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下利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病证,《伤寒论》关于下利的条文84条,《金匮要略》关于下利条文42条(含复方条文)。条文分布于伤寒"六经病""霍乱病""呕吐哕下利病""腹满寒疝宿食病""痰饮咳嗽病"及"妇人产后病"等。《伤寒论》六经病均有下利,当辨证论治:太阳下利多为表邪内迫,阳明下利为热结旁流,少阳下利为胆热内迫,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三阴下利多正衰邪盛,病情较重,尤以少阴,厥阴严重,下利证在病入少阴厥阴之后由于人体阳气受到损伤,阴寒之邪滞留不去,正不胜邪,往往病情趋于危重之候,《金匮要略》之下利有明显的虚实寒热之别,通过条文解读仲景病位、病性、病势辨治思路,对指导临床辨证和选方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笔者结合《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论“气分”的30、31、32条原文,依据历代注家观点,对其疑难点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评述。提出“气分”为一病证名,并对其形成的病机、证候、治方及相关病证鉴别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掌握“气分”病证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武维屏运用病证症结合辨治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武维屏提出因病审机论治,审病机虚痰瘀为关键,论治法补虚化痰行瘀理肺四法多用。论辨证,分急缓两期七证候,急重期六种证候较常见,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贯穿始终;析证候,从三级十症别轻重,注重咳、痰、喘、昏、脱之变化。从咳论治,当分寒、热、燥、湿、暑、风、气、血、阴、阳;从痰论治,需分寒、热、燥、湿、郁、瘀;从喘论治,分急缓,急辨五候,缓别悸喘、痰喘、肿喘、绀喘;从昏论治,痰热阻窍、痰浊蒙窍、热扰心营三种证候最常见;从脱论治,分阴阳之别。  相似文献   

4.
木防己汤方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24条,用于治疗痰饮病,本条条文通过对临床证候的勾划,提示了木防己汤证的病机核心,而具体的病机本质则需要学者对证候现象的归纳总结,这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思维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本文兹从以方证(方剂、证候)测机(病机)和类似方剂相互比较的角度,研究木防己汤方所主治病机的范畴,并采撷叶天士之临证和吴鞠通之议论发挥,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5.
深度挖掘《黄帝内经》病证结合思想,《黄帝内经》首开辨病论治之先河,在此基础上,又将辨病与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及六经辨证有机结合,开启了病证结合思想的萌芽,为后世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与统一性,提出病证结合是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立论基础,循证病机-证治体系以疾病为研究基础,以病机为核心要素,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标准,“基于疗效,评价病机”是构建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关键。在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通过“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方式,为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为狐惑病证候表现之一。后世医家对面目证候的病机论述多推崇赵以德之论而作“虫蚀”解。现行《金匮要略》教材将该句释义为面部和眼睛的颜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白,一会儿变黑。通过对“面目”“乍”“蚀”字的剖析及对狐惑病病因的探讨,发现该病与虫蚀无关,而是与脾胃湿热气虚而化火相关,并应将原句释义更正为“面部的颜色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黑”。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论治胸痹的三个首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其中,《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阐述了胸痹的病机纲要、发病特点及证治方药,提出了对后世医家关于治疗胸痹很有影响的三个首创.首次明确提出"阳微阴弦"是形成胸痹的主要病机;首次提出宣痹通阳法、化痰逐饮法、益气温阳法等具体治法方药;首次从情志因素论治,运用理气解郁之品.  相似文献   

8.
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八条原文旨意。[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的仔细研读、思考,并参阅历代医家对第八条条文的注解,围绕妇人杂病的因机证治对本条原文进行分析、阐释。[结果]《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八条为妇女诸病纲领,"因虚、积冷、结气"六字为其病因机要,而"因虚"居六字之首;第2句"久成肺痈"之"痈"字当是"痿"字之误;病证"凝坚在上"、"在中盘结",男女均可出现,非女子独有,"肺痿"、"寒疝"、"胁腹痛"、"脐下关元痛"、"劳热"、"肌肤甲错"等证在《金匮要略》其它篇章各有专述及记载;病证"在下"则专属妇人杂病,以经带诸病为主,证属虚寒夹瘀(郁)型。[结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开后世辨治妇人杂病之先河,随人类社会之发展,时代之更替,仲景对妇科杂病的认识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伤寒论》第28条所述病证的病因、病机与证候,推演张仲景诊疗过程,探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组方机理。[方法] 通过分析相关伤寒条文及后世注家注释,结合临床湿病致病过程和治疗原则及相关药物的药性与功效分析仲景《伤寒论》第28条处方立意。[结果] 《伤寒论》第28条所述病证的病因病机为素有内湿,感受外湿伤及太阳;后因汗法不当及误用下法使内外之湿相合,湿阻于中,壅遏阳气。治疗上则按照“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理而选方及加减用药。[结论]《伤寒论》第28条所述病证是对太阳中湿证误诊所致的变证,而非太阳中风证变证或太阳病类似证。  相似文献   

11.
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为总的辨证纲领,但在其诊疗过程中,却十分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以脾胃盛衰作为疾病治疗转归的重要依据,这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着体现,该文试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浅析仲景的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12.
在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关于身体疼痛的记载散在于六经各篇中,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多有论述,文章在对原文溯本求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仲景辨治身体疼痛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整理并学习《医宗金鉴·伤寒论注》中对比方法的运用。[方法]认真阅读《医宗金鉴·伤寒论注》,采用文献整理方法,从病证、方药、煎煮法三个方面总结梳理其中对比方法的运用。[结果]《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屡用对比方法解释经文,主要有明示六经辨证、订正经文字句、明确方药之用、佐证病证之由、明煎煮法内涵、释用药之真意六个方面的作用,并应用对比方法对《伤寒论》经文次序、字句进行了订正,对六经病证纲领、病证缘由进行了阐述,还指出了方药煎煮法的重要性。[结论]吴氏通过运用对比方法来注释经文方药,实为一种以经解经的方法,该书中多有真知灼见,值得进一步总结学习。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加强《温病学》的教学工作对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总结《温病学》教学的实践体会,提出了"5个结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批中医药方的出土文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的中医方剂情况。文章分析了这批医简中的四则药方的药理,并与时代稍后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作对比,以此说明该药方对后世中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是中医学专业近年新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内容融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大经典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着重介绍中医经典原著的精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运用中医经典辨证思维分析临床病证的习惯,为后续经典课程和临床各科的系统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引导的探究式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提问技巧与课堂上的有效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7.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在中医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血瘀证的症状及诊断有详细论述,为后世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以现代中医诊断学的思路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涉及血瘀证的信息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与分析仲景血瘀证的诊断特点,并将2书中出现的诊断依据与血瘀证现代诊断标准相对比,为全面了解仲景血瘀证的诊断特点提供思路。对研究从汉代至今血瘀证诊断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修园是清代名医,善以通俗的语言阐述玄而难解的中医理论,为清代中医科普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著作颇多,《金匮要略浅注》是其众多著作之一。书中提出《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互参的研读方法;需注释处以小字穿插于原文进行注解;具有尊崇经典、探本溯源,崇古不泥、敢于创新的特点。该书多方参考,博采众长,见解独到,是《金匮要略》不可多得的注本,为后学者开启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9.
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除了口服给药以外的其它孔窍给药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结果勾勒出舌窍给药、齿龈给药、鼻窍给药、耳窍给药、前阴给药、肛门给药、脐窍给药、毛窍给药等八种特殊孔窍给药途径。文中对于每法的条文出处、具体操作和药物吸收原理进行了较详尽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