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发现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DC可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外泌体是直径为30~100 nm的纳米级囊泡,可携带源细胞的多种功能分子,并可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DC来源的外泌体(DEXs)由于携带亲代D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MHC-Ⅱ、CD80、CD8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等特征蛋白,被认为可以用来代替DC,从而激活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前不同类型细胞对同一种外泌体摄取差异性比较的报道尚不多见,为进一步明确肝癌细胞外泌体的信息转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文中旨在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细胞对肝癌外泌体摄取的差异,探讨肝癌外泌体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对肝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肝癌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BCA、Western blot验证;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不同成熟状态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Dex)的制备、提取及体外功能鉴定。方法:F344大鼠骨髓来源DC培养6后分为2组,一组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immature DC,imDC):直接收集上清;一组为成熟树突状细胞组(mature DC,mDC):每孔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LPS培养48h后,收集上清。然后用多步离心法分离得到Dex,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Dex的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Dex与Wistar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培养上清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p70)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实验(MLR)检测共培养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mDC分泌的exosomes相比,imDC分泌的exosomes表面中度表达MHC-Ⅱ类分子、低表达CD80、CD86、CD40共刺激分子,而且与Wistar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培养后刺激IL-12p70分泌能力较低(P<0.05),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较mDC分泌的exosomes组弱(P<0.05)。结论:不同成熟状态下的DC分泌...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主要类型,由于患者初期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易被人们忽视,大部分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的出现,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治疗方案。但也伴随了耐药现象的产生,主要表现为治疗过程中肿瘤持续增长,药物减量或停药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目前上述耐药现象的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外泌体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类小分子囊泡,研究数据表明,外泌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密切相关,并且因外泌体组织相容性好、半衰期长、不易被酶降解等优点,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被应用于癌症的治疗。本文就外泌体在肝癌耐药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5.
以树突状细胞(DCs)为靶点的免疫调节一直是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外泌体具有DCs类似生物学效应,可通过旁分泌方式将携带的众多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介导比DCs本身更具有持久的生物学效应,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正成为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热点。本文就DCs源性外泌体生物学特性研究进行综述,并评价其DCs源性外泌体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线粒体源外泌体基因参与肝细胞癌(HCC)病理过程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通过RNA-seq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HCC中差异表达的线粒体源外泌体基因(DEMEs)及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HCC组织中共鉴定出93个DEMEs,其中74个表达下调,19个表达上调。表达下调的DEMEs经功能富集,共富集到4个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4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2个分子活性(molecular function,MF)、1个信号通路(KEGG pathway,KG)和4个蛋白位点序列特征(UPSEQFEATURE,US)。它们参与了氧化还原、脂质代谢等过程,且大量DEMEs还具有线粒体转运肽功能。而上调表达的DEMEs,除了富集到1个CC,即线粒体组分,还发现其中一些参与了跨膜转运、对过氧化氢和对机械刺激的反应过程,有些还具有转移酶活性和ATP结合能力,并参与癌症的发生和转移等病理过程。结论线粒体源外泌体基因在HCC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存在差异性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种差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小鼠肝癌皮下瘤模型中探究肝癌靶向肽介导负载甲氨蝶呤(MTX)的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TEX)的抗肿瘤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利用超速离心法收集负载MTX的小鼠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EXMTX);利用外泌体特异锚定短肽CP05将肝癌靶向肽SP94修饰在TEXMTX表面,活...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一种由不同细胞分泌的囊泡小体,它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目前对于外泌体miRNA在肝癌中作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根据外泌体miRNA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肝癌的发生机制,这对肝癌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对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鼠肝癌细胞(H22)源外泌体的体内抗肝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小鼠肝癌细胞(H22)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激发宿主抗肝癌免疫应答的效应。方法用自行分离纯化的小鼠肝癌细胞H22源外泌体免疫小鼠,然后给小鼠皮下注射H22肿瘤细胞,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用MT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毒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该外泌体使肿瘤出现时间延迟,肿瘤生长缓慢,小鼠生存率提高。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并增强其细胞毒活性,促进CD4^+和CD^8+T细胞活化。结论小鼠肝癌细胞(H22)源外泌体能诱导抗肿瘤应答,有效地诱导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有针对亲本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可发生于胆管树任何位置的实体肿瘤。CCA由于症状不明显且进展迅速,往往发现时已处于进展阶段,即使及时手术,5年存活率也小于10%。因此寻找CCA特异的生物标记物,早期筛查出CCA可疑人群十分必要。外泌体属于细胞外囊泡的一种亚型,能够被细胞分泌出来,广泛分布于体液之中。由于外泌体包含有分泌细胞的某些特异物质,近年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领域被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外泌体在CCA中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组织树突状细胞(DC)功能缺陷机制,研究卵巢癌细胞对DC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共培养卵巢癌细胞与DC,观察DC表面标志、吞噬功能及对T淋巴细刺激胞能力的变化,检测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rhGM-CSF和rhIL-4诱导生成DC后,表达CD1a(55.0%±10.3%)、CD86(63.5%±11.1%)、HLA-DR(89.4±19.7%)和CD83(9.7%±3.4%),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成熟后,DC成熟标志CD83(39.5%±7.5%)升高.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DC特异性标志CD1a(19.1%±4.0%)表达减少,成熟特异性标志CD83(44.2%±8.3%)增高且时间提前,对TNF-α诱导无反应.卵巢癌细胞使DC对葡聚糖的吞噬功能下降43.05%,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刺激活性降低56.35%;抑制DC分泌白细胞介素(IL)-12及与IL-12相关的p38磷酸化,使MLR中T细胞分泌干扰素(IFN)-γ降低而IL-10增高.结论 卵巢癌细胞影响DC成熟及功能,DC吞噬能力及抗原处理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特异性CTL活化,造成T细胞对肿瘤细胞耐受.可能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体外条件培养法得到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加入脂多糖刺激细胞成熟。落新妇苷(低浓度25 μg/mL、中浓度50 μg/mL、高浓度100 μg/mL)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分子Ⅰa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表达;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内吞实验分析各组DC抗原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DC培养液上清白细胞介素12亚单位p40(p40 subunit of interleukin-12,IL-12p40)水平;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中各组DC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MLR上清IL-2、IL-4、IL-10、γ干扰素水平。 结果:各组DC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高、中、低浓度落新妇苷组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分子Ⅰa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降低,抗原吞噬能力明显升高,分泌IL-12p40明显减少,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高、中、低浓度落新妇苷组MLR上清中IL-2和γ干扰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落新妇苷(25、50、100 μg/mL)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的成熟,并对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对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介素4的DC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使其分化为成熟DC。DC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与100μmol/L阿托伐他汀和ox-LDL共同孵育48h后,镜下观察DC吞噬ox-LDL的形态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6、HLA-DR)的表达。结果:经阿托伐他汀处理的DC可下调CD1a、HLA-DR的表达,抑制DC对ox-LDL的吞噬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活性,推测是他汀类药物免疫调节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肝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DC,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介素-4(rhIL-4)刺激活化,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制备DC瘤苗.将30例肝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DC瘤苗治疗组15例,化疗对照组15例.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DC瘤苗治疗后外周血DC3 、DC4 /CD8 及NK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的DC3 、DC4 /CD8 及NK细胞比率;DC瘤苗治疗后外周血IgG、IgM、IgA等体液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DC瘤苗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癌术后行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瘤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Weng YQ  Qiu SJ  Tang ZY  Gao Q  Wang KF  Song LJ  Ye SL  Liu YK  Fan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2050-2053
目的研究负载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树突状细胞中β-中心体肌动蛋白(β-centractin)表达的差异及其与树突状细胞(DC)表型、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不同转移潜能肝癌分别负载DC,无负载DC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的功能;用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对B-centractin进行验证和定位。结果负载组DC其HLA-DR、CD80、CD83和CD86均明显高于无负载组DC(P〈0.05),负载组中DC的HLA-DR、CD1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负载高转移肝癌DC的CD86表达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明显低于其他负载组DC(均P〈0.05)。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发现B-centractin在无负载DC中不表达,在负载高转移肝癌DC中表达低于其他负载组DC,与其在双向电泳图谱中表现一致。结论B-centractin在负载高转移肝癌DC中表达的下调与DC表型和功能缺陷相关,可能是造成肝癌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文中观察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的DC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的治疗作用. 方法 反复冻融法制备肿瘤抗原,Lowry法测定肿瘤抗原蛋白浓度,小鼠重组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培养扩增小鼠DC,肿瘤抗原体外冲击制备DC瘤苗,DC瘤苗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LDH释放法测定CTL的杀伤活性,小鼠皮下接种Ranca细胞荷瘤后72 h皮下接种DC瘤苗,1次/周,共接种3次,荷瘤后4周取瘤体称重. 结果 小鼠RCC Ranca细胞冻融抗原体外冲击制备的DC瘤苗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与免疫表型特征,在体外能有效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生成,对于小鼠RCC Ranca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体内接种DC瘤苗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较等渗盐水对照组及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v,LAK)细胞治疗对照组明显缩小, DC瘤苗治疗组小鼠的瘤体重较等渗盐水对照组(P<0.01)及LAK细胞治疗对照组(P<0.05)显著减小. 结论 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的DC瘤苗对小鼠RCC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为DC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RCC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ROS对树突细胞表型和功能成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刚  海春旭 《医学争鸣》2004,25(4):382-384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可以将抗原提呈给T淋巴细胞,诱生抗原特异性CTL,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活性氧(ROS)、自由基(RF)是体内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大量研究表明ROS参与包括NF-κB在内的多种信号途径,诱导重要的免疫系统基因的表达. 氧化应激诱导树突状细胞几种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上调,包括MHCⅡ类分子(DR和DQ)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并通过下调由甘露糖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来诱导DC早期成熟. 另外ROS处理过的DC比正常细胞更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此作用可以被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别嘌呤醇抑制. 本文就ROS对树突细胞表型和功能成熟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转移结肠癌细胞SW620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营造的微环境对人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为DC疫苗在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的RPMI 1640培养液诱导培养,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SW620条件培养基,均隔天半量换液,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SW620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 mRNA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刺激T细胞增殖及杀伤能力.结果:TADC与正常成熟DC相比,细胞形态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正常DC及TADC CD86及CD1a分子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6.95及19.09,P<0.001).与正常DC比较,TADC CD86分子阳性率由(68.56±8.04)%降为(42.41±10.87)%,CD1a分子阳性率由(55.71±12.12)%降为(26.60±12.03)%(P均<0.05);CD1a基因表达降低,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112.53±7.16)%懈.(91.26±6.62)%]及杀伤能力[(62.42±0.57)%vs.(50.37±2.21)%]均下降(t分别为6.17、17.41.P均<0.001).结论:SW620条件培养基所营造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其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对肝癌细胞生长、转移及衰老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提取并鉴定M0和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M0 exo和M2 exo),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细胞分为PBS组、M0 exo组和M2 exo组,CCK8法检测各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16、P21、HMGA1的表达水平。〖HTH〗结果 M0 exo和M2 exo均符合外泌体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相较于PBS组,M2 exo组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细胞周期G1期降低,SA-β-Cal染色阳性率显著降低,衰老相关蛋白P16、P21、HMGA1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而M0 exo组上述指标与PB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可诱导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增加,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肝癌HepG2细胞Cyclin D1,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GCG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EGCG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EGCG作用后Cyclin D1,Bcl-2的表达。结果 EGCG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的结果均显示EGCG作用后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 EGCG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D1,Bcl-2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