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颈围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研究颈围对预测该病的价值并寻找最佳筛查值。方法以2009-06~2012-06因睡眠打鼾、高血压、糖尿病要求了解睡眠状况,在我中心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的≥18岁患者为对象,PSG检测前进行颈围、腰围等指标的测量。以PSG为金标准监测,分析颈围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值之间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分析颈围对OSAHS的诊断价值,从中选择出最佳敏感度与特异度的颈围值。结果符合研究条件的受检者2167例,年龄18~89(45.0±14.34)岁,颈围21.0—58.0(38.17±3.567)cm。男性颈围大于女性颈围[(39.13±3.029)cmVS(34.07±2.683)cm,P=0.001]。轻、中、重度OSAHS患者之间颈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86±3.474)cmv8(38.24±2.935)cmV8(39.87±3.043)cm,P=0.000]。AHI与颈围呈正相关(r=0.109,P=0.000)。以PSG.AHI≥5、10、15次/h为金标准制作颈围筛查ROC曲线,显示PSG—AHll5次/h为金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颈围≥39.25cm时,敏感度为50.O%,特异度为52.5%;女性颈围≥34.75cm时,敏感度为75.5%,特异度为58.6%。结论颈围与OSAHS的AHI呈正相关,颈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筛查OSAHS的指标,男性颈围〉139.25cm时,女性颈围≥34.75cm时,可以预测中重度OSAH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的颈围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高血压中心明确诊断OSA的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435例。记录人体测量学指标、临床资料、生化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将颈围与其他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比较,并使用约登指数评估颈围对冠心病的诊断界值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围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此外,笔者还进行了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颈围与冠心病风险显著相关(OR=1.10,95%CI:1.04~1.16,P=0.001),颈围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AUC=0.586, 95%CI:0.528~0.644),最佳界值点男性为42.75cm,女性为36.75cm。与正常颈围组比较,高颈围组(颈围≥男性42.75cm/女性36.75cm)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相关(OR=2.16,95%CI:1.43~3.27,P<0.001),校正混杂因素及体重指数和腹... 相似文献
3.
校正颈围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校正颈围(ANC)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睡眠监测室行睡眠监测的可疑OSAHS患者160例,行病史采集、临床指标测定及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校正颈围(ANC)、体得指数(BMI)分别预测该疾病,比较三种方法预测OSAHS的准确性、敏感性。结果ESS评分、BMI、ANC预测诊断OSAHS的敏感性分别为61.7%、70.3%、65.8%,特异性分别为73.8%、49.6%、76.9%,其中ANC的特异性最高,敏感性居中。结论ANC是ESS评分、BMI、ANC三项预测指标中最佳预测指标,对OSAHS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没有PSG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颈围/身高比(NH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应用价值。方法 443例T2DM患者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成正常组(AHI<5次/h)及轻度(5次/h≤AHI<15次/h)、中度(15次/h≤AHI<30次/h)、重度OSA组(AHI≥30次/h),比较各组NHR、Epworth嗜睡量表(ESS)、STOp-Bang问卷(SBQ)、NoSAS评分及柏林问卷(Berlin)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NHR AUC在AHI=5次/h截点时最高,为0.793(0.746~0.841)。AHI≥5次/h时NHR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敏感度最高,分别为(0.526、0.902、0.809)。结论在T2DM患者筛查OSA中NHR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其他量表。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体重指数与颈围测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颈围 (NC)和体重指数 (BMI)与正常人之间的关系及不同程度OSAS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0 0例无打鼾症状的正常人进行身高、体重、颈围等指标的测量 ,并对 110例经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后诊断为OSAS者进行相应的身体指标测量。结果 正常组与OSAS组被检者BMI、NC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不同程度的OSAS患者BMI、NC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OASA患者BMI及NC明显高于正常人 ,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筛查中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行DM筛查的人群740名,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且接受GA、HbA1c水平检测.依据OGTT,将所有人群分为DM组281名、糖调节异常(IGR)组200...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颈围及体重指数测量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我国正常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者颈围和体重指数 (BMI)及其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 72 6例中老年正常人 (非打鼾者 )进行身高、体重、颈围的测量 ,并对 4 2 7例经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诊断为 OSAS者进行相应身体测量。结果 :正常组男性颈围 (36 .5 5± 1.6 2 ) cm,体重指数 (2 3.77± 2 .2 9) kg/ m2 ,女性颈围 (32 .4 8± 1.77) cm,体重指数 (2 3.2 0± 2 .79) kg/ m2 。在 OSAS组男性颈围 (40 .5 0± 2 .6 7) cm,体重指数 (2 7.89± 3.5 4 ) kg/ m2 ,女性颈围(35 .12± 2 .94 ) cm,体重指数 (2 7.4 2± 3.6 7) kg/ m2 ,结论 :OSAS患者颈围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校正颈围(ANC)、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体重指数(BMI)三种方法预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hetrucfive Sleep Apneapypopnea,OSAHS)的准确性。方法625例可疑OSAHS患者行多导睡眠图仪(PSG)检测及相关的临床检查。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HI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ANC、ESS和BMI三种方法预测OSAHS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计值和阴性预计值。结果与颈围(NC)、夜间憋气/窒息、打鼾、高血压、体重指数(BMI)、体重、腹围、epworth嗜睡量表(ESs)、年龄、性别等指标相比,ANC与AH/的相关性最高,R值为0.43;ANC预测OSAHS的准确性为75.51%(444/588),优于ESS和BMI(分别为57.65%和69.73%)。结论与ESS和BMI比较,ANC可以更好地预测OSAHS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联合筛查糖尿病(DM)及DM高危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沧州行政和企事业单位6 533例健康体检者的HbA1c和FPG,筛查DM患者及DM高危人群,对DM诊断有疑问者进一步作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 采用ADA推荐的HbA1c≥6.5%或FPG≥7.0mmol/L为筛查DM标准,本研究人群DM筛查率为10.51%,DM高危人群为18.69%.如果用HbA1c≥6.5%单项筛查DM,漏诊率占联合检出DM人数的20.23%;用FPG≥7.0 mmol/L单项筛查DM,漏诊率为21.83%.依据联合筛查提出了适于本地筛查DM的切点:HbA1c≥6.5%与FPG≥6.0 mmol/L,HbA1c≥6.0%与FPG≥7.0mmol/L可直接诊断DM;5.5%≤HbA1c<6.0%与FPG≥7.0 mmol/L,HbA1c<5.5%与FPG≥7.0 mmol/L,这部分人群应重新验证或作OGTT明确诊断,高者诊断DM,低者降为高危人群,对DM高危人群也提出了筛查切点.结论 HbA1c与FPG联合检测在筛查DM中可以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和保持较高的特异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体检人群筛查诊断DM效率. 相似文献
10.
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的变化,探讨OSAHS对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OSAHS患者24例和正常对照组24例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HbAlc测定。结果 OSAHS组的HbAlc明显高于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HS可影响患者的糖代谢,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预示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情况的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的患者共151例,按照其冠脉造影结果及血糖水平分为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52例),Ⅱ糖调节受损合并冠心病组(45例),Ⅲ单纯冠心病组(54例).入院患者均测定HbA1c、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的资料完整的体检者的资料.分别观察首次体检和3个月、6个月时HbA1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HbA1c在首次体检和随后的3、6个月随访时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分别为:90.3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个指标用于糖尿病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为确认糖尿病的300例就医者,对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个诊断标准对糖尿病诊断效果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PG≥7.0mmol/L与HbA1c≥6.5%吻合度较好,作为诊断标准,HbA1c与FPG无明显差别.但HbA1c是一项更稳定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在我院妇产科孕期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Hb A1c和hs-CRP检查,筛查出92例孕妇为GDM组,并随机抽取OGTT正常的健康孕妇90例为NGT组,25例健康孕龄女性为对照组,分析3组FPG、Hb A1c、hs-CRP及OGTT结果。结果 GDM组OGTT、Hb A1c、hs-CRP高于NGT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T组与对照组比较,Hb A1c、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 A1c与hs-CRP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GDM患者Hb A1c、hs-CRP水平升高,Hb A1c联合hs-CRP可能成为GDM筛查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瑞格列奈药物治疗,观察组... 相似文献
16.
《医学动物防制》2019,(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联合尿五蛋白测定对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5例某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该院同期就诊的健康者65例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送检的血和晨尿标本进行HbA1c、尿五蛋白及空腹血糖(FPG)、血脂(TG、TCH、HDL-C和LDL-C)、肾功能(BUN、Cr、UA)等生化指标检测,并对各项指标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FPG、TG、TCH、LDL-C和HbA1c水平分别为(9. 00±3. 43) mmol/L、(2. 97±3. 18) mmol/L、(4. 64±1. 11) mmol/L、(2. 79±0. 86) mmol/L和(9. 0±2. 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水平为(1. 20±0. 34) mmol/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BUN、Cr、UA水平分别为(5. 85±2. 16) mmol/L、(61. 7±27. 3)μmol/L和(301±108)μmol/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尿五蛋白各项指标的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Ig GU(8. 56±4. 78) mg/L和35. 4%,TRFU(3. 10±2. 47) mg/L和7. 7%,ALBU(46. 02±29. 09) mg/L和36. 9%,α1-MU(16. 75±10. 79) mg/L和36. 9%,β2-MU(2. 01±1. 28)和50. 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五蛋白各项指标的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血HbA1c水平与ALBU、α1-MU和β2-MU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 7 672、0. 7 817和0. 8 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尿五蛋白各项指标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RF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2. 86%和83. 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g GU、ALBU、α1-MU和β2-M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 21%和38. 89%、50. 00%和86. 11%、57. 14%和80. 56%、53. 57%和80.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bA1c联合尿五蛋白测定对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是否存在早期肾损害及其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且根据糖尿病病人尿中出现阳性的尿蛋白种类可帮助临床判断肾脏损伤的部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糖异常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血糖异常患者106例,其中糖尿病前期36例,糖尿病患者7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5例,检测血浆PAI-1活性及HbA1c水平。结果血糖异常患者PAI-1活性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PAI-1活性升高密切相关。结论血糖异常患者HbA1c水平与血浆PAI-1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PCE)的关系。方法将合并糖尿病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500例根据HbAlc水平分为A组(HbAlc〈6.5%,376例)和B组(HbAlc〉/6.5%,124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动态心电图持续观测术后48h的PCE发生情况。结果79例(15.8%)发生PCE,其中A组PCE的发生率是13.3%,B组为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心电图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lc水平与PCE的发生率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69例,测定静脉空腹血糖、HbA1c水平,比较不同神经功能损坏程度、病灶大小、预后情况与空腹血糖、HbA1c的相关性。结果:脑神经功能受损重度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病灶面积轻度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预后不同效果各组间的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病灶不同大小、预后不同效果各组间的HbA1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HbA1c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血糖、HbA1c水平不利于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Betatrophin是一种新发现的影响糖脂代谢的因子。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的Betatrophin水平,并探讨其与三酰甘油(T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冠心病组(107例)及与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对照组(35例)的Betatrophin水平。根据HbA1c水平将冠心病组分为冠心病HbA1c正常组和冠心病HbA1c升高组。获取其他临床指标,并测定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肌酐(Scr)、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分析Betatrophin与其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Betatrophin水平比对照组降低26.6%(P =0.040)。冠心病HbA1c正常组比对照组降低33.0%(P =0.001),冠心病HbA1c升高组比冠心病HbA1c正常组Betatrophin水平升高22.6%(P =0.020)。冠心病组患者Betatrophin与HbA1c呈正相关(r =0.223,P =0.021)。冠心病组男性患者比女性Betatrophin水平更低[(0.149±0.068) vs (0.181±0.078)ng/ml,P =0.028]。结论 Betatrophin可能是与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调节相关的一个新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