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是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病毒、强心、降压、利尿、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作用.近年来,伴随黄芪新型制剂的研制成功,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颇受关注,本文就其在此方面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病已经或正在形成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值得重视。在心血管病的治疗方面,虽然西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症状,但不少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可以增强疗效。近年来,多种心血管疾病,无论功能性 相似文献
3.
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谭某,女,63岁,2001年2月2日以胸闷、胸痛间断发作3年余,加重2天来诊。心电图运动试验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缺血。诊见:烦躁,夜寐不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黄芪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通过黄芪的有效成分分析发现,黄芪的主要成分有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物质及22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其他成分包括香豆素、苦味素、胆碱、甜菜碱、亚油酸以及维生素A、E、B1、B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黄芪皂苷甲也是黄芪中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皂苷类化合物.同时,黄其中富含的黄酮、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可抑制细胞中病毒核糖核酸的复制,扩张血管、抗缺氧、保护心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心肌细胞和药理作用.本文结合临床中应用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实例,总结了黄芪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的优点及不足,并对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 黄芪赤风汤源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三味药组成。笔者临床运用此方随证加味治疗外感风寒、气血痹阻之证,获效颇佳,现举例如下。 1 腰痛 赵某,男,53岁,干部,1993年10月5日就诊。患者就诊前3d,洗浴后,腰部受冷风吹袭,第2日即感腰部冰凉,僵硬困痛不舒,加衣覆被亦感腰部冷风嗖嗖,而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6.
蔡景高主任总结前人有关气血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归纳了治疗心脑血管病变的五大法则,即:补气活血法;补气活血,温通心脉法;补气活血,搜风通络法;理气活血法;益气活血,补养肝肾法. 相似文献
7.
蔡景高主任总结前人有关气血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归纳了治疗心脑血管病变的五大法则,即:补气活血法;补气活血,温通心脉法;补气活血,搜风通络法;理气活血法;益气活血,补养肝肾法。 相似文献
8.
姚魁武教授是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是北京市名中医身边工程姚魁武专家团队负责人。姚师在辨证论治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姚师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升降失调密切相关。姚师在临床上善于运用升降平调法治疗心系疾病,注重脾胃、肝肺、心肾在脏腑升降中的调节作用,顺应脏腑升降之性,调和心之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机体升降出入、新陈代谢和谐有序的状态。姚师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调和为气机升降协调的关键,故治疗上姚师常选用四逆散调理肝脾升发疏泄之性,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助运以复升降之功,益心气,行心血,心有所养。姚师常通过降痰瘀浊邪,以复肺气肃降之功,助心行血脉,同时注重保护胃气,平调中焦,升降和合。临证常用桔梗枳壳、川芎苍术、黄连肉桂对药以升降气机、升清降浊、交通心肾。本章介绍了姚魁武教授运用升降平调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临证经验,分别从升降理论的溯源、升降理论与心系疾病的关系、升降平调法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验案举隅四个方面做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9.
不良心理因素能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产生,患者可由单纯精神心理障碍发展至心理障碍与器质性心脏病共存。按照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状态可将本病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以心血管躯体症状为主时,为气血津液的功能性障碍;中期器质性心脏病阶段,痰饮血瘀等实质性病理产物产生;后期五脏之气受损,虚实夹杂,气郁且虚。通过气、血、津液理论对双心共病进行分期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芪赤风汤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赤风汤的应用与体会李柏龄河南中医学院(45000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粪便中含血、脓及粘液。腹痛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有腹痛即便,便后痛减之特点。中医多将本病作为泄泻论治,论其病因,多责之情志不舒,饮食失节,劳倦过度。... 相似文献
1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7)
卢秉久教授提出脂肪肝辨治需重视内伤、不可忽略外感、更要兼顾先天。卢师认为初病在气,多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肝脾同病,气血津液代谢、输布及排泄逆乱,内生痰湿浊瘀。病位在肝,肝体阴而用阳,卢师气血兼顾,阴阳同调为主要治则。祛湿化痰、理气活血、温补脾肾、养血柔肝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上,内分泌失调会使人体出现多种不适反应。当机体受到风、寒、暑、湿、热等外邪的侵害,以及情志、饮食劳倦等各种原因可导致气机失调、气血不和、内分泌失调,而通过调理气血,可使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运行。而气血的运行通畅与肝脾密切相关。笔者有幸跟随导师余江毅教授临证,根据老师经验结合自己体会,现就肝脾同调法在临床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如痤疮、围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3.
戚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1):37-38
补阳还五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戚彦一、劳力型心绞痛李某,男,62岁,左胸前区阵发性疼痛5年,加重2天,既往患冠心病心绞痛五年余,长期服用硝酸甘油、冠心苏合丸等药物治疗,初服时疗效明显,近1年来服后自觉效果不如以前,感胸部... 相似文献
14.
化痰法近年来在防治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病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化痰八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是笔者根据古代文献和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得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病理改变多以阴、阳、气、血、水、浊六个方面为主,最终导致脉管壅塞、闭阻不通,故治疗当重视通脉法的应用。常用的通脉法有温阳通脉法、益气(阴)通脉法、行气通脉法、活血通脉法、导水通脉法、降浊通脉法。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开展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证据,一部分胸痛患者通过介入技术干预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另外约30%胸痛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无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或无术后再狭窄现象,而这一类患者日常生活中仍频繁出现憋闷、胸痛等缺血症状。随着对冠脉循环的不断认识,已逐步意识到冠脉微循环障碍是这类患者症状发生的关键,在病情发展和预后中伴有重要角色。中医理论认为心脏是血液产生和循行的地方,血液的生成、循行和灌注依靠气的推动和调节作用,气的升发和输布依赖血的濡养和载运作用。气血调和则血流顺畅,心肌组织血液供应充沛;气血失和则心脏失去濡养致缺血缺氧而出现类心绞痛症状。临床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应气血并重,因此,浅析中医"气血同治"法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应用,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 ,病理改变多以阴、阳、气、血、水、浊六个方面为主 ,最终导致脉管壅塞、闭阻不通 ,故治疗当重视通脉法的应用。常用的通脉法有温阳通脉法、益气 (阴 )通脉法、行气通脉法、活血通脉法、导水通脉法、降浊通脉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