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为数据源,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对核心药物、药对规律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51则医案101诊次的分析,获得205味中药,1 370频次及核心药物38种;获得药对关联规则共22条。结论名老中医治疗心悸善用经方,喜用补气健脾、活血化瘀、补血养阴、清热泻火、养心安神、调畅气机等药物;丹参与诸药组成的药对,五味子与黄芪、五味子与麦冬、桂枝与甘草组成的药对在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心悸的医案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挖掘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中搜集关于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医案。运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5.0和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医籍71部,医案195则,方剂195首,药物206味,累计用药频次共2561次,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甘草、川芎、当归。排前5位的药物功效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药、解表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心、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丹参、黄芪、川芎、甘草为核心中药。关联强度排前3位的药对依次为川芎-丹参、丹参-黄芪、丹参-甘草。频次最高的2组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黄芪。聚类分析显示药物分类有4类。结论: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需谨守本虚标实之病机,尤为注重补虚药和活血药的使用,益气活血,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张曾譻教授"精明失养"学说指导下针对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张曾譻教授临床医案中气虚血瘀证型的医案为资料来源,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方剂及中药等医案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1)涉及中药49种,频次在16次及以上的为8种,分别是黄芪、当归、茺蔚子、赤芍、丹参、川芎、烫水蛭、甘草;(2)涉及中药四气中,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温、平、寒;药物五味中,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甘、平、苦;(3)涉及方剂50个,将支持度设为8,置信度设为0.9,分析其组方规律,获得其网络展示图。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证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心绞痛”or“胸痹”)and“气虚血瘀”and(“中医药”or“中药”or“中医”)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CNKI),整理治疗气虚血瘀证心绞痛的中药方剂,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包括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药物归经、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聚类分析。结果:①纳入220篇文献,包含140首方,共计173味药;②药物味甘者应用最多,味辛者次之;四气以温性为主,归经多入肝、脾、心三经;③用药频次居于前10的药物为:黄芪、川芎、丹参、当归、赤芍、红花、党参、三七、桃仁、炙甘草;④关联分析得到9对核心药对,分别为川芎-黄芪、当归-黄芪、丹参-黄芪、当归-川芎、赤芍-黄芪、赤芍-川芎、红花-黄芪、红花-川芎、党参-黄芪,其中川芎-黄芪频率最高;⑤复杂网络及聚类分析得出桃红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的化裁方。结论:临床上应用补气药、活血化瘀药,灵活配伍清热药、补血药等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血瘀型冠心病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验案分析系统收集名老中医治疗血瘀型冠心病验案318例,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应用SAS统计软件,以血瘀为因变量,以所用中药为自变量对验案数据集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318份医案中,共用中药249种,丹参、当归、红花、川芎、黄芪、赤芍等药的应用频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丹参、红花、赤芍、炒枣仁、延胡索、巴戟天、玉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现了活血行气、祛瘀止痛是血瘀型冠心病的最常用治法;在血瘀型冠心病治疗中用药特异性较强的药物为Logistic分析中所涉及的7种中药。本研究体现了名老中医治疗血瘀型冠心病及常见兼证与兼证的用药规律,以及在血瘀型冠心病中特异性较强的几种中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案的证型特点.方法 将搜集到的536份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证型分布表和证型要素分布表.结果 在536份医案中,有单纯证型10种,二联证型20种,三联证型22种,四联证型8种;证型要素共12种,分别为血瘀、气虚、阳虚、痰饮、气滞、阴虚、水饮、血虚、痰热、寒凝、热毒、湿热,其中血瘀和气虚所占比例较高,均大于35%.结论 各证型要素常常两种或三种联合存在致病,且证型分布有集中趋势;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临床上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要侧重活血化瘀、益气助阳、行气化痰、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中治疗脾胃虚类证的方剂用药规律,以期为脾胃虚类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丛书中以脾胃虚类证候为主要证候的医案,对其中出现的方药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药物的关联分析提炼出核心药组为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消痰的药对为陈皮和半夏,健脾的药对为茯苓和白术,健脾消食的药对为神曲和白术;药物和症状的关联提炼出经常便溏和倦怠乏力与茯苓强关联,胸闷和黄芪强关联,腹痛与芍药和甘草药对强关联。结论:《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中补气健脾及消食化痰类方药在治疗脾胃虚类证中使用较多,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名中医专家辨证论治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0位全国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的90个医案,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运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名老中医关于肝硬化的辨证和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分析,确定医案中各证候、药物的出现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经验丰富并且有规律可循,辨证主要为肝肾阴虚、气虚血瘀证,多用舒肝理气、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品,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方-药-证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方-证、药-证关系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人群的证候特征及药用特点。方法采集来自多中以的临床住院病例265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单味药的频数及不同药的配伍关系探讨其中医证候特征及分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MS中药使用以益气养阴药物为基础,药物功效随病程长短呈现由养阴清热,到益气养阴、清热,再到益气活血、温阳、化湿利水的变化趋势。炙黄芪、太子参是最常用核以药物。与其关联的药物是生地黄、五味子、川芎、当归、赤芍、麦冬、知母等。结论气虚、阴虚是2型糖尿病合并MS的基本证候。早期以阴虚、热盛为主要特征;中期以气阴、阴虚为主,同时与热盛、痰湿(浊)、瘀血共存;晚期,气虚血瘀是主要证候。阳虚、痰湿、水饮是其常见兼夹证。活血祛瘀药贯穿于整个病程始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与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方证"之间关联性大小,确立与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密切关联的方剂。方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模型大鼠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脑细胞凋亡,补阳还五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均能改善上述异常状态,与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各指标均更接近假手术组,效果要优于黄芪桂枝五物汤。结论: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脑卒中气虚血瘀证都有相关性,但补阳还五汤与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之间具有更大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复杂网络挖掘技术分析史大卓教授辨治介入后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平台收集史大卓教授诊疗介入后冠心病的证候、中药信息,采用复杂网络挖掘技术分析史大卓教授治疗介入后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以中药、证候、功效作为网络节点,构建中药-中药、证候-中药、功效-功效关系的复杂网络结构图。结果:以中药-中药为节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显示,主要中药节点为丹参、生黄芪、川芎、莪术、赤芍、黄连、三七粉、金银花;以证候-中药为节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显示,血瘀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赤芍、丹参、莪术、川芎、红花、三七粉,气虚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生黄芪、党参、西洋参,痰浊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瓜蒌、薤白、半夏、陈皮、茯苓,热毒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黄连、金银花、黄芩;以功效-功效为节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显示,中药功效主要节点是益气、活血、化痰、解毒、安神。结论:史大卓教授善于应用益气活血解毒类中药治疗介入后冠心病,核心组方是丹参、生黄芪、川芎、莪术、赤芍、黄连、三七粉、金银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名家辨治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治IgAN经验的文献,提取有价值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揭示中医药名家对IgAN的辨证(病因、病机、主症、证候)和治疗(治法、用药、组方)特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IgAN的中医诊疗规律。结果:IgAN临床常见病机为迫血妄行、伤阴、瘀阻等,常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腰痛等,常见证候有气阴两虚证、气虚证、风热证等,常见治法为凉血活血止血、益气滋阴等,常用中药有黄芪、地黄、茯苓等,常用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银翘散等。结论:IgAN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风、热、湿、瘀为主,治疗以补虚泻实为总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的中医名家辨治IgAN规律,可为IgAN的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及冠心病不同类型证素分布。方法对223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病性证素的分布及组合情况,并分析冠心病不同分型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其组合情况:双因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最多,其他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气虚+痰浊、阳虚+血瘀、气虚+阳虚、血瘀+阴虚;三因素组合中,气虚+阴虚+血瘀最多,其次为气虚+痰浊+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血瘀+痰浊、阳虚+血瘀+气滞;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胸痹心痛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益气活血、滋阴化痰的方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膝骨关节炎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初探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方法:收集18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100例非膝骨关节炎为对照组,逐一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统计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膝骨关节炎与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联性。结果:①观察组偏颇质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最常见;②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为膝骨关节炎正向风险因素;③观察组症候表现复杂,以肝肾亏虚证为主,其次为寒湿痹阻证、气血虚弱证、气滞血瘀证;④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联,其中寒湿痹阻证与气虚质显著相关;肝肾亏虚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血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滞血瘀证与阳虚质显著相关。结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人群易患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人群以肝肾亏虚证居多,寒湿痹阻证次之,气血虚弱证和气滞血瘀证较少;从不同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来看,寒湿痹阻证与气虚质显著相关;肝肾亏虚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血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气滞血瘀证与阳虚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诊的早搏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规律性,为早搏的中医证型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观察早搏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高血压病、冠心病、房早、室早与早搏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气血亏虚证最多见,依次为心阴不足证、痰火扰心证、心血瘀阻证、心阳不振证、水气凌心证。合并高血压病的早搏患者痰火扰心证高于其他证型,提示高血压病可能与此证型有相关性;合并冠心病的早搏患者中气血亏虚证最为多见,其次为心血瘀阻证、痰火扰心证;未合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早搏患者气血亏虚证和心阴不足证最多。房早以心阴不足证最常见,而室早以痰火扰心证、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结论从早搏合并症探讨中医证型研究有规律性可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68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因子、聚类分析结果及结合临床判定相应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因素主要有痰浊、血瘀、气虚、气滞、阴虚,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结合专家组意见,判定证候名称为肝肾阴虚证、痰瘀阻滞证、痰浊壅盛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根据四诊信息可确定各类诊断要点,为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诊断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献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域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并按照不同地域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征.结果 10065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排名前8位依次为: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阳虚衰、心气不足、气滞血瘀.不同地域证型分布,东北地区多见气虚血瘀证;华北地区多见痰瘀互结证;华东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和气虚血瘀证;华中地区多见气虚血瘀及气阴两虚证;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结论 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实证多见于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虚证多见于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多见,不同地域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至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填写《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调查表》,总结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情况。结果:(1)术后1个月,106例(88.3%)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9.2%、19.2%、15.0%、15.8%、19.2%例;各类型青光眼具体证型,无明显分布规律。不能确定证候类型者以APACG较多。(2)术后6个月,114例(95.0%)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5.8%、15.0%、12.5%、27.5%、24.2%;3种类型原发性青光眼证候分布均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较多见。(3)术后1个月及6个月证候类型较术前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肝经实证类证候消失。(4)证候兼夹情况:术后6个月,64.1%患者伴有血瘀证。(5)证候演变情况:术后1~6个月,69.3%患者证候未发生变化;证候变化以气滞血瘀证转化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转化为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1)术后证候类型较术前发生显著变化。(2)术后6个月证候相对更趋稳定,其结果基本能反映青光眼术后患者的证候特点。(3)三种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类型相同,且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相对较多。说明各类青光眼在抗青光眼术后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和证候特点。(4)血瘀证贯穿本病始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现代特征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的现代特征开展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普遍多见气虚、血瘀、痰浊及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气滞、血瘀、痰浊、热蕴、寒凝、阳虚及气阳两虚,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相对少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要素则普遍少见;冠心病心力衰竭多见气虚、血瘀、水饮、阳虚、痰浊、阴虚,心气不足与气虚血瘀水停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最常见证候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较其他分型多见血虚、阴虚、热蕴及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特征存在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治具有一定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结合朱文锋教授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并对相应证素赋值,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前瞻性中医四诊调查并建立证素研究数据库,运用SQL server 2005 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证素,运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5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肾〉肝〉心〉肺〉脾,虚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实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痰〉血瘀〉气滞〉阳亢〉热,病位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肝肾同病〉心肾同病〉肺肾同病〉心肺同病〉心肝同病;虚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阴阳两虚〉阴虚血亏,实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痰瘀互阻〉气滞血瘀〉气滞夹痰〉痰热互结,虚实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夹痰〉阴虚阳亢〉阳虚夹痰〉气虚夹痰.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以肾为主,血瘀、痰、阴虚是其主要的病性单一证素;兼杂证素主要为肝肾同病、痰瘀互阻、气阴两虚、阴虚夹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