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烟酰胺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株分为烟酰胺处理组(10、20、40、80μmol/L烟酰胺)及对照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烟酰胺作用48、72 h后CNE-1细胞增殖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0μmoL/L烟酰胺作用48 h后CNE-1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NE-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NE-1细胞中p53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烟酰胺处理组CNE-1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1),且随着烟酰胺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40μmol/L烟酰胺处理CNE-1细胞48 h(即40μmol/L实验组)后,CNE-1细胞凋亡率升高(P <0.01);40μ mol/L实验组G2/M期细胞比例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P <0.05);CNE-1细胞经40 μmol/L烟酰胺处理后其侵袭及迁移能力均下降(P<0.01);40 mol/L实验组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烟酰胺可通过上调p53蛋白的表达、恢复细胞周期从而抑制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同时亦可影响MMP-9蛋白的表达进而降低CNE-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诱导鼻咽癌细胞株CNE-1凋亡中的表达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法计算不同浓度EGCG作用于CNE-1鼻咽癌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生长抑制率,并通过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凋亡情况,应用RT-PCR法检测这个过程中MnSOD mRNA的表达.结果:EGCG对CNE-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同时伴有MnSOD mRNA的表达上调.结论:鼻咽癌细胞株CNE-1对EGCG有较高的敏感性,EGCG能使CNE-1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诱导其凋亡,这种诱导凋亡的能力与MnSOD mRNA的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RMT1能否通过促进RRM2抑制鼻咽癌细胞凋亡。方法 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共同检测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PRMT1及RRM2的相对表达量;以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系(HNEpC)作为对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鼻咽癌细胞系中PRMT1和RRM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对CNE-2细胞中PRMT1分别进行过表达和下调,过表达实验设阴性对照组(oe NC:CNE-2细胞中转染pcDNA3.1质粒)、过表达PRMT1组(oe PRMT1:CNE-2细胞中转染pcDNA3.1 PRMT1质粒)、下调实验设阴性对照组(si-NC:CNE-2细胞中转染NC无关序列)及PRMT1小干涉RNA组(si-PRMT1:CNE-2细胞中转染PRMT1小干涉RNA),对CNE-2细胞中RRM2分别进行过表达和下调,过表达实验设阴性对照组(oe NC:CNE-2细胞中转染pcDNA3.1质粒)、过表达RRM2组(oe RRM2:CNE-2细胞中转染pcDNA3.1 RRM2质粒)、下调实验设阴性对照组(si-NC:CNE-2细胞中转染NC无关序列)及RRM2小干涉RNA组(si-RRM2:CNE-2细胞中转染RRM2小干涉RNA)。Western blot验证PRMT1和RRM2的表达关系;Annexin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氧。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HNEpC细胞相比,鼻咽癌组织和CNE-2细胞中的PRMT1和RRM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证明PRMT1可促进RRM2表达,过表达PRMT1或RRM2,CNE-2细胞活性氧产生量与凋亡率均降低(P<0.05),下调PRMT1或RRM2表达,CNE-2细胞活性氧产生量与凋亡率凋亡率均增加(P<0.05)。Western blot显示,过表达PRMT1或RRM2表达,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减少(P<0.05),下调PRMT1或RRM2表达,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增加(P<0.05);当同时下调PRMT1和过表达RRM2表达,与单独下调PRMT1组比,CNE-2细胞活性氧产生量与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均减少(P均<0.05)。结论 PRMT1通过促进RRM2表达影响CNE-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LAT1在鼻咽癌细胞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ALAT1基因在鼻炎
癌细胞株5-8F、C666-1、CNE-1、CNE-2、HONE-1、6-10B及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株中的表达;采用RNAi技术和RNA激活
技术,构建MALAT1慢病毒干扰载体和激活载体载体并稳定转染鼻咽癌细胞株CNE-1,采用CCK8、平板克隆、划痕等试验分析
MALAT1基因对CNE-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ALAT1在高转移的鼻咽癌细胞株中高表达,在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低
表达;经激活过表达MALAT1 后,CNE-1 细胞的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 的表达显著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 表达上
调,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MALAT1基因上调能够促进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DEPDC1(DEP domain containing 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肿瘤相关基因,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其对鼻咽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过表达DEPDC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鼻咽癌细胞系CNE-1中,分别转染过表达DEPDC1-V1及DEPDC1-V2两种剪接体质粒,瞬时表达48 h后综合利用CCK-8、流式细胞技术及pHH3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CNE-1细胞瞬时转染DEPDC1-V1和DEPDC1-V2质粒可过表达DEPDC1。CCK-8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DEPDC1-V1及DEPDC1-V2均显著促进CNE-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DEPDC1-V1或DEPDC1-V2后均导致G2/M期细胞增多。pHH3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DEPDC1-V1或DEPDC1-V2后有丝分裂活跃,细胞周期进程加快。进一步定量RT-PCR检测发现,过表达DEPDC1-V1或DEPDC1-V2导致细胞周期进程关键调节因子FoxM1及其下游靶基因CCNB2、PLK1和MYBL2表达量上调。结论:本研究通过在鼻咽癌CNE-1细胞株中过表达两个剪接体DEPDC1-V1及DEPDC1-V2,证明DEPDC1在鼻咽癌细胞中高表达对促进细胞的增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CDH8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质粒pcDNA3.1-PCDH8(实验组)与质粒pcDNA3.1(对照组)转染至鼻咽癌细胞株CNE-1,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CNE-1细胞的PCDH8 mRNA及蛋白表达;通过CCK-8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技术、Transwell侵袭实验及CCK-8细胞药物敏感实验,进一步对转染PCDH8基因质粒的细胞株CNE-1的增殖能力、生长周期、细胞侵袭能力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与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株进行比较.结果 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染质粒pcDNA3.1-PCDH8的实验组细胞株中PCDH8 mRNA及蛋白成功表达并明显高于转染质粒pcDNA3.1的对照组细胞株.CCK-8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株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株G0/G1期较对照组增加,S期细胞较对照组减少;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株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CCK-8细胞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PCDH8基因的高表达能显著提高鼻咽癌细胞株CNE-1对顺铂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 PCDH8基因的表达能降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延缓细胞分裂周期,提高对顺铂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西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GXHSWAQⅠ,在鼻咽癌CNE-1细胞的放射增敏过程中对乏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确定GXHSWAQⅠ对鼻咽癌CNE-1细胞株体外增敏剂量和放射增敏比,HE染色观察GXHSWAQⅠ放射增敏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XHSWAQⅠ作用前后,乏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无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浓度的GXHSWAQⅠ低浓度(3.90 mg/L)和高浓度(7.80 mg/L)组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3和1.58,放射和联合用药的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同时下调基因HIF-1α的表达.结论:GXHSWAQⅠ对鼻咽癌CNE-1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与下调乏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吴冬梅  刘冠军  崔英 《当代医学》2012,18(24):22-23
目的 研究青蒿含药血清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5-8F的生长的影响.方法 ⑴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 提取中草药青蒿的含药血清;⑵采用MTT法检测青蒿含药血清对鼻咽癌CNE-2、5-8F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MTT法显示青蒿含药血清对鼻咽癌CNE-2、5-8F细胞生长有抑制,但无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青蒿含药血清对CNE-2、5-8F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成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乐葆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咽癌CNE-1细胞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CNE-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从而起抗肿瘤作用.方法 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COX-2在鼻咽癌CNE-1细胞中的表达,对鼻咽癌CNE-1细胞以不同的西乐葆浓度0、1.25、2.50和5.00μM设A、B、C、D4个实验组药物干预,再分别行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早、晚期凋亡4项指标.结果 COX-2在CNE-1细胞内高表达;MTT法测得A组OD值与C、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1.25μM西乐葆对CNE-1细胞增殖无影响,2.50~5.00μM西乐葆明显抑制CNE-1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西乐葆剂量增加而增强,克隆形成及早、晚期凋亡率A组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D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有抑制作用,对CNE-1细胞早、晚期凋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作用与西乐葆浓度存在相关性,5.00μM较1.25μM西乐葆对CNE-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增强,而在1.25μM与2.50μM间、2.50μM与5.00μM间比较,其对CNE-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①CNE-1鼻咽癌细胞为COX-2阳性表达细胞.②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早、晚期凋亡,从而对CNE-1细胞存在抗肿瘤作用.③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西乐葆浓度存在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RNA-143对鼻咽癌细胞CNE-2Z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高分化鼻咽癌细胞(CNE-1)、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利用感染慢病毒的方式建立稳定过表达miRNA-143的CNE-2Z细胞,并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通过CCK-8法检测过表达miRNA-143对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分析过表达miRNA-143对CNE-2Z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NE-1和NP69细胞(P<0.01).稳定过表达miRNA-143的CNE-2Z细胞(CNE-2Z/miR-143)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NE-2Z细胞(P<0.01)和慢病毒对照组细胞(CNE-2Z/miR-NC)(P<0.01).细胞增殖能力检测显示,与CNE-2Z组和CNE-2Z/miR-NC组相比,CNE-2Z/miR-143组在72 h和96 h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结果显示,CNE-2Z/miR-143组与CNE-2Z组和CNE-2Z/miR-NC组相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1).结论 miR-143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Z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其可能对鼻咽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医学综述》2011,17(2):198-201
SPA-1为一种小分子蛋白酶激活蛋白,目前在细胞及肿瘤中研究较多。在细胞中,SPA-1通过与不同的分子或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Rap1三磷酸鸟苷酶活性,从而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在肿瘤方面,SPA-1在乳腺癌和白血病中的研究较多,大量临床研究发现SPA-1与乳腺癌有重要联系,而动物实验发现SPA-1与白血病有关,还发现SPA-1-/-的小鼠部分发生了狼疮样肾小球肾炎,猜测SPA-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起一定作用。但SPA-1在这些疾病中具体作用机制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2.
Ksp-Gpx1-k1k1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含有肾组织特异性启动子(Ksp-cadherin)的Gpx1与k1k1载体质粒,为下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研究在动物模型体内表达和基因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以KLK1 cDNA、GPX1 cDNA、Ksp-cadherin BAC为模板,PCR扩增获得人源Gpx1、KLK1、Ksp-cadherin cDNA.PCR产物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分析完全正确.选择多个相应酶切位点,分步将Ksp-cadherin、Gpx1、KLK1插入至pIRES-EGFP质粒中.构建pKSP-GPX1-IRES-KLK1重组质粒.应用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正确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有Ksp-cadherin的GpX1与k1k1载体质粒.结论 该重组载体的构建为下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研究其在哺乳动物肾组织内过表达及在移植肾缺血冉灌注损伤的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AP1对人CD226/PTA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确定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及激活蛋白1(AP1)对PTA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5’-RACE方法确定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将含AP1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含有PTA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HCC,培养48h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人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定位于ATG上游229bp处,AP1可以显地增强PTA1启动子P1和P2的活性,转录因子etsl对AP1上调P1和P2活性有不同的调控作用.结论:PTA1的转录起始点位于ATG上游229bp处,AP1可能参与调控PT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目前LCRG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不清,现拟研究Sp1和Egr-1对人LCRG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节. 方法:利用MatInspector软件分析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内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wtEgr-1、mtEgr-1真核表达质粒与LCRG1启动子重组质粒的共转染实验,分析其对LCRG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结果:生物信息学提示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Sp1和Egr-1等位点,外源性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能上调LCRG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论: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可能参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6.
陈璇  曾春  李咏梅 《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4):275-275,282
1 病例资料 女,65岁,因"发作性晨起心悸、抽搐15+年,再发1h"入院.入院前15+年,常于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大汗,继发意识丧失、抽搐,每次持续2 h~3 h,可自行缓解,无明显饥饿感,发作间期正常,入院前1 h再发类似症状.发病后体重增加约15 kg.无类似家族史.  相似文献   

17.
鲍培培 《中国病案》2010,11(7):16-17
目的保护好甲型H1N1流感病案,为进行医学研究和攻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针对甲型H1N1病毒流行病学特点,结合SARS病案的管理经验,甲型H1N1流感病案应实行病案消毒,设身专人管理,专柜存放,病案整份复印,作为特存病案严格规范对甲型H1N1流感病案的借阅制度。结论病案管理人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病案的完整性,维护其原貌,保障和提高病案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300例生育期不孕妇女分为原发性不孕症135例和继发性不孕症165例,观察支原体感染的检出情况、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和危险因素1ogistic逐步回归的分析结果.结果 原发性不孕组和继发性不孕组UU、MH及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1);宫颈糜烂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58.04%,明显高于宫颈光滑患者12.3%(χ2=3.99,P<0.01);1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人流、盆腔炎、输卵管病变、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E M7)、早年性交、支原体感染(宫颈分泌物U U+).结论 不孕妇女支原体感染率很高,且与宫颈糜烂密切相关.减少人流率,防治感染是降低继发性不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中1,1-二氯-1-氟乙烷的分析方法。方法用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HP—FFAP,25m×0.2mm×0.33μ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空气中的1,1-二氯-1-氟乙烷,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1,1-二氯-1-氟乙烷浓度在61.8—309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227089C+0.781703,相关系数r=0.99999;方法检出限为1.4μg/ml。以750ml的采样量计算对应于空气中的浓度为1.9mg/m^3。溶液和空气中的定量检出限分别为4.8μg/ml和6.4mg/m^3。碳管的解吸效率范围为98.7%~102.3%,重复测定和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P,SD)均小于2.0%。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以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1-二氯-1-氟乙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转硫酶M1、T1、P1(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和吸烟饮酒习惯与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直肠癌患者210例,人群对照439例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以多重PCR技术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PCR-RFLP技术检测GST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第105密码子A→G).结果: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GSTP1 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与GSTP1 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者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无显著升高,调整OR值为1.11(95%CI:0.77~1.60).结论: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直肠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