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进行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157例经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6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发生率为16.56%;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3 h)、糖尿病(有)、心房颤动(有)、溶栓后收缩压(≤140 mmHg)、溶栓前NIHSS评分(≥16分)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发病到溶栓治疗的时间、糖尿病、心房颤动、溶栓后收缩压低于140 mmHg、溶栓前NIHSS评分高于16分等,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溶栓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入选者血管性痴呆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17例,占20.73%;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较高,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因素。方法 288例脑梗死患者均在CT检查厦血管造影基础上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其中在发病后6h以内溶栓者76例,6~24h溶栓者21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90天后预后情况。结果 脑血管造影发现血管闭塞245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73例,椎基底动脉(VBA)闭塞72例;溶栓后再通分别为112例、38例。治疗后90天恢复良好者180倒,恢复差者108例。溶栓后颅内出血2例;6h内组和6~24h组患者治疗后90天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0.35%和71.43%,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7.86%和59.26%,血管再通中位时间分别为67min和73min。结论 局部动脉溶栓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6h作为动脉内溶栓治疗标准不够全面,应当根据病情适当放宽溶栓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是否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具有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6例发病在4.5 h内的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0岁。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且对这些患者分别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 h、24 h、7 d、14 d、90 d进行QEEG观察评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各时间点脑电图的指标大脑对称指数(BSI)、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DTABR)的变化。根据NIHSS评分的变化将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早期有效组及无效组,NIHSS评分在14 d时间点改善者归为改善组,未改善者归为未改善组。结果两组NIHSS评分变化:两组7 d NIH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善组优于未改善组,重要的是改善组NIHSS评分在7 d时间点已经较24 h明显改善,而未改善组无改善(P<0.01);90 d NIH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善组优于未改善组(P<0.01)。两组脑电图变化:在改善组,脑电图BSI的改善从24 h开始,DTABR从7 d开始(P<0.01);在未改善组,BIS和DTABR均从24 h开始恶化,BIS从7 d开始改善,DTABR从14 d开始改善。溶栓治疗有效的患者NIHSS评分从7 d开始明显改善,持续缓解至90 d。rt-PA静脉溶栓NIHSS评分改善越早,90 d预后越好。脑电图BSI及DTABR改善越早NIHSS评分改善越早;BSI及DTABR早期恶化的NIHSS评分改善越晚。结论在评估脑功能改善方面,BSI灵敏度优于DTABR和NIHSS。QEEG指标以BSI改善较早,它可以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敏感的预测;BSI和DTABR早期恶化可以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不佳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浆(CSF)中Hcy、β2-m、皮质醇(Cor)和神经肽Y(NPY)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39例脑梗死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β2-m、Cor(8h和24h)和NPY(CSF)的测定应用放射免疫分析,血浆Hcy的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β2-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全部病例组的8h和24h的Co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8例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治疗后死亡的病例,血浆Cor持续增高,而脑脊液中NPY水平较之血浆更具诊断意义.结论:血浆和脑脊液中的Hcy、β2-m、NPY和Cor参与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和脑梗死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状况.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根据PGS发生情况分组,分为未发生组和发生组.分析对比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急性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GS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GS 14例,占17.50%;未发生PGS 66例,占82.50%;发生组幽门梗阻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SAS评分、术后空腹血糖高于未发生组,术后白蛋白低于未发生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S评分高、幽门梗阻、术后空腹血糖高是导致急性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GS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白蛋白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GS受手术时间、焦虑、幽门梗阻、术后低白蛋白、术后高血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发生肾小球微血栓(Glomerular Microthrombosis,GMT)危险因素及尿蛋白水平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ANCA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GMT将患者分为发生GMT组(26例)和未发生GMT组(52例).收集基线资料;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GM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尿蛋白水平对ANCA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GMT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GMT组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未发生GMT组(P<0.05).发生GMT组收缩压、舒张压、镜检白细胞、镜检红细胞、随机尿蛋白/肌酐、狼疮活动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发生GMT组(P<0.05),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尿酸评分均明显低于未发生GMT组(P<0.05);发生GMT组病理类型、内皮增生、肾小球白细胞浸润、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白金耳、核碎裂、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GMT组(P<0.05).ROC曲线分析,24h尿蛋白定量预测GMT的AUC为0.762,灵敏度为62.9%,特异度为94.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血压情况、镜检白细胞、镜检红细胞、随机尿蛋白/肌酐、病理类型、内皮增生、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白金耳、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等是影响ANCA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GM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蛋白水平对GMT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血压、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内皮增生、肾小管萎缩、白金耳等均是影响GMT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探讨在AMI患者溶栓治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AMI患者,测定在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1h、2h、4h、6h、8h、12h、24h、48h、72h、168h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及正常对照组30例D-二聚体含量.结果:再通组与未通和未溶栓组比较,溶栓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治疗后再通组与其它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于溶栓后6h达高峰.结论:D-二聚体定量测定在AMI溶栓治疗监测中,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指标,与溶栓治疗效果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动静脉溶栓,观察组实施机械介入取栓联合动静脉溶栓,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残余狭窄率(≤30%)、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3 m病死率、临床疗效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 w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与预后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拉贝洛尔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均用药至妊娠前1 d,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24 h尿蛋白水平、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水平接近,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妊娠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和24 h蛋白血尿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脑电信号特征,探讨样本熵算法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频谱和样本熵分析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24 h的EEG数据。分析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结果:溶栓治疗有效的患者,Delta与Alpha频段的能量在溶栓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溶栓前后,溶栓有效患者的Delta频段的样本熵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elta频段和Alpha频段的能量,以及样本熵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脑电图;频谱;样本熵  相似文献   

12.
吴春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46-1648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表达与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汝南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发生组(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和未发生组(术后未发生尿路感染)患者进行1:1最近邻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发生组、未发生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PCT、IL-2检测,并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PCT、IL-2表达与术后尿发生路感染的关系.结果: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伴随少量革兰阳性菌感染;发生组PCT水平高于未发生组,IL-2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PCT高表达是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IL-2高表达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PCT、IL-2水平与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早期(发病后就诊时间<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PNS+rt-PA静脉溶栓治疗(PNS组)66例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5例.两组均常规治疗,PNS组中PNS注射液4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次/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24 h和15d后的治疗效果,用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human cellular fibronectin,c-Fn),CT检测两组HT情况,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溶栓后24 h,与溶栓前相比,两组MDA,MMP-9,c-Fn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SOD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NS组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2.54,2.50,2.52,2.55,2.55,2.57,均P<0.05).治疗15d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MDA,SOD,MMP-9,c-Fn,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PNS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t=4.61,4.98,4.46,4.68,4.38,5.87,均P<0.01);CT检测显示PNS组患者出血性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5,P<0.05).结论:PNS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降低溶栓后出血转化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溶栓组,同时选取此阶段与之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相匹配的未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未溶栓组,选取临床健康查体指标皆正常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非直接接触式无感睡眠监测系统数据,比较3组研究对象睡眠状态生理指标临床监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睡眠指标。结果 溶栓组与未溶栓组临床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与未溶栓组总睡眠时间、入睡后清醒时间、R期时间、R期占比、浅睡眠时间及深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期时间及浅睡眠时间均高于未溶栓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与入睡后清醒时间和睡眠效率明显相关,其β值分别为0.020、0.080,Wald值为4.440、31.455,OR值为1.002、1.083,P均?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可以引发明显的睡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恶化率、100d后病死率以及治疗后(24h、15d、20d)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1.66%,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率和100d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5d、20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SDC4)、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水平对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F患者98例为AF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SDC4、MSTN水平;对AF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统计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与血清SDC4、MSTN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DC4、MSTN水平对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AF组的血清SDC4、MST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8例AF患者中术后复发40例,术后复发率为40.82%;复发组的左心房直经、血清SDC4、MSTN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SDC4、MSTN水平是影响AF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DC4、MSTN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03,截断值分别为5.80ng/L、27.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中40例行单纯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溶栓组,40例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情况,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及预后状况,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指导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观察其安全性。方法2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发病时间为6~12h,均进行磁共振弥散成像 (DWI)和血流灌注成像(PWI) ,并且PWI体积>DWI体积 ,给予尿激酶100万U一次静滴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尿激酶溶栓治疗无一例颅内出血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后很快恢复。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可以指导发病6~12h的急性脑梗死的尿激酶溶栓 ,临床疗效安全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4例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54例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未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搜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检查指标: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梗死面积、发病时间、既往病史,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分析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既往病史中,除心瓣膜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查指标中,两组患者FBG、发病时间、梗死面积、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分别为LDL-c、FBG、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时间6 h。结论: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高,LDL-c、FBG、大范围脑梗死、发病时间6 h是引起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对有关细胞因子影响的动态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边红  王少平  黄丽丽  颜淑红 《现代免疫学》2002,22(2):121-122,127
采用溶栓疗法治疗 32例急性脑梗死 (6h以内 )患者 ,并与 32例常规方法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6h以内 )进行对照 ,观察两组疗法对IL 1β、IL 6及TNF α的影响 ,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溶栓组IL 1β、IL 6及TNF α在溶栓后 2h及6h明显下降 ,与治疗效果及预后显著相关。与对照组比较 ,其欧洲卒中评分 (ESS )和 3个月后的Bathal指数明显改善。提示溶栓组治疗的近、远期效果均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