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收集分析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寻找病例重症化的影响因素及早期临床特征。 方法  利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寻找COVID-19病例重症化的影响因素和早期临床特征。 结果  荆州市累计报告1 580例确诊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重症病例占比23.61%(373/1 58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9岁(OR=2.342,95% CI:1.803~3.043)、确诊病例(OR=2.772,95% CI:1.735~4.428)、有心脑血管疾病(OR=2.872,95% CI:1.542~5.349)是COVID-19病例临床结局演化为重症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OR=1.881,95% CI:1.105~3.202)、发热(OR=1.845,95% CI:1.340~2.541)、乏力(OR=1.616,95% CI:1.246~2.097)、气促(OR=1.870,95% CI:1.197~2.923)是COVID-19病例临床结局演化为重症的早期临床特征。 结论  年老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COVID-19病例及早期出现发热、乏力、气促、淋巴细胞比降低的COVID-19病例均需警惕其重症化演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荆州市数据为例,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死亡病例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荆州市1 580例COVID-19病例,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1 528例)和死亡组(52例)。收集并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暴露史等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部分血常规指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χ2=78.603,P<0.001)、临床严重程度(χ2=173.994,P<0.001)、疾病史(χ2=29.644,P<0.001)、高血压史(χ2=31.143,P<0.001)、糖尿病史(χ2=6.218,P=0.013)、心脑血管疾病史(χ2=12.737,P<0.001)、入院时是否有气促症状(χ2=5.889,P=0.015)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OR=8.913,95%CI:4.481~17.730)、高血压史(OR=2.004,95%CI:1.084~3.708)及入院时有气促症状(OR=2.302,95%CI:1.016~5.216)对COVID-19患者死亡具有显著影响(P<0.05)。死亡组相较于存活组,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更低,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更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评估COVID-19患者预后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45、0.760。 结论 ≥60岁、高血压史以及入院时具有气促症状是影响COVID-19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变化可辅助评估COVID-19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有62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例,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62例患者中14例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2.6%;10例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6.1%,分别为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4例,耐碳氢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6例;合并非多重耐药菌或真菌感染共9例(11株)。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中心静脉置管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抗菌药物种类≥4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OR=17.104,95%CI:1.805~162.033),清蛋白为保护因素(OR=0.834,95%CI:0.709~0.982)。 结论 危重症COVID-19患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清蛋白水平,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症新冠病毒肺炎住院期间死亡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研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新冠病毒肺炎防治策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武汉市两家三甲医院重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002例重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中,死亡142例,健康出院860例,高血压(36.7%)及糖尿病(15.3%)是最常合并的基础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OR=1.07,95%CI: 1.04~1.09)、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OR=1.10,95%CI: 1.06~1.13)、降钙素原(PCT)大于0.5ng/ml(OR=2.17,95%CI: 1.09~4.31)、乳酸脱氢酶(LDH)大于300U/L(OR=2.20,95%CI: 1.23~3.91)、高敏肌钙蛋白I大于0.1ng/ml(OR=2.30,95%CI: 1.12~5.11)及C-反应蛋白(CRP)大于30mg/L(OR=3.33,95%CI: 1.95~5.71)均是重症新冠病毒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NLR、PCT大于0.5ng/ml、LDH大于300U/L、高敏肌钙蛋白I大于0.1ng/ml及CRP大于30mg/L等入院指标为重症患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密切关注这些危险因素可帮助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疾病死亡风险评估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县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也有年轻患者,目前尚无确诊儿童及新生儿病例。患者多数有疫区接触病史、确诊患者接触史或者疫区返乡人员接触史,有聚集性发病现象。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发力、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重症者容易并发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具有典型性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支持,但核酸阴性,此类患者应多次复查核酸以防解除隔离后造成更多的人群感染。目前可推荐的抗病毒药物不多,效果尚不明确,多种抗病毒药物联用现象普遍存在,是否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指征和联合用药的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出院患者核酸转阴性后,但影像学改变未完全吸收,是否仍有传染性,尚无指南详细说明。虽然目前治愈人数不断增加,但是我们仍需不断地努力来探索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辽宁省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疫情防控健康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2020年抽取辽宁省15~69岁常住人口,使用统一编定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问卷中COVID-19相关知识总分19分,居民得分(10.50±3.99)分。不同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得分较高[(10.67±3.97)分]、女性得分较高[(10.78±3.92)分]、25~34岁得分较高[(11.33±3.97)分]、本科及以上者得分较高[(12.39±3.82)分]、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得分较高[(11.77±3.78)分]。与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后实施隔离医学观察14 d的正确回答率最高(92.59%),COVID-19传染源的正确回答率最低(20.49%)。居民觉得自己未来不可能感染COVID-19风险者占52.34%,感到恐慌者占7.48%。获取知识宣传的主要途径为电视(96.71%)、社区宣传(75.56%)、微信(67.5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后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得到的疫情和密切接触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密接接触者感染的风险因素。 结果 2020年1月19日—5月31日,宝山区共管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885例,最终19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率为2.15%。不同年龄组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1,P<0.001);与病例关系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病例接触频率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1);与病例接触地点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1);与病例接触方式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25,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密切接触者与关联病例的接触方式为共同生活(OR=74.302,95%CI:16.694~330.697)、年龄增加(OR=2.112,95%CI:1.039~4.294)为其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过程中,与病例共同居住生活的、年龄高于60岁的密切接触者,为感染高危风险人群,需要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揭示与治疗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30日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并追踪治疗结局,按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好转出院)和死亡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与治疗结局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至2020年3月3日,100例COVID-19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85例(生存组),死亡15例(死亡组)。患者中位年龄44.0岁,女性占60.0%,1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除胸部CT示"右肺斑片状阴影"外无其他临床表现。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 60岁,既往合并慢性心脏疾病、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入院时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淋巴细胞计数<0.5×109/L、乳酸脱氢酶≥ 250 U/L、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40 U/L、血肌酐≥ 97 μmol/L、纤维蛋白原≥ 4 g/L、D-二聚体≥ 1 mg/L,治疗上未联合中药及使用机械通气(P<0.05),以上因素所占比例死亡组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合并慢性心脏病是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COVID-19治疗结局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入院时COVID-19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合并慢性心脏病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测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进展为重型危重型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7日—3月14日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 结果 16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36例为轻型普通型,33例为重型危重型。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型危重型和轻型普通型在年龄、饮酒史、感染地为湖北、有明确接触史、合并慢性心脏病、高血压、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糖、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饮酒史(OR=3.06)、有慢性心脏疾病(OR=15.26)、总蛋白偏低(OR=2.13)、入院时血糖升高(OR=4.91)、C反应蛋白升高(OR=12.34)为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有饮酒史、有慢性心脏疾病、入院时总蛋白偏低、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为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提示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有以上因素的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患者由轻型/普通型进展至重型/危重型的早期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 回顾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所收治的98例COVID - 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 结果 98例COVID - 19患者中共31例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 = - 5.048,P<0.001)、白蛋白(t = 8.024,P<0.001)、白细胞计数(t = - 2.104,P = 0.041)、CRP(t = - 3.896,P<0.001)、血乳酸(t = - 3.407,P = 0.001)、氧合指数(t = 4.348,P<0.001)与其进展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 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白蛋白[优势比(OR) = 0.690,95%可信区间(95%CI) = 0.975~1.073,P = 0.002;AUC为0.883,P<0.001,临界值为39.45 g/L];血乳酸(OR = 0.424,95%CI = 0.189~0.948,P = 0.037;AUC为0.726,P<0.001,临界值为1.885 mmol/L);氧合指数(OR = 0.991,95%CI = 0.983~0.998,P = 0.018;AUC为0.791,P<0.001,临界值为334.5)。结论 白蛋白降低、血乳酸升高、氧合指数下降是轻型/普通型COVID - 19患者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大的早期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识别COVID - 19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疫情期间徐州市部分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简称知信行,KAP)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徐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大学生对COVID-19的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2 842名大学生新冠肺炎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85%,高认知占比为70.8%,87.7%的大学生呈积极态度,97.2%在疫情期间采取良好防护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对疫情的关注程度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专业、疫情期间居住地、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有无亲属从事医学相关工作、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态度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 842名大学生在 COVID-19 的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高校应当采取多策略的健康教育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出新冠疫情背景下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思路。方法分析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能力的新需求,提出综合改革思路。结果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可综合利用区域资源,构建教-科融合、校-地融合、专业-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新元素,构建交叉整合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地方本科医学院校要明晰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深入领会岗位胜任能力的新内涵新要求,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公共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6.
The mental health effects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may shape population health for many years to come.Failure to address the mental h...  相似文献   

17.
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发生全球性大流行。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实时开放的网络信息共享媒介,在疫情期间不仅为疫情信息监测与预判提供了有益数据来源,也为公众信息获取、医疗健康服务与舆情监测提供了重要途径,在疫情防控中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然而,目前仍存在预测模型应用范围有限和易传播错误信息等缺陷。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及时、前瞻、敏感的监控优势,能够为COVID-19乃至未来新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可围绕如何制定基于社交媒体的预测流程范式以及消除数据共享壁垒等方面,逐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方法优化与实践应用,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