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2-6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AMI患者100例,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其发病的急性期、恢复初期和恢复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MI患者在住院急性期焦虑阳性检出率占29%,恢复初期占38%,恢复期占44%;在住院急性期抑郁阳性检出率占40%,恢复初期占50%,恢复期占53%.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是急性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心肌梗死范围和既往史是恢复初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既往规律锻炼情况、居家照顾、婚姻和共同居住者是恢复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在病程各期均有焦虑和抑郁发生,且得分逐步增高.病程各期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压力管理措施,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并分析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最表(MHLC)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91例骨折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骨折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38.46%和23.08%,并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要重视健康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可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给予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评。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重度焦虑的发生率为66.7%,中重度抑郁的发生率为62.5%;焦虑得分与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P〈0.05),抑郁得分与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维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中青年冠心病的发生与一些负性的情绪因素有关,以焦虑和抑郁最为主要,这种负性情绪和患者的个性特征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林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505-350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CHF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CHF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6.67%、53.33%。病程、职业性质、经济状况与焦虑、抑郁发生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焦虑发生相关(P〈0.05)。心功能分级是抑郁、焦虑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β=-1.005,-0.855,P〈0.05;95%CI1.236—6.035,1.075—5.139)。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社会因素.方法 对80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80名健康人(对照组)通过填写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问卷,抑郁 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结果 SCL-90中治疗组在焦虑、抑郁、精神病性、躯体化等项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总生活事件分和负性生活事件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DS、SAS显示治疗组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需要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建立AMI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方法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446例,符合纳入标准者均连续入选。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最低血清钾离子(K)浓度<3.5 mmol/L,将患者分为低钾血症组(K<3.5 mmol/L)与正常血钾组(3.5≤K<5.5 mmol/L),分别为123例和323例。收集入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资料,规律随访评估预后。结果低钾血症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高于正常血钾组[21(17.1%)比32(9.9%)](P<0.05)。低钾血症组比正常血钾组患者全因病死率高[4(3.4%)比4(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低钾血症、临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无胸痛均是A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低钾血症是A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关注、改善AM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由于病情和治疗方法的特殊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时时面对着种种与治疗有关的压力,生理功能、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目的:测量并评估肾移植前后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健康人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于2008-01/06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完成.对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患者组,同期选择120例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态、受教育情况和经济地位等方面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方法:采用个人一般资料问卷调查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情况、职业、婚姻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方式等8项个人一般资料,采用一般临床的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组的原发病、并发症、接受透析治疗的年限、血清肌酐水平、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钙水平、血清磷水平、血清钾水平、血清钠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尿素下降率以及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加最占干体质量的百分比等12项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采用中国版SF-36量表、家庭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组进行评估,并将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分别发放问卷120份,患者组收回112份,回收率为93.3%,对照组收回117份,回收率为95.7%.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平均得分明显下降(P<0.01),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上升(P<0.01),家庭支持问卷得分明显下降(P<0.01).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测试结果显示.患者组的面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回避和屈服两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年龄、血红蛋白含量、透析年限、经济状况、抑郁、焦虑、家庭支持、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因子,以及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r|=0.376~0.561,P<0.051);发症、年龄、血红蛋白含量、透析年限、经济状况、抑郁、焦虑、家庭支持、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因子,以及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r|=0.376~0.561.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片发症、抑郁、年龄、透析年限、家庭支持和经济状况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健康总分的6个主要因素,患者的抑郁、焦虑、并发症,家庭支持和应对方式中的回避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总分的5个主要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牛活质量普遍较差,并与患者的肾功能、躯体症状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