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183-5p/mTOR信号轴是否通过影响胃癌细胞有氧糖酵解过程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 使用转染试剂盒对MGC-803胃癌细胞进行inhibitor NC、miR-183-5p inhibitor、mimics NC、miR-183-5p mimics转染;葡萄糖、乳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检测试剂盒检测低葡萄糖、乳酸、ATP水平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和乳酸脱氢酶(recombinant 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蛋白;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multiple table tournament,MTT)检测MGC-803胃癌细胞活性。结果 与inhibitor NC组相比,miR-183-5p inhibitor在胃癌细胞中低表达(P<0.001),与mimics NC组相比,miR-183-5p inhibitor组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miR-183-5p(P<0.0001);过表达miR-183-5p可促进MGC-803胃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P<0.01),生成更多的乳酸和ATP(P<0.01)、上调LDHA和GLUT1蛋白(P<0.01)、促进mTOR mRNA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结论 miR-183-5p/mTOR信号轴通过调控有氧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促进MGC-803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探索胃癌MGC-803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PRNCR1的表达,以及沉默PRNCR1 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PRNCR1 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PRNCR1-siRNA及对照序列(PRNCR1-NC)转染胃癌细胞,通过qRT-PCR 检测细胞中PRNCR1 的沉默效果;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 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PRNCR1 在胃癌MGC-803 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 细胞,PRNCR1-siRNA 可以下调胃癌MGC-803 细胞中PRNCR1 的表达,并可以抑制MGC-803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结论PRNCR1-siRNA 能够下调PRNCR1 的表达,并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力,为以PRNCR1 为靶点的胃癌基因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hsa_circ_100395对胃癌细胞HGC-27、MGC-803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收集7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RT-PCR检测hsa_circ_10039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胃癌细胞系HGC-27和MGC-803分成过表达组(转染hsa_circ_100395过表达质粒)、沉默组(转染hsa_circ_100395沉默质粒)和对照组(转染空质粒)。采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法、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hsa_circ_10039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hsa_circ_100395低表达与高表达在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TNM分期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hsa_circ_100395过表达显著抑制HGC-27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肿瘤的生长;hsa_circ_100395沉默显著促进了HGC-27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肿瘤的生长。 结论hsa_circ_100395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且过表达hsa_circ_100395可抑制胃癌细胞HGC-27、MGC-803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INC01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检测各组织细胞的LINC01133的表达水平。比较30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LINC01133的表达。比较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人胃癌细胞(MGC-803、BGC-823)中LINC01133的表达水平。选择LINC01133低表达的表达MGC-803细胞设置NC组(MGC-803细胞转染过表达空质粒组)与LINC01133组(MGC-803细胞转染LINCO1133-pcDNA3.1质粒组),比较两组LINC01133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检测比较两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结果:胃癌组织中LINC0113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MGC-803细胞的LINC01133表达水平低于GES-1和BGC-823细胞(P0.05)。LINC01133组LINC01133表达水平高于NC组(P0.05)。LINC01133组细胞存活与迁移速率均低于NC组,而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P0.05)。结论:LINC0113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LINC01133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在胃癌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LINC01133低表达可能是胃癌患者的一个不良因素,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和治疗中新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49-5p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和组织标本中miR-149-5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建立过表达和干扰miR-149-5p的胃癌细胞株,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49-5p表达水平对胃癌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49-5p的靶基因,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加以验证。结果:miR-149-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低表达(均P<0.05)。miR-149-5p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P=0.016)、淋巴结转移(P=0.001)和TNM分期(P=0.023)相关。miR-149-5p低表达是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miR-149-5p mimics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P<0.01),而转染miR-149-5p inhibitors后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均P<0.05)。miR-149-5p靶向调控脂肪细胞增强结合蛋白1(Adipocyte enhancer binding pro...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croRNA-338-3p (miR-338-3p)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脂质体分别转染miR-338-3p前体(pre-miR-338-3p)和miR-338-3p特异性抑制剂(miR-338-3p-inhibitor)至人结直肠癌SW620及SW480细胞系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中miR-338-3p表达状况,运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Smoothened(SMO)mRNA及蛋白表达状况,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在经anti-SMO-siRNA预先处理的SW480细胞中转染miR-338-3p-inhibitor,检测转染细胞中SMO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SMO可能是miR-338-3p的作用靶基因;SW620细胞中miR-338-3p表达水平较SW480细胞减低,而SMO蛋白增高.转染pre-miR-338-3p至SW620细胞,miP-338-3p表达上调,SMO蛋白表达降低,且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miR-338-3p-inhibitor至SW480细胞后,miR-338-3p表达下降,SMO蛋白表达上升,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增强,且此种增强效应可被an-ti-SMO-siRNA所部分逆转,说明miR-338-3p确实是通过抑制SMO而发挥抗癌作用.结论 MiR-338-3p通过下调SMO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  相似文献   

7.
王娟  张婕  纪孝联 《安徽医学》2020,41(8):876-879
目的 检测miR-1915-3p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MKN-45和永生化胃上皮细胞GES-1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转染实验将miR-1915-3p质粒和对照质粒(miR-NC)转染至MGC-803和SGC-7901中,分别设置MGC-803细胞miR-1915-3p组和miR-NC组及SGC-7901细胞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分别检测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的光密度(OD)值和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GC-803、SGC-7901、MKN-45细胞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06)、(0.42±0.05)、(0.33±0.04),均低于GES-1细胞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MGC-803细胞中,miR-1915-3p组与miR-NC组相比,OD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SGC-7901细胞中,miR-1915-3p组与miR-NC组相比,OD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结论 miR-1915-3p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降低,上调miR-1915-3p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减弱Bcl-2蛋白表达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过表达MEG3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EG3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pCDNA-MEG3上调MEG3的表达水平,并通过qRT-PCR检测转染效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上调MEG3的水平对BGC-823细胞和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这两种细胞中上调MEG3的水平对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相比正常胃组织及细胞,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MEG3的表达出现显著下调,SGC7901、MGC-803和BGC-823细胞中MEG3的表达水平分别是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中的73.6 %、42.0 %和27.1 % (p<0.05)。BGC-823细胞和MGC-803细胞中转染pCDNA-MEG3能显著上调MEG3的表达,MEG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52倍和311倍(p<0.05);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上调MEG3的表达能降低BGC-823细胞和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显示,转染了pCDNA-MEG3的MGC-803和BGC-823细胞中p53的表达相较对照组中显著增加。结论:胃癌组织及细胞中MEG3的表达下调,且这可能通过抑制p53蛋白的激活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影响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过表达MEG3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EG3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pcDNA-MEG3上调MEG3的表达水平,并通过qRT-PCR检测转染效率?用MTT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上调MEG3的水平对BGC-823细胞和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这两种细胞中上调MEG3的水平对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相比正常胃组织及细胞,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MEG3的表达出现显著下调,SGC7901?MGC-803和BGC-823细胞中MEG3的表达水平分别是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中的73.6%?42.0%和27.1%(P < 0.05)?BGC-823细胞和MGC-803细胞中转染pcDNA-MEG3能显著上调MEG3的表达,MEG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52倍和311倍(P < 0.05);MTT和克隆形成试验显示,上调MEG3的表达能降低BGC-823细胞和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显示,转染了pcDNA-MEG3的MGC-803和BGC-823细胞中p53的表达相较对照组中显著增加?结论:胃癌组织及细胞中MEG3的表达下调,且这可能通过抑制p53蛋白的激活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影响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584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miR-584-3p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瞬时转染人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转染,其他条件相同)、mimics NC组(转染miR-584-3p mimics阴性对照序列)、miR-584-3p mimics组(转染miR-584-3p mimics)、inhibitor NC组(转染miR-584-3p inhibitor阴性对照序列)和miR-584-3p inhibitor组(转染miR-584-3p inhibitor)。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miR-584-3p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 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mimics NC组相比,miR-584-3p mimics组的miR-584-3p表达上调约100倍(P<0.05),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inhibitor NC组相比,miR-584-3p inhibitor组的miR-584-3p表达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5%(P<0.05),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 miR-584-3p mimics转染抑制了U25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miR-584-3p inhibitor转染能增强U25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p16和p15基因已被公认为肿瘤抑制基因 ,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负调控调节机体代谢 ,维持自身稳定 ,控制着肿瘤的发生 ,作用较Rb和p5 3更直接 ,特异性更强 ,在多种肿瘤的发生机制研究及利用抑癌基因的治疗中引起关注。现就其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p16和p15基因的发现 ,定位 ,结构1993年底Serrano等在研究与CDK结合的蛋白质时 ,发现一分子量为 15 845kD的蛋白质 ,定名为p16蛋白。 1994年 ,Kamb等在对近 30 0种肿瘤细胞系进行普查时 ,在染色体 9P2 1(约 40kb)发现了两个肿瘤抑制基因 ,分别命名为多种肿瘤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p16、p21、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肺癌组织中p16、p21、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上标本中有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N基因片段扩增阳性。结果 30份肺癌标本中p16、p2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11/30)、43.3%(13/30)、53.3%(16/30);各种蛋白阳性表达例数在鳞癌与腺癌组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标本,其p16、p21阳性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晚期肿瘤组织较早期p53阳性表达增强。p16、p21在肿瘤Ⅲ Ⅳ期较Ⅱ期阳性表达率下降。p16、p21、p53蛋白在RSV N基因片段扩增阳性肺癌标本中的表达与扩增阴性的肺癌标本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p16、p21可能作为判断肺癌分期及预后的参考指标。RSV感染对肺癌组织细胞癌基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INK4系列抑癌基因(p16、p15、p18、p19)在白血病中的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基因家族失活与白血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白血病发病机制,监测发病过程。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限制内切酶Hpa Ⅱ或Msp Ⅰ结合PCR技术研究白血病患者p16、p15、p18、p19基因甲基化状况:(1)研究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白血病p16基因家族外显子1和/或外显子2纯合子缺失,(2)用REP-PCR分别对上述病例中无外显子1缺失的病例进行甲基化研究,探讨甲基化发生频率,分析与白血病发病关系。结果 p16、p15基因外显子1在急性白血病(AL组)甲基化率分别为35.29%,48.6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为25%,37.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为60%,69.23%,初治AL组为29.09%,42.10%,复发AL组为61.54%,70.5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急变期、白血病完全缓解(CR-AL)、对照组均无甲基化。p18、p19基因无论在AL组、ALL组、ANLL组、复发AL组、初治AL组,或是在CML的慢性期、急变期、CR-AL、对照组均无甲基化。结论 (1)在p16基因家族中,p16、p15基因甲基化在AL的发生频率较高,ALL甲基化率明显高于ANLL,以复发ALL组最高。p18、p19基因在AL组中未见甲基化。(2)在ALL中,p15甲基化率高于p16甲基化率,在ANLL中,p16、p15基因的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3)p16、p15基因甲基化可作为AL病程进展、复发、预后的指标之一。(4)p16、p15基因甲基化在CML病程中(慢性期、急变期)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p21和p27的多态性与上皮性卵巢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1年4月间12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考察对象,同时选取120例健康女性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5ml,提取基因组DNA,分析每个样本的基因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p16基因C540G的C/C、C/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p16基因C580T的C/C、C/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21基因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p27基因的V/V、V/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16基因和p21基因型的多态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易感性有关;p27基因的V/V纯合型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5.
16.
EXPRESSION OF p16 AND p53 IN GASTRIC CARCINOM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53 and p16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rcinom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rognosis.Methods:One hundred and fifty-two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undergoing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1991 and 1998 were evaluated for expression of p53 and p16 in 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nbedded tumor tissue utilizing Avidin-Biotin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s.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with stage,histological type,differentiation degree,location,size ,and overall survial were done.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was also performed to evaluate which factors had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Results:In 152 cases of resected gastric cancer,110(72.4%) were p16 positive and 49(32.2%) showed p53 overexpression.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requency of p16 positivity with rewspect to age ,gender and tumor size.The frequency of p53 positivity cells in well-differentiated tumo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oorly diffentiated tumors(41.9%vs 25.6%;P=0.034).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tumor TNM stage,perioperation chemotherapy and the expression of p16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s in gastric cancer.Conclusions: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study suggest that expression of p16 may be a useful prognostic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but the expression of p53 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of no valus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independently.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 P53、P63和 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组织中 P53、P63和 P7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意义。结果:观察组 P53、P63和 P73阳性率为67.4%(60/89)、87.6%(78/89)以及53.0%(48/89),均高于对照组的28.0%(14/50)、36.0%(18/50)、20.0%(1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中 p53、p63和 p7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具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 p53、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在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 p63、p73表达阳性率更高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癌鼻咽癌患者中 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 P53、P63和 P73基因高表达,并且对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病理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 P53、P63和 P73在两种基因的监测,对鼻咽癌临床治疗和预后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免疫金银染色(IGSS)方法检测了82例胃癌标本p53,rasp21,C-erbB-2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6.1%,51.2%,58.5%,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2%,14.6%,9.8%,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p185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53、p185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82例胃癌中有36例显示p53与p21协同阳性。而无1例单独p53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63及p7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6例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p63及p7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置换-抗的蛋白对照组比较,并同时进行组间对照.结果p63及p73在66例脑胶质瘤病人中明显表达,p63表达阳性率为42.42%,p73表达阳性率为31.82%.组间对照p63组Ⅱ~Ⅳ级与Ⅰ~Ⅱ级比较P<0.01;p73组Ⅲ~Ⅳ级与Ⅰ~Ⅱ级比较P<0.05,Ⅱ~Ⅲ级与Ⅰ~Ⅱ级比较x2=2.268,P>0.05.结论p63及p73作为p53家族的新成员可能是候选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20.
对 3 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阿霉素诱导前后的 p53及 p2 1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发现 7例在阿霉素诱导前即有 p53蛋白高表达 ,多为CML进展期患者 ,其中 6例对应的 p2 1蛋白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为弱表达或不表达。 1例慢性期患者 p53及 p2 1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无表达。此 7例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