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姚远 《江苏中医药》2002,23(4):27-27
笔者以中医扶正祛邪法 ,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使临床疗效提高 ,复发率降低。现举验案 2则如下。1 典型病例例 1 .程某 ,女 ,32岁。 1 996年 4月 2 0日初诊。患者平素小腹胀痛及肛门坠痛、腰酸痛 ,月经来潮时疼痛加剧或偶有休克状疼痛而来我院就诊。妇检 :子宫略大 ,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因有效治疗方法有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不尽如人意。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北京市和上海市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1,2]。研究表明[3],该病确诊后约有不到20%的患者适合手术,而且由于辅助治疗效果差亦导致该病生存率低,5年及5年以上生存率不到5%,生存1年者不到10%,局限性、无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10个月;有转移患者仅3~6个月。  相似文献   

3.
例1 30岁,2000年4月2日初诊。结婚5年未孕,性生活正常,月经一月二至,量少则淋漓不净,多则如崩。经本市一院妇科检查诊断为右侧附件炎,原发性不孕症。刻诊: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头昏目花,眼睑、唇、爪均淡白,此次月经3月17日来潮,已经13日未净,曾服多种止血药无效,量多色淡质稀,伴  相似文献   

4.
韩杰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8):547-547
1健脾化痰防治中风先兆 女,58岁,体型肥胖,因劳累后突觉头痛,头晕,时感舌头僵硬,面部麻木,疲倦乏力,无口眼歪斜,无言语不利,无四肢活动不利,睡眠差,大便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弦。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其母患脑梗死去世。  相似文献   

5.
阎谊 《陕西中医》2005,26(6):558-559
陶根鱼教授是陕西中医学院著名中医脑病专家,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作为陶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老师辨治顽固性失眠症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宗瑛 《四川中医》2005,23(3):82-82
采用中药内外辨证施治及饮食调理,治愈臀痈1例,颈痈1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方某某,女,38岁,2020年5月29日初诊.右侧口眼歪斜1天.患者于2020年5月27日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颊酸麻感,次日清晨出现头晕伴右侧口眼歪斜.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予针刺治疗,下午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血压140/90 mmHg.刻下症:右侧口眼歪斜,头晕,巅顶及颈项部紧束感,偶有头痛,...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四象辨治方法治疗下消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其验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石冠卿教授,是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悬壶杏林60余年,精于医理,工于临床,惜医案散佚,难窺全豹,作者有幸整理归纳石老医案、手稿,兹撷萃石老诊治内伤发热验案三則,吉光片羽,弥觉可珍,不揣鄙陋,以飨读者。案1:高热恶寒,若取热着清之之法,热易复燃,据病究因,乃气阴两虚之证,择益气养阴之法,气津复,热自退。案2:午后热甚,身热不扬,紧扣湿热病机,化裁古方,湿去热孤,复如常人。案3:阳虚低热恶寒冷,扶火培土是治则,火旺则热自除。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头痛,久治不愈,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文报道临床治疗的3则验案,以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47岁.头痛2年余.2011年9月15日首诊,头痛经多方治疗无效,头部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每逢情绪激动或焦虑烦心时则犯,全头或偏左侧痛,有胀感,以后脑及巅顶部明显,痛甚则呕恶,伴入夜吐涎沫或晨起咯痰,畏寒喜温,月经后错1个月方至,经血暗,舌偏淡暗苔薄,脉濡弱而涩.  相似文献   

11.
12.
刘继红  齐聪 《江苏中医药》2011,43(12):56-56
齐聪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主任,上海市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擅长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尤其对痛经的治疗有独到经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良多,今择齐师治疗痛经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临床重视辨证论治,或从六经辨证,或从卫气营血辨证,或从三焦辨证,或从脏腑辨证等等,然而择时辨证往往是临床医生辨证时易忽略及不重视的[1]。笔者在前辈指导下根据时间医学理论,应用天人相应观点,辨证论治,取得理想疗效,现举验案如下。1酉时口鼻间皮肤灼热瘙痒李某,男,74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口鼻之间皮肤灼热、瘙痒2月余。症见:自觉口鼻之间皮肤灼热、瘙痒,皮肤颜色  相似文献   

14.
杨积茂副主任医师已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杨师祖传中医,业已四世。精通医理,经验颇丰。笔者有幸师承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老师对风湿痹证的辨治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以胃脘部疼痛、胀满、食欲不振、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 ,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近年来 ,随着电子胃镜的广泛应用 ,丰富了辨证内容 ,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总结如下。1 慢性萎缩性胃炎男 ,45岁。反复发作胃脘痞满疼痛 3年 ,伴恶心、嗳气 ,食后上述症状加重 ,先后服用中西药物治疗 ,病情难以缓解。 2个月前因上述诸症加重 ,行胃镜检查 ,见胃黏膜苍白萎缩 ,有较多灰白稠性黏液附着 ,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曾服多种西药效果不佳 ,于 2 0 0 2年 6月 2 8日来诊。现患者胃脘痞满疼痛、恶心、嗳气 ,纳…  相似文献   

16.
合方辨治杂症3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方系对单方而言,正所谓:“单方方中有药”,“合方方中有方”。笔者每因辨证论治需要,选用合方治疗疑难杂症,收到好的效果。兹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辨证治疗眼病取得满意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武三麟 《天津中医药》2014,31(12):734-734
<正>1子时发热案患儿,4岁,素体如常。夜中身热十余日,每于夜间亥子丑时发作,亥时开始至丑时结束,子时发热最高,体温39~41℃,肌肤灼热,面色绯红,手脚凉,伴有肚子疼,偶尔嗳气无呕吐,心中热甚,微汗出,口干无口苦,纳寐可,大便调,每日1行,小便色黄,舌红,脉微数。西医治不愈且诊断不明。考虑选方小柴胡汤加草决明,用药:半夏5g,柴胡6 g,黄芩5 g,党  相似文献   

19.
1贲门胃小弯癌伴胆囊结石术后发热 李某,男性,59岁,住院号278012,2004年2月27日会诊。主因贲门胃小弯癌伴胆囊结石术后3个月持续发热,体温38.5℃左右,恶心,呃声低,大便不畅,舌红,苔黄厚,脉沉滑。中医辨证属肝经郁热。治以疏肝和胃清虚热。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太子参、竹茹、白术、旋复花、栀子、甘草、地骨皮、青蒿、香附、郁李仁各10g,枳实、玄参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2剂后体温降低,4剂后体温正常,诸症消失;续服4剂巩固,未再发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