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5-2010年峨眉山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10年峨眉山市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峨眉山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73/10万,发病率由2005年的6.9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21.65/10万;2010年居8种性病之首;以Ⅰ期梅毒为主,隐性和胎传梅毒逐渐增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共155例,占总病例数的50.8%,疫情向普通人群扩散;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该年龄段共发病194例,占总病例数的63.61%;文化程度中学占绝大多数,共193例占总病例数的63.28%;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结论 峨眉山市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青壮年农民为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南京市六合区2010-2014年早期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本区梅毒疫情资料,采用SPSS 13.0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六合区梅毒中早期梅毒共803例,占97.22%。发病率分别为21.65/10万、26.46/10万、23.50/10万、26.13/10万、22.95/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早期潜伏梅毒分别占33.12%、43.59%、23.29%,Ⅰ期梅毒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Ⅱ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构成总体呈上升趋势(P<0.0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0~39岁组病例占51.81%;男性≥40岁组构成比高于女性,女性≤40岁组构成比高于男性。结论六合区梅毒疫情较为稳定,但Ⅱ期、早期潜伏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需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广东省平远县2010-2014年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平远县近5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平远县共报告梅毒病例364例,年均发病率为32.48/10万,城区发病率(40.09/10万)高于偏远地区(13.23/10万)(χ2=50.543, P=0.000)。病例报告以隐性梅毒(75.27%)为主,农民高发(61.81%)。20~39岁女性梅毒发病构成(43.85%)显著高于男性(14.12%)(χ2=38.714, P=0.000),但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构成(63.84%)显著高于女性(34.76%)(χ2=30.778, P=0.000)。 结论 平远县梅毒疫情报告发病率较高,应结合艾滋病防制网络开展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 - 2020年》实施近10年以来,广州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 - 2019年广州市性病发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流行趋势:2010年以来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一期和二期梅毒(称早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下降态势,其中早期梅毒年平均下降率为10.23%,χ2趋势检验显示早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稳定下降态势(χ2趋势 = 1 151.262,P<0.001)。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2019年下降至1.6722/10万活产数,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 - 2020年)目标要求;(2)发病年龄以20 ~39岁性活跃人群及6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分别占19.72%、21.54%和25.82%;20~29岁(χ2趋势 = 29.243,P<0.001)和30~39岁年龄组(χ2趋势 = 226.798,P<0.001)发病率有稳中下降趋势,60岁以上年龄组呈逐年上升态势(χ2趋势 = 484.085,P<0.001);性别构成20~39岁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6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梅毒分期中早期梅毒男性高于女性,隐性梅毒女性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农村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离退人员、商业服务业为主,分别占31.07%、13.70%、13.64%、12.33%;(3)早期梅毒构成占16.24%,隐性梅毒占81.18%,其它分期占2.58%,且隐性梅毒构成比从2010年71.46%逐年上升至2019年89.84%。结论 广州市梅毒控制达到预期目标,但隐性梅毒及老年人群体发病数上升仍然是今后梅控工作面临挑战,应加大对相应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控制梅毒以及其他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9 - 2018年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9 - 2018年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9 - 2018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0 301例,以隐性梅毒为主(51.18%);年均发病率为14.81/10万,由2009年的9.2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7.86/10万,时间上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 397.935,P<0.01);男女性别比为1.12︰1;20~49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发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4.24%和21.12%,呈典型的“双峰分布”特点;职业分布主要以家务及待业(32.68%)、农民(17.42%)、商业服务(10.64%)、离退人员(10.57%)和工人(7.48%)为主;各区县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天桥区(31.36/10万)、槐荫区(29.52/10万)、市中区(21.23/10万)。结论 济南市梅毒疫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需继续做好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筛查和监测,对梅毒患者采取规范化诊疗服务,进一步遏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定西市2009 - 2018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地梅毒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9 - 2018年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梅毒发病率由2009年的2.65/10万增长到2018年22.33/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0/10万,年均增长速度为26.06%,发病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各年份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51.75,P<0.05) ;I、II、III期梅毒各年份发病变化趋于稳定,隐性梅毒构成比由2009年的44.87%上升到2018年的94.90%。报告病例数男性少于女性,男女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2,P<0.05),女性发病增长速度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以60岁及以上老人为主,占全部发病的35.09%,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为70岁以上老年人群;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分别占全部发病的78.08%和7.73%;发病居前3位的县区为临洮县、陇西县和安定区。结论 定西市梅毒发病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中青年人群、老年人群和农民是梅毒防治重点人群,应加大对此类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开展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4-2012年北京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梅毒33 36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2.26/10万~25.13/10万;淋病23 98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5.52/10万~35.5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48.53,P<0.01)。除隐性梅毒外,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男性病例均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4.59%和88.43%。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所有报告病例的53.76%。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较多的区县均为丰台区、海淀区和朝阳区,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结论梅毒已成为北京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付惠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26(2):131-133,141
目的分析2005-2013年新乡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13年新乡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新乡市共报告梅毒和淋病分别为7 609例和2 075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分别为3.52/10万~26.85/10万和2.67/10万~8.69/10万;2006年后梅毒发病上升趋势明显,梅毒报告发病例数超过淋病,其中隐性梅毒报告发病例数增长最快,2008年成为构成比最大的梅毒分型(55.15%);淋病发病率无明显的趋势性;梅毒男性病例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人群和20~44岁年龄组,分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4.19%和72.14%,职业类型均以农民为主。结论新乡市梅毒和淋病流行趋势不同,梅毒为发病率最高的性病,隐性梅素所占比重较大,应加强梅毒等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邓云琼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9):685-688
分析凉山州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5-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凉山州共报告梅毒病例29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各型构成中,以隐性和I期梅毒为主,占总患者数的81.48%。无明显季节高峰。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69: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66.4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1.34%)。结论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和检测,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6-2010年江油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江油市本地梅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江油市梅毒报告发病数持续增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8.43/10万,隐性梅毒增长明显,2010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报告发病年龄以20~49岁最高,占发病总数的72.10%;男女性别比为1∶1.32(χ2=8.771,P>0.05);职业以农民、工人、家政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9.60%;以初高中(含中专)文化为主,占82.09%;已婚占到了87.11%;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区的中坝镇、太平镇和三合镇,占到了55.95%。结论江油市梅毒发病处于快速增长期,应切实加大梅毒防治知识宣传和梅毒检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减少传染源,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1.
王书萍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1,27(1):55-58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临颍县手足口病发病趋势,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临颍县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临颍县近5年手足口病的疫情概况、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临颖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5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07/10万;全年均有发病,呈典型“双峰”分布,5月和11月份为高发时间;不同乡镇间发病差异大;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6.53%,其中1~2岁婴幼儿发病最高,病例数占47.7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他肠道病毒逐步成为感染的优势毒株.结论 2015-2019年临颍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防控工作重点关注每年5月前后和11月前后以及1~2岁婴幼儿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南京市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13个区(县)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上报的病例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3.40%;年龄分布均集中在20~49岁,占总病例的72.20%;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均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而隐性梅毒则是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结论 南京市梅毒疫情处于上升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从而控制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2005-2019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百日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5-201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百日咳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2005-2019年共报告百日咳病例247例,其中2019年最高167例(2.30/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报告病例中1岁及以下的占85%。有夏秋季和冬春季高发的现象。2019年家庭聚集性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38%。2018-2019年报告的百日咳病例中55.85%有百日咳类疫苗免疫史。结论南宁市百日咳报告病例以1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应针对适龄儿童制定针对性的百日咳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8--2012年江苏省沭阳县梅毒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沭阳县的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沭阳县共报告梅毒病例4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64/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27.17%;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31.92%;年龄分布以20—49岁段居多,占70.07%;男女性别比为1:1.3;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待业居多,占48.38%;县城、乡镇病例各占21.70%、78.30%。结论沭阳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医疗干预和行为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北碚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及病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0—2019年北碚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4 199例,平均年发病率195.91/10万,呈现隔年高发、波动上升特点。发病呈双高峰分布,4-7月病例占总数的48.72%,10-12月病例占总数的34.09%。其中1~3岁儿童发病最多,占总数的70.69%;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病原监测发现,非EV 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呈上升趋势、成为优势毒株。结论 2010—2019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季节、人群分布规律,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早期处置幼托机构聚集疫情,降低该病对儿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舟山市肺结核流行特征,为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收集信息,对2010—2019年舟山市报告肺结核的流性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舟山市2010—2019年肺结核平均报告发病率31.84/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8.215,P<0.05);男、女性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2,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75岁;职业分布以家政、家务和待业为主。每个月均有肺结核患者报告,其中3月报告患者数最多。4个县区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普陀区36.25/10万,各县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2.8,P<0.05)。结论:2010—2019年舟山市肺结核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加强对男性以及家政、家务和待业人员的关注,强化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析2017-2019年武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方法资料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武汉市2017-2019年50家哨点医院报告的数据,按要求采集粪便/肛拭样本做病原学检测。结果武汉市2017-2019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 884例,采集样本1 025例,采样率为54.41%,阳性检出108例,检出率为10.54%。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3.90%),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3.51%)和沙门氏菌(2.44%),不同病原菌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84例监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1∶1.03,不同年龄分布中,≥60岁病例数占比最高(34.08%),其次为20~29岁(17.99%)和30~39岁(17.57%);5~8月病例报告最多,6~7月达高峰,8月以后病例报告数逐渐减少;不同职业人群分布中,离退休人员占比最高(38.75%),其次为干部职员(21.92%)和工人(9.13%);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为主,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腹泻1 872例(99.36%)、腹痛912例(48.41%)、恶心415例(22.03%),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167例(8.86%)和口渴113例(6.00%);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25.21%),其次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9.80%)和未知食品(16.99%),可疑暴露食品的主要场所为家庭(71.97%),其次为快餐店或街头大排档(8.01%)和宾馆饭店(6.00%)。结论武汉市2017-2019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集中在≥60岁和20~39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主要为离退休人员和干部职员,多伴消化系统症状,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场所为家庭和快餐店或街头大排档,今后应继续加强监测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